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路 (4)

  • 第235页 第三章 3
    “我没有。我真的不知道你是谁。” “而且即使我知道,”她说,“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帮助,因为你懂吗,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 第269页 第三章 7
    你所谓的“爱”,其实是自欺欺人的幻觉。你懦弱地蜷缩在这个幻觉之中。其实你跟我一样清楚,我们之间什么都没有,除了相互的蔑视和不信任,以及最丑恶的,从对方的弱点中寻找满足。这就是为什么。这就是为什么你...
  • 第257页 第三章 5
    约翰笑着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事情高兴吗?我高兴自己不是那个孩子。”
  • 第248页 第三章 4
    “我知道。如果我还爱你的话,我应该会难过的。但是你知道我已经不爱你了。我现在不爱你,从前也不曾爱过,只不过我到这个星期才明白这一点。这正是我不想跟你谈话的原因。现在你明白了吧?”

当代艺术的前世今生 (1)

写作的女人危险 (27) 更多

  • 第42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那么,今天人们是否战胜了“房中的天使”?让我们假设身边有一个人回答“是的”,正如70多年之前,弗吉尼亚•伍尔芙所希望的那样,不断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但是事实真的如此?这位女作家如愿从谎言和欺骗中解放...
  • 第41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对于创造性来说,必要和自由的表达永远是一对矛盾体,弗吉尼亚·伍尔夫对此有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杀死房中的天使。 在20世纪初,女作家已不再是什么先锋职业,“所以我发现,当我开始写作时,并没有遇到什么实质...
  • 第40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弗吉尼亚·伍尔夫要求属于女作家的私人空间和物质独立,对于写作来说,这些要求并不过分: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一种艺术,它既不陈腐又不拘谨,它并非完全自然主义地呈现生活,而是说服读者相信——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 第39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通过这一层古老的、被人遗忘的含义,特里林想要揭示现代艺术的本质和意图,它是一门追求“可靠性”的艺术。回顾十几年来直至今日的艺术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习惯于极端的表达,而忘记了哪些肆无忌惮从根本上说是...
  • 第38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她的失败并非来自于周遭社会关系的压力,而是源自内心对完美的渴求。 她的丈夫特德·休斯则认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女作家”这一点才是造成她自杀的主要原因,他在后来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这一点。 当然,令她全面...
  • 第37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但是,如果她阅读的是另一些书,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果她读的是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或是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她读到了自己可能上演的命运,又会怎样呢?或许她会站到另一面,批评自己已有的生活...
  • 第36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写作要求她们人生的中心是对世俗的反抗和对真实的追求。一位自由的女作家,此处所说的自由不仅仅是经济独立,而且每一个句子都是独立的, 正如奥斯卡·王尔德站在新世界的入口处说道:“做自己!”只有在经济和存...
  • 第24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小说体裁自诞生时起,就与女性阅读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直至今日,小说的主要阅读人群也是女性相比之下,男人情愿自己写一本书,或是把时间花在网上,这是否预示着传统的写作和出版很快就会成为一项无法养活自...
  • 第35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这样的生活并非来自于“挑拣”,并对物品的检阅和归类,而是一种斗争的结果。 因为艺术家的生活往往过于理想化和追求和谐,他们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即使它是残缺不全的,也不应该被挑拣,任何人也不应该...
  • 第34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抛开自由和诗意不谈,与一般女人的真实个人生活相比较,波伏娃抨击对母性的过分神化。在她70多岁时,曾与美国“第二浪潮”女权运动发起人贝蒂•弗里丹谈到:“没有哪个女人可以忍受,成天呆在家里照顾孩子。但...
  • 第32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任何尝试划分男人和女人势力范围的举动都会引起哗然,即使是胆怯地迈出第一步。19世纪女扮男装的人数并不少,她们不仅希望行动更加自由,而且需要赚钱来养活自己。她们走出家门、尝试各种工作机会,甚至参军打仗...
  • 第31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乔治·桑早就知道应该如何对付来自男性的“善意”提醒,正如本节开始时的场景,当那位刚愎自用的小说评论家劝她回家“多生几个孩子”时,乔治·桑反唇相讥:“那么我也请求您,我尊贵的先生,您不妨自己先遵循这...
  • 第30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如果一个男人决定以写作为职业,社会对此并无异议;如果一个女人做出这样的决定,就不得不长时间地考虑周围的人给出的“建议”。在乔治·桑无奈采取用一个男性化的笔名发表作品之前,一位小说评论家曾这样对她说...
  • 第28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为了不使作家将自己的情绪波动转移到笔下的人物身上,就必须改变写作条件:经济上、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独立是创作出独立、自我的艺术作品的基础。男人们已经习惯了一家之主、时时有人为他们服务的角色,无论他们准...
  • 第26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女性中出现了一位全新的榜样:她奔赴前线、以专业化的态度照料伤员,身兼护士和作家的双重身份,这便是弗洛伦斯·南丁格尔。1860年,她在自传体小说《卡珊德拉》中回忆道:“女人的一生中甚至没有半个小时是为自...
  • 第25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简·奥斯汀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人性的内外两重性感觉、言语与行动他们遵守社交礼仪,彼此适应或对立,性格坦率或狡诈、果敢或迟疑。他们根据不同的场景来定义自己的形象,一言一行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场合。她的小...
  • 第23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摆在眼前的问题是,她们会对另外一个性别形成多大的挑战,专业性和职业性的尺度在哪里?克尼格男爵说:几百年来,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角都是男性,这群女人怎么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发表意见、指手画脚?即使少数淑...
  • 第21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今天,在两代人之后,越来越多的女人选择以写作为职业,她们还会因为性别而受到歧视或不公平的对待。她们首先要学会女作家的军规,正如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自嘲时说:她们应该学会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放...
  • 第20页 与天使搏斗 简·奥斯汀、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姐妹们
    女人的写作有什么不同?单单从外界条件来说,她们所经受的压力就比男性作家多得多。著名的男爵夫人玛丽·冯·爱博纳-艾辰巴赫就曾说过:“当一个女人学会了阅读,世界上便出现了妇女问题”,更别说这些女人提起笔...
  • 第19页 序:写作的女人活得危险
    我们对彼此心怀恐惧。男人通常用他们的作品来武装自己的恐惧,而女人的武器只有一死了之。无家可归,无处容身。或许女人的归属在天堂? 我们必须亲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堂。首先要像弗吉尼亚·伍尔夫那样,拥有一间...
  • 第18页 序:写作的女人活得危险
    有一点必须在这里说明的是:这些以创作为生的男人们本应该熟悉这种“孤独的阴影”,以及这种自我怀疑和对自己的过高要求。但是他们面对的生活环境比女性同行更宽容,社会对一个男人的期望当然有别于它对女人的索...
  • 第17页 序:写作的女人活得危险
    写作的女人活得危险。通常来说,她们的寿命都不长,即使能够活得久一些,也不得不面对生命中的孤独和窘困,到头来只不过被人全然遗忘。 即便是更伟大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也曾充满不安地抱怨:“我并不知道自己有什...
  • 第15页 序:写作的女人活得危险
    西尔维亚·普拉斯总在清晨五点就开始写诗,这时她的孩子们还没有醒来。二十世纪英国文坛颇具传奇色彩的女作家西比尔·贝德福德言简意赅地说:“母爱与文学无法统一。”确实如此,许多极富天赋的女人为理想而放弃...
  • 第14页 序:写作的女人活得危险
    她们的心儿当然可以思考,但是却始终不能学会平静,因为这些才华横溢、为理想而燃烧的生命想要的不多,仅仅是追求身为人类的特权——创造、叙述、表达自我,可是千百年来它们只属于男人。 然而,即使柔弱如我们,...
  • 第13页 序:写作的女人活得危险
    不管是女作家还是女艺术家,她们如同其他女人一样,自然希望被认可、被追求、被喜爱,但是“此事古来难两全,一方面按照自己的法则生活,另一方面又要遵循传统的妇道和妇德,女人最在意的恐怕还是怎样赢得男人的...
  • 第11页 序:写作的女人活得危险
    二十九岁那年,安妮·塞克斯顿第一次尝试自杀,此后数年她一次次地在自杀和治疗间徘徊,她称自杀为“女性唯一的出路”。“ “当死亡找上一个人,却被击退,这是一个男人。如果选择自行了断,这就是一个女人。”她...
  • 第12页 序:写作的女人活得危险
    “写作不属于女人,当她们拿起笔,也就害死了自己。”乌拉圭女诗人克里斯蒂娜·佩里·罗西在写给她的阿根廷女同行的悼词中引用了来自她叔叔的警告,逝者玛尔塔·林奇于一九八五年饮弹自尽。 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

