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对《南画的形成》的笔记(5)

南画的形成
  • 书名: 南画的形成
  • 作者: 徐小虎
  • 副标题: 中国文人画东传日本初期研究
  • 页数: 274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 2017-9
  • 早期文人画风格考

    早期文人画亦即士人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参与者未受限于设定的主题,事实上也未受限于特定的风格或技巧。有李公麟(1049—约1105)的白描、苏轼表兄文同(1019—1079)无轮廓线的“没骨”竹画风格、驸马王诜(活动于11世纪晚期)传说中的渲染山水风格、米芾(1052—1107)的可能相当无定形和非线性的水墨渲染风格(见图1a),以及苏轼自己可能比较干但可能同样非线性的风格,有些有树瘤纠结、枝干扭曲的老树,与竹、石的画被归于其名下(见图6a)。东坡运动的主要论点展现为对自发性的强调、对技巧实验的兴趣、自由挥洒的精神、风格的多变性,以及对母题神髓的追求。他们有一项共同的特征,就是全都瞧不起皇家画院里职业画家的谨慎细微,避免使用勾勒填彩的技法,以及对追求形似的蔑视。从文献记录和现存传称之作中可以发现,不论在技法还是表现上,这些文人彼此都有所差异,而且除了都喜欢水墨、纸本胜于设色、绢本外,在当时再没有能够精确定义所谓“士人画”的风格或图像了。

    北宋职业画家所创作的画包括以细笔勾勒填彩、被称为“工笔”的职业性人物画与青绿山水。此时也能看到被称为“白描”的纯墨色作品的兴起,以及巨幛式山水伴随着皴法的发展达到精神性艺术的巅峰。整体而言,宫廷绘画显得拘谨、繁复、注重由细心的写实带来的一种对大自然的崇拜与爱惜。水墨画的兴起标志着在属于士人的时代中,对线性的兴趣超越了早先更强调色彩并以设色、晕染为导向的风格。

    新的士人画带来了极为不同的走向:现存的文献和传称之作中指出的都相当简短粗率。苏轼、文同和米芾父子给人的印象就是相当的非线性。也就是说,当单纯使用墨色时,似乎就绝少使用院画家的皴法,而更依赖于使用湿墨渲染,或一种较富绘画性态度的干墨。

    然而,因为赵孟頫(1254—1322),中国的文人画从强调自由挥洒和创造的宋代绘画理论,转向一种明确的学者态度,将干的线性笔墨在纸上的潜能爆发出来。元代的山水和花鸟文人画在绘画方面打开了一条通往历史决定论的道路。笔墨第一次依照书法的原则来撷取形式。赵孟頫对后来中国艺术的影响是:像董其昌这样的17世纪画家和理论家,大都是经由赵孟頫的评论来了解中国绘画史。而以充满生命力的表现自然来抓住天地之能量的观念,早已随风而逝了。

    2021-02-13 22:29:54 回应
  • 逸品与非传统技法

    此一类别最早在唐代著作中就被提到,例如李嗣真(卒于696年)所著《书后品》(约撰于690年)中就将其定义为“琼绝终古,无复继作也”。在岛田修二郎深入广泛的研究《论逸品画风》中,将此阐释为“无可局限的、无上的天生才能……超凡的逸品,超越了一般的品类”。在《书后品》完稿之后一百五十年,朱景玄认为它是“其格外有不拘常法”,简单地说,就是背离传统。岛田对逸品有一个近距离观察后的描述,如下:

    以所谓的六法来看,它是置“骨法用笔”于不顾,在象形上,没有明确的轮廓,然而却将自然形态施以显著的变化与简略化。

    北宋评论家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约1006年)中更将“得之自然”、“莫可楷模”的“逸品”给予至高评价,置于“神格”之上。米芾在《画史》(约1103年)中对他最仰慕的画家予以“逸格”的肯定,并将“逸格”与“逸品”的品级提至最上等。然而,线条至高无上的地位在14世纪却牢牢地建立了起来,而对非线性、加强渲染模式的试验渐渐被视为非正统的。认为线条具有优越性,这个观念是由唐代儒家学者所播下的种子,例如评论家张彦远在著名的《历代名画记》(847)中认为,无论何种作品,如果失其笔法,则不可谓之画矣。他批评“吹云”法:

