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landa对《人格心理学入门(第8版)》的笔记(8)

人格心理学入门(第8版)
  • 书名: 人格心理学入门(第8版)
  • 作者: 【美】马修•H.奥尔森 B.R.赫根汉
  • 页数: 481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 2018-9
  • 05

    如果儿童在相同家庭长达并具有相似的人格特质,这样的结果应该更多地归于他们的共同基因,而不是他们共享的家庭经验。 Tellegen et al. 1988使用多维人格问卷考察11种人格特质的遗传力,发现遗传在影响人的人格特质的程度上,是唯一一个最优影响力的变量,这些特质包括幸福感、社交能力、成就、攻击性和保守性。最令人惊讶的发现也许是,宗教信仰也是有高度的遗传性。
    引自 第1章 什么是人格?

    人格包括遗传,特质,文化-社会,学习,个人选择,无意识机制,认知过程。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因为两个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基因或环境经验。但是,所有人都有很多共同点,这也是事实。 对一个个体的研究被称为特殊规律研究,对一群人个体研究被称为一般规律研究(nomothetic research)
    引自 第1章 什么是人格?

    2019-12-16 11:37:09 1人喜欢 回应
  • P13

    曾经广泛传播的这些伪科学有占星术、命理学、手相术、面相学和笔迹学。虽然流传广泛,但他们对人格的解释都违反可证实原理和可证伪性原理。 也就是说,他们的主张过于一般而模糊,以致没有现成的检验方法可以明确地说明他们的真伪。
    引自 第1章 什么是人格?

    佛洛依德看来, 人的人格的所有方面都来自生物本能。无论多么高尚的思想和成就,归根结底都与生物需要的满足相关。
    引自 第二篇 精神分析范型

    该theory是一种快乐主义

    自我防御机制:

    1. 压抑(repression):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包括原始压抑和真正压抑

    2. 移置 (displacement):需求满足方式的一种替代。包括升华(sublimation)和移置性攻击(displaced aggression)

    3. 认同 (identification):儿童还会认同他的父母 (使他们的价值观内化),从而消除与他们的价值观相对立而带来的惩罚。

    4. 否认现实:至少不会触及现实的某些方面(人去世),因为这会对正常的机能造成损害

    5. 投射 (projection)是对与己有关、引发焦虑的事实的压抑,方法是在别人身上看到这一问题,或者周围环境ING的某人有缺点并且对其加以指责

    6. 抵消作用(undoing):

    7. 反向作用:这一机制称,令人讨厌的想法被压抑并以相反方式表达出来。

    8. 合理化: 酸葡萄式的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9. 理智化

    10. 退行(regression):人在经受压力时,返回到之前的发展阶段。

    11. 利他性屈从 (altrustic surrender)替代性得认同一个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并按照那个人的价值观生活,从而把自己在做出负责任决定时的挫折与焦虑降到最低

    12. 攻击者认同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ggressor) 把他惧怕的一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风格加以内化,从而降低来自那个人的威胁。

    ******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1. 口唇期(oral stage)发生在出生后的第一年,这一阶段的性感区域是口腔,8个月内,快感主要来自口腔、嘴唇、舌头的吸吮和吞咽动作,固在口唇期的成年人, 口欲合并性格(oral-incorporative character)

    2. 肛门期 (anal stage) 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二年,性感区是肛门和臀部。 必须进行大小便训练。快感来自排便。过于慷慨-肛门排出型性格(anal-expulsive character),过于吝啬,抠门,整洁等特性,往往会追求完美。肛门滞留型性格 (anal - retentive character)

    3. 性器期 出生后的第三年-第五年。佛洛依德认为男孩和女孩都是双性化的。

    4. 潜伏期 大约6岁-12岁。

    5. 生殖器是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青春期的开始阶段。

    2019-12-17 09:55:13 1人喜欢 回应
  • P60

    集体无意识是心灵ING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部分,它的遗传倾向使他不断寻求对外的表达方式。通过梦、幻想、想象和象征物得以表现

    八种人格类型:

    1. 思维型外倾者 (think extrovert): 客观现实占支配地位,由心理的思维机能来执行。情感、感觉和直觉机能被抑制。对客观经验的智力分析占据最重要地位。每个人都必须服从真理。和情感相关的活动,如审美、发展亲密关系、对宗教的内省和对哲学的体验都很少。这种人遵循固定规则生活,并希望其他人也这样。

    2. 情感型外倾者 (feeling extrovert): 客观现实占支配地位,由心理的情感机能来执行。思维、感觉和直觉被抑制。这种类型的人会对客观现实做出充满情绪的反应。由于情感体验由外部决定,他们适合由剧院、音乐会和教堂引发的那种情境。这种人尊重权威和传统。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情感调整到适合于所处环境的状态,他们的情感看上去有些矫揉造作。对那个人的情感低于对环境条件的情感。

    3. 感觉型外倾者(sensing extrovert): 客观现实占支配地位,由心理的感觉机能来执行。直觉、思维和情感机能被抑制。这种类型的人主要凭借感觉生存于世。他们是现实主义者,只关心客观事实。

    4. 直觉型外倾者 (intuiting extrovert): 客观现实占支配地位,由心理的直觉机能来执行。感觉、思维和情感机能被抑制。这种人常被看作不道德的、寡廉鲜耻的人。

    5. 思维型内倾者 (thinking introvert): 主观现实占支配地位,由心理的思维机能来执行。情感、感觉和直觉机能被抑制。这种人的生活是由主观现实而不是客观现实决定的,所以TA会对别人表现出固执、冷漠、武断甚至是无情。他们不看重支持和理解别人的价值,之看重能理解其内在参照框架的少数朋友。对这种人累啊说,主观事实是唯一的事实,别人的批评无论是否有道理,一律被拒绝。

