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白桦对《世间的名字》的笔记(1)

月下白桦
月下白桦 (知到极处便是行,行到极处便是知)

读过 世间的名字

世间的名字
  • 书名: 世间的名字
  • 作者: 唐诺
  • 页数: 432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 2012-8
  • 第1页 经典句子摘录

    富翁—— 1、富人不只是更富有,他们在财务上已变得像外国人,他们建造了国家中的国家,社会中的社会,以及经济中的经济。 2、乌托邦里的时间只重复不进展,呈现着所谓“永恒当下”的景观,因此它安详舒适一如坟场,或更精确如达伦道夫说的,这只是偶然还有一些事发生的坟场。人要长期待在这里头不疯掉有点难,这个世界的生命姿态基本上是睡眠,所以它只适合于死去的人,以及一部分老人,并不包括那些躺不住的、精神奕奕的,犹有事要做,只有死亡才能真正打断他的老人。 拉面师傅—— 1、她优美的走着,就像夜色一样。 2、晚年的博尔赫斯说他不再相信成功和失败,河原成美是否也这样呢?我想,如果我们有一件可以做一生的事而且够认真的话,会渐渐听懂博尔赫斯这句话的。 少尉—— 1、张爱玲曾聪明的说她祖母会死去两次,一次是她祖母肉身的死亡,再一次则是张爱玲自己也死去时,那是记忆仅存的附着物灰飞烟灭,连死亡这件事都死亡,成为根本没发生过。 2、灾难有一个很简单的悖论,那就是灾难发生后参与救灾的人会成为英雄,但组织灾难发生让它消弭于无形的人没人会知道会感念。这里的确有一个思维断层,语言无力飞越,当事实无法被说出来,或者说出来无人能解,听见的人总让它从记忆滑开无法存放,它很快就不再是事实了,而是某个人的梦境了。 棋士—— 1、是,这是个浸泡在自己心智世界的人,以至于当他抬头发现自己人在现实人生时,反倒像个闯入者。 2、我系由博尔赫斯的一番话猜测到自己的一部分心思,这是他晚年讲的:“我觉得我读过的东西远比我写出来的东西要来得重要多了。我们都只阅读我们喜欢的读物——不过写出来的东西就不一定是我们想要写的,而是写得出来的东西。” 说的对,是为了看懂,多看懂一些,而不是成为。如果万事万物都要“你成为”才算数的话,那我们眼前的世界图像也未免太荒凉了,所以博尔赫斯补了这句重话:“我认为当代文学的罪过就是自我意识太重了。” 3、《一千零一夜》这个书名正确的意思是一千个夜晚又再多一个夜晚,这个伸头出来的一个夜晚既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夜晚,却也是个意志,充满了再往前去的能量和动感。 书者—— 如今的毛笔字似乎已变成太大的字了,只适合写那些我们已怀疑、已不信、持续流失之中的“巨大而简单的东西”,但再也钻不进我们现实生活中低下的、细微的、幽黯的缝隙和死角。 医生—— 看守生死的界线,不等于就是人生命和死亡的诠释者指导者,一如哨兵不自动等于哲学家,这样的误会对双方大家都不好。 烟枪—— 1、基本上,抽烟总是某种行动的休止符,是线性时间的暂停,其姿态是后退的、坐下来的、闲适漂流的,人吸烟和人深呼吸大体上是同一件事,而吐烟则接近某种深深的喟叹,而且你还看得到它飘散、透明、消失。 2、所谓的恶法至少有两种可能层次,一种是背反了亘久的、有深厚人性基础的道德;另外还有一种,就是法律比这样的道德严酷,这是道德的破损,更糟糕是把道德转变成压迫人、折磨人的凶器。人类的文明史,其实也是道德和法律相互消长的缓慢可贵过程,道德自律的成分愈高,我们的世界就愈文明,律法的约束愈森严愈无所不在愈带报复性,我们便愈回转野蛮。 骗子—— 老人—— 1、我从来没有说过可以吧人类所有经验归结成几个数学模式的话。认为结构分析能够解释社会生活中每件事的想法本身就有些蛮横无理——我从来不作此想。相反,我认为,在用人的尺度衡量标准时,社会生活以及围绕社会生活形成的经验,基本上是以随机的方式展现的。我想,在经验的庞然混杂物里面,请原谅我用了这样的词汇来描述,无序统治着一切。所有的东西都被分割成一个个具有内在肌理的孤岛。 2、当我们仔细思考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得到任何令人满意的结论。 男高音—— 每一种阅读吸收还是有其时间表,有些书有些电影你还是得趁年轻时看,过一定年纪你就进不去了,你很自然会考虑到很多事,历史的、现实的、人心的;你也会一眼洞穿很多事,不容易假装同意作者不成立的前提和催眠,假装不来那种必要的迷醉乃至角色扮演,因信称义,你不先穿上那种别扭的衣装头饰怎么进得了狂欢会场呢? 编辑—— 书的最大奇迹是,就算全世界只有两千个人需要它,它居然还成立,还会被写出来印出来; 神—— 1、不是我们今天我们的知识总量不如一个野蛮人,而是我们再无法整体的去认识它掌握它,这种片段的、破破碎碎的生命理解状态是无从建构意义的; 2、启示从不是一次完成的全面替换,不是人生命的连根拔起,那就不叫启示了,而是暴力入侵的统治,甚至是某种可怕的附体。 哥哥—— 一本没有理想国存在的地图集市不值一顾的。 聋子—— 1、一个不知设身处地、不时时察觉人我相似性的社会,其真正的危险不是道德匮乏而已,而是在人变坏之前就先变得很笨很蠢; 2、书写者本身也许是很刚强的,但这每一天的工作却是颤动、脆弱的;书写者的根本信念也许是清明的,但作品却每一刻都是困惑,而且系由这样一层引发一层、独特而峥嵘的问题催逼着盘亘前行。 