    此得天理,虽曰妙解,不见笔踪,故不谓之画。如山水家有泼墨,亦不谓之画。

    泼墨法,类似破墨法强调墨水,在德川时代的理论家与艺术家心目中占有很高地位。虽然有张彦远的恶评,对于宋初士人画家在开创更直接的表现方式与跳脱绘画中的种种成规时,那些较自由、较直观或非正统的做法无疑仍然保有相当的吸引力。当探索更趋自然真实的新方法仍然遭到极大的批评时,据说米芾还曾以莲蓬、蔗渣与纸筋来作画。岛田教授对早期写意与逸品之间的密切关系做了说明:

    (谨细的)表现是不足道而受轻视的,这是逸品风格背后的基本态度。仰赖于同时脱离了对自然外形忠实描绘与优雅线条形式美之束缚的粗率用笔,减笔画变成表达个人天性的简单直接的方法。因此,逸品风格一定会被认为是为文人画铺好了道路……如果试将中国画的发展想象成一种复杂的螺旋运动,我们也许可以说,正统画风就像一条所有事物都绕着它往复回转的固定垂线或中轴线,是主宰着中国绘画基本性格的向心力之焦点。相反,逸品画是离心力作用下的产物,是中国绘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结果,各种绘画元素试图脱离它与反抗它,并因此丰富了此一发展。

    2021-02-13 22:45:58 回应
  • “渴笔勾勒”风格之讨论

    赵孟頫以后的文人画变得越来越注重笔触质理,导致17世纪时产生疏与密两类干笔线性风格。

    关于盛行于清初理想主义者或文人画家中间的干而线性的“渴笔勾勒”风格之讨论,见傅申《明清之际的渴笔勾勒风尚与石涛的早期作品》,《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所学报》8卷2期,1976年,579—617页。傅申认为,此一风格的兴起是因其“捕捉住与表达出许多遗民的感怀”,虽然其传统与理论是由很久以前的士人画家李公麟、赵孟頫与王蒙分支而来。在技巧上,其用笔特点在于干墨与皴擦效果,且在施作时通常是线条式的;在17世纪中期的画论中,此法似乎带来“某种孤寂悲愁的气息和情感”。他认为熟悉此种技巧的画家们被视为“不只是半个行家。此外,对于业余画家来说,此种干性笔墨有几个技术上的优点:它比湿性的更易控制,完成一幅画所需的时间更短,而且它让画家的画风看起来更古老,也更成熟”。傅申所指的线性风格是接近于“简化”或“减化”的减笔,而且运用勾勒的方式画轮廓,虽然目的在“传达某种理念和感情”。傅申说其14世纪的原型来自倪瓒和黄公望(1269—1354),因此17世纪时才有如此大量的倪、黄伪作。而现在从一个日本南画的环境中,我们可以注意这些元代始祖的两个不同分支:倪瓒也许被视为疏而干的线性风格,而17世纪的黄公望面目很明显是一种密而干的线性风格。傅申举的例子,如弘仁(1610—1664)、方以智(约1607—1671年)、戴本孝(1621—1691)、萧云从(1596—1673)、查士标(1615—1698)、梅清(1623—1671)、朱耷(1626—1705)与道济,都追随着倪瓒的疏散风格。但是在一个日本的环境中,四王必定被视为已将黄公望原型中存在的层叠性与复杂性趋向予以修饰与强化。因此,我们会看到,伊海由晚明所传的倪瓒/查士标处得来的疏散线性风格与从传黄公望/王翚处得来的紧密线性风格,到了日本人的手中,就会遇到相当不同的命运。

