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袍对《巨婴国》的笔记(5)

小红袍
小红袍 (learn the world)

读过 巨婴国

巨婴国
  • 书名: 巨婴国
  • 作者: 武志红
  • 副标题: 国内心理学家系统透视中国国民性
  • 页数: 480
  •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 2016-12
  • 2.巨婴心理:共生
    虽然我们讲究修行,但修行的一个诀窍是,主动抹杀自己的个体性。(#867)
    引自 2.巨婴心理:共生

    《都在找妈:中国文化的实质》

    精神分裂症其实就是处于一种幼稚的、混沌的你我不分的状态,尚未分化出我和你的分别,也未分化出想象与现实的分别(#875) 这也对应了精神分析的一个说法——每个孩子都得先完成心理上的弑母,才能从共生中走出来。(#952)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也是个好男儿,但他还是将女人放到绝对的第一位,为了搏女人的一个微笑,他可以命都不要。(#952) 比如《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的妈妈殷素素,她就是一个婴儿和妖女,没有善恶之分,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让我高兴你就是好人,让我不高兴你就去死,典型的小婴儿,还没有人性化的一个妖。(#986)
    引自 2.巨婴心理:共生

    《当婴儿照顾,当女神崇拜》

    全能自恋,可分成意志自恋和完美自恋。 意志自恋,即,我的医院必须付诸实施,不能被阻拦,特别是,作为伴侣或亲人的你不能阻拦。 完美自恋,即,明确觉得或隐约觉得,自己是完美的。明确完美自恋的,通常是对个人形象的自恋,音乐完美自恋的,则常是对道德和能力的自恋。完美自恋常意味着,因为我是完美的,所以关系的所有问题都是对方的。(#1189)
    引自 2.巨婴心理:共生

    因巨婴没有界限感,或者说没有完整的心理皮肤,对方,特别是重要亲人的愤怒,容易变成巨婴的自我伤害。(#1217) 所以,渴求巨婴式的照顾与爱恋,不仅会伤害关系,也会自伤。(#1221)
    引自 2.巨婴心理:共生

    《皇帝梦、特权梦,都是巨婴梦》

    但你不理会琐事,谁来帮你打理?看起来,是各种人,但其实,这都是婴儿在找妈妈。婴儿的吃喝拉撒睡都是需要妈妈照顾的。(#1361)
    引自 2.巨婴心理:共生

    《巨婴梦的另一面——甩无助》

    家庭中的全能妈,既通过照顾别人来展现自己的无所不能,也逃避自己内在婴儿的无助感,并在照顾别人的同时,会将“你就是一个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的小婴儿”投射到对方身上。(#1374)
    引自 2.巨婴心理:共生

    《中国式大家庭与回家过年》

    尊重你的感觉,哺育你的感受,成为你自己 。(#1657)
    引自 2.巨婴心理:共生

    《共生即绞杀》

    灭掉对方的不同意见,和灭掉自己的不同意见,都是一个目的:追求绝对共生,我和你,完全一致,我们之间没有杂音,如此一来,我们就宛如一个人。(#1915) 一个生命,是逐渐走向更开阔的世界的过程,好的关系,应该最终会导向这个结果。(#1945)
    引自 2.巨婴心理:共生

    《对控制者说不,找到你的节奏》

    观察者的未知,可以让我们恢复理性。(#2220) 对峙时,采取这样的态度——不含敌意的坚决。我很坚决地守住我的立场,但我没有敌意。(#2224) 被控制者需要为自己争取空间,控制者试着去处理失控的感觉,双方都不要激烈地攻击自己。(#2228)
    引自 2.巨婴心理:共生

