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ht对《晏殊词集·晏几道词集》的笔记(1)

晏殊词集·晏几道词集
  • 书名: 晏殊词集·晏几道词集
  • 作者: [宋] 晏殊 晏几道 著/张草纫 导读
  • 页数: 249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 2010-7
  • 碎玉

    晏殊

    谒金门(秋露坠) 秋露坠。滴尽楚兰红泪。往事旧欢何限意。思量如梦寐。人貌老于前岁。风月宛然无异。座有嘉宾尊有桂。莫辞终夕醉。 ◎楚兰:楚地盛产兰花,故称楚兰。此借喻所爱女子。 ◎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常山人也。……灵芸闻别父母,歔欷累日,泪下沾衣。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即红色。既发常山,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矣。(晋王嘉《拾遗记》。后以红泪表示女子伤心的泪。) ◎桂:桂酒的省称。泛指美酒。

    又(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怀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唐中国纸未备,多取于外夷,故唐人诗多用蛮笺字,亦有谓也。高丽岁贡蛮纸。(《说郛》卷一八载宋顾文荐《负暄杂录》。蛮笺,唐时指高丽纸,亦指蜀地所产的彩色笺纸。)

    “真情易写,怨句难工。”

    又(浣溪沙)(宿酒才醒厌玉卮) 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沉香冷懒熏衣。早梅先绽日边枝。 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扬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 ◎玉卮:玉杯,酒杯的美称。 ◎日边枝:向阳的树枝。

    慵懒悠闲。

    又(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一向:即一晌,表示时间的短暂。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唐元稹《莺莺传》) ◆惟“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二语,较“无可奈何”胜过十倍,而人未之知,何也?(吴梅《词学通论》) ◆此词前半首笔意回曲,如石梁瀑布,作三折而下。言年光易尽,而此身有限,自嗟过客光阴,每值分离,即寻常判袂,亦不免魂消黯然。三句言消魂无益,不若歌筵频醉,借酒浇愁,半首中无一平笔。后半转头处言浩莽山河,飘摇风雨,气象恢宏。而“念远”句承上“离别”而言,“伤春”句承上“年光”而言,欲开仍合,虽小令而具长调章法。结句言伤春念远,只恼人怀,而眼前之人,岂能常聚,与其落月停云,他日徒劳相忆,不若怜取眼前,乐其晨夕,勿追悔蹉跎,串足第三句“歌席莫辞”之意也。(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此词感慨特深,堂庑更大,忽尔拓之使远,又复收之使近,诚有抝铁为枝之幻。亦惟如此,始益见其沉郁。(赵尊岳《珠玉词选评》)

    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凉风荡芳气,碧树先秋落。(南朝江淹《杂体三十首·陈思王赠友》) ◎霜凋碧树待锦树,万壑东逝无停留。(唐杜甫《锦树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玉台新咏·饮马长城窟行》) ◆缠绵悱恻,雅近正中。(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 ◆《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又“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又: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红烛无好计。

    清平乐(春花秋草)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 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韩琮《春愁》。兔走乌飞,古代神话传说言太阳中有三足乌,故以乌代指日;月宫中有白兔,故以兔代指月。) ◎刘禹锡《嘉话录》曰:“三台送酒,盖因北齐高洋毁铜雀台,筑三个台,宫人拍手呼上台送酒。因名其曲为《三台》。”(《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五·三台词序》) ◎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唐王建《江南三台》之三) ◆此首直抒胸臆,放胆写来,已由感慨而入于沉痛之途,故商音激楚,已非向者可比,此于晏词应视之为“别裁”。(赵尊岳《珠玉词选评》)

    又(秋光向晚) 秋光向晚。小阁初开宴。林叶殷红犹未遍。雨后青苔满院。 萧娘劝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词。暮去朝来即老,人生不饮何为。 ◎秋光向晚:指将近暮秋。向晚,近晚。 ◎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唐杨巨源《崔娘诗》。萧娘,泛指年轻女子。)

    同词牌,后者更似沉迷宴乐。

    又(红笺小字)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唐韩偓《偶寄》)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唐李商隐《春雨》) ◆低回婉曲。(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 ◆言情深密处,全在“红笺小字”。既鱼沉雁杳,欲寄无由,剩有流水斜阳,供人愁望耳。以景中之情作结束,词格甚高。(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此词说离情之深,莫与伦比,用笔之妙,更匪夷所思。(赵尊岳《珠玉词选评》)

    说尽平生意的红笺却寄不到,对比惆怅。

    采桑子(春风不负东君信) 春风不负东君信,遍拆群芳。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 须知一盏花前酒,占得韶光。莫话怱忙。梦里浮生足断肠。 ◎东君:司春之神。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古诗十九首》其十二)

    读来确实如沐春风,从容轻松。

    又(喜迁莺)(花不尽)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觥船:大容量的饮酒器。 ◎百分空:百事空,这里指醉后凡事皆空。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酒泉子(三月暖风) 三月暖风,开却好花无限了,当年丛下落纷纷。最愁人。 长安多少利名身。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辞花下醉芳茵。且留春。 ◎利名身:犹名利客,追逐名利的人。