    2021-02-13 22:50:39 回应
  • 日本对水墨用法的不同态度

    谢赫“六法”(约490年)中并未出现“墨”这个字,而荆浩虽然在《笔法记》(约920年)中将“墨”提升至“六要”之一,但并未对可能的画理概念如“墨法”或“水墨法”加以阐述。事实上,这些词汇并未出现在中国的评论性或技法性文献中,但“笔法”一词(在文献里)就颇为普遍。墨染则以“染”字或“渲染”(用来强化已用笔法确定的物形)一词表示。然而,主要依赖于墨的巧妙运用的作品被称为“无笔”(据说出自唐代大师项容)或黄休复在定义“逸格”时所称的“简笔”,又或汤垕在描述衣纹画法时所称的“粗笔”或“放笔如草书”(《画继》,约1170年)。对于泼墨这个类别,汤垕的用词常常是关于不良的个人特点,如“奇”、“怪”或更常见的“狂”与“疯”。虽然宋代文人称自己的心血结晶为“戏墨”,但后来的追随者全都仿效其“笔意”,从不仿效其“墨意”。这证明在中国有一种内在的差别待遇,即拥护书法家、作家们更熟悉的线条表现原则(或称之为“笔”),而抗拒不经常研究的控制渲染(或“水墨”的技巧)。由晚明画家发展出的一些技巧引进了更自由的水墨运用,例如徐渭在墨中加入胶来控制晕散程度,或是道济(1641—约1710年)以墨或色料擦划过已用水润湿的纸面,但这些技巧在中国都被视为不够庄重而未被赋予名称。的确,这类画家都很难被人们接受,甚至在当时被视为异端。

    然而在日本,以渲染为基础的非线性方法得到欣赏、发展与肯定,而这类技巧也获得了名字,例如“垂し込み”(tarashikomi,将浓墨或颜料滴入经过轻微渲染仍保持湿润的表面,使它在渲染中再次晕开)、“暈し”(bokashi,渐层式薰染法)与“片暈し”(katabokashi,以含水的笔尖一半蘸墨,一笔之中同时表现出明暗两种色调效果)。日本画充满迷蒙的空间,想要传达的是诗意的情感,而非如中国画般强调山之高或景之深。情绪与诗意敏感度,包括由秋的气息或事物的无常、恋人分离的征候或人事的流转等所触发的感伤,而有如投影在粼粼水面上的云,不仅暗示着生命脉动的急促,也意味着一股难以形容、无法言喻而又漫无涯际的情感。到了11世纪,大和绘中发展出了一种变幻不定的、诗意的云彩造型,名为“云形”,它被注入有力而满溢的情感成分,笔者称之为“多情云形”。此一造型出现在书法用纸上作为装饰用的背景母题,也出现在琳派与土佐派传统大和绘中的水池或喷洒颜料而成的形状。在平安时代庭园中,最受欢迎的一种景观就是这种多情云形的小岛,一个个全都以白沙建造的云朵状小岛有如漂浮在倒映着天空的人工池水中。在日本人的感知中,墨,尤其是水墨所扮演的角色,是与此种自由多变的形式、情感充盈的意象和表现密切相关。相反,这类形式的重要性在中国人的感知中是相对次要的,或许应归因于在中国相较下发育不良的渲染式“无笔”传统。这种差异也反映在当代西方学术研究中,即有brushwork(笔法)一词,却无相对的inkwork(墨法)一词。在日本艺术史中,整个中世纪的绘画(室町时代)被认为就是水墨画。而中国的“水墨”一词,在宋代文献中是用来辅助线性笔法的,是对以笔法与皴法做出的物形加以渲染与表现出明暗效果。即使是比其他人更强调“墨”的荆浩,也未曾考虑过将他的画论取名为“墨法记”呢!

    2021-02-13 22:55:28 回应
  • 《作庭记》的云岛(cloud-islet)

    橘俊纲《作庭记》(1094年,平安时代记录庭园建筑的书),《续群书类从》卷362,东京:续群书类从完成会,1922—1923年,叶793b。感谢司徒恪的协助,他对《作庭记》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云岛(cloud-islet)结构的文献记录。

