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公民对《非虚构的艺术》的笔记(6)
-
12
每个故事都得被发现两次,第一次是在这世上,第二次是在作者的案头。通过构建一个故事,作者重新发现了它。在非虚构写作中,材料是事实性的,不过构建本身不同于事实。
-
2
开头是限制的联系。你不可能让读者读完第一句或第一段就对你一见倾心,但你可以立刻就失去读者。你不期望医生马上就能治好你的病,可是如果医生唐突无礼、虚张声势、漠不关心或不知所云,就能马上让你产生疏远感。关于平静的开头,我们有好多话要说。
-
52
自我探索,包括自我忏悔,几乎总会涉及其他人物。这些人物有的必然会被一部城市的回忆录所激怒。可是优秀而诚实的回忆录既不是报仇雪耻,也不是自我辩护,既不是自我颂扬,也不是自我牺牲。它是对学习历程的记录。顾名思义,回忆录回顾过往。它们是对克尔凯郭尔式两难“生活必须向前,可是理解生活必须回看”的一种回应。回忆录审视一段过往岁月,经验产生的知识给它带来了优势。
-
85
因为真相是多面的,如果你把它切割得足够细小,那么真相也确实是无穷尽的,所以一切真相都同样宝贵,也同样可疑。“如果它对你来说是真实的,那么它就是真实的。”
-
136
即便在非常卑微的情况下,大部分人肯定都体验过这一真相。这种成功和意图大有关系。一位厨师坚持使用一种新鲜的香草,一个木匠天衣无缝地修补了一块装饰嵌线,一名广播记者用一句抒情短语让自己的报道生动有趣。看来,下面这番话并不过火:正是这些姿态,这些让我们超越实用、存在于经济逻辑以外的东西,使文明值得栖息,它们的缺席(这种情况频繁发生)会让世界变得令人沮丧。
-
145
在初次见面十年后,我们俩一起吃晚饭,我哀叹自己马上就奔四十了,这让我觉得自己青春不再,托德从柯纳克白兰地酒杯上方抬起头说:“基德尔,我很了解你三十几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信我的:你该向那些日子告别了。”这话让我轻松下来,由轻松转化为得意。我想:“我会记住这句妙语。”
自由公民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717条 )
- 中国新闻奖作品选
- 3
- 地下城
- 2
- 世纪的哭泣
- 5
- 中国新闻奖作品选(2017年度 第二十八届)
- 9
- 普利策传
- 4
-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 3
- 双城记
- 5
- 黄河边的中国(增补本)
- 8
- 长乐路
- 4
- 枪炮、病菌与钢铁
- 2
- 邻人之妻
- 5
- 大国大城
- 1
- 草竖琴
- 7
- 代价论
- 6
- 超级版图
- 2
- 运营之光 2.0
- 22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 23
- 血疫
- 3
- 巨浪下的小学
- 3
- 大败局
- 9
- 点燃理想的日子
- 11
- 顺德40年:一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县域发展样板
- 7
-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山市产业集群的多样性升级
- 18
- 昨日世界
- 12
-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 14
- 昨天的青春
- 1
- 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
- 3
-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
- 10
- 美国绿道
- 3
- 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
- 1
- 联邦党人文集
- 2
- 足下风光
- 4
- 冠军早餐
- 3
- 王国与权力
- 17
-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 2
- 基围虾现象-广东改革开放口述实录
- 2
- 改革开放口述史
- 2
-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 2
-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 7
- 西线无战事
- 3
- 南方日报新闻经典60年60篇
- 4
- 读库1702
- 2
- 浴火重生:《纽约时报》中国抗战观察记(1937—1945)
- 5
- 国家特别行动
- 2
- 共和十年
- 8
- 使命
- 4
- 媒体融合
- 11
- 如何研究中国
- 2
- 不成问题的问题
- 8
- 传媒发展的范式革命--传统报业的困境与进路/人民日报传媒书系
- 1
-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
- 8
- 李光耀回忆录
- 1
- 李光耀观天下
- 2
- 美丽新世界
- 2
- 李光耀: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
- 9
- 子夜
- 5
-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 1
- 读库1600
- 3
- 中国报学史
- 2
- 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
- 37
- 流言私语
- 5
- 我纷纷的情欲
- 13
- 诗经·楚辞选注
- 1
- 美学散步
- 8
- 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
- 1
- 罗生门
- 2
- 社会改造原理
- 14
- 关于岁月的隐秘情事
- 2
- 街角社会
- 3
- 纪录片概论
- 1
- 我的广告生涯·科学的广告
- 1
- 创意心理学
- 3
-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 2
- 另一种讲述的方式
- 6
- 王小波全集(第八卷)
- 1
- 刀锋
- 4
- 爱你就像爱生命
- 16
- 湘行散记
- 1
- 明室
- 2
- 月亮和六便士
- 3
- 马尔特手记
- 1
- 致D
- 3
- 传统十论
- 21
- 岭南五邑
- 1
- 落脚城市
- 10
- 沈从文散文选集
- 11
- 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
- 6
- 论出版自由
- 5
- 书与城市
- 7
- 关于电视
- 8
- 上学记
- 4
- 理想国
- 12
- 电视摄影造型教程
- 12
- 苏格拉底之死
- 7
- 传媒的四种理论
- 15
- 斐多
- 10
- 性心理学
- 8
- 情人
- 3
- 文化与抵抗
- 5
- 后现代主义文化
- 1
- 道连·葛雷的画像
- 3
- 新规则
- 5
- 徽州文化综览
- 7
- 故事
- 5
- 调查记者手册
- 17
- 明清以来徽州村落社会史研究
- 2
-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
- 1
- 徽州
- 3
- 命运与抗争
- 16
-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 19
- 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
- 1
- 激荡三十年(上)
- 1
- 乌合之众
- 12
- 十年
- 12
- 唐诗鉴赏词典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