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 (2)

  • 第31页
    我这样做的目的,或许是要把12岁时的那个难以描述的场景消解于规则和语言的普遍性之中。或许,它仍旧是在祈祷书的词语和宗教仪式的词语的激发下所发生的一件疯狂和死亡的事件,至于那本祈祷书对于我已经变得模糊...
  • 29页
    对我来说,重要的是能够找到我用来思考自己以及周围世界的词语,使自己意识到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不可接受的,什么是不可想象的。但是,1995年我所是的女人无法重新回到1952年的那个女孩,那时她只熟悉她所居住...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 (5)

  • 暹罗航道
    叔公过世,代表他们一代人、全部过去了。 先人先行出境,后人仍在途中。这两家两地三代人,未来还会反复起降,折返,且走且回头。续写蔡家的台北故事,和我们的暹罗航道。
  • 港岛茶记
    彼时办公室有一面落地玻璃窗,下午,强烈的西晒阳光穿过玻璃茶盅,使茶汤深沉的颜色一时轻盈。儿时饮茶的无数个下午,对我来说是凝固场景,场景中我笔直的、威严如山的外公总在读报,妈妈踩着高跟鞋,在工厂铁楼...
  • 为了明日的宴席
    我这辈人,强调自我实现,实现什么不确定,自我则永远不够多。我妈则相反。
  • 粥事
    糜是最初与最后的食物。化疗病人口淡,我妈吃肉时闻见生铁味,蔬菜人口就发苦。勉强吃得下的,多是比较咸的食物。最虚弱时,只能喝点粥,即使“客婆无爱呷糜”的妈妈,在最后时光,也吃糜,佐些自小熟悉的杂咸。 ...
  • 68
    但人与市场,到底要有点血缘亲密。我这闽南家族长大的北部台妹,一个自小吃许多卤肉、白斩鸡及油饭的女子,南门市场的火瞳金华火腿和扁尖笋虽好,一年煲个一两次吧;虽时常一两个月就被华新街的缅甸烤饼召唤,仍...

夜的女采摘员 (1)

  • 刺猬
    不知道大家对母亲的态度是否发生过变化?从依恋、崇拜,再到矮化。随着年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会和母亲越走越远,但同时,你也发现了深藏在内心深处和母亲的相似,有时候觉得很悲哀,但又会觉得这是一种温柔的...

贾想II (2)

  • 2010年,《海上传奇》
    经过80年代的人,都经历了制度的变革给中国带来的转变,因此我们迷信制度,以为由体制变革带来的生活的可能性是无穷的。我们总是把改变生活的愿景被动地寄托在体制自身的改变上,事实上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
  • 第47页 河上的爱情

9号的工作 (2)

  • 第四章
    “我为什么要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顺着漆黑的山路往上爬时,他一直想着儿子。再过几年,俊吾也会有自己的工作,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会发现当兴趣变成工作,生活会发生多么大的变化;或许还会发现,为了把这...
  • 第四章
    仔细想想,他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机会 一好几次他都可以选择另一份工作,让生活驶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但他总是放任机会溜走,一边告诫自己不要好高骛远,一边对渴望改变的自我百般阻挠。 脑海里,一个自己说做什...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