    平安时代庭园中,最受欢迎的一种景观就是这种多情云形的小岛,一个个全都以白沙建造的云朵状小岛有如漂浮在倒映着天空的人工池水中。

    岛田修二郎说:“日本画的精髓是情感性。”(私底下的意见交流,普林斯顿,1972年。)在《日本美术史》(Japanese Art,1984年)一书中,因为没有更好的表达词句,我将此种艺术造型定义为“mood cloud”或“emotive cloud”(情云)。这种自由形式的云/岛在绘画中的功能是为平板、静止的山水装上吐纳生命气息的装置。它从不以胶结的轮廓线勾描,而是洒以颜料或金属粉末,后来在水墨画中则是使用渲染方式,没有任何清晰的边线。边界线常让情感效果窒息,而没有边界线正是此种装置中的关键。无边界、无定形的形式让想象力能自在漫游与梦想,适合浪漫敏感而拒绝教条约束的心灵。此一云雾状形式深深渗透到日本美学的中心,平安时代的贵族在他们的水池庭园中建造被称为“霞形样”(kasumigata-yō)、状似云朵的白沙小岛,有时则以一些分离的白沙小岛来模仿排云(parting clouds)。此种在形状与彼此关系上不断游移与变换的排云母题,唤起情思的暗示功能完全契合了日本人的敏感性。从平安时代书法用纸的装饰到桃山时代伟大画家宗达的作品,这种云/岛意象一直提供相同的作用:加快情感的感受性。在整个日本艺术史中,此种多情云形一直被当成一种另类而常是压抑或低调描绘的计量器。在20世纪的日本风格绘画中,这种形式仍以相同的方式发挥作用。

    2021-02-13 22:57:47 回应

源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2182条 )

