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丘Green对《看到希望的森林》的笔记(13)
-
第3页
没有耐心读书的人是写不出小说的。 引自第3页 -
第26页
从这个角度看,金庸作品动人的力量往往不是忠孝节义,不是简单的黑白分明的价值标准,刚好相反,那种两难困局所引发的心理焦虑和冲突才是最动人的地方。倒过来看其实是在讽刺,金庸用或明或暗的手法反讽所谓的大道德、大传统。门派也好,名利也好,荣耀也好,他在讽刺这种虚假、不合理,甚至荒唐,逼迫人们在困局面前做出选择的规则。 引自第26页 -
第33页
生命就是这样子的,永远不知道你现在这一秒钟所做的任何微不足道的好事,可能你自己都记不住,但是在未来的某一瞬间,或许真的会有好报。不是说什么很玄妙的因果,而是你永远想不到生命会碰撞出怎样的关系。 引自第33页 -
第50页
爱是所有瘟疫中最为黑暗的。假如一个人可以为爱而死,那么它还会有些乐趣,可是人们几乎都可以在爱的创伤中痊愈。如果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一切都是不完美的,爱是完全不完美中最为完美的。 引自第50页 -
第87页
我觉得这种懂得自嘲的幽默才是最高境界的幽默。 引自第87页 -
第99页
铁血宰相这个标签来自他很著名的演说。他说,“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 引自第99页 -
第106页
李鸿章访问欧洲时,到了德国,拜会了这位铁血宰相。他同俾斯麦说,他曾经镇压了太平天国,功勋赫赫。他以为俾斯麦会称赞他,可是俾斯麦并没有什么强烈的表情,只是很淡然地说:我国与贵国恰相反,以消灭异种为荣,以屠戮本族为耻。李鸿章大权在手,来到国外居然被俾斯麦这样顶了一句,自觉羞愧难当,心情也非常不好。 引自第106页 -
第106页
讲到俾斯麦,我再一次想到,以前有人评价曹操“是非功罪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俾斯麦也是这样。 引自第106页 -
第115页
所以很奇怪,这种大师,伟大的创作者、艺术家,他们的爱情的取向,好像我们不能用平常人的标准来要求。 引自第115页 -
第128页
我觉得那几年可能最令所有浪漫主义者羡慕。为什么羡慕呢?因为站在回顾的视角,我们可以清晰地看清历史走向,知道后来他们革命成功了,不会死去。当我们知道一个人不会死、一定会成功,有美好的结局的时候,那他经历的种种艰苦挑战就纯粹是生活的过程而已。就像我们看电影,我们知道男主角其实不会死的,那他在过程中与坏人打斗,我们虽然看得心惊肉跳,可是心里还是有安全网,是打了底的。 引自第128页
牧丘Green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073条 )
- 窄门
- 2
- 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
- 4
- 一九八四
- 7
- 考古何以可能?
- 1
- 幸福之路
- 34
- 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
- 3
- 性心理学
- 26
- 楞严经
- 3
- 六韬
- 12
- 西方政治传统
- 10
- 心理学入门
- 3
- 图解行为心理学 瞬间读懂他人行为背后的秘密
- 1
- 鸳鸯六七四
- 4
- 伊斯兰教史
- 47
- 奥斯曼-土耳其的发现
- 2
- 密宗
- 6
- 为何一切尚未消失?
- 14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 8
- 反与正 婚礼集 夏天集
- 12
- 秦腔
- 5
- 卡利古拉
- 4
- 正义者
- 4
- 快乐的死
- 22
-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 20
- 模糊性的道德
- 16
- 佛像的历史
- 13
- 中国建筑史
- 7
- 革命的形成
- 12
- 维摩诘经
- 13
- 毛泽东文集 第6卷
- 12
- 四十二章經
- 13
- 李敖回忆录
- 2
- 法律的悖论
- 32
- 自我的超越性
- 5
- 要焚毁萨德吗
- 15
- 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
- 3
- 鼠疫
- 10
- 精神疾病与心理学
- 22
- 万古江河
- 6
-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 3
- 审美无意识
- 7
- 局外人
- 6
- 娱乐何为
- 20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 18
-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 84
- 毛泽东传
- 12
- 康熙的红票
- 34
- 摩西的生平
- 17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 8
- 流言
- 51
- 梵网经
- 34
- 小团圆
- 7
- 悲欣交集——弘一法师自述
- 37
- 论自由
- 21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41
- 传习录
- 10
- 龙头凤尾
- 14
- 怨女
- 10
- 金刚经
- 10
- 走出中东
- 37
- 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
- 7
-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 28
- 药师经讲记
- 6
- 半生缘
- 17
- 中国性研究
- 3
- 为自由招魂
- 15
- 北京法源寺
- 2
- 圆觉经
- 8
- 地藏经•药师经
- 4
- 佛学纲要 佛教概论
- 15
-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 6
- 禅与日本文化
- 10
- 同意
- 2
- 资本主义的未来
- 7
- 政治经济学
- 11
- 谈谈方法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