喵了个mon对《《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笔记(5)
-
第33页
各次“左”倾路线的同志们因为不知道客观地考察敌我力量的对比,不知道采取与此相当的斗争形式和组织形式,不承认或不重视敌人内部的矛盾,这样,他们在应当防御的时候,固然因为盲目地实行所谓“进攻路线”而失败,就在真正应当进攻的时候,也因为不会组织胜利的进攻而失败。他们“估计形势”的方法,是把对他们的观点有利的某些个别的、萌芽的、间接的、片面的和表面的现象,夸大为大量的、严重的、直接的、全面的、和本质的东西,而对于不合他们的观点的一切实际,则害怕承认,或熟视无睹。他们从不设想到可能的最困难和最复杂的情况,而只是梦想着不可能的最顺利和最简单的情况。 引自第33页 -
第40页
在党内曾经把一切因为错误路线行不通而对它采取怀疑、不同意、不满意、不积极拥护、不坚决执行的同志,不问其情况如何,一律错误地戴上“右倾机会主义”、“富农主义”、“罗明路线”、“调和路线”、“两面派”等大帽子,而加以“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甚至以对罪犯和敌人作斗争的方式来进行这种“党内斗争”。这种错误的党内斗争,成了领导或执行“左”倾路线的同志们提高其威信、实现其要求和吓唬党员干部的一种常用办法。它破坏了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取消了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民主精神,使党内纪律成为机械的纪律,发展了党内盲目服从随声附和的倾向,因而使党内新鲜活泼的、创造的马克思主义之发展,受到打机和阻挠。同这种错误的党内斗争相结合的,则是宗派主义的干部政策。宗派主义者不把老干部看作党的宝贵的资本,大批地打机、处罚和撤换中央和地方一切同他们气味不相投、不远盲目服从随声附和的、有工作经验并联系群众的老干部。他们也不给新干部以正确的教育,不严肃地开展提拔新干部(特别是工人干部)的工作,而是轻率地提拔一切同他们气味相投、只知盲目服从盲目服从随声附和的、缺乏工作经验、不联系群众的新干部和外来干部,来代替中央和地方的老干部。这样,他们既打击了老干部,又损害了新干部。、 引自第40页 这种问题在wg中几乎是再次发生的,因为什么,文中也给出了它的答案“破坏了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取消了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民主精神,使党内纪律成为机械的纪律,发展了党内盲目服从随声附和的倾向”。
-
第42页
教条主义的特点,是不从实际情况出发,而从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出发。它不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来认真研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过去和现在,认真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经验,得出结论,作为中国革命的行动指南,再在群众的实践中考验这些结论是否正确;相反地,它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质,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若干个别词句搬运到中国来当做教条,猫步研究这些词句是否合乎中国现时的实际情况。因此,他们的“理论”和实际脱离,他们的领导和群众脱离,他们不是实事求是,而是自以为是,他们自高自大,夸夸其谈,害怕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必然的了。 引自第42页 思想的解释权。
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区别,是在于它不是从书本出发,而是从狭隘的经验出发。应当着重地指出: 最广大的有实际经验的同志,他们的一切有益的经验,是极可宝贵的财产。科学地把这些经验总结起来,作为以后行动中的指导,这完全不是经验主义,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正像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原则当做行动的指南,而不把它们当做教条,就完全不是教条主义,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样。但是,在一切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中,如果有一些人满足于甚至仅仅满足于它们的局部经验,把它们当做到处可以使用的教条,不懂得而且不愿意承认“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和“为着领导,必须预见”的真理,因而忽视从世界革命经验总结出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并醉心于狭隘的无原则的所谓实际主义和无头脑无前途的事务主义,却坐在指挥台上,盲目地称英雄,摆老资格,不肯倾听同志们的批评和发展自我批评,这样,他们就成为了经验主义者。、 引自第42页 理论的创造权。
-
第90页
