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3)

  • 后记
    文学是最徒劳的,且是滑稽的徒劳。写这么多,我不能拯救任何人,甚至不能拯救自己。这么多年,我写这么多,我还不如拿把刀冲进去杀了他。真的。 我每天写八个小时,写的过程中痛苦不堪,泪流满面。写完以后再看,...
  • 第二章:失乐园
    告诉她她是他混沌的中年一个莹白的希望,先让她粉碎在话语里,国中男生还不懂的词汇之海里,让她在话语里感到长大,再让她的灵魂欺骗她的身体。 最终让李国华决心走这一步的是房思琪的自尊心。一个如此精致的小孩...
  • 第一章:乐园
    想了这几天,我想出唯一的解决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欢老师,我要爱上他。你爱的人要对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吗?思想是一种多么伟大的东西!我是从前的我的赝品。我要爱老师,否则我太痛苦了。 为什么是我不会?为什...

沈从文的后半生 (8) 更多

  • 生命的完成
    在后记里,张兆和写下了这样的话:“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
  • “出土”时期
    要听懂沈从文的话,金介甫感受到的困难程度如和钱锺书交谈差不多,原因却正好相反:钱锺书“总是不能自已地在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和德文之间转换运用”,沈从文却是“因为他对湘西的乡音所特具的敏感性,使其...
  • 以“忘我”来恢复人的“潜伏能力”
    有不少知识分子在‘独出心裁’的写批孔文章,都近于采用新的儒术作为基本功,巧佞取悦于上。文章受赞许,反映的便是旧儒术在新社会中还大有市场。 一般批评是触不到作者意识核心的。‘赞美’和‘谴责’都隔一层。...
  • 湖北干校:迁移无定中“麻醉”痛苦、抵抗愚蠢
    他把自己沉浸到那些杂文物问题里面,类似于针刺麻醉,是用转移忘我的方式,来解决病痛带来的种种压力和痛苦。“世有解人,或能不以头脑发昏胡言谵语见诮。世无解人,亦已焉哉。”半个世纪以来的工作,“凡事多近...
  • “连根拔除”前的日子
    可怜这个老人的苦心:专案组在查抄的手稿中找出一篇他一九六五年写的研究论文《狮子在中国艺术上的应用及其发展》,看不懂,就勒令他交代这是什么性质的文章;沈从文在专案组编号签条上写了这样的话:“这个问题...
  • “好辛苦的战斗”和“抽象的抒情”
    我的空想似乎即近于是在否认衰老、反抗衰老一种努力。……因为生命中似乎还有一份力量、信心和不易克制的创造欲,以及多年来即已成为习惯的对事物的感触体会力,生命即近于衰竭,这种种还是存在的。 一个人生命的...
  • 川行土改:“群”、“单独”的生命、“有情”的传统
    有时间他常到山顶,四处望望,自己的生命仿佛融合进无边的视野和历史的悲欢进程中,有天地悠悠之感。他想,如果有机会把一切结合起来,“必然会生长一片特别的庄稼”—他这样称呼自己预想的作品。 时代过去了,一...
  • 革命大学:“越学越空虚”
    生命封锁在躯壳里,一切隔离着,生命的火在沉默里燃烧,慢慢熄灭。搁下笔来快有二年了,在手中已完全失去意义。国家新生,个人如此萎悴,很离奇。 我一生用笔,对人生的悲悯,强者欺弱者的悲悯,因之笔下充满了对...

血酬定律 (1)

  • 第210页
    施恩能不能得到回报,取决于受益者的良心,而施恩者无法控制受益者的良心;加害者则可以单方面控制局面,因为加害只须依赖对方的恐惧。任何人都有恐惧,但不是任何人都有良心。
<前页 1 2 3 4 5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