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h1019对《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的笔记(5)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 书名: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 作者: 胡颂平
  • 页数: 284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 出版年: 2006-10
  • 第14页 1959/2/12
    得某壁立萬仞,豈不益為吾道之光? 朱子晚年語,錄以奉祝 離明吾兄七十大壽,並賀 嫂夫人大壽。胡適。
    引自 1959/2/12

    黃建中早年在北京大學做研究員時,曾選修過胡適開設的《歐美最近哲學之趨勢》課。雖說黃是胡的學生,但其實黃比胡年長近二歲。「壁立萬仞......」一語是朱子晚年對他的學生說的話,乃謂在敗瓦頹垣之中,如同卓然立起萬仞高牆,豈不使此學此道昭昭烺烺,令天下有目者共睹之!即孟子云:「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胡適選材眼光獨特,難怪胡頌平看了此壽箋後,會有醍醐灌頂,似有所悟之感。

    2016-01-22 13:28:47 回应
  • 第36页
    但聞白日升天去,不見青天走下來。有朝一日天破了,人家都叫阿癐癐。
    引自第36页

    這四句詩乃唐解元所作,乃戲謔之語,譏誚神仙之說不足為信,亦見於《古今小說‧張道陵七試趙升》。大意是說,只聽說過大白天仙人飛上天的傳說,沒見過真有仙人從天上飛下來拯救世界的。哪天這個笑話戳穿了,大家一起嘿嘿嘿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5zV2UBoS2w)!最後的阿癐癐是象聲詞,阿是加在稱呼上的詞頭,癐原讀貴,在這裡讀威,很像閩南語笑詼的詼的讀音。因此阿癐癐,同閩南語真笑詼tsin-tshiò-khue的意思差不多。胡適說「阿癐癐是驚奇歡呼的聲音」,恐有未妥。

    2016-01-24 02:06:31 回应
  • 第15页
    今天先生在臥房裡吟誦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的一首。一會兒出來了,滿面笑容地對胡頌平說:「真奇怪,我少時用績溪土話念的詩,現在也只能用土話來念;長大時用官話念的,才能用官話來念。」於是談起錢牧齋的箋注杜詩最了不得。
    引自第15页

    張夢機於《思齋說詩》亦推崇之:錢氏箋注杜詩,以箋釋典故為主,以考驗史實為功。......卷首論注家謬誤的條例數則,可為研究杜詩的準則。書中唯一的疵點,是在解說詩義時,好以諷託為言,有時不免失之穿附。

    2016-01-24 03:32:02 回应
  • 第42页
    「......像張齡這樣的人,胡先生實在可以教訓他。」後來胡頌平向先生提起,先生說:「我的文章不是教訓了張齡了嗎?我覺得這樣已經是很重的教訓,所以我請彭楚珩先生遇到張君時,代我表示抱歉呢!」
    引自第42页

    1959年11月29日,胡適在台大演講中公開質疑當代名僧虛雲和尚的年譜中記載的年齡不大可信,在台港佛教界、海外僑僧界掀起了軒然大波,宗教界人士紛紛向胡適開炮,胡適也以「拿證據來」進行還擊。其中,居士張齡與胡適都曾先後投書給《中央日報》社長胡建中筆戰。所謂文人相輕,彼此攻擊不遺餘力,往往從學術的爭議到最後演變成人身攻擊。胡適與張齡之爭辯始於斯,止於斯,有批評而不觸及人格,使人欽佩。這再次印證了彭楚珩的說法:「胡先生的風度之好,實在叫人佩服」。我想胡適之所以與人短兵相接的同時,還能時刻保持典雅溫文的文人姿態,答案就在於他曾說過的:「做學問切不可動感情,一動感情,只看見人家的錯,就看不見自己的錯處。」事件始末、評論,可參考:http://www.nanchens.com/ycc/ycc03/ycc03011.htm

    2016-01-24 04:27:49 1人喜欢 回应
  • 第77页
    前幾天,高平子的孫兒來,他引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四句空洞的話。我問他:「怎麼叫『為天地立心』?你解釋給我聽。」我對他說:「你的祖父是學天文的,你不應該再引這些不可解的話。」
    引自第77页

    高平子是中國天文學的開拓者,孫兒是著名詩人高准。而陳之藩教授《在春風裡》的回憶錄裡,也記錄了胡適對張載為天地立心的疑問: 有一次,適之先生鄭重其事地問我:「之藩,你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究竟是在說什麼?我說這不是張橫渠的話嗎?那天他鬱鬱不樂,只問我這四句話究竟是說什麼?我無辭可答。他為什麼比我還困惑呢?」 胡適不可能不知道「為天地立心」說的是一個思想和哲學的問題。他想說的,可能類似維根斯坦《邏輯哲學簡論》的觀點:「『可以說的』等同於『自然科學的命題』(6.53)。」在維根斯坦的語言定義下,屬於「不可說」的東西與科學毫不相關,這些命題不是無意思的假命題,就是根本不能算是命題的胡說。終身標舉賽先生的胡適在這裡要說的恐怕是,只有科學的語言才是有價值的,其他的語言或者不可解,或者無價值。 「哲學著作中所能見到的大多數命題及問題不是假的而是胡說,因此我們不能給予這一類問題任何回答,而只能確定它們是胡說。(4.003)」那麼如果硬要說,「為天地立心」這句話該怎麼胡說呢? 馮友蘭曾引「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來解此句。他說,地球上的山河大地是自然的產物,歷史文化則是人的創造。人在創造歷史文化的時候,也就為天地「立心」了。人為萬物之靈,不是靈在人有腦子,動物也有腦子。人靈就靈在他能思維。 《禮記•禮運篇》有云:「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張載認為「人本無心,因物為心」,「為天地立心」,就是讓(小)人得以為(大)人,把人的思維能力發展到最高的限度,理解天地間的事物和規律,同時「體天下之物」、「視天下無一物非我」,把宇宙萬物看作與自己息息相通的整體,自己看成宇宙的一個必要部份。「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這種境界也就是無數中國讀書人常說的「天人合一」。

    2016-02-17 18:01:13 回应

lsh1019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8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