    山谷会不会也想到这首了呢。

    木兰花(东风昨夜回梁苑) 东风昨夜回梁苑,日脚依稀添一线。旋开杨柳绿蛾眉,暗拆海棠红粉面。 无情一去云中雁,有意归来梁上燕。有情无意且休论,莫向酒杯容易散。 ◎梁苑:西汉梁孝王所建的东苑,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当时名士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皆为座上客。 ◎“日脚”句:意谓时令已过冬至,白昼渐长。日脚,指太阳的光线。 ◎《岁时记》谓,魏晋间宫人以红线量日影。冬至后日影添长一线。(宋叶廷珪《海录碎事》) ◆此词作于宋仁宗庆历四年甲申(1044),时在汴京。宋杨湜《古今词话》:“庆历癸未十二月十九日立春,甲申元日,丞相元献公会两禁(按:指中书省和枢密院)于私第。丞相席上自作《木兰花》以侑觞,曰:‘东风昨夜回梁苑。’于时坐客皆和,亦不敢改首句‘东风昨夜’四字。今得三阕,皆失姓名。其一曰:‘东风昨夜吹春昼。陡觉去年梅蕊旧。谁人能解把长绳,系得乌飞并兔走。清香潋滟杯中酒。新眼苗条江上柳。尊前莫惜玉颜酡,且喜一年年入手。’其二曰:‘东风昨夜传归耗。便觉银屏寒料峭。年华容易即凋零,春色只宜长恨少。池塘隐隐惊雷晓。柳眼初开梅萼小。尊前贪爱物华新,不道物新人渐老。’其三曰:‘东风昨夜归来后。景物便为春意候。金丝齐奏喜新春,愿介香醪千岁寿。寻花插破桃枝臭。造化工夫先到柳。镕酥剪彩恨无香,且放真香先入酒。’”(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杨柳海棠句很生动。

    又(池塘水绿风微暖)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重头:词的上下片节拍完全相同的称重头;散曲中以一曲调重复填写多遍的亦称重头。 ◎入破:唐宋大曲中专用语。吴熊和《唐宋词通论·词调》:“中多慢拍,入破以后则节奏加快,转为快拍。” ◆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乐府《木兰花》皆七言诗,有云:“重头歌韵响璁琤,入破舞腰红乱旋。”“重头”、“入破”,皆管弦家语也。(宋刘攽《中山诗话》) ◆橚按:东坡诗“尊前检点几人非”,与此词结句同意。往事关心,人生如梦。每读一过,不禁怅然。(清张宗橚《词林纪事》) ◆极美满之风光,事后回思,都成陈迹。元献生当盛世,雍容台阁,而重醉花前,尚有旧人零落之感。若生逢叔季,衣冠第宅转眼都非,宁止何戡感旧耶?(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

    醉后不知斜日晚,好像也很从容的样子。

    又(踏莎行)(绿树归莺) 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春光一去如流电。当歌对酒莫沉吟,人生有限情无限。 弱袂萦春,修蛾写怨。秦筝宝柱频移雁。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盖人生天地之间也,若流电之过户牖,轻尘之栖弱草。(《艺文类聚》卷六引三国魏李康《游山序》) ◎绿醑:绿色美酒。

    又(小径红稀)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二) ◎隔帘微雨双飞燕。砌花零落红深浅。(五代李珣《菩萨蛮》)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宋晏殊《浣溪沙》) ◆景物不殊,运掉能离奇夭娇。“深深”妙,换不得实字。(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 ◆“夕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按:此唐方棫《失题》诗)不若晏同叔“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更自神到。(清沈谦《填词杂说》) ◆晏殊《珠玉词》极流丽,能以翻用成语见长。如“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又“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等句是也。翻覆用之,各尽其致。(清李调元《雨村词话》) ◆此为伤春之作,而结句尤深妙,有禅境。(张伯驹《丛碧词话》) ◆这首词描写暮春景象。或谓词中有刺,并比附君子小人,恐失之穿凿。(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富贵闲愁。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 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 ◎揭调:高调。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唐杜牧《九日齐安登高》)

    略带虚无的享乐主义是不是也是太平年代的特产呢。

    又(荷叶初开犹半卷) 荷叶初开犹半卷,荷花欲拆犹微绽。此叶此花真可羡。秋水畔,青凉伞映红妆面。 美酒一杯留客宴,拈花摘叶情无限。争奈世人多聚散。频祝愿,如花似叶长相见。

    很自然,顺口的一首。

    望仙门(紫薇枝上露华浓) 紫薇枝上露华浓,起秋风。管弦声细出帘栊,象筵中。 仙酒斟云液,仙歌转绕梁虹。此时佳会庆相逢。庆相逢,欢醉且从容。 ◎象筵:豪华的筵席。 ◎云液:古代扬州名酒,亦泛指名酒。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列子·汤问》)

    确实非常从容,景物事物流露出华贵气息。紫薇似乎可代指一处办公地点...中书省?

    又((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馀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消息未知归早晚,斜阳只送平波远。 ◆“斜阳只送平波远”,又“春来依旧生芳草”,淡语之有致者也。(明王世贞《弇州山人词评》) ◆末句与“斜阳却照深深院”、“斜阳只与黄昏近”,各有佳境。(明卓人月《古今词统》) ◆得“未见心事”句、“馀花落”句,并不寻常。(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 ◆“未见”、“未知”,比偶妙。(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 ◆斜阳送波远望之,淡然其中,甚切。不许速领,必数过之。(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

    又(南雁依稀回侧阵) 南雁依稀回侧阵,雪霁墙阴,偏觉兰芽嫩。中夜梦馀消酒困,炉香卷穗灯生晕。 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雪霁:雪后放晴。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唐韩愈《宿龙宫滩》)

    急景流年。

    又(拂霓裳)(乐秋天) 乐秋天,晚荷花缀露珠圆。风日好,数行新雁贴寒烟。银簧调脆管,琼柱拨清弦。捧觥船。一声声、齐唱太平年。 人生百岁,离别易,会逢难。无事日,剩呼宾友启芳筵。星霜催绿鬓,风露损朱颜。惜清欢。又何妨、沉醉玉尊前。 ◎剩呼:多呼。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唐白居易《岁晚旅望》)

