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对《与内心的恐惧对话》的笔记(6)
-
作精
边缘性人格的特点就是我很爱你、我不希望你走,但是我不确定你爱不爱我,所以我就天天跟你闹、天天吵架,看看你是不是真的爱我。如果你一直都表示很爱我,我就觉得没有试探到头,我就要对你更坏,然后直到你对我大喊大叫,我知道你是爱我的。但是没有人能够受得起这个,天天被你这么折腾,因为他总是觉得你不会爱我,你肯定不会爱我,然后怎么样?被我抓住了吧,然后那最后就没法弄。 边缘性人格是非常痛苦的,跟一个边缘性人格的人在一起生活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因为边缘性人格的核心特点是他不爱自己,他觉得自己不配被爱,他小时候被打击、被欺负、被父母侮辱、被父母抛弃。这个会导致这个人根本不相信自己是可以被爱的,所以有人对他好,他就上钩。真的,你要想比如说一个女孩边缘性人格,这个男的给她买个盒饭,她就感动哭了,她就会觉得,哇对我真好,然后陷入爱河非常容易,但是一旦陷入爱河,她就要不断的去挑战这个男的,吵架闹事,看你是不是真的爱我,她在不断地检验,然后等到这个男的说分手,她觉得你肯定是爱我。因为你看你都急了,你都生气了,你肯定是爱我,她一定要挑战到这个男的爆发,要么伤害自己、要么伤害他,她才会觉得挑战到了。如果这个男孩她挑战他,这男孩一直笑嘻嘻的,没关系、挺好的、不要紧,宝贝不要紧,她觉得你假的,你不是真的爱我。很痛苦,所以边缘性人格是非常纠结和痛苦的。怎么解决这问题呢?很难解决,那个要下大功夫。就是要改变你和你父母的关系,要去重新看你和你父母的关系,然后找到你是被爱的感觉。
-
边缘性人格的普遍行为模式
《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前一秒他可能对你笑脸相迎,两个人卿卿我我,说得特别热闹。下一秒突然翻脸,他就会觉得,你是我最恨的人,你离开我,你不要在我面前出现。 他一方面把你使劲地往外推,一方面把你使劲往回拉。 边缘性人格障碍可能发生在配偶、孩子,甚至父母的身上。有的人的父母是边缘性人格障碍,你会发现他的暴怒来得很突然。刚刚还是一片晴天,正愉快,却突然一个炸雷,这个人就翻脸了。 这些人与正常人的区别是什么呢?他们跟其他人一样有感受,但是他的感受更强烈、行为更极端难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是边缘性人格障碍与正常人相区别的行为特点 第一,疯狂地努力避免真实或者想象中被抛弃的可能性。注意:不包含第五项中提及的自杀或者自残行为。就是他总是觉得会被抛弃。你做出任何举动,比如说,你跟他约会看电影迟到了,他会认为说,你是想甩了我,你就是想抛弃我。他会大发雷霆。 第二,一种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主要特征是在对他人的极端理想化与极端贬低之间交替变化。就是有分裂的症状。 他觉得你好的时候,全好,你这个人到处都是完美的,我这辈子最幸运就是遇到你这样的人;觉得你不好的时候,觉得你一无是处,你是一个最糟糕的人,我之所以这么惨,都是因为碰到了你。 第三,认同障碍,持续明显不稳定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感知,以及长期感到空虚。就是他对自己的形象认知并不稳定,他自信起来觉得特别自信;自卑的时候,又卑微到尘埃当中去,人格不稳定。这是认同的障碍。 第四,至少在两个方面存在可能导致自我伤害的冲动行为,比如说,挥霍无度、性滥交、药物滥用、行窃。
-
BPD患者的行为模式有哪些特点呢?