欧洲无聊日记
1
我的图画书论
1
教育的本质
1
氛围驾驶员
1
包豪斯:作为启蒙的设计
1
博朗设计
1
梦二画集·春之卷
1
第三个警察
1
随椋鸟飞行
1
改变
1
阿科米星2009-2019
1
蔡国强
1
我的真文字
1
空间的回响 回响的空间
1
结构设计讲义
1
设计的觉醒
1
巨变
1
西格拉姆大厦
1
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
2
新共生思想
3
致空间
4
山水之间
2
吠月
1
班门 • 气
2
班门 • 光
1
未知之路 巴克里希纳·多西自传
1
最后的对话 Ⅱ
1
为穷人造房子
1
路易斯·康:建筑师中的哲学家
1
一个小家
1
被展示的文化
2
影子简史
1
游客的凝视(第三版)
1
风景与权力
2
塔杜施先生
1
风景学入门
1
中国——园林之母
2
吞山怀谷:中国山水园林艺术
1
造园堆山
1
旷奥园林意
2
败壁与废墟(增订版)
1
景观的延伸表现
1
地方与无地方
14
世界之窗
1
恋地情结
6
伊西斯的面纱
3
风土
1
自然与空间
7
勒·柯布西耶:机器与隐喻的诗学
6
从让纳雷到柯布西耶
1
自然的观念
1
烟影与面纱
3
数字化视野下的乾隆花园
1
花园里的花园
1
红与黑
1
生活的准则
1
草叶集
1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1
岁时茶山记
24
茶事遍路
1
茶的真实历史
2
吃茶养生记
1
茶经
4
茶在中国
3
茶谱 煮泉小品
1
大观茶论
2
日本茶室与空间美学
4
茶道的美学
4
千利休:无言的前卫
5
茶道的历史
3
茶叶大盗
1
茶经
1
茶之基本
1
日本边境论
3
重森三玲:作庭·观庭心得
6
庭园之心
2
《作庭记》译注与研究
4
图解日本园林
4
作庭记 : 自然式庭院设计法则
1
图解作庭记·山水并野形图
1
东洋的理想
1
阴翳礼赞
1
阴影
1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1
人类纪里的艺术:斯蒂格勒中国美院讲座
4
文学批评
1
批评与临床
1
园林漫步
12
巴比伦空中花园
2
园林内外
8
悉达多
3
游世与自然生活:庄子评传
11
迷蝶志
3
时间与自由意志
1
德勒兹论文学
8
艺术作品的本源
4
博尔赫斯的面孔
5
包法利夫人
1
大地家族
5
自我之歌
3
论自然
1
A・亚当斯论摄影
1
约翰·缪尔传
6
夏季走过山间
5
美国边疆论
1
荒野与美国思想
5
庄子现代版
6
梭罗传
3
远行
2
远足
2
瓦尔登湖 (全注疏本)
5
瓦尔登湖的反光
15
梭罗传
1
瓦尔登湖
1
邦查女孩
1
亲爱的阿尔托
1
春天与阿修罗
3
一棵花旗松的生命之旅
1
沙郡年记
2
在西部的天空下
6
愤怒的葡萄
1
尘暴
1
植物与帝国
1
庞德与潇湘八景
3
一公分
1
杀戮欲
1
HHhH
1
雨林里的消亡
5
花园里的哲学
14
明日的田园城市
3
我是怪人,我是独行者
4
王家卫的感官电影
1
弗兰德公路
1
设计结合自然
1
美国城市的文明化
2
建筑概念
2
景观叙事
11
混大成人
1
巴黎的忧郁
1
沙乡年鉴
1
景观革新
6
现代景观
6
苏州古典园林
1
与古为新
3
玖章造园
4
空间的生产
1
历史·山水·渔樵
7
物象与心境
6
梁思成与他的时代
2
园冶
1
参与性景观
2
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珍藏纪念版)
2
锈蚀:人类最漫长的战争
2
混凝土
9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1
黑书
1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1
建筑与现代性
1
装饰与罪恶
1
空间·时间·建筑
1
弗兰克·盖里传
2
建筑与都市016(A+U中文版)
1
已故的帕斯卡尔
1
批判性地域主义
2
现代建筑
7
现代建筑的另一种传统
2
蒙德里安论新造型
1
后激进时代的建筑笔记
2
从绘图到建筑物的翻译及其他文章
1
词语与建筑物
4
建筑的异样性
1
混凝土岛
1
谁杀死了罗杰·艾克罗伊德?
1
设计的意义
4
霍克尼论摄影(增订本)
1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1
路易斯·康在宾夕法尼亚大学
5
建筑的古典语言
3
空间
5
丹下健三
1
路易斯·康传
5
聚落之旅
8
风景猎人:建筑师的视野
5
美的建筑使人汇聚
1
伊东丰雄的10次建筑探险
1
十宅论
1
负建筑
3
象征交换与死亡
1
蔡明亮與緩慢電影
3
恶的透明性
2
临界:鲍德里亚访谈录
3
交错的世界
14
奇点遗民
1
幼年与历史
2
敞开
6
语言与死亡
11
红色手推车
1
例外状态
3
神圣人
17
为什么是阿甘本?
8
论电影
20
明月构想
1
建构文化研究
18
孤筏重洋
1
勒·柯布西耶全集 第5卷·1946~1952年
1
解码广告
5
柏林童年
6
1
道林·格雷的画像
1
快乐的死
2
在漫长的旅途中
2
爱神之泪
1
色情
6
通向巴塔耶
7
你读过赫拉巴尔吗
6
梦的宇宙志
5
雕塑的故事
4
杜尚
10
绘画中的世界观
20
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
12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1
遣悲怀
1
狄德罗与自由思考的艺术
4
欧米伽点
5
解构库斯图里卡:幕后笔记
6
紫禁城的黄昏
1
论意大利最古老的智慧
6
幻方
13
堕落论
