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对《學院五科經論講要》的笔记(1)

王路
王路 (《红楼碧看》《水浒白看》)

读过 學院五科經論講要

學院五科經論講要
  • 书名: 學院五科經論講要
  • 作者: 呂澂
  • 王路:呂澂《阿毗曇心論頌講要》讀後(下)

    1、

    《講要》:「上地見聞及覺,起下地眼耳身根,發下地識了別。識若現前,則根成就;識滅則根亦不成就。」

    呂澂沒有說這是「生於上地」。這是針對《心論》「若合三種心,上地應當說」說的。原頌此句是說「生於上地」(前句「下地變化意,成就彼種果」不是)。《心論》說「住於上地欲聞欲見」,「住於」就是「生於」的意思。《心論經》說得更明白,「若生於上若欲見聞」。

    生於上地,見聞及覺,一定不起下地眼耳身根,而是以上地眼耳身根發下地識。所化之事,欲界有四:色香味觸;色界有二:色觸。眼耳身根不是所化之事。下地身根是不起的。

    《講要》「識若現前,則根成就;識滅則根亦不成就」,沒有說明是初禪眼耳身根,還是上地眼耳身根。如果是說初禪眼耳身根,生於上地(二三四禪),梵世識現前時,也不成就初禪眼耳身根。如果是說上地眼耳身根,梵世識滅後,也成就上地眼耳身根。

    呂澂的解釋,應是根據《心論經》「此識滅時名捨。何以故?係屬根故」。其實,「係屬根故」的「係屬」是「依」的意思,此梵世三識依上地根,不現起時不成就。

    另外,《心論》《大正藏》本作「若時彼識現在前,若眼識、若鼻識、若耳識、若身識,爾時成就彼識」,「若鼻識」三字衍,他本無。《心論經》「或眼識、或耳識、或身識」也足以證明。梵世無鼻識。

    2、

    《講要》:「前三無色具三十二(除喜、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最上非想非非想處有二十一(除覺支、道支及身念處),與欲界所具同,以無無漏故。」

    這和《心論》《心論經》互有出入,《心論》認為「三空三十一,最上二十一,欲界二十二」,《心論經》認為「三空三十二,有頂二十二,欲界亦如是」。不同在於《心論》將四無色除去了「身念處」。《心論經》的說法是有部正說,《婆沙》《俱舍》《正理》皆持此說。

    《講要》保留下三無色的身念處,卻於有頂、欲界除身念處,違理。

    3、

    《講要》:「七法(三界相應不相應、與無為善)為類智所知。」

    「三界」應作「色、無色界、有為無漏」。

    4、

    《講要》:「三十七道品有六法為根,即信、進、念、定、慧、與善。」

    「善」應作「喜」。

    5、

    《講要》:「相應者,與他性相應而非自性,以無一性二剎那俱起故。」

    「以無一性二剎那俱起」宜作「以無一性一剎那起二」。

    6、

    《講要》:「現在正用,即說為近。」

    無為亦近,此中闕。

    7、

    《講要》:「於四諦中緣苦集所起忍智,即有厭起;緣四諦智即得離。」

    離亦包括緣四諦忍,此中闕。

    8、

    《講要》:「行乃有漏法別名,謂由造作而生也。」

    「有漏」宜作「有為」。

    9、

    《講要》:「餘法處一分及意處,則歸識蘊(此言處蘊之相攝)。又十八界,七界為心,於處為法處,於蘊為識蘊。蘊之受、想、行三,處之法處無表色,及三無為,於處為法處,於界為法界。」

    識蘊不含「餘法處一分」。「七界為心,於處為法處」,應作「七界為心,於處為意處」。「處之法處無表色」,應作「色蘊之無表色」。

    10、

    《講要》:「而色法至少亦有八法俱起,所謂四大四色(香、味、觸、法)。」

    「香、味、觸、法」宜作「色、香、味、觸」。

    11、

    《講要》:「欲界煩惱唯是不善,故不能生有覆無記。」

    應言「欲界修所斷煩惱唯是不善」。

    12、

    《講要》:「離欲者修七智(除世俗、盡智、無生智),未離欲者修六智(又除他心智也。以非無學果,不修盡無生智;以未離欲,心有躁動,不修他心智;以修八等至中最後非非想,斷欲界欲,證第三果,不修世智)。」

    「不修世智」和是否「斷欲界欲,證第三果」沒有關係。《心論》「彼中非想非非想道得沙門果,是以不修等智」不是針對阿那含說的,是針對「道類智」說的。

    13、

    《講要》:「又離四禪三無色七地欲,九解脫道中,修習八智(此中若以世俗智離欲,現在未來,均修八智;若以無漏智離欲,現在修六智——苦集滅道四類智及滅道法智——未來修習八智)。」

    「若以世俗智離欲」,只有「世俗智」現在前。

    14、

    《講要》:「異熟因愈狹,惟善不善心法之所感也。」

    「善」宜作「有漏善」。

    另,「定中間」問題見:https://www.douban.com/note/796448364/

    2021-03-12 16:49:06 1人推荐 1人喜欢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