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4)
-
再论法律规避
这一结论,对于习惯于“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口号的人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但是,只要敢于直面社会,这就是世界普遍存在的严酷现实。然而,这一结论也并非宣告“法律死了”,因为那种机械的严格执行、遵守制... -
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
法律规避的合理性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为什么被法学家和立法者假定为人民的最佳保护的国家制定法,会被这些受保护对象自愿放弃?这种行为合理吗? 一种精英观点认为是这些人不懂得自己的最佳利益。这种观点... -
秋菊的困惑和山杠爷的悲剧
因此,这就有必要反省一下一些中国学者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概括。他们指出中国司法传统不发展、人们不习惯上法庭诉讼的特点的同时,并习惯性地将原因之一归为中国人有“厌讼”或“耻讼”的传统价值观。13)... -
第一编
因为我们认为每个个人(包括历史上的个人一因此要珍重传统留下的知识)都拥有一些别人所没有的或无法拥有的、具体的知识。就是与这些个人的具体知识相伴随的无计划、无指导、甚至似乎是非理性的行为的相互作用、...



民法总论(第二版) (2)
-
第一章 第二节 民法总则
好的,我知道了,朱教授是梁慧星老师的弟子,至少不是王利明老师的弟子,哈哈哈😃 “当法律通过自身条款明确宣称,系为实现立法者特定目的而存在时,固然能够充分反映立法者的意志,却也意味着,所谓法律,不过... -
第一章 第二节 民法总则
看到这一段直接笑出了声😂 “第1条显示立法意图,以表达立法者对于该部法律的定位。[85]这一立法惯例何以如此顽强,是否意味着什么,学界似乎无意深究,普遍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其中,梁慧星教授的说法也许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