3
十年一觉电影梦
7
北野武的小酒馆
1
扔掉书本上街去
2
万物的签名
2
日本美的构造
1
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
11
流行体系
1
国王的两个身体
1
天生是个审美的人
2
浮世绘
5
源氏物语
1
食蓼之虫
2
日本色气
10
好色一代女
2
真实眼泪之可怖
16
川田喜久治:遠い場所の記憶 1951-1966
1
无目的的手段
9
田园交响曲
1
行云纪
8
煮海时光
16
无人是孤岛
19
电影的口音
1
兰波评传
15
金丝猿的故事
2
夏日踟躇
2
徒然草
11
向着少女与光
10
贾想 I
1
到芬兰车站
8
萨郎宝
1
背德者·窄门
1
寻琴者
2
遭遇阿甘本
3
安全、领土与人口
21
石泉城
1
途中的镜子
7
历史的运用与滥用
4
鳄鱼街
1
电影史
1
路上观察学入门
9
场面调度:影像的运动(插图修订第2版)
2
贝拉·塔尔:之后的时间
10
绿眼睛
3
游荡的影子
1
盛澄华谈纪德
3
什么是真实?
6
散文的理念
4
生命政治的诞生
4
月亮的另一面
4
东西方的会合
2
電影的七段航程
3
中國波普
1
一堆谎言
5
建筑日本
2
草疯长
9
爱妻
7
2
每日漆器
4
日本民艺馆
2
湖面如镜
1
东风
22
梦室
11
伊本·赫勒敦:天才的一生
1
城市:重新发现市中心
3
刑事理论与刑事制度
10
王家卫的电影世界
8
大都会
4
调查
1
绝对欲望,绝对奇异
15
黑泽明的罗生门
11
罗生门
1
旅行之道
10
奥威尔难题
12
山外山
3
画家生涯
3
战争与电影
9
尼古拉·果戈理
1
艺术社会学三论
2
逃避统治的艺术(修订译本)
1
大象无形
21
场所精神
7
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
4
逐海而居
1
必须保卫社会
6
伦理与无限
3
不正常的人
2
娱乐至死
2
残酷戏剧
3
隔江山色
9
痛苦的正当尺度
2
道德镜鉴
3
剩余的时间
1
亚米拿达
3
黑暗托马
1
在中国发现历史
3
时间与他者
5
反映
7
文学机器
2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1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2
作文本 (增订版)
4
绘画、摄影、电影
1
艺术中的精神
1
其后 それから
5
陈丹青归国十年油画速写2000-2010
3
论诱惑
3
寻踪敦煌古书《金刚经》
4
什么是民粹主义?
11
普鲁斯特的空间
3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
1
建筑体验
4
冷记忆2
5
日常生活颂歌
3
论自由
8
冷记忆1
13
土星之环
3
雕刻大地
3
完美的罪行
1
新媒体的语言
20
大河湾
4
淡之颂
10
美国
20
时间的噪音
9
空間物種
1
亚当之家
1
银盐热
6
消费社会
16
摄影美学七问
7
铁道之旅
9
惩罚的社会
16
论游击战
1
知觉的世界
2
薄伽梵歌
6
疯癫与文明
10
何为理想生活
4
老舍和他的作品
3
英国文学入门
1
美国文学入门
5
历史的形象
9
艺术的共谋
6
解体概要
18
印度札记
9
电影是什么?
5
为何一切尚未消失?
2
对话博尔赫斯
1
電影II:時間-影像
18
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
12
和博尔赫斯在一起
6
神箭
1
礼物
9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
34
地下室手记
1
死屋手记
3
電影I:運動-影像
31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21
晚清官员收藏活动研究
9
谁在看中国画
13
猴杯
1
电影书写札记
10
规训与惩罚(修订译本)(第4版)
5
槙文彦的建筑
7
肉体与石头
21
大块
8
永远的苏珊
11
倾听岩石
6
死屋
12
日本元素与设计
5
冥想
1
傅山的世界
21
六论自发性
20
地形学故事
17
富士山与日本人
11
傅山的交往和应酬(增订版)
9
家族
1
自然的建筑
7
我们的后人类未来
10
设计中的设计 | 全本
6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12
教养身体的政治
11
二十一世纪民艺
18
赭城
17
画地为牢
9
回访历史
5
江户开幕
14
日本的世界观
8
黑船来航
1
建筑家伊东丰雄
24
龙马史
12
废墟的故事
12
隐剑秋风抄
6
我们
6
长夜的独行者
1
“空间”的美术史
4
新建筑与流派
12
旅行
9
咏叹生死
4
摄影之后
1
白噪音
1
猫与庄造与两个女人
1
哀歌
2
小津安二郎的反电影
2
我城
3
水与梦
10
毒品史
8
石元泰博 桂離宮
1
花道的美学
15
刺青
2
武州公秘话
1
细雪
2
痴人之爱
1
阴翳礼赞
3
春琴抄
1
日本庭园:空间美的历史
3
电影的秘密
18
死于威尼斯
1
图绘暹罗
5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
1
物体系
3
孤独与团结
1
美与暴烈
11
撒旦探戈
1
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
1
空间诗学
6
独异之物:建筑与哲学
2
世纪末的漱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