    2017-02-01 16:23:05 回应
  • 3.中国式好人

    《好人的痛与悲》

    通常,对自己的攻击性有羞愧的人,会通过诱惑别人攻击自己,来释放自己的攻击性。同时,又可以将对攻击的羞愧释放出去——看吧,这家伙,真不是个好人。(#2315) 伴侣关系的根本逻辑是亲密。亲密,只能通过真实和敞开而达到,而付出却没有这个功效。相反,因为你的不断付出,会给对方制造内疚,结果导致对方更加想远离你。(#2335) 除非能在关系中自我表达,否则关系难直接愉悦你。这意味着,在关系中,你就是在做你自己,不是在做一个好人或假人,爱与恨、怒与乐、丑与好,你都可以让它较自由地流动。若严重做不到这一点,关系就会让你很累,你必须要找到大块独处时间,不必考虑任何人,才能得到休息。(#2343) 我是一个好人,从来不给人添麻烦——多少人觉得自己是这样的? 可是,没有麻烦,就没有情感。成为一个不伤害别人、被动的好人,容易;成为一个能主动散发着热情与爱意的善良的人,不易。(#2359)
    引自 3.中国式好人

    《关于中国式好人的N个提问》

    伴侣关系的根本逻辑是亲密。亲密,只能通过真实和敞开而达到,而付出却没有这个功效。(#2410) 好人的好,其实还藏着一个根本性的防御:真实的我,是坏的,是没有人爱的,我若想得到爱,就必须摒弃真实的自己,成为一个好人。但这个好人,是虚假的。面对一个虚假的人,我们没有办法生出爱与亲密。(#2411) 当好人只是自己一个人时,他们的欲望和需求可以降到非常低的水准上,他们对任何享受似乎都不热衷。而一旦他们和另一个人构建了关系,譬如伴侣,譬如孩子,甚至朋友,他们的雷达就会不断搜索对方的需求时什么,然后围着对方的需求转,尽可能满足对方。甚至是,甘愿为对方死去,如果对方能特别认可自己的话。(#2419) 认识自己的欲望与需求,并去满足自己,而逐渐地从好人的壳中走出来,成为一个生动而有坚定自我的人。(#2448)
    引自 3.中国式好人

    《被动、僵尸与寂灭》

    俄罗斯大文豪索尔仁尼琴说: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2534)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2535)
    引自 3.中国式好人

    《感情寂灭的一代宗师》

    王家卫电影中,那些男男女女,一直都执著而委婉地抓着这根细线,可终究再没有前进一步。其实,也不想前进,最好就是宫二所说的那样“让你我的恩怨就像一盘棋保留在那儿”。就停在那,不再前进一步。结果,纵然“世界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可一次次重逢,硬是没将爱活出来。(#2576) 那些吼叫着的小年青,还有那红着眼不断猛攻的对手,他们还试图在这种体力的击打中找到存在的价值。(#2581) 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在这个世界上立足,就存在了。可只有品味到感情寂灭的人才知道,能与这种寂灭在一起,你才真正碰触到了存在。(#2584) 对感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魔戒》三部曲,讲的是如何不被魔眼统治世界,是一个人又一个人的英雄之旅。我们看他们拯救世界,其实也是在拯救自己内在对情感的信心。(#2599) 美国神学家坎贝尔认为,欧洲最伟大的传统不是基督教,也不是古希腊,而是从12世纪开始的对爱情的传唱。或许,《魔戒》的味道至少也是从那时开始的,西方的电影,在拯救世界的同时,从不忘对爱情进行歌颂。(#2611)
    引自 3.中国式好人

    《为什么会是软塌塌的身体》

    生动先于深刻(#2626)
    引自 3.中国式好人

    缺乏体验性的丰盛的链接,而去追求头脑链接时,易追求纯净。即,头脑要剥离各种鄙俗。但鄙俗或许才是什么生命本身。和一女子谈到张爱玲那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看着优雅的她,我突然明白,她的优雅即所谓华美的袍,而蚤子,即那些生命鄙俗的骚动,才是生命自身。 头脑很容易追求二元对立,头脑会对事物进行评判、分等级、追求纯净或深刻。但若头脑能安静下来,身心都呈打开状态,那么一个人可以和任何看似普通的事物建立链接。(#2627)
    引自 3.中国式好人

