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尾圈圈|不去演唱会的理由对《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的笔记(3)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
  • 书名: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
  • 作者: [日] 鹤见俊辅
  • 副标题: 1931-1945
  • 页数: 240
  •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 2019-9
  • 导读 异端之必要/许知远
    从苏联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尊重天皇代表的文化价值。与欧洲不同,自由主义、人道主义、实证主义对日本的影响一直微弱,马克思主义是对现实最有力的批判武器。它的失败,意味着批判力量的放弃,而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更是毫无抵抗力,社会旋即滑向法西斯主义。
    引自 导读 异端之必要/许知远
    2023-12-31 23:04:01 回应
  • 三 锁国
    在日本,形式完整的文化难以避免的是外来文化;非固定形式的日常文化则为本土文化。在两者交会的场面中,能言善道者是外来文化的代表;沉默寡言者是本土文化的代表。还有一种表现,即说话流畅的是身着宫廷式服装、仪态端正的人物;沉默却偶尔出声应和的则是穿着本土服装的人。
    引自 三 锁国
    2024-01-10 21:13:16 回应
  • 四 关于国体
    这些高级官员派遣团对西方诸国科技的发达与效率印象深刻,也对推行有效率的统治组织所依据的宗教及伦理信条感到羡慕。因此他们试图修改日本的神道传统,采纳作为支撑高效率技术文明的力量。于是,“天皇崇拜”被当成可让日本更加繁荣的技术文明殿堂之思想基础。
    引自 四 关于国体
    2024-01-10 21:14:22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