    上半阕觉得珠圆玉润,遣词自然从容。

    玉楼春 春恨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唐李商隐《无题》)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五代韦庄《应天长》) ◆《诗眼》云:晏叔原见蒲传正云:“先公平日小词虽多,未尝作妇人语也。”传正云:“‘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岂非妇人语乎?”晏曰:“公谓年少为何语?”传正曰:“岂不谓所欢乎?”晏曰:“因公之言,遂解得乐天诗两句:‘欲留所欢待富贵,富贵不来所欢去。’”传正笑而悟。余按全篇云云,盖真谓所欢者,与乐天“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之句不同。叔原之言失之。(宋赵与时《宾退录》) ◆爽快决绝,他人含糊不得。(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 ◆昔人言近旨远,岂好作妇人语。(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 ◆言近旨远者,善言也。“年少抛人”,凡罗雀之门,枯鱼之泣,皆可作如是观。“楼头”二语,意致凄然,挈起多情苦来。末二句总见多情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无怨怼口角。(清黄苏《蓼园词评》) ◆古人词……晏元献之“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似此则婉转缠绵,情深一往。丽而有则,耐人玩味。(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凄艳。低回反复,言有尽而意无穷。(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

    晏几道

    又(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昨日欢娱竟何在,一枝梅谢楚江头。(唐温庭筠《西江贻钓叟骞生》) ◆“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浅处皆深。(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又(淡水三年欢意)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南朝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唐王昌龄《少年行二首》之一)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后编入乐府,为送别之曲。反复诵唱,谓之《阳关三叠》。) ◎少陵:指唐杜甫,自号少陵野老。此为叔原自喻。 ◆“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又“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亦复情词兼胜。(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这首词作于叔原从颍昌许田镇回汴京时,时间大约在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秋。起二句谓在许田镇三年,友情甚好(《阮郎归》词“人情似故乡”),有惜别之意。离京前曾与云、鸿相约,三年任满后再见,如今可以回京践约了。(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又(东野亡来无丽句) 东野亡来无丽句,于君去后少交亲。追思往事好沾巾。白头王建在,犹见咏诗人。 学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载不干身。酒筵歌席莫辞频。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于君去后交游少,东野亡来箧笥贫。赖有白头王建在,眼前犹见咏诗人。(唐张籍《赠王建》诗。东野,唐诗人孟郊,字东野。于君,指唐诗人于鹄。此处叔原以孟郊、于鹄喻友人沈廉叔、陈君龙。王建,唐诗人。他常用“白头”二字形容自己。此处叔原以王建自喻。) ◎学道深山许老人,留名万代不关身。劝君多买长安酒,南陌东城占取春。(唐刘禹锡《戏赠崔千牛》) ◎“酒筵”句:引用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词成句。 ◆此词作于叔原二位友人沈廉叔、陈君龙去世以后。(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香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层波横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飘红堕白堪惆怅,少别秾华又隔年。(唐韦庄《叹落花》诗) ◎蝶去莺飞:喻昔时认识的歌姬已经流散,即《小山词原序》所言:“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于人间。” ◎娭光眇视,目层波些。(《楚辞·招魂》。层波,喻眼波。)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登乐游原》诗) ◆“一寸”句似宋丰之“眼波流不断,满眶秋。”(明卓人月《古今词统》) ◆宛转幽怨。(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 ◆“今春不减前春恨”,亦犹《临江仙》词“去年春恨却来时”也。“蝶去莺飞无处问”,喻沈、陈两家流散的侍儿,盼望她们能写信给他,以慰思念之情。(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又(醉别西楼醒不记)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宋晏殊《木兰花》) ◎人生聚散如弦筈,老去风情尤惜别。(宋欧阳修《玉楼春》)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唐白居易《故衫》)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二首》之二) ◆如小山父子及德麟辈,用笔亦未尝不轻,但有厚薄浓淡之分。后人一再过,不复留馀味。而古人隽永不已。(清先著、程洪《词洁》) ◆一字一泪,一字一珠。(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 ◆熟意炼生。(夏敬观批语) ◆此词为别后思念西楼歌女而作。(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浑然天成。

    又(黄菊开时伤聚散)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未到重阳归阙去,金英寂寞为谁开。(宋王禹偁《池边菊》)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宋林逋《长相思》。同心,指同心结,用锦带编成的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象征坚贞的爱情。) ◆熟意炼新。(夏敬观批语) ◆叔原小令最工,直逼《花间》。集中《蝶恋花》词凡十五首,此三首(“醉别西楼醒不记”、“欲减罗衣寒未去”、“黄菊开时伤聚散”)尤胜。叔原喜沉浮酒中,与客酣饮,每得一解,即以草授歌姬莲、鸿、蘋、云,品清讴娱客,持杯听之,以为笑乐。歌阑人散,辄惆怅成吟。词中所云“衣上酒痕”、“宿酒醒迟”等句,皆纪实也。(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很直白好懂,又没有矫揉造作。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舞低”二句:楼头之月已西沉,歌扇之风亦将尽,表示歌舞时间之久。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晁无咎言:晏叔原不蹈袭人语,而风调闲雅,自是一家。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自可知此人不生在三家村中也。(宋赵令畤《侯鲭录》) ◆《雪浪斋日记》谓晏叔原工于小词,“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不愧六朝宫掖体。(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词情婉丽。(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晏元献(按应作晏幾道)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知此人不住三家村也。(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引晁无咎评) ◆晏叔原“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盖出于老杜“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戴叔伦“还作江南梦,翻疑梦里逢”、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之意。(宋王楙《野客丛书》) ◆美秀,不愧六朝宫掖体。(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 ◆惊喜俨然。(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叔原则云“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此诗与词之分疆也。(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视永叔之“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倚阑无绪更兜鞵”等句,雅俗判然矣。(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仙乎丽矣。后半阕一片深情,低回往复,真不厌百回读也。言情之作,至斯已极。(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 ◆《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此词云:“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此等语不愧六朝宫掖体。……“舞低”二句,比白香山“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更觉浓至。惟愈浓情愈深。今昔之感,更觉凄然。(清黄苏《蓼园词评》) ◆上片叙述当年聚会时的欢乐,下片写别后的思念及今日重逢的惊喜。如果把此词理解为以女子的口吻诉说,似更妥帖。因为“拚却”这个词的力量很重,意谓“豁出去”,“不顾一切地去做某件事”,叔原经常饮酒听歌,醉倒亦是常事,区区“醉颜红”何用“拚却”。故应理解为歌女因叔原赏识她的才艺,心中感激,因此不仅捧杯殷勤劝饮,自己也陪着喝,顾不得多喝后会脸红失态。而且“舞低”、“歌尽”亦有“拚却”之意。语气比较连贯。另外,下片的“君”字,虽男女都可以称君,在此处歌女称叔原较恰当。叔原称歌女为君,较勉强。在《小山词》中,对歌女一般都是直呼其名的。(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回忆的快乐、过去的思念、当下重逢的惊喜、即将离别的伤感。

