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org.z对《童年的消逝》的笔记(1)
-
第50页 印刷术与新成人
与其叫《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本作被称为《童年史》或许更准确(当然听起来就没那么文艺了)。不知何处来,焉知何处终?第一章论证在中世纪之前并无"童年";而第二章则简略概括了"童年"的发展脉络:印刷术的出现(顺带比较印刷术的普及与东西方文字系统的关系)——自我意识日益强烈——个人主义的正常化(并非创造)与个性观念的发展——强调逻辑与清晰的风气,信息环境的差异及"知识"阶层的分化——以在学校学习知识为过渡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概念的分野——"童年"概念的出现。当然历史从来不是单线程发展,但只要证据充分,大方向足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