3、快速的答案是普遍的、公约数式的强势声音,不可能有焦点有深度,因此不会有任何创造性,只能是一整团膨松的大道理,一堆甚至还压了韵的两句两句格言,人人朗朗上口,还贴在每一家早餐店红茶店的墙壁上。它真正的功用不是解答,而是消灭问题,如本雅明讲得,保护人不被真实尖利的问题吓到,把你拉出隔离性的特殊状态,回归主流的暖暖太阳下。 4、所有像回事的作家最终几乎都在早上书写,趁着整个世界才刚醒来,还跟你暂时处在一种相互隔离的状态,你还有能力把它挡在外头——就连海明威这种浮夸好热闹的人都告诉我们,在早晨进入写作之前,不做其他任何有企图心的事;纳博科夫一直工作到下午,直到黄昏散步时才找报纸看,才放世界溜进来。 英雄—— 1、我们有时不愿违背价值信念,不是因为它太强大太大太宰制让我们身不由己,往往是我们意识到它太脆弱、禁不起我们太大太暴烈的动作。 2、面对一个同类,人永远无法自由自在的当自己;一个人的力量,限制着另一个人的自由。面对动物,人就是自己。他的残酷是自由的。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人类存在的一种永恒的深处背景,那是不会离弃人类存在的一面镜子。 3、只有最世故、最实际的人,可能才得以保住那一点质地精纯的天真之情,正如列维-斯特劳斯讲他自己,说也许真正彻底到不留侥幸余地的悲观主义,你才能由此孕生出温和的乐观精神。 主播—— 1、这种好的无知保护者人的本来模样及其初心,让人置身在某个僵硬多限制的专业领域仍能维持柔软的海绵样态,不被轻易定型,仍可以复杂的多样的吸收,仍不时对更丰饶的外头世界探头探脑并且偶尔渗透逃逸出去。 2、真正美丽的事物不会只集中在人的脸、人的身材和年纪这几处窄迫得地方,它宽广而且富有想象力。 3、所谓的专业技艺,指的并不仅仅是某种求生维生的无可奈何技术而已,这是人在世界一个踏实的位置,是你得以持续看待世界理解世界的一个基本视角,持续非常重要,只有持续才是进展的,才能慢慢看清细节,发现不同,让原来隐藏的一层层浮现...... 网球手 术士—— 1、浸泡的时间够久,人不仅从心智到身体全面适应乱世,还会偷偷喜欢上它迷恋它...奉死亡明天就来之名,人可以摆脱一切,自由轻灵得像只小鸟,或更像一阵不再有实体羁绊的风似的。 2、多年以后我读易经,愈来愈相信这是一部使用于生命现场的书,它可能起始于某一个简易的神秘公式,但真正的完成靠的确是人的世故,有点像统计学,收集了人一次次刻骨铭心的生命经验和教训编纂起来。它预言的坚实基础来自厚厚一叠而非一次的过去,来自人一再重复类似处境慢慢觉察出来的事物某种惯性和人心某种趋向,这每一种特定的处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窄化了未来,引发着特定的变化乃至于其规律节奏,未来因此有一部分可推演可猜测。 同学与家人—— 1、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是最简明的几何道理,角度关系,愈接近生命原点的同学,其发散面愈大。 2、绝对不是所有的同学都会自动转化成朋友,事实上比例低得很。我们大致会说,朋友是“自找”的,里头有我们一己的意志、辨别和行动,而同学是命运使然,是某个奇特但毫不负责的力量安排的。 3、天堂和地狱真正让人害怕的还不是严酷的刑罚和幸福,而且是永恒,一成不变无休无止,忍受和享受都失去了意义。 4、一般人总倾向于把《礼记》看成是道德训示,我个人以为它是一部技艺之书;严苛的、不尽人情的不是这些密密麻麻行为指示,而是它要对付的无可解除无可遁逃家庭关系亲人关系。一旦理解了这个背景,你会发现它原来是体贴的、温柔的而且很聪明的,读起来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5、谁说美好的东西一定很巨大很完整而且还所向无敌呢?我比较相信它们是碎片形态的存在,更多时候它们细碎得、短暂得如同错觉,比方说你自己心中浮现的某个善念,比方说闪逝而过的他者一丝善意,比方说你的某个记忆画面。非得符合一定尺寸才算数,美好的东西就所剩不多了,就像规矩的渔夫得把尺寸不足的鱼虾扔回大海,那很容易让人沮丧,比你一无所获还让人沮丧,觉得整个世界荒芜得像个桔竭的渔场。 小说家—— 1、毕竟,换一个职业只是当下的决定,要有光就有光,甚至不需要一天时间;换一个志业则是能力的问题,你几乎需要再一次人生。 2、中国“刻舟求剑”这个愚人故事其实是个柔美的故事,不只是个单一意义的寓言,也没那么好笑,或者该说我们的生命处境的确有点不知所措的可笑,时间如大河般继续前行,我们存活的世界也如小周般继续前行,我们要记下某一事某一物,尤其是掉落不见的某一事某一物,我们该在哪里、用什么方式留下记号?有一部分的想象的确会被我们刻得太深太用力,以至于彷佛整个世界断开了联系甚至对立起来,成为某种天国的描述,成为乌托邦——但生命仍持续流水向前,我们也还没打算就此一死全然放弃掉这个世界及其他,我们往往只是不免笨拙的在前进中寻求某种针对性的静止可能而已。 3、真实永远是文学的最佳模式。 4、小说最糟糕、最该避免的失败是什么?我会说是平庸,尤其是加进了我们时代特殊空气分子,那种百无聊赖的平庸,人如船只搁浅动弹不得除了腐朽什么事也不会发生,康拉德船长说那是最悲惨的景观。 台北,世间的名字