    《没有麻烦,也就没有关系》

    链接是善,心灵呼应与活在当下是善。(#2644) 关系很复杂,饱满的关系,必然有爱恨情仇,也会有利用、诱骗、私心与嫉妒,但当关系真正能建立时,爱与善就产生了(#2646) 缺热情的人,可以努力对别人好,但这时,他会产生付出感。对于没有热情的人而言,对别人好时产生付出感,这几乎是必然的,因他没有享受和愉悦,他的确觉得,对别人好,像是在搁自己的肉,他意识上再慷慨,也会有付出感产生。(#2650) (#2652)
    引自 3.中国式好人

    2017-02-24 20:52:14 回应
  •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全能自恋的四种展现》

    婴儿觉得”我一想,世界就该按照我的意愿运转“,那么自然,想法、行动和后果,就是一回事了。我想杀了你,就等于我真动过手,等于我真杀了你。所以,必须要诛心。 成熟心智的一个起步标准,就是能区分想象和现世,并能知道,想法不等于行动,更不等于后果。还知道,从想法到行动,从行动到有后果,都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即在时间和空间商都努力,然后想法才可能变成行动。(#2819) 一个人必须得知道,他的想法不等于事实,如此一来,他才能包容自己的复杂混乱的想法,特别是攻击性。你必须得知道,我想打你,不等于真打了,我想杀你,不等于真杀了你,然后才能允许我想打想杀你的想法。(#2824)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全能自恋的四种幻梦》

    灵性修为很高的人,貌似有点全知全能;而精神分裂患者,也有全知全能。这两者有区别吗?有。关键是,前者没有被迫害妄想,而后者有。(#2908)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一个人的生命能量流向两部分,一部分是自体,即自己,一部分是客体,即别人乃至整个世界。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说,你如何看待自体和客体,构成了四个等级。 最好的等级,是自信和热情。自信,即生命能量能自然地滋养自己,相信自己能做成想做的,同时很靠谱;热情,即生命能量能流淌到其他人或事上,滋养对方。 其次的等级,是自大和对客体的理想化。自大,即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缺乏事实的支持,不过还是有一些支持;理想化,很容易把自己崇拜的人理想化,但不会觉得他是全能的神。 较差的等级,是疑病和宗教性的恐惧。疑病,是自体虚弱在身体上的一种表现。宗教性恐惧,即,还能对客体产生一定好感,但总觉得好的客体严厉而苛刻,自己必须倾尽所有,才能获得其认可。 最差的等级,是自恋妄想和被迫害妄想。自恋妄想,即觉得自己就是神,无所不能,者完全缺乏现实基础;被迫害妄想,即觉得外部世界有一无所不能的超牛逼之人,构建了一个体系,系统性地迫害自己,这也缺乏现实基础。(#2913)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从标哥的名头谈自恋》

    人情的温暖,比妄想是神,更吸引人。全能自恋得到部分满足的婴儿,才能在后来承认一个事实:我并非如我想象的那么强大。这种承认会让婴儿有绝望感,但妈妈的怀抱立即安慰了他,他转而明白,温暖与爱,比我无所不能的感觉,更美好。(#3223) 科胡特流派认为,自恋分实体自恋和虚体自恋。所谓的虚体自恋实质,一个人自恋所依仗的,是外界而非内心,而实体自恋即一个人的自恋已内化于心。(#3229)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卓越强迫症:不优秀,不配活》

    既然,他的吃喝拉撒睡玩的需求都能得到妈妈的照料,那意味着,他可以在这种时候和妈妈建立起连接关系。于是他会知道,他的需求都是对的,都可以自如展现在关系中。(#3276)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依赖妈妈,全能感被驯服》