你会发现他很矛盾。他一方面要找最好的人,但他又不相信有最好的人存在。所以,他对你的要求是希望你成为最好的人,但是你表现出来任何一点令他不满,甚至还没有不满,只是猜忌的时候,他都会认为你有问题。 第一个,他会让你立于一个必败的局面。你跟一个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吵架,你怎么都是输。然后你跟他讨论,声音大、声音小都不行。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他都能够把你放在一个必败的局面当中。总之证明你不爱我、你想要离开我。你要不是想离开我,你就不会这样做。其实他最担心的是你离开他。他的核心点就一个,他既想留住你,又不相信你能留得住。这就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行为模式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他有被抛弃的恐惧,同时又有被吞噬的恐惧。他一方面特别希望跟你在一起,特别希望你能够关心他、爱他,但是如果真的特别近,他又会觉得,我没有自我,我没有人格,我变成你的附属品。 你看,近也不行,远也不行。这就让我想起孔子那时候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孔夫子这句话得罪了特别多的人。为什么难养呢?因为“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就是一会儿担心被抛弃,一会儿担心被吞噬。这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跟他相处的人是很难拿捏这个分寸的。 第三个,他特别喜欢考验你的爱。他喜欢用非黑即白的眼光来看待你,你要么就是全爱我,要么就是根本不爱我,没有一个中间合适自然的空间。 第四个,这样的成年人依然有着幼稚的世界观。后来有一个人在里边描述和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一起生活的感受,就好像同时和高压锅、洗衣机生活在一起。高压锅使得你觉得压力巨大,随时可能会爆炸;洗衣机把你弄得晕头转向,不停地转。长期生活下来,人会自卑、自我怀疑、疲倦,产生无价值感,无法集中注意力。
-
你别自己承担那么多的责任。 不是我导致的,不是我能控制的,不是我能治愈的。
这本书的目的,不是帮助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变好,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那些和边缘性人格障碍者生活在一起的人,教会他们应对亲人带来的恐惧气氛。 作者的第一点建议是:你要学会从内心开始改变。从内心开始改变的要点一:你得知道一个前提,你无法让边缘性人格者主动求医。 要点二:不要认为他的行为是冲着你来的。就是有时候你生气、难过、自责,或者自卑,原因是你觉得:是我很糟糕,所以导致他这个样子。 不是,你仔细分析他这句话你就明白了,他的那个脾气,全部都是来自于他内心的愤怒、恐惧、担心,而不是来自你。换成谁都一样。 要点三:我们能够做的事是照顾好自己。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先说“三不要”。 第一,不是我导致的。 第二,不是我能控制的。 第三,不是我能治愈的。 你别自己承担那么多的责任。 “要”什么呢? 第一,要避免一直为边缘性人格障碍者撑腰。别他说什么,你都支持他,他怎么发飙你都行。 第二,要避免重蹈边缘性人格障碍者的覆辙。你不能够被他影响,接受他的价值观,然后也变得这么极端。 第三,要坚持过好你自己的生活。就是如果你不能够给自己找到一个良好的生活规律、环境,或者找到自己的爱好、对自己稍微好一点的这种方法,那可能你就会被他完全带进去,在“洗衣机”和“高压锅”里边转。 要点四: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轻易地否认问题,就是不要说没事,我们家其实挺好的。接着小心间歇性强化,这一点是非常要注意的东西。间歇强化是对他人行为进行鼓励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
-
那个界限就设立好了,自己跟他人都变得很舒服了。不要一味地做海绵。我们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有两种比喻,一种是海绵,一种是镜子。镜子的特点是你骂它,它就骂你,反射回去了。海绵的特点是你说什么我都吸收
