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1)

  • 第113页 席克·阿梅特与森林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462471.html 界面上有一篇文章专门对本节做了摘抄和评述。结合上一篇(按书中编排顺序正好是上一篇)评述米勒画作的文章再次提到视角的问题——“土地上”vs“土地前”: 我认...

形而上学 (1)

  • 第11页 985a
    恩培多克勒于自己所主张的原因,虽或引用稍广,亦不充分,而且在引用时也不能免于牴牾。至少,他曾在好些地方将“友”用作事物离散的原因,将“斗”用作事物结合的原因。如说宇宙万物由憎斗而解体,还原为各个元...

音乐神童加工厂 (1)

  • 第13页 前奏 舞台上的闹剧
    写这本书时,我竭力遵循格尔茨的陈述:“人类学家需要说服我们的,不仅是他们确实在那里进行过研究,还包括,当我们处于相同境地时,将发现他们看到的、证明的和得出的结论,与我们亲身经历并无二致。”

存在的一代 (3)

  • 第37页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从存在……
    我一直读不太懂莫里斯·布朗肖,或许以下这些能有助于理解: 同样是在斯特拉斯堡,列维纳斯开始了和莫里斯·布朗肖长期而复杂的友谊。布朗肖1907年9月23日出生于索恩-鲁瓦尔的奎恩地区,他比列维纳斯小两岁。他成...
  • 第20页 导论
    公众性(publicness)对所有事物都有一个答案,但它的答案却是它自己已然知道的,就此而言它始终没有靠近存在的真正问题。偏好于齐一性与完全系统化的理解,公众性发明了许多使所有情况都遵循一个尺度,一种逻辑...
  • 第19页 导论
    海德格尔试图将“常人”表述为一把双刃剑。因为一方面,它是所有共同实践的基础及此在存在论建构的一个基本要素;但在另一方面,它又是个体此在于共同实践的无名性中丧失其自身的一个一致性场所。在海德格尔于法...

500年大师经典色彩风景 (2)

  • 第13页 卡米耶·毕沙罗——印象派的摩西
    1895年初,后印象派画家高更最后一次去他心爱的塔希提岛,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如果我们看毕沙罗的全部作品,就会发现,尽管它有起伏,有波动,但它是始终不渝的强烈艺术愿望,而且主要是纯直觉的艺术。可以...
  • 第6页 欧仁·布丹——印象派之父
    Eugene boudin,19世纪法国风景画家。曾跟米勒和特罗容学画。 出生于水手之家,父亲是领航人,从小就将大海的印象深深烙印在boudin童年记忆之中。 boudin终其一生热爱法国西部海岸的景致,因为那里是他的家乡诺曼...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