    如果他面临的是坏妈妈,即他的生活基本上没有得到足够好的照料,那么他就不能低头,还要活在全能感中——我才是那个掌控自己生活的那个人,我不能信任妈妈。 但如果他面前是好妈妈,那么他就愿意低头。低头的那一刻,他将全能感在一定程度上投射到了妈妈身上。并且,因为妈妈基本上是爱他的,这份低头意味着安全和信任。 信任最初就是这样发生的。 并且,比信任更重要的一件事也发生了,那就是依恋。孩子将全能神投射到妈妈身上,他低了头,但这个“神”是好神,是代表生的能量的神,神是爱他的,他可以放心地将神交给她。(#3455)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太多成年人在恋爱上遇到大问题,原因在此——太难把自己交出去(#3464)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全能感或者说神的不断投射,也是成长的一个历程。最初觉得自己是神,后来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无助的婴儿,于是将神投射给妈妈;后来发现,妈妈没爸爸有力量,于是将神投射个爸爸;等进入社会后,开始将神投射给老师等权威;青春期时,容易追年轻的明星,这也是在将对方投射为神,而且年轻明星还意味着,再一次将年轻人视为神;成年后,还可能将政府、领导人或宗教投射为神……(#3467)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每一次这样的投射,都意味着全能感的分散,最终从神的世界进入到人的世界,发现绝对掌控和绝对能力根本不存在,人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全能,能对生活有基本掌控就蛮不错的,如何处理失控成为重要的生命智慧。(#3471)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能量必须被确认,否则死亡》

    精神分析有一个术语——见诸行动,意思是,一些情绪太难受了,你不想承受,浴室把它变成行动。拿头撞柱子,看上去很疼,但如果观察自己的内心,会看到让自己更为难受的情绪。(#3697) 能量实际上是不灭的。对于巨婴而言,渴望变成了绝望、无助、暴怒,也并不意味着这股能量的死亡,其实它只是转入到黑暗中,变成黑色的、僵住的能量而已。(#3708)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我们为什么需要崇拜谁》

    任何按照模式来思考的人最多只是二流的。(#3716)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美好事物,都因投入而生》

    受“世界必须立即按照我的意愿运转”的自恋驱使,巨婴总希望事情能尽快实现,越快越能满足其自恋,而不能皈依事情本来的道理,由此打造无数到位细节,让事情浑然天成。(#3719)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中国女人为什么脾气大》

    你为什么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为什么不按照我的来?(#3732) 恋爱有三个水平:1、恋父恋母水平,会被对方魅力吸引,愿意放弃自恋爱对方,但在恋爱中并不会真正失去自我;2、肛欲期幼儿水平,虽关注爱人,但主要关注自己,且既想独立又想亲密,不能很好处理这一矛盾;3、口欲期婴儿水平,只要亲密,要恋人将自己意志当圣旨,易将一切错误归咎对方。(#3742) 恋爱有三个水平:1、恋父恋母水平,会被对方魅力吸引,愿意放弃自恋爱对方,但在恋爱中并不会真正失去自我;2、肛欲期幼儿水平,虽关注爱人,但主要关注自己,且既想独立又想亲密,不能很好处理这一矛盾;3、口欲期婴儿水平,只要亲密,要恋人将自己意志当圣旨,易将一切错误归咎对方。(#3742)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认识你的绝对禁止性超我》

    婴儿都是全能自恋的,有一个想为所欲为的本我,而这个能量一受阻,就立即会从全能神变成全能魔,从“我想完全为所欲为”,变成“原来我什么都做不了”。从这个意义上,这个绝对禁止性的超我,可以有婴儿的全能自恋性本我直接转变而来。(#3797) 我们需要浸提,自己是不是被绝对禁止性超我限制了,也要警惕,自己是不是对比人构成了绝对禁止性超我。(#3812) 苍蝇只在乎对错,而英雄一路前行。过去最愚蠢的地方,就是一直想做一个正确的人,结果总是待在原地不动。(#3824)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中国式考试的为难味儿是怎么回事》

    考试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它就只是对你能力伸展程度的一个检验(#3831) 所有孩子都渴望获得父母的认可,父母就是孩子最初的考官,并且,孩子会把父母的考官形象纳入自己的心中,成为他们的“内在考官”,弗洛伊德的超我即由此而来。(#3844)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国人为什么爱归罪别人》

    因自我没建立起来,所以必须维护自恋的能量,以勉强拼出一个自我来。(#3918) 所谓他恋,即我可以爱上他人,并被他人所爱。(#3942)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魔鬼即你自身》

    我们的内心不断地从分裂走向整合,最终我们就知道外部世界和内在世界是一回事。(#4095)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全能自恋与彻底无助》