诗经选 (1)

  • 第28页 前言 七
    《诗经》的解说向来是分歧百出的。注释工作不能完全撇开旧说,一空依傍。我们相信正确的态度是不迷信古人也不抹煞古人。正确的方法是尽可能多参考从汉至今已有的解说,加以审慎的抉择。辨别哪些是家法门户的成见...

阅读的女人危险 (7) 更多

  • 第19页 序:一群小苍蝇!
    我们不难想象:阅读不但危险万分,更可危及我们自身和其他人的安全。 阅读不但会给既定的生涯规划打上问号,就连地位高出一截的威权——诸如上帝、配偶、政府、教会等等——所开出来的要求也难以幸免。阅读可激发...
  • 第18页 序:一群小苍蝇!
    孟德斯鸠曾经表示:“只要读书一个小时,我就从来没有过无法驱除的烦恼。”我无意像孟德斯鸠那般斩钉截铁,但错不了的是:每读书一个小时即可让我在同一小时内忘却烦恼。虽然烦恼不无重新浮现的可能,不过届时或...
  • 第17页 序:一群小苍蝇!
    不论男性或女性的著作,都是她们所阅读的对象;她们与书中的英雄、英雌,以及男作家、女作家同甘共苦,性别上的差异根本不值得计较。她们纯粹是被书籍所吸引。 我只有办法爱上读书的男人,爱上他们突然向上扬起、...
  • 第16页 序:一群小苍蝇!
    千万别低估读书的女人!她们不但变得越来越聪明、不但懂得如何享受纯粹个人的阅读乐趣,而且她们非常善于独处。阅读就是独处时的最大享受之一,此际可以与自己的想象力和作家的想象力独处一室。不过其情况类似读...
  • 第15页 序:一群小苍蝇!
    男人向来最不喜欢看见女人具备的特质就是:她们有过强的能力来识破花招。 读书只不过是浪费时间与金钱而已,况且又有谁晓得阅读将导致何种后果——自己的想法、起来抗争、无边春梦,或许还有其他的等等。 “当女...
  • 第14页 序:一群小苍蝇!
    可惜我们就是这副模样:我们乐于分享、乐于施舍,用我们所拥有的最珍贵事物去供养拙夫们。那些凡夫俗子虽然心知肚明,却为此而憎恨我们。
  • 第13页 序:一群小苍蝇!
    在我们身边却是一群枯燥乏味的男性,以致我们必须逼迫他们,开口向他们说道:“现在你也该读读书了吧!”唯有当别人向我们写出情文并茂的情书时,我们才会坠入情网;爱情就活在字里行间,它是可以写出来的——写...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