在共产主义运动中,领导人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和不容置疑的。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由于没有正确解决领袖和党的关系问题而出现过的一些严重偏差,对我们党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很长的国家,我们党对封建主义特别是对封建土地制度和豪绅恶霸进行了最坚决最彻底的斗争,在反封建斗争中养成了优良的民主传统;但是长期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遗毒仍然不是很容易肃清的,种种历史原因又使我们没有能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或者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应有的权威。这就提供了一种条件,使党的权利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滋长起来,也就使党和国家难于防止和制止“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发展。 引自第90页 -
第118页
一定要树立党必须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德才兼备的领袖们实行集体领导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一定要维护党的领袖人物的威信,同时保证他们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引自第118页
喵了个mon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463条 )
-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追踪研究实录
- 6
- 權力與進步
- 1
- 英伟达之道
- 1
- 政府与市场之间
- 1
- 小镇喧嚣
- 25
- 细说宋朝
- 1
- 江小涓学术自传
- 6
- 寻觅意义
- 1
- 大国的崩溃
- 5
- 大国的崩溃
- 2
- 见证重大改革决策
- 21
- 大行蝶变
- 5
- 政府投融资管理
- 2
- 人为制造的脆弱性
- 10
- 金钱博弈
- 2
-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 3
- 货币论:货币与货币循环
- 2
- 双循环
- 1
- 共同富裕
- 1
- 美国反对美国
- 13
- 双循环:中国经济新格局
- 4
- 马未都说收藏(精装典藏本)(全三册)
- 5
- 绝地崛起:广东南粤银行纪事
- 2
- 经济增长的迷雾
- 1
- 动荡时代
- 9
- 金融笔记
- 1
- 改革的改革
- 2
- 现代货币理论
- 1
- 银行理财蓝宝书
- 9
- 大国大城
- 2
- 国步艰难
- 2
- 数学规划与经济分析
- 8
- 坚定不移
- 2
- 郭树清改革论集
- 3
- 革命人
- 9
-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上卷)
- 20
- 50人的二十年
- 10
- 中国的货币化进程
- 11
- 构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 10
- 拯救日本
- 5
- 新中国财政金融制度变迁事件解读
- 12
- 债务危机
- 10
- 第一排
- 21
- 金融机构改革的道路选择
- 21
-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
- 8
-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 8
- 侯卫东官场笔记7
- 1
- 同业鸦片
- 2
- 中国经济新开局
- 1
- 朱鎔基傳
- 6
- 中国金融改革思考录
- 11
- 邓小平时代
- 13
- 王沪宁集
- 7
- 下一场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
- 6
- 耶鲁大学公开课 : 政治哲学
- 15
- 政治的人生
- 15
- 时运变迁
- 6
- 梦想与浮沉
- 1
- 金融炼金术的终结
- 1
- 十年轮回
- 1
- 十年轮回
- 1
- 投资的护城河
- 1
- 大衰退
- 4
- 超额收益
- 2
- 行动的勇气
- 10
- 巴塞尔Ⅲ与金融监管大变革
- 1
- 蒙代尔经济学文集(第2卷)
- 2
- 蒙代尔经济学文集(第1卷)
- 3
- 证券分析师的最佳实践指南
- 1
- 走出电商困局
- 1
- 货币政策
- 5
- 黄金、美元与权力
- 1
- 四千年通胀史:工资和价格管制为什么失败
- 1
- 估值 (原书第2版)
- 4
- 审计案例源于中国证券市场
- 1
- 美国大萧条
- 1
- 历史主义贫困论
- 1
- 美国产业结构
- 1
- 开卷有疑
- 1
- 通产省与日本奇迹
- 2
- 策略投资
- 6
- 官僚体制·反资本主义的心态
- 4
- 旧制度与大革命
- 1
- 极权主义的起源
- 1
- 避开股市的地雷
- 1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3
- 轻松读懂财报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