    如婴儿的需求被满足,婴儿就有无所不能的自恋感,如不被满足,完全依赖抚养者的婴儿就会陷入彻底无助中。 这样的一对矛盾心理,在成年人的世界也很常见。或者,一个人容易在全能自恋与彻底无助中不断转换,这时就构成了各种严重的心理问题,如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躁狂抑郁症。经典如躁狂抑郁症,躁狂时,即处于全能自恋中,抑郁时,即处于彻底无助中。(#4119)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不归罪别人,也不归罪自己》

    挫败发生后,健康的方式事:事情层面上自我归因,但不过分,同时也能客观归因外界;情绪层面上自我安抚,并寻求他人的支持,同时,让一些必然出现的情感,如悲伤,得以流动。并且,不管如何归因有何种情绪,都会自爱。(#4161) 一个人能自我观察,其实是因为内化了一面镜子,而这个内化的镜子,也就是最初能向他提供善意或至少中立观察的人。(#4173) 我不爱你,我恨你,我觉得你糟透了,可我离不开你,因为你具备超重要的价值——我可以将我的一切不幸与痛苦归因于你,而免除了自己的责任。多热少人的所谓情感,其实是这么个东西。 对于所有脾气暴躁的人来说,最关键的,是看到并放下失控局面发生时的自我攻击。(#4190) 咨询中,遇到的问题严重的个案,当事人常会超糟糕地自我定义,即,他们觉得自己差极了。这时,停止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很重要。怎么做到呢?一个有效办法是,找到他们是如何定义自己或被定义的。破掉这些定义,可在很大程度上修复他们的自我感知。(#4207) 个人成长中,核心自我的诞生,是一个超级里程碑。(#4211) 太容易道歉的人,要问问自己,你的道歉,是不是一种太轻易的自我攻击(#4217) 那些看似没有一丝内疚的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时刻遭受着这样的一种煎熬:只要事情稍不如意,他们就觉得自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的暴虐,向外,就要毁了这个世界;向内,则时刻毁灭者他们自己。(#4218)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极致的控制欲=恋尸癖》

    在这样的独裁者的世界中,只有他一个人是人,其他人都是他实现自己目标或满足自己欲望的对象与工具。他会幻想,在他能控制的世界里,所有其他人都会百分百地、不折不扣地执行他的意志。(#4278)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中国式“智慧”:平息众怒》

    认识到对控制的追求和对失控的恐惧,是比认识到爱和恨更重要的一个心理逻辑,很多打折爱与恨名义的事,其实真正的问题,是控制与失控。控制与失控,关乎自恋——事情是按照我设想的运转还是相反,它本质上是一种孤独的东西;爱与恨,则是发生在关系中,而且真正的爱,必然意味着对方至少是和自己平等的存在。(#4343) (巨婴)他们希望事情迅速从失控变得明确。然而,如果你想做出有创造力的事情,容忍模糊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能力。 要尽快找到答案,这主要是为了满足自恋——你看我多厉害!相反,容忍模糊则意味着,你愿意沉到事情中,不断地去碰触事物,试着和事物建立越来越深刻而全面的关系,于是,逐渐地,事情的本质自动呈现出来。(#4371)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中国式敬酒与帕瓦罗蒂的神钉》

    可控第三者,是我自己的说法,专业说法叫过渡性客体,是一个人走出自己孤独的想象世界,而进入现实世界前的一个过渡态,他通过掌控一个过渡性客体而初步形成对外界的掌控感。每个孩子最初想掌控的都是妈妈,若不能和妈妈构建起深厚的情感关系,就必须转而掌控一个过渡性客体,这个过渡性客体也可以称之为代替妈妈。(#4404) 可控第三者还可以这样理解:失控时,找一个你能控制的事物,而将失控产生的焦虑,转移到可控的第三者上。(#4416) 可控第三者,它的核心是可以控制,而对应的是失控,即,当失控发生时,就会去寻找可以控制的事物,就像溺水的人,去寻找一块浮木甚至一根稻草一样。(#4423) 试试去观察,当你感觉失控,当你去寻求可控的第三者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当你可以被我欺负时,我就爱上了你》