很多人不敢解决自己婚姻当中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怕孤独。我老了怎么办?我现在老了,没法儿再结婚了怎么办?这时候你要知道:最终极的孤独是你在这个婚姻当中,但是你一直在受到虐待,而且跟谁说他们都不理解,这才是最痛苦的事。 恐惧和焦虑并不等于无助。虽然大家能够理解你有恐惧、有焦虑,但是并不等于无助。所以,做出你自己的决定,你可以做很多事。另外,坚信你不应受到恶劣的对待。人的价值是一样的,每个人的价值是一样,没有人应该在婚姻当中、在家庭当中受到虐待。虐待性的亲密关系,会导致你失去自我,那才是最终极的孤独。 接下来,建议二:你要学会设置界限、磨炼技巧。你得给自己设定一个保护的边界,这个边界是你的底线,不能随便被越过的。 设置界限、磨炼技巧的要点一: 辨识强烈情感反应的“导火索”。 学会避开情绪反应,在对方情绪反应极大的时候,不要做出过多回应。 要点二:确定你的个人界限。你不能控制他的想法,你只能够给自己设置界限。 什么叫给自己设置界限?这里边有一些是你在亲密关系当中的最基本的权利要素,包括你有得到对方的情感支持、鼓励和善意的权利;你有得到对方倾听、善意和尊重的回应的权利;即便和其他人的观点不一样,也能拥有自己观点的权利;个人感受和经历得到承认的权利;能自由地过一种没有过度谴责、羞辱、批评和判断的生活的权利。 孔夫子讲,“从心所欲不逾矩”了,那个界限就设立好了,自己跟他人都变得很舒服了。 除了设置界限之外,要点四:你得学会化解怒火和指责的沟通方式。 简单地讲,首先你要学会平和地沟通,不用辩解,也不用否定、反击,但是也不退缩,很平和。第二,复述,反馈,倾听。就是当对方说我恨你的时候,你说“我现在感觉到你很恨我”,这话很有力量,千万不要小看这样的话。就是简单地把对方此刻的情绪想法复述出来,就好了。你不用说这是对还是错。你凭什么恨我,你为什么恨我,我值得你那么恨吗,这种话只会拱火,只会让他的火气变得越来越大。能让他冷静的话,就是“我能够体会到你现在很恨我”。复述、反馈、倾听。这是我们讲过很多次的东西。 建议三:自信清晰地申明你的需求。 其要点一:不要一味地做海绵。我们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有两种比喻,一种是海绵,一种是镜子。镜子的特点是你骂它,它就骂你,反射回去了。海绵的特点是你说什么我都吸收。如果一个人在生活当中只是做海绵,你就变成了受气包,你的边界是永远无法建立起来的。所以,适当的时候,你也需要做镜子。
-
有理有据有节 不卑不亢放下情绪陈述事实
什么叫不卑不亢?就是你自己不着急,不生气,然后坚定好自己的立场,能够耐心地理解她。 要点四:在设定界限的过程当中,你必须得要求BPD患者做出改变。 要求改变的过程有这么几个步骤: 第一个,描述。跟《非暴力沟通》里教我们的一模一样, 第一先说事实。 第二个,表达。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第三个,申明。提出要求。 最后,强化。学会应对对方的反抗,坚持自己的界限。 申明是什么呢?比如说:我确实关心你的感受,我也确实想要解决我们的难题。当气氛变得紧张,我们开始对彼此大喊大叫的时候,我们应该暂停交流,等大家都平静下来之后再继续。我必须这样做才能感觉好一点 申明,就是你要说出来你对他的关心,你不是因为这件事就完全放弃他了。但是你也要申明你的立场:我不希望用喊叫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我们说,在黑与白之外,应该怎么处理呢?就是人们很容易被边缘性人格障碍者非黑即白的思考方式影响,认为自己只有两种选择,留下或者离开。但其实有很多种别的选择。无论何时,只要边缘性人格障碍者侵犯了你的界限,你就可以暂时离开。你看,暂时离开就是一个灰色地带。 如果你能够进行一些正念的修炼,每天能够关注一下自己的呼吸,保持在当下,然后体会此时此地的正念的状态,对于双方调节情绪都会有帮助。
雪山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401条 )
- 心学的诞生
- 1
- 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
- 2
- 精神问题有什么可笑的
- 2
- 不去讨好任何人
- 6
- 华尔街之狼
- 1
- 爱的流动
- 2
- 权力
- 3
- 中年之路
- 3
- 控糖革命
- 3
- 我可能错了
- 5
- 幸福的方法
- 1
- 心智力:商业奇迹的底层思维
- 2
- 了不起的中国妈妈
- 1
- 养育女孩
- 3
- 离经叛道
- 3
- 活出生命的意义
- 1
- 减肥不是挨饿而是与食物合作
- 2
-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 1
- 低风险创业:经典完整版
- 3
- 原生家庭木马快筛
- 6
-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 2
- 传习录说什么
- 5
- 海鸥乔纳森 ( 精装彩绘版)
- 1
- 梁启超家书
- 1
- 苦难的意义
- 1
- 百万英镑
- 1
- 听懂另一半
- 2
- 破解欺凌的游戏
- 3
- 反时间管理
- 1
-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 6