    又(斗鸭池南夜不归) 斗鸭池南夜不归,酒阑纨扇有新诗。云随碧玉歌声转,雪绕红琼舞袖回。 今感旧,欲沾衣,可怜人似水东西。回头满眼凄凉事,秋月春风岂得知。 ◎池畔花深斗鸭栏,桥边雨洗藏鸦柳。(唐韩翃《送客还江东》诗。斗鸭,使鸭子相斗的博戏。) ◎筵上佳人牵翠袂。纤纤玉手挼新蕊。美酒一杯花影腻。邀客醉。红琼共作熏熏媚。(宋欧阳修《渔家傲》词) ◆此首为怀旧之词,上片写当年饮酒听歌之乐,下片写别后的思念。词句和词意与前一首同调词(梅蕊新妆桂叶眉)有很多相同,可能前一首是原作,此首是后来改作。(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又(题破香笺小砑红) 题破香笺小砑红,诗篇多寄旧相逢。西楼酒面垂垂雪,南苑春衫细细风。 花不尽,柳无穷,别来欢事少人同。凭谁问取归云信,今在巫山第几峰。 ◆唐张子容作《巫山》诗云:“巫岭岧峣天际重,佳期夙昔愿相从。朝云暮雨连天暗,神女知来第几峰。”近时晏叔原作乐府云:“凭君问取归云信,今在巫山第几峰。”最为人所称,恐出于子容。(《诗话总龟》前集引《王直芳诗话》) ◆此词为叔原在长安思念西楼歌女(即词中“旧相逢”)而作。“西楼”二句回忆旧日欢情,犹“南苑吹花,西楼题叶”。(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又(醉拍春衫惜旧香)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唐白居易《代书诗寄微之》) ◆“费”字本于学书纸费,学医人费。(明卓人月《古今词统》) ◆“拍”字生而熟炼;“恼”字新。(夏敬观批语)

    感覺有些少見的狂意

    又(十里楼台倚翠微)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唐杜甫《秋兴八首》之三。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 ◎香球趁拍回环匼,花盏抛巡取次飞。(唐白居易《醉后赠人》。取次,随便,任意。) ◎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五代韦庄《谒金门》) ◎蜀望帝淫其臣鳖灵之妻,乃禅位而逃。时此鸟适鸣,故蜀人以杜鹃鸣为悲望帝,其鸣为“不如归去”云。(《蜀王本纪》) ◎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宋范仲淹《越上闻子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此词写因听到杜鹃的鸣声而引起思归之念。可能作于元丰八年(1085)春叔原监颍昌许田镇时。(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雖然沒什麽聯係。

    又(陌上濛濛残絮飞) 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东方朔)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史记·滑稽列传》。曼倩,汉东方朔,字曼倩。叔原以曼倩自喻。) ◎曼倩不归花落尽,满丛烟露月当楼。(唐温庭筠《题河中紫极宫》) ◆笔意亦俊爽,亦婉约。(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 ◆这首词与上一首《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词意思相同,当作于同一时期,也可能一首先写,另一首是改定本。(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何事苦淹留。”

    又(晓日迎长岁岁同) 晓日迎长岁岁同,太平箫鼓间歌钟。云高未有前村雪,梅小初开昨夜风。 罗幕翠,锦筵红,钗头罗胜写宜冬。从今屈指春期近,莫使金尊对月空。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己《早梅》) ◎锦筵红,罗幕翠,侍燕美人姝丽。(宋张先《更漏子》) ◎罗胜:胜,古代妇女节日的一种饰物,用罗绢做的叫罗胜。旧时立春日在上面写“宜春”二字,戴在头上。此词描写冬至情景,所以罗胜上写“宜冬”二字。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唐李白《将进酒》)

    又(清平樂)(波纹碧皱) 波纹碧皱,曲水清明后。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 归来紫陌东头,金钗换酒消愁。柳影深深细路,花梢小小层楼。 ◎又有清流激湍,引以为流觞曲水。(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唐元稹《遣悲怀》) ◎消遣离愁无计,但暗掷、金钗买醉。(宋柳永《望远行》) ◆上阕“梅香”二句,喻暗喜彼妹之仍在。下阕“细路”、“层楼”二句,将其居处分明写出,其中人若唤之欲应也。(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中的“疏梅”为双关语,暗指歌女疏梅。疏梅原为南湖歌女。叔原经郑侠事件出狱后,在汴京重遇疏梅,虽已隔数年,疏梅依旧美丽姣好,两人重新来往。参阅《洞仙歌》(春残雨过)词。(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又(西池烟草) 西池烟草,恨不寻芳早。满路落花红不扫,春色渐随人老。 远山眉黛娇长,清歌细逐霞觞。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 ◎太和末,(杜)牧自御史出佐宣州幕,虽所至辄游,终无属意。因游湖州,得鸦头女十馀岁,惊为国色。因语其母,将接至舟中,母女皆惧。牧曰:“且不即纳,当为后期。吾不十年,必守此郡。不来,乃从尔所适。”母许诺,为盟而别。故牧归,颇以湖州为念。寻拜黄州、池州、睦州,皆非意也。牧与周墀善,会墀为相,及拜以三笺,求守湖州。大中三年,始授湖州刺史,则已十四年矣。所约者已从人三载,而生三子。牧乃为诗曰:“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唐于邺《扬州梦记》)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唐白居易《长恨歌》)◎霞觞:美酒。 ◎十洲:道教称大海中有十处神仙居住的名山胜景。泛指仙景。