    2016-05-01 11:04:50 1人推荐 2人喜欢 回应

月下白桦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435条 )

心灵激荡:老俞对谈录
1
人生设计课
1
知的资本论
1
心中有数
1
AI的25种可能
5
自我发现与重塑
2
李光耀谈治国、管理和人生
7
正义之心
1
我执
3
宝宝也是哲学家
1
人类的荣耀
3
现实不似你所见
1
最富足的投资
1
定投十年财务自由
1
街头智慧
3
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
2
无畏的希望
1
集装箱改变世界
1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2
永生的海拉
1
创新者的窘境
4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
2
结构性改革
13
你一定要读的50部投资学经典
1
雄性衰落
5
群的征服
5
别相信他的脸
10
笛卡尔的错误
2
人类网络
1
怪诞心理学
2
人生十二法则
3
进击的心智:优化思维和明智行动的心理学新知
9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内部讲话
7
富甲美国
1
一网打尽
3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
8
心智探奇
17
好的经济学
3
命运
1
幸福的婚姻
10
邓小平时代
1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7
白板
17
大衰退年代
1
幸福的方法
4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1
人类的演化
8
基因组
3
我包罗万象
1
长日将尽
1
基因组
1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1
人格心理学
3
活出生命的意义
3
史蒂夫·乔布斯传
1
模型思维
1
人人都在说谎
5
越读者
6
疯传
2
算法之美
8
人格心理学
3
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
1
对赌
2
我是个怪圈
1
杰克·韦尔奇自传
2
突破天性
10
规模
6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1
当下的启蒙
10
空间的力量
1
八百万零一种死法
4
空间的力量
1
真实的幸福
5
人生定位
1
查理·芒格的智慧 (原书第2版)
1
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
1
无条件养育
2
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1
重读
2
忧郁的热带
1
滚雪球
3
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
1
世界因何美妙而优雅地运行
1
人格解码
4
坚毅
3
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
3
三生有幸
7
持续的幸福
5
权力
3
小岛经济学
2
睡眠革命
6
最好的告别
7
当呼吸化为空气
4
噪音
3
味道·第一宗罪
2
味道·味觉现象
4
味道·人民公社
5
今日简史
1
读者
3
舆论
2
巴黎评论•短篇小说课堂
1
小狗钱钱
2
旅行与读书
3
原则
1
贫穷的本质(修订版)
6
心流
3
权力与特权
7
十年一觉电影梦
3
新周期
3
广告说服力
5
人生模式
2
情绪
7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1
清醒思考的策略
10
李光耀观天下
2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1
如何作出正确决策
3
中国经济十年观察(《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1
远见
3
进化心理学
2
练习的心态
1
生命3.0
1
解读中国经济
1
超级合作者
1
魔鬼出没的世界
1
复杂
1
施瓦辛格健身全书
1
想象的共同体
1
迷人的材料
1
熊猫的拇指
1
社会学的邀请
1
追寻记忆的痕迹
1
与社会学同游
1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1
形式综合论
1
生育制度
1
机器人叛乱
1
超越智商
1
改变
1
阅读的故事
1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1
技术的本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