    6. 情感型内倾者 (feeling introvert): 主观现实占支配地位,由心理的情感机能来执行。思维、感觉和直觉机能被抑制。和思维内倾者一样,这种人不看重对主观经验的智力过程,而强调主观经验给他们带来的情感。像所有的内倾者都一样,对他们而言,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外部世界。

    7. 感觉型内倾者 (sensing introvert): 主观体验占支配地位,由心理的感觉机能来执行。直觉、情感和思维机能被抑制。

    8. 直觉型内倾者(intuiting introvert): 主观经验占支配地位,由心理的直觉机能来执行。感觉、思维、情感被抑制。for instance 神秘主义者。

    2019-12-19 15:48:40 回应
  • P84

    阿德勒根据人的社会兴趣的不同程度,将人划分为四种类型。
    引自 第三篇 社会文化范型

    1. 支配型(ruling dominant type): 这类型的人试图支配或者统治他人。

    2. 索取型 (getting leaning type):这种类型的人期待并能够从别人那里得到他能得到的一切

    3. 回避型(avoiding type):这种类型的人呢,通过回避问题而取得生活ING的“成功” (他们从不尝试做任何事情以此来避免失败)

    4. 社会利益型 (socially useful type):这种类型的人敢于面对问题,并试图于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解决问题。

    ****

    保护策略的三种类型:借口、攻击、疏远

    ****

    霍妮把父母削弱儿童安全感的行为称作基本罪恶 (basic evil),这些行为包括:

    1. 对孩子冷漠

    2. 拒绝孩子

    3. 对孩子怀有敌意

    4. 偏爱兄弟姐妹中的某个孩子

    5. 惩罚不公正

    6. 嘲笑

    7. 羞辱

    8. 行为古怪

    9. 不兑现承诺

    10. 让孩子远离他人

    2019-12-22 09:36:16 回应
  • P135

    埃里克森theory, source from chapter 6

    2019-12-24 11:11:21 回应
  • 自我统一体以及相关机能发展的八个阶段 1. 0 - 1岁 婴儿凭借许多体验到的感觉知道自己的存在 2. 1 - 2岁 儿童知道虽然接触的环境发生变化但自己是同一个人 3. 2 - 3岁 个人成就激发自豪感 4. 3 - 4岁 儿童认识到某些东西属于自己而扩展了自我形象 5. 4 - 6岁 儿童形成了超我或良心,能够明辨是非 6. 6 - 12岁 儿童用因果性和逻辑性解决复杂问题 7. 12岁到青少年 儿童形成未来目标,开始组织自己的生活 8. 成年期 个体把前面各阶段形成的自我加以整合
    引自 第7章 戈登.奥尔波特

    澳尔波特赞成弗洛依德关于必须的良心发展的观点,但是不同意弗洛伊德所说的,对权威人物的内化价值观指导人一生的道德行为。

    TA的理论常被批评是非科学的,因为所有的科学都要发现一般规律,通常采用一般规律研究法,但TA强调采用特殊规律法。

    2019-12-25 08:52:20 回应
  • P183

    内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理生理素质,它使拥有者比别人能更有准备地对一定类型的客体做出反应(注意、识别),体验到与之有关的特定情绪,并开始一个行动,这个行动在一个特定的目标活动中比在其他活动中能更彻底地被中止。
    引自 第8章 雷蒙德.卡特尔和汉斯.艾森克

    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内能具有四个成分 1. 内能导致选择性的知觉,即使一些东西比另一些东西更容易参加进来。例如,对一个饥肠辘辘的人,与食物有关的事情比无关食物的事情更被关心。 2. 内能引发对特定思想或客体的情绪反应。例如,吃东西的想法令人愉快。 3. 内能引起有目的的行为。例如,饥饿的人想办法找到食物。 4. 内能导致使人满足的反应。例如,人找到食物时,会把它吃下去。 内能的当时水平决定着内能张力(ergic tension)的大小。
    引自 第8章 雷蒙德.卡特尔和汉斯.艾森克

    2020-01-01 11:09:20 回应
  • P321

    凯利利用11个推论对他的基本假定加以说明。

    1. 构想推论(construction corollary):人通过对事件重复性的解释对事件做出预期

    2. 个体化推论 (individuality corollary):人们对事件的构想是互不相同的

    3. 组织化推论 (organization corollary): 每个人都会逐渐进步,为了更方便地预期事件,一个构想体系包含着不同构想之间的顺序关系

    4. 二分推论 (dichotomy corollary): 一个人的构想系统是一定数量的二分结构的组合

    5. 选择推论 (choice corollary):一个人为自己选择可变换的两极构想,他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来扩展并确定其构想系统

    6. 范围推论 (range corollary):一个构想只想对一个有限范围内的事件作出预期

    7. 经验推论(experience corollary): 一个人的构想系统随着他对重复事件的成功解释而变化

    8. 调整推论(modulation corollary): 一个人构想系统的变化受到构想对适用范围中可变沉淀物的渗透力的局限

    9. 分裂推论(fragmentation corollary): 一个人的构想系统处于一种连续不断涌出的状态。

    10. 共性推论(commonality corollary): 如果一个人使用经验构想的程度与另一个人使用构想的程度相似,这个人的心理过程也和另一个人相似

    11. 交际性推论(sociality corollary): 一个人在解释其他人的构想过程时,他就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参与别人社交过程的角色

    2020-01-06 10:46:27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