    杜牧開的好頭…約者也等滿了十一年。

    又(笙歌宛转) 笙歌宛转,台上吴王宴。宫女如花倚春殿,舞绽缕金衣线。 酒阑画烛低迷,彩鸳惊起双栖。月底三千绣户,云间十二琼梯。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唐李白《越中览古》) ◎惊起鸳鸯岂无恨,一双飞去却回头。(唐杜牧《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 ◎江上高楼十二梯,梯梯登遍与云齐。(唐刘禹锡《楼上》)

    又(木蘭花)(念奴初唱离亭宴) 念奴初唱《离亭宴》,会作离声勾别怨。当时垂泪忆西楼,湿尽罗衣歌未遍。 难逢最是身强健,无定莫如人聚散。已拚归袖醉相扶,更恼香檀珍重劝。 ◆此词为西楼歌女而作。叔原与该女分别后(《少年游》“西楼别后”),去长安任职,大约三年后任满回汴京,而该女已死。故听歌而忆念旧情,歌未毕已罗衣尽湿。“难逢最是身强健”恐非泛泛而言,暗示西楼歌女乃因病而亡。(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所以這裏是故事的結局…

    又(减字木兰花)(长杨辇路) 长杨辇路,绿满当年携手处。试逐春风,重到宫花花树中。 芳菲绕遍,今日不如前日健。酒罢凄凉,新恨犹添旧恨长。 ◎振师五柞,习马长杨。(汉扬雄《长杨赋》。长杨,长杨宫的省称。) ◎辇路经营,修除飞阁。(汉班固《西都赋》。辇路,天子车驾所经的道路。) ◆此词有“重到宫花花树中”之句,可知为《南乡子》词“小蕊受春风。日日宫花花树中”之续篇。词意谓离别数年之后,重到当年与小蕊携手同游之处,已寻访不到小蕊的行踪,因而心绪凄凉,愁恨交集。“旧恨”指昔年离别,“新恨”谓今日寻访不遇。(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泛清波摘遍(催花雨小) 催花雨小,着柳风柔,都似去年时候好。露红烟绿,尽有狂情斗春早。长安道。秋千影里,丝管声中,谁放艳阳轻过了。倦客登临,暗惜光阴恨多少。 楚天渺。归思正如乱云,短梦未成芳草。空把吴霜鬓华,自悲清晓。帝城杳。双凤旧约渐虚,孤鸿后期难到。且趁朝花夜月,翠尊频倒。 ◎楚天:此处指汴京,作者家在汴京。 ◎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唐李贺《还自会稽歌》。吴霜鬓华,喻白发。)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唐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双凤,双凤阙,借指帝都。) ◆词中有“都似去年时候好”及“长安道”之语,可知作于离汴京到长安后的次年春天。(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又(菩薩蠻)(哀筝一弄湘江曲)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唐王涯《秋夜曲》) ◎二八月轮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唐李商隐《昨日》) ◎双眸翦秋水,十指剥春葱。(唐白居易《筝》) ◆温庭筠“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陈无己(应为晏幾道)“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皆弹琴筝俊语也。(明王世贞《弇州山人词评》) ◆“断肠”二句俊极,与“一一春莺语”(欧阳修《生查子》词)比美。(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 ◆写筝耶?寄托耶?意致却极凄惋。末句意浓而韵远,妙在能蕴藉。(清黄苏《蓼园词评》误作张子野词)

    箏聲寫儘江波綠,很妙,不知算不算通感。

    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雕鞍好为莺花住,占取东城南陌路。尽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 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宋欧阳修《蝶恋花》) ◆清真袭取“人如风后过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较此尤妙。(夏敬观批语)

    倒感覺比宋祁那首沉穩些,低沉些,安靜些。

    又(一尊相遇春风里) 一尊相遇春风里,诗好似君人有几。吴姬十五语如弦,能唱当时楼下水。 良辰易去如弹指,金琖十分须尽意。明朝三丈日高时,共拚醉头扶不起。 ◎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唐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 ◎醉头扶不起,三丈日还高。(唐杜牧《醉题》诗)

    很流暢

    又(东风又作无情计)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琖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到處登臨曾費淚” 哈哈哈很直白

    又(芳年正是香英嫩) 芳年正是香英嫩,天与娇波长入鬓。蕊珠宫里旧承恩,夜拂银屏朝把镜。 云情去住终难信,花意有无休更问。醉中同尽一杯欢,归后各成孤枕恨。 ◎长途酒醒腊春寒,嫩蕊香英扑马鞍。(唐罗隐《人日新安道中见梅花》。句谓女子年纪很轻。) ◎愁蛾黛蹙,娇波刀剪。(宋柳永《河传》。娇波,妩媚的目光。) ◎蕊珠宫:道教经典中所说的仙宫。 ◎夜拂玉床朝把镜,黄金殿外不教行。(唐王建《宫词一百首》之六十八)

    末句感觉相当复杂

    又(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称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秦风·蒹葭》) ◎理旧狂:指重温旧时之狂态。 ◆小山词《阮郎归》云:(词略)。“绿杯”二句,意已厚矣。“殷勤理旧狂”五字三层意。“狂”者,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发现于外者也。狂已旧矣,而理之,而殷勤理之,其若有甚不得已者。“欲将沈醉换悲凉”,是上句注脚。“清歌莫断肠”,仍含不尽之意。此词沉着厚重,得此结句,便觉竟体空灵。小晏神仙中人,重以名父之贻,师友相与沆瀣,其独造处,岂凡夫肉眼所能见及。“梦魂惯得无拘检,又逐杨花过谢桥”,以是为止,乌足与论小山词耶?(清况周颐《蕙风词话》) ◆这首词可能作于神宗元丰六、七年(1083、1084)重阳节叔原监颍昌许田镇时。颍昌即许州。仁宗皇祐元年(1049)秋,晏殊曾到许州担任过一年知州。虽已过去三十馀年,可能在许州还留有一些旧吏。叔原虽然仕途淹蹇,陆沈下位,他们对他还很尊重,请他参加州府的重阳节宴会,所以他有“人情似故乡”之感。此词写他在重阳节参加宴会的情景和感受。谓虽居客中,而人情温暖,既有美酒可饮,又有美人相陪,则不必为闻清歌而断肠矣。(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殷勤。