- 道德经
- 5
-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
- 1
- 跳出头脑,融入生活
- 4
- 习惯逃避
- 39
- 了凡四训
- 8
- 八堂自然课
- 5
- 纳瓦尔宝典
- 14
- 吸引法则
- 15
- 一个世纪的人生课
- 1
-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 1
- 陌生人效应
- 2
- 掌控注意力
- 1
- 人生答案之书
- 1
- 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
- 2
- 我想要两颗西柚
- 1
- 变好的方法
- 1
- 在世界上找到你的位置
- 2
- 人生只有一件事
- 2
- 李煜词集
- 1
- 轻疗愈
- 2
- 逆商
- 1
- 第3选择
- 1
- 正午之魔
- 1
- 修复玻璃心
- 3
- 我们内心的冲突
- 1
- 我战胜了坏情绪
- 1
-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
- 1
- 焦虑自救手册
- 2
- 拿铁因素
- 1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 1
- 小妇人
- 1
-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 1
- 清醒地活
- 1
- 香奈儿的态度
- 1
- 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
- 1
- 道连·格雷的画像
- 1
- 情人
- 1
- 绿山墙的安妮
- 1
- 巴黎圣母院
- 1
- 遇见未知的自己
- 1
- 升维:不确定时代的决策博弈
- 1
- 人生的底气
- 1
-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 1
- 向宇宙下订单
- 2
- 放弃的艺术
- 1
- 正见
- 1
- 减法
- 1
- 啊2.0
- 2
- 目标感
- 1
- 次第花开
- 1
- 生活的哲学
- 1
- 悲惨世界
- 1
- 不生气
- 4
- 贪婪的多巴胺
- 2
- 小狗钱钱
- 2
- 无处不在的人格
- 3
- 瓦尔登湖
- 3
-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
- 3
- 社会性动物(第12版)
- 2
- 常识工作法
- 1
- 活好
- 1
- 授权
- 1
- 好奇心
- 1
- 与哲学家谈快乐
- 1
- 易经
- 1
- 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
- 1
- 我会独立思考
- 1
- 低风险创业
- 1
- 身体从未忘记
- 1
- 自尊(原书第4版)
- 1
- 身为职场女性
- 4
- 心态
- 2
- 心的重建
- 2
- 思维的囚徒
- 1
- 增广贤文
- 4
- 人心红利
- 1
-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十卷本)
- 1
- 拿破仑传
- 1
- 把自己当回事儿
- 16
- 原因与结果法则
- 6
- 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
- 1
- 心
- 15
- 博弈论与生活
- 1
- 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
- 1
- 饮食术
- 3
- 反脆弱: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 10
- 先学会爱自己,再遇见对的你
- 4
- 世界观(原书第2版)
- 1
- 如何克服社交焦虑
- 2
- 巴黎:现代城市的发明
- 1
- 人间值得
- 7
- 全球上瘾
- 1
- 你的顾客需要一个好故事
- 1
- 墨菲定律
- 9
- 少有人走的路8
- 1
- 越自律,越自由
- 15
- 当你不再讨好别人,全世界都会来爱你
- 8
- 少有人走的路2
- 1
-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
- 1
- 高效能人士的第八个习惯
- 2
- 孔子
- 1
-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 1
- 正念的奇迹
- 4
- 意志力
- 2
- 自我成长的力量
- 1
- 以色列
- 1
- 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
- 8
- 所有的答案都在人生里
- 4
- 自控力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