    内心非常脆弱的人,不能去爱一个自由强大的灵魂,因这意味着不安全,她首先寻求的,是一个可控客体,这意味着她在他面前可以是自由的,她可以逐渐活出自己。被动男将自己裹在厚厚的壳里,与世界隔绝,与自己的心隔离,貌似可以承受孤独,但生命日益麻木。(#4434-4437) 野蛮女友对被动男的需求,其实就是寻找一个可以掌控的对象。他或许不够生动,不够有魅力,但他安全。他的被动所提供的安全,犹如一个容器,可让野蛮女的自我在其中逐渐聚形。野蛮女,即中国神话中的妖女,她们要找一安全男,然后完成从妖变成人的过程。(#4440-4442) 就感觉层面来说,善恶观更像是这样的——能让你有掌控感的,即为善;让你有失控感的,即为恶。掌控感若有情感做底子,就能接受模糊;掌控感若缺乏情感的底子,就会追求僵硬的确定感。控制欲望是万恶之源,仅指后者。(#4443-4445) 若童年早期缺乏情感链接的滋养,那么,我们很容易用头脑去构建一个孤独的想象世界。越是缺乏情感滋养,这个想象世界就越僵硬,越难以容纳别人进来。一个人童年时越孤独,越僵硬地要别人按照他的想象去反应,仅仅因别人和他想象的不一样,他都可能崩溃。最好的掌控感,是对自己和世界的信任,是可以放松地活在当下,和万事万物随时构建链接。这是最正确的善恶,其实是,这时或许已无善恶。(#4447-4451) 成熟的两性关系中,两个人都可绽放。巨婴水平的两性关系中,只能是一人绽放,另一人因变化少而做安全基地。(#4464-4465) 神与巨婴,恰是一体两面。(#4469)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千人一面与枪打出头鸟》

    原始嫉妒,即独占心理,也是我们说的红眼病,它的真实心理是,我要占有一切好,不想和别人分享什么,谁任何一个地方比我好,我都眼红,羡慕嫉妒恨。原始嫉妒,也源自共生心理,即婴儿觉得,妈妈只属于我一个人。我们将此理解为对妈妈的独占,但从婴儿来看,是他觉得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他与妈妈即世界,当然世界要围着他转。(#4497-4500) 原始嫉妒要占有一切资源,特别是赞美与认可。若有人构成威胁,则会引起狂烈的情绪。(#4501) 原始嫉妒在母婴共同体中也有微妙表达,婴儿觉得,母婴共同体中所有的好都要归于他。(#4510) 常见的嫉妒分三种:一、三角关系中的性嫉妒;二、原始嫉妒;三、我不能好你也不能好的嫉妒,我压抑了自己不去争抢,而你竟然去竞争还比我好,我恨死你,也恨自己为什么不去竞争!(#4514) 有原始嫉妒的人,如别人比自己好,就会恨不得对方去死。这种心理投射到别人身上,就变成,如我比别人好,别人就会恨不得我死,所以我出于恐惧,也不能去竞争,怕被恨死。但同理,你也不能竞争!否则我恨死你。(#4517-4519) 每个人犹如一个能量泡,它要伸展自己,而竞争,就是最自然的伸展。(#4522) 你真觉得自己是好的,之后,你就能接受别人的好了。(#4527)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觉知敌意的想象游戏》

    敌意想象的五部曲:人际关系特别糟糕的人,常常会见到这种心理逻辑:一、你要按我的来;二、否则,我愤怒;三、我的愤怒攻击了你,而你必定会还击我;四、随后我发现,你的种种行为,都是在还击我;五、我很委屈,我没对你做什么,你为何这么凶,所以更愤怒。(#4536-4538)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捉住重要关系重的鬼》

    鬼,常是不能意识到的坏客体与坏自体的映射。坏客体,如坏父母(其实准确意思是父母身上坏的部分)、坏恋人;坏自体,即坏自我。(#4624) 真实的自己胜过好的自己(#4736)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阴谋论的心理逻辑》