    又(浣溪沙)(白纻春衫杨柳鞭) 白纻春衫杨柳鞭,碧蹄骄马杏花鞯。落英飞絮冶游天。 南陌暖风吹舞榭,东城凉月照歌筵。赏心多是酒中仙。 ◎白扑柳飞絮,红浮桃落英。(唐白居易《春池闲泛》) ◎冶游:野游。亦指涉足歌台舞榭。下片“南陌”“东城”即冶游之地。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唐杜甫《饮中八仙歌》)

    杨柳做鞭,杏花鞍鞯,上半阕真有青春气息。下半阙有点声色味。整体是从容的感觉。

    又(莫问逢春能几回) 莫问逢春能几回,能歌能笑是多才。露花犹有好枝开。 绿鬓旧人皆老大,红梁新燕又归来。尽须珍重掌中杯。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四)

    河满子(对镜偷匀玉筯) 对镜偷匀玉筯,背人学写银钩。系谁红豆罗带角,心情正着春游。那日杨花陌上,多时杏子墙头。 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问看几许怜才意,两蛾藏尽离愁。难拚此回肠断,终须锁定红楼。 ◎谁怜双玉筯,流面复流襟。(南朝梁刘孝威《独不见》。玉筯,喻眼泪。) ◎银钩:形容书法遒劲有力。 ◆此词写少女春游时在杨花陌上见到一书生,后来在墙头又多次见到他,产生了爱慕之心。“系红豆”暗示相思之意。但这仅是单恋,未被对方所知。“偷匀玉筯”指暗自流泪,“背人”句谓偷偷地写情书,但并未寄去,所以无法把自己的情意传达给对方,有如关山之隔。而梦中相会,亦属虚空。故空有怜才之意,而只能独自含愁。末二句谓虽为此肠断而难以舍却,仍须闭居于红楼之中,不能有越轨的行为。(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眼底關山,夢中雲雨。

    愁倚阑令(凭江阁) 凭江阁,看烟鸿。恨春浓。还有当年闻笛泪,洒东风。 时候草绿花红。斜阳外、远水溶溶。浑似阿莲双枕畔,画屏中。 ◎烟鸿:在烟霭中飞翔的大雁。 ◎旧时闻笛泪,今夜重沾衣。(唐司空曙《冬夜耿拾遗王秀才就宿因伤故人》诗。魏晋之间,向秀与嵇康、吕安友善。嵇、吕为司马昭所杀。向秀经过嵇康山阳旧居,闻邻人笛声,感怀亡友,作《思旧赋》。) ◆上片用向秀闻笛落泪典故,下片忆及小莲房中画屏景色,知此词为悼念已下世的沈廉叔并思念小莲而作。(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煙鴻、恨春濃、淚灑東風,感覺是帶有華麗氣息的哀傷。不過落在小蓮房間的回憶感覺有點…狹窄

    御街行(年光正似花梢露) 年光正似花梢露,弹指春还暮。翠眉仙子望归来,倚遍玉城珠树。岂知别后,好风良月,往事无寻处。 狂情错向红尘住,忘了瑶台路。碧桃花蕊已应开,欲伴彩云飞去。回思十载,朱颜青鬓,枉被浮名误。 ◆此词假托天上的仙女盼望自己回去,岂知自己离开仙界后迷失方向,迷恋于红尘之中。自己十年的青春岁月为浮名所误。(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狂情哈哈哈

    又(诉衷情)(渚莲霜晓坠残红) 渚莲霜晓坠残红,依约旧秋同。玉人团扇恩浅,一意恨西风。 云去住,月朦胧,夜寒浓。此时还是,泪墨书成,未有归鸿。 ◎紫艳半开篱菊浄,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嘏《长安晚秋》诗) ◎团扇恩浅:汉成帝班婕妤失宠,求供养太后长信宫。作《怨诗》。见《河满子》(绿绮琴中心事)词注。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唐孟郊《归信吟》)

    泪墨书成,未有归鸿,很伤感。

    又(凭觞静忆去年秋) 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 人脉脉,水悠悠,几多愁。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漫倚高楼。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载,宣宗时舍人卢渥偶临御沟,得一红叶,上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处到人间。”归藏于箱。后宫中放出宫女择配,卢所娶者乃是题诗之人。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因以“蝶梦”喻迷离惝怳的梦境。)

    非常…悬浮…的感觉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对法活泼,措词亦婉媚。(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 ◆凄咽芊绵。(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 ◆叔原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开始监颍昌许田镇,写此词寄小莲,时年已四十六岁左右。(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用小李杜的诗句作对蛮传神

    点绛唇(花信来时)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唐李商隐《赠歌妓二首》之二)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唐李贺《致酒行》)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后因称离别为分飞或劳燕分飞。) ◆句能铸新。(明沈际飞《草堂诗馀续集》) ◆淋漓沉致。(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

    泪痕和酒,尽显愁思。

    少年游(绿勾阑畔) 绿勾阑畔,黄昏淡月,携手对残红。纱窗影里,朦腾春睡,繁杏小屏风。 须愁别后,天高海阔,何处更相逢。幸有花前,一杯芳酒,欢计莫怱怱。

    天高海阔,何处更相逢。

    又(离多最是)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者番同。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汉卓文君《白头吟》) ◆前段两比,后段赋之。(明卓人月《古今词统》) ◆云水意相对,上分述而又总之,作法变幻。(夏敬观批语)

