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大义今释 (1)

  • 第130页
    “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我们从小到大头脑中被植入了许多观念,我们凭借这些被植入的程序活着,以应对所有其实往往非常主观的境况,但这些自认为非常正确的观念如果深入挖掘你可能就会升起怀疑。 因为我们所知... (2回应)

曾国藩传 (1)

  • 一点点感悟
    刚开始读起来的确有点晦涩难懂,但是坚持读下去,发现越来越有趣。对于曾的做人真是叹服。 其实他的思想体系基础是非常坚实深重的,所以才能有如此坚挺地精神。就像树一样根越深,树才越坚挺。 有时候我们常常无...

天边有一颗星星 (1)

  • 解脱痛苦的六种方法第173-174页
    读后感: 所以是不是任何烦恼都可以用这个公式化解: 谛听——回忆——检讨你的动机——把烦恼写在沙滩上——最后海水将它全部冲掉。 所以也就是: 冷静(不管是听海浪也好听风声、听呼吸、听心跳也罢)——回忆使...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1)

  • 和平条约
    ・心中强大的愤怒种子是自己愤怒的主要原因; ・对方的痛苦,浇灌了我愤怒的种子,但仅仅只是次要原因; ・对方仅仅只是在寻求自我痛苦的解脱; ・只要对方还在痛苦中,我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金刚经说什么 (7) 更多

  • 第338页
    当你在梦中时要不着梦之相; 当你做官的时候,不要被官相困住了; 当你做生意的时候,不要被钞票困住了; 当你要儿女的时候,这个叫爸爸,那个叫妈妈,不要被儿女骗住了; 要不住于相,如如不动,一切如梦幻泡影。
  • 第338页
    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 著相了,佛也是魔。
  • 圣贤之别
    第七品偈颂 巢空鸟迹水波纹,偶尔成章似锦云。得失往来都不是,有无俱遣息纷纷。 这就说明一切圣贤说法,以及佛的说法都是对机说法,这些都是偶尔成文、成章,过后一切不留。 要晓得一切都是偶然,缘起性空,因缘...
  • 得什么 说什么
    这叫“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本来无所谓出世,也无所谓入世。 不可取,不可说,说的都是第二,都是投影,真正那个...
  • 净信和无所住
    《金刚经》并不是讲空,它只是说在见道的时候,见法身的时候,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我们起而行之,修行的时候,孜孜为善,念念为善,是不可以空的。
  • 净信和无所住
    每个人的我相都很重,尤其知识分子“我”的意见非常重。
  • 第84页 身相的执着
    无上菩提是非常平实的,所以古德告诉我们,道在平常日用间。 真正的道,真正的真理,绝对是平常的,最高明的东西就是最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最高明的。 做人也是这样,最高明的人,也最平凡,平凡到极点的人...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