    模糊中,孕育着各种可能性。但是,模糊中藏着的各种可能性,会让人不安、难受,最极端时,会让人有失控感。有失控感的人,会急着逃离模糊感,寻求确定感,以此让自己恢复控制感。(#4738) 你如何知觉外部世界?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又是美国!)将此分成四个等级。最好的,是你信任外部世界并因此可以向外部世界倾注热情;次好的,是你将外部世界过度理想化,譬如你觉得美国是世界救世主;次差的,是将外部世界知觉为一个苛刻的神,它会满足你的一些需求,但很苛刻,你稍有差池,它便会惩罚你,譬如邪教信徒;最差的,是你将外部世界知觉为被一个无所不能的迫害者所掌控的。(#4758)
    引自 4.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2017-02-23 20:59:29 2人喜欢 回应
  • 1.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

    《中国人内心的轮回机制》

    我做咨询的一个原则是,每当出现一个很强的能量时,都把它当作全新的对待,把过去的解释都放下,并沉入这份能量中,看看会发生什么。(#633)
    引自 1.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
    2017-02-27 18:43:06 回应
  • 5. 孝就是顺

    《听话哲学中的生死绞杀》

    不含敌意的坚决。(#5033) 青春期有两个关键:活力,特别是性能量的绽放;自我身份感的形成。(#5042) 青春期既是性能量大爆炸时期,也是最叛逆的时期——对父母攻击性最强的时期。(#5044)
    引自 5. 孝就是顺

    《孝道是人性的逆袭》

    不要求别人听自己的,自己也不必去听别人的。不管你是谁,多么有理,我都得尊重我自己的感受,做出我自己的选择。(#5103) 我们的文化,克制个人欲望。阉人阉割了性欲。圣人阉割了物欲。但他们都有权力欲。这是我们文明的一体两面。(#5135) 我们不敢呈现性欲,怕被阉割。我们不敢呈现物欲,怕被蔑视,也怕被剥夺。弗洛伊德则称,性欲与攻击欲,是人类的两大动力。温尼科特则说,欲望,即活力。我们伪装得没有欲望,伪装得如此成功,以至于也缺少了活力。(#5142) 父慈子孝,君仁臣忠。这个貌似正确的说法其实藏着根本性错误。父亲再慈爱,君主再英明,也不能替代子与臣自己的思考,更不能取代子与臣的灵魂。而独立思考,是灵魂的一个最基本需求。一颗独立的灵魂,比什么都重要。这样的灵魂,才可以入道,才有资格“臣服”。这个臣服,不是臣服于某人,如父母或君主,而是臣服于“道”。(#5148)
    引自 5. 孝就是顺

    《二十四孝:把爸妈当婴儿养》

    心理疾病分三大类:神经症、人格障碍和精神病。人格障碍是严重的心理疾病,种类繁多,如边缘型、反社会型、偏执型、抑郁型、强迫型、自恋型、表演型等,但它们有一个共同基本点:我是对的,错的是你。(#5294) “我永远是对的”,这是自恋;“错的永远是你”,这就可以给你洗脑了;“你要听我的”,就可以理直气壮控制你了。(#5310)
    引自 5. 孝就是顺

    《富二代们为何会迷失》

    生命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是,每个人都想找到自己的价值感,而且这种价值感总要在关系中去寻找。这样一来,假若我的高价值感“我很棒”是建立在别人的低价值感“你很差”的基础之上,就对别人造成了伤害。(#5510)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5556)
    引自 5. 孝就是顺

    《为什么非得喂胖孩子——喂养孩子中的权力》

    吃奶,对婴儿来讲是头等大事,他们会通过吃与吐、吮吸与咬乳头等行为,表达对乳房乳汁的复杂态度,一如我们成年人在爱情中对最在乎的人的种种复杂态度。(#5608) 人类最重要的事情上,都可能会发生权力之争。所以自由民主极为重要,其核心价值就是,在自己的事上,自己说了算,而共同的事情上,则都要有博弈资格。不管你是什么人,有什么能力,都须学习尊重对方的自由意志。孩子,特别是婴儿,他们不能强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自由意志,这就需要我们去敏感捕捉,并尊重他们。越能看到他们自己的意志,我们自己的权力欲,就会越少。(#5629)
    引自 5. 孝就是顺

    2017-03-07 19:35:36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