    人意不到夢魂中。

    又(谁将一点凄凉意) 谁将一点凄凉意,送入低眉。画箔闲垂,多是今宵得睡迟。 夜痕记尽窗间月,曾误心期。准拟相思,还是窗间记月时。 ◎夜痕:夜间月光照在窗上的影痕。随着月亮的移动,窗上的影痕也移动,表示时间的消逝。句谓彻底不眠,望着窗前月影的推移。

    失眠實錄

    又(高吟烂醉淮西月) 高吟烂醉淮西月,诗酒相留。明日归舟,碧藕花中醉过秋。 文姬赠别双团扇,自写银钩。散尽离愁,携得清风出画楼。 ◎淮西:指淮南西路,为宋太宗至道年间分设的十五路之一。治所在扬州。 ◎文姬:蔡文姬,此处借指官妓。

    倒是從容

    又(前欢几处笙歌地) 前欢几处笙歌地,长负登临。月幌风襟,犹忆西楼着意深。 莺花见尽当时事,应笑如今。一寸愁心,日日寒蝉夜夜砧。 ◎月幌风襟:月光照着的帷幕,风吹动衣襟。 ◆此词谓旧时常在歌楼酒肆饮酒听歌,今已久不涉足。而西楼情事,尚深深地萦记在胸怀之中。当年情事,莺花可证。而如今只有蝉鸣和砧声与我相伴,益增愁闷。(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只有懷舊,沒那麽濃烈

    又(心期昨夜寻思遍) 心期昨夜寻思遍,犹负殷勤。齐斗堆金,难买丹诚一寸真。 须知枕上尊前意,占得长春。寄语东邻,似此相看有几人。 ◎占得长春:谓永远美好。 ◆“须知”二句,谓两人在枕上尊前应长保相好。“寄语”二句,谓可以向宋玉东邻之女说,像这样多情的女子,世间不可多得。(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上半阕感觉到真诚

    踏莎行(柳上烟归) 柳上烟归,池南雪尽,东风渐有繁华信,花开花谢蝶应知,春来春去莺能问。 梦意犹疑,心期欲近,云笺字字萦方寸,宿妆曾比杏腮红,忆人细把香英认。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复疑。(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之四) ◎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唐岑参《醉戏窦子美人》) ◆春去春来,莺蝶能知,反衬远别的女友是否能如期回来,却无从询问,不能肯定。女友曾有信来,言相见之期已近,但感到仍不定心。回想起当时女友的残妆,像杏花一样娇红,现在只能仔细审看杏花以慰思念之情。(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 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 回文锦字暗剪,漫寄与、也应归晚。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 ◎香信:开花的期信,犹花期。 ◎最:犹正,恰。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 ◆梦生于情,“依旧”二字中,一波三折。艳词至小山,全以情胜。后人好作淫亵语,又小山之罪人也。(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 ◆此词写女子(或指疏梅)思念江南的情人(叔原自己)。谓庭中之花尚未开,而楼上之人已有春意。梦中与身处江南的情人相会,而一梦醒来,江南仍远隔千里。徒然寄书催归,而归期仍遥。故相思之情,比天涯之路更长。即《碧牡丹》词“静忆天涯,路比此情犹短”之意。(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依旧之间,对比巧妙。

    秋蕊香(池苑清阴欲就) 池苑清阴欲就,还傍送春时候。眼中人去难欢偶,谁共一杯芳酒。 朱阑碧砌皆如旧,记携手。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

    有点联想“雕栏玉砌应犹在”,不过没有那么悲切。下阙还是很乐观的。

    又(歌彻郎君秋草) 歌彻郎君秋草,别恨远山眉小。无情莫把多情恼,第一归来须早。 红尘自古长安道,故人少。相思不比相逢好,此别朱颜应老。 ◆此词用西楼歌女的口吻叙述送别叔原去长安。“郎君”指叔原。上片谓唱罢叔原所作的告别之词,即含愁送行,并希望叔原不要忘情,早日归来。下片作安慰之语。长安无多故人,想必叔原在那里会感到孤寂。而且别后相思,会使人衰老。(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口语化很好懂,直白带一点娇俏。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晚收红叶题诗遍,秋待黄花酿酒浓。(唐许浑《长庆寺遇常州阮秀才》) ◎红叶黄花秋又老,疏雨更西风。(宋张先《少年游》) ◆笺则一时无色,字则三岁不灭。(明卓人月《古今词统》) ◆就“泪”、“墨”二字渲染成词,何等姿态。(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 ◆凡倒押韵处,皆峭绝。(夏敬观批语) ◆末二句不说己之悲哀,而言红笺都为之无色,亦慧人妙语也。(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又(天教命薄) 天教命薄,青楼占得声名恶。对酒当歌寻思着,月户星窗,多少旧期约。 相逢细语初心错,两行红泪尊前落。霞觞且共深深酌。恼乱春宵,翠被都闲却。 ◆以为恶者,怨辞也。(夏敬观批语) ◆此词写歌妓的生涯和心境。谓由于天生薄命,身为妓女,得到了坏名声。在唱歌侑酒之时,细细思索,曾与不少富家子弟约会订盟,结果都落空。她向叔原诉说自己当初错误的意愿,不禁凄然泪下。由于回思往事,心情烦恼,无法入睡。唐罗隐《赠钟陵妓》诗云:“钟陵一别十馀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知俱是不如人。”叔原亦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欤。(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望仙楼(小春花信日边来) 小春花信日边来,未上江楼先坼。今岁东君消息,还自南枝得。 素衣染尽天香,玉酒添成国色。一自故溪疏隔,肠断长相忆。 ◎十月小春梅蕊绽。(宋欧阳修《渔家傲》)◎坼:指植物花芽绽开。 ◎东君:司春之神。借指春天。 ◎会春暮内殿赏牡丹花,上(唐文宗)颇好诗,因问修己曰:“今京邑传唱牡丹花诗,谁为首出?”修己对曰:“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上闻之,嗟赏移时。(唐李浚《松窗杂录》) ◆“南枝得”表明所咏为梅花。“天香”、“国色”,系借牡丹之色凸出一个“红”字,指所咏不是一般的梅花,而是红梅。最后写因梅花而引起思乡之情。(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国色天香,写得梅花有些艳丽感觉。

