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与衰退 (1)

  • 引言
    生产力是衡量经济成功与否的终极指标。生产力发展程度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也是我们用来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指标。

邻家的百万富翁 (1)

  • 笔记
    成为百万富翁的指导原则很简单:多挣少花,结余用于投资,让财富随时间而增长。 作者还想警告大家当心某些人,这些人只是装成有钱的样子,也许还隐瞒了财务上对他人“经济门诊关怀”的依赖。他为那些受过良好...

大国大城 (3)

  • 第四章 警惕“扭曲之手”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政府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而不是取代市场的功能。因此在其他国家,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主要是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公共事业,特别是教育和医疗事业,从而帮助欠发达地区的居民提高生活质量。...
  • 第二章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当集聚带来的好处不够高,而坏处体现出来之后,集聚的水平就相应地稳定下来。而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调节变量就是生产要素的价格,集中体现在地价、房价和劳动力工资上。(市场的调节能力) 当经济和人口经过...
  • 第一章中国经济的欧洲化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汇率,从根本上来说,一个国家的汇率由其劳动生产率决定。如果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但汇率不变的话,这个国家的出口货物就越来越便宜,于是就会产生本币升值的压力,以此来达到贸易的平衡...

沉默的大多数(珍藏版) (23) 更多

  •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P206
    那些与命运斗争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却天生的接近这种失败(人去做一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失败)。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
  • 《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P203
    乌托邦是前人犯下的一个错误。不管哪种乌托邦,总是从一个人的头脑里想象出来的一个人类社会,包括一个虚拟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而非自然形成的人类社会。假如它是本小说,那倒没什么可说的。要让后...
  • 有与无P194
    到岁数了,找合适的人,正常的性生活,这些都是从norm的角度来判断的——属于个人的,只是一片虚无。我总觉得,把不是生活的事叫做“生活”,这是在巧言掩饰。(李银河对女同做社会调查)
  • 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P188
    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这位侄子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公司的高管,相信王小波老师甚是欣慰吧) 思想工作有各种各样的做法,把正面说服和黑色幽默结合起来,马上就开辟了...
  • 关于崇高P153
    有些崇高是人所共知的虚伪,这种东西比堕落还要坏。
  • 人性的逆转P113P114P115P117
    有位西方的发展学者说:贫穷是一种生活方式。 斯宾娜莎也说,人类行为的原动力是自我保存。 我更相信乔治·奥维尔的一句话: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必须承认一加一等于二;弄明白了这一点,其他一切全会迎刃而解。 从孔...
  • 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P111
    在现代物质文明的影响到来之前,在物质生活方面有这么一种倾向,不是人来驾驭自然力、兽力,而是以人力取代自然力、兽力;这就要求人能够吃苦、耐劳、本分。当然,这种要求和传统文化对人的教诲甚是合拍,不过孰...
  • 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P106
    蛊惑宣传必定可以给一些人带来快感,纳粹的千年帝国之说,肯定有些德国人爱听;“文革”里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之说,又能迎合一部分急功近利的人。当然这种快感肯定是虚妄的东西,没有任何现实的基础。这种道理很简...
  • 救世情结与白日梦P99
    不切实际的救世情结对别人毫无益处,但对自己还有点用——有消愁解闷之用。
  • 理想国与哲人王P97
    就我所知,哲人王对人类的打算都在伦理道德方面。倘若他能在物质生活方面替我们打算周到,我倒会更喜欢他。假如能做到,他也不会被称为哲人王,而会被称为科学狂人。实际上,自从有了真正的科学,科学家表现的非...
  • 智慧与国学P89
    追求智慧与利益无干,这是一种兴趣。
  • 我看国学P86
    可怪的是,咱们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出不了自然科学家。 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孔孟程朱),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 我个人认为,我们民族最重大的文...
  • 王朔的作品P76
    在我看来,所谓真善美就是一种甜腻腻的正面描写,在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度里,一流的艺术作品没有不包括一点批判成分的。
  • “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P74
    人生活在一种文化的影响之中,他就有批判这种文化的权利。完全对自己所在的文化有所批评,这是因为我生活在此地,我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之下,所以有批判它的权利。(这一篇可以说写的含蓄、隐晦¥
  • 文化之争P68
    儒学的魔力就是统治神话的魔力。当然,就所论及的内容来说,儒学是一种哲学,但是圣人说的那些话都是些断语,既没有什么证据,也没有什么逻辑。假如不把统治的魔力估计在内,很难相信大家会坚信不移。
  • 我看文化热P67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的最大成就,乃是孔孟开创的伦理学、道德哲学。这当然是种了不得的大成果,如其不然,别人也不会承认有我们这种文化。很不幸的是,这又造成了一种误会,以为文化即伦理道德,根本就忘了文化应...
  • 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P63P64
    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要弄明白是在干什么,然后再决定是不是需要积极和振奋。 不管你学物理也好,学数学也也罢,都得想破了脑袋,才能得到一点成绩;假设有一个领域,你在其中想都不用想就能得到大批的成绩,那倒...
  • 论战与道德P57
    我们这个社会里的论战大多要从平等的讨论转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批判,这是因讨论的方式决定的。根据我的观察,这些讨论里不是争谁对谁错,而是争谁好谁坏。
  •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P53
    我认为他最后的体会是对的,对于每个知识分子而言,他毕生从事的事业,只能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而不是顶礼膜拜。
  • 跳出手掌心P47P48P49P50P51
    尤瑟纳尔女士借阿德里安之口云,当一个人写作或计算时,就超越了性别,甚至超越了人类——当你写作和计算时,就是在思索。 我上大学时,有一次我的数学教授在课堂上讲到:我现在所教的数学,你们也许一生都用不到...
  • 积极的结论P42
    从理性和乐观两样东西里选择理性颇不容易。从逻辑上说,从一个错误的前提什么都能推出来;从实际上看,一个扯谎的人什么都能编出来。所以假如你失去了理性,就会遇到大量令人诧异的新鲜事物,从此迷失在万花筒里...
  • 知识分子的不幸P32
    信仰是重要的,但要从属于理性——如果这是不许可的,起码也应该是鼎立之势。要是再不许可,还可以退而求其次——你搞你的意识形态,我不说话总是可以的吧。最糟的是某种偏激之见主宰了理性,聪明人想法子自己来...
  • 沉默的大多数P9
    至于沉默的理由,很是简单,那就是信不过话语圈。从我短短的人生经历来看,它是一座声名狼藉的疯人院。当时我怀疑的不仅是说过亩产三十万斤粮,炸过精神原子弹的那个话语圈子,而是一切话语圈子。假如在今天能证...

地球:行星的力量 (3)

  • 火山P57P60
    在过去几百万年间,这里(埃塞俄比亚阿法尔地区)的大陆不断裂开。 就像一个巨大的黑啤酒杯把下面的黑色啤酒和上面的白色泡沫分开那样,地球也被分成了内部的金属核与外部的岩石地幔。在炙热金属核的加热作用下,...
  • 碰撞P33P38P41P42P44P46
    按照我们目前的说法,在太阳系中,地球和它的邻居都是一连串碰撞的幸运者——这些碰撞是随机的,最终也是独一无二的。每颗行星都有他的碰撞史,由此形成了它独特的化学构成元素和轨道运行特性。 大约在44亿年前,...
  • 序言P3P4P11P18P19P23
    在地球上,除了南极洲,几乎没有什么地方比这儿(切尔斯基)更空旷了。这个地区也因其苦寒和偏远而得名,因为,斯大林把它选定为有名的“古拉格”战俘集中营。(os:让我想起了甄嬛中的宁古塔) 甲烷是地球上效力...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