    又(南苑垂鞭路冷) 南苑垂鞭路冷,西楼把袂人稀。庭花犹有鬓边枝。且插残红自醉。 画幕凉催燕去,香屏晓放云归。依前青枕梦回时。试问闲愁有几。 ◎把袂相看衣共缁,穷愁只是惜良时。(唐刘长卿《送贾三北游》。把袂,拉住衣袖。表示亲昵。) ◆此词亦为西楼歌女而作。叔原从长安回到汴京,已找不到该女。见庭中有如该女当年所插之花,因折下插在自己头上,聊以自慰。“燕去”、“云归”,伊人已杳,独宿孤眠,当青枕梦回之时,愁思无限。(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且插花自醉,伤感与颓放兼得。

    又(庆春时)(梅梢已有) 梅梢已有,春来音信,风意犹寒。南楼暮雪,无人共赏,闲却玉阑干。 殷勤今夜,凉月还似眉弯。尊前为把,桃根丽曲,重倚四弦看。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歌翻南国桃根曲,马过章台杏叶鞯。(宋钱惟演《公子》诗。桃根,晋王献之侍妾。泛指年轻女子。) ◆此词为思念南楼歌女而作。自己已离别南楼,再不能与她一起倚阑共赏南楼雪景。夜间凉月,如伊人之眉黛。思而不见,故重试将伊人过去所唱之曲,倚弦弹唱。(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春来犹寒。

    忆闷令(取次临鸾匀画浅) 取次临鸾匀画浅,酒醒迟来晚。多情爱惹闲愁,长黛眉低敛。 月底相逢花下见,有深深良愿。愿期信、似月如花,须更教长远。 ◎取次:随意,草草。 ◎翠黛眉低敛,红珠泪暗销。(唐白居易《恨词》诗) ◎似月如花:谓期信应像月之升沉圆缺、花之适时开放一样有准信。

    花月意象美好

    梁州令(莫唱《阳关曲》) 莫唱《阳关曲》,泪湿当年金缕。离歌自古最消魂,闻歌更在魂消处。 南楼杨柳多情绪,不系行人住。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 ◎离歌凄妙曲,别操绕繁弦。(唐骆宾王《送王明府参选赋得鹤》) ◎早是人情飞絮薄,可堪时令太行寒。(唐李咸用《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之六) ◆此词有“南楼杨柳多情绪,不系行人住”之句,可知是为“南楼翠柳”而作。“人情”二句指自己将离去。(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記得有一首離別詩詞是用柳枝留人反襯自己不想走的

    胡捣练(小亭初报一枝梅) 小亭初报一枝梅,惹起江南归兴。遥想玉溪风景,水漾横斜影。 异香直到醉乡中,醉后还因香醒。好是玉容相并,人与花争莹。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二首》之一)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叔原往江南依附其五兄知止。初春见梅花开放,引起思乡之情。见梅忆人,想象梅花与汴京的歌女疏梅相比,花与人面同样光洁。(《菩萨蛮》词:“江南未雪梅花白,忆梅人是江南客。”)(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異香會不會也是異鄉呢

    扑蝴蝶(风梢雨叶) 风梢雨叶,绿遍江南岸。思归倦客,寻芳来最晚。酒边红日初长,陌上飞花正满。凄凉数声弦管。怨春短。 玉人应在,明月楼中画眉懒。鱼笺锦字,多时音信断。恨如去水空长,事与行云渐远。罗衾旧香馀暖。 ◆旧词高雅,非近世所及。如扑蝴蝶一词,不知谁作,非惟藻丽可喜,其腔调亦自婉美。(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此词可能作于上一首词之后不久。思归倦客,叔原自指。寻芳来晚,意谓自己滞留江南,未能及早与疏梅相会。下片之玉人指疏梅,想象此时她在楼中梳妆,并怨她多时不来信。罗衾犹带旧香,而相隔之日越来越远,故引以为恨。(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上闋悲春還是蠻閑適從容的,尤其是酒邊紅日,陌上飛花,會是“緩緩歸”典嗎?下闕恨如水去,想到後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

    谒金门(溪声急) 溪声急,无数落花漂出。燕子分泥蜂酿蜜,迟迟艳风日。 须信芳菲随失,况复佳期难必。拟把此情书万一,愁多翻阁笔。 ◎分泥:指燕子衔泥垒窝。◎春日迟迟,采蘩祁祁。(《诗经·豳风·七月》。迟迟,形容阳光温暖。)

    春日快照

    晏叔原,临淄公之暮子也。磊隗权奇,疏于顾忌,文章翰墨,自立规模,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诸公虽称爱之,而又以小谨望之,遂陆沉于下位。平生潜心六艺,玩思百家,持论甚高,未尝以沽世。余尝怪而问焉,曰:“我槃跚勃窣,犹获罪于诸公,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乃独嬉弄于乐府之余,而寓以诗人之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士大夫传之,以为有临淄之风耳,罕能味其言也。 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目,曰:“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而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乃共以为然。虽若此,至其乐府,可谓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其下者岂减《桃叶》、《团扇》哉? 余少时,间作乐府,以使酒玩世。道人法秀独非余以笔墨劝淫,于我法中当下犁舌之狱,特未见叔原之作耶?虽然,彼富贵得意,室有倩盼慧女,而主人好文,必当市致千金,家求善本,曰:“独不得与叔原同时耶!”若乃妙年美士,近知酒色之虞;苦节臞儒,晚悟裙裾之乐,鼓之舞之,使宴安酖毒而不悔,是则叔原之罪也哉?山谷道人序。

    附上黃山谷的小山詞序。

    珠玉詞好像也有自序來著,一時之間沒找到。

    2021-11-29 06:26:58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