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ne A.对《社会如何记忆》的笔记(3)

Reine A.
Reine A. (给梦想一点时间)

读过 社会如何记忆

社会如何记忆
  • 书名: 社会如何记忆
  • 作者: 保罗·康纳顿
  • 页数: 132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 2000-12
  • 导论

    Paul Connerton 是一位英国社会人类学家,他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关于记忆。在他的第一本书,《社会如何记忆》1989中,讨论了集体记忆,认为在衣着、手势、音乐表演和其他社会社会实践中包含嵌入了记忆。在2009年的新作《how modernity forgets》中,强调了“地方记忆”,亦身体有关地形的记忆。他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特殊的“遗忘”,联结着分离社会生活与地方性的过程,也是分类社会生活与人类维度的过程,如超人速度,超大城市等大到难以记忆,消费主义与劳动过程的分离,都市建筑的短期寿命,和可行走的城市的城市。

    《社会如何记忆》这本书讨论的是群体的记忆如何传播和保持?

    “对于记忆本身,我们对现在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关于过去的知识。过去的回忆可能会影响歪曲我们对现在的体验。

    至于社会记忆本身,过去的形象一般会使现在的社会秩序合法化。任何社会秩序下的参与者必须具有一个共同的记忆。

    作者想要描述即在传统中又作为传统的一种非刻写式的实践,如何得到传输。他认为,如果有什么社会记忆的话,在纪念仪式中找到它。纪念仪式只有在它们是操演的时候,才能被证明是纪念性的。没有一个有关习惯的概念,操演作用是不可思议的;没有一个有关身体自动化的观念,习惯是不可思议的。

    社会 结构中有一种惯习,没有任何一个关于何谓社会结构的现行郑同学说对它有确切解释。”

    2018-11-03 17:03:25 回应
  • 社会记忆

    所有开头都包含回忆因素。一时间,在开始的那一刻,始作俑者似乎废除了时间顺序本身,并且被时间次序抛弃。

    法国革命为例,说明两种特殊社会活动领域的方式:纪念仪式commemorative ceremonies和身体习惯bodily practices.

    审判和处决法国路易十六: 这不是普通的处决,也不同于以往的保留帝国体系的国君的死亡,是一种公开的仪式,通过否定国王地位,让他的公共身份死亡,以驳斥国王神圣不可侵犯的光环。为了结束所有的皇家葬礼,而对路易十六进行皇家葬礼,这个仪式意在消除前一个仪式的记忆。以仪式终结帝制,是对批判对象的清算和记述。

    革命时期的服装样式, 标志了建立一套典型的身体实践的企图。 1791-1794:制服化,简洁化,中性化; 1795热月党年代:衣着自由,开始暴露身体。回忆那个时代和社会制度形式,接头的穿戴举止是社会阶层的准确象征。服装的语法,如同文学的文本,内化于人,把衣物转换成为服装结构和意义。

    两个例子都是试图与旧社会秩序决裂,但是受到历史积淀的威胁。这两个行动,是试图为一个激进的开端画出边界。建立一个开端的企图,不可避免地要回溯一种社会记忆模式。

    社会记忆与历史重构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之间的区分: 历史学家的研究对象是遗迹,本身已无从知晓的某种现象所留下的可感知标记。通过推论来证明。历史重构不依赖社会记忆。历史重构的实践可以在主要方面从社会群体的记忆获得指导性动力,显著地塑造他们的记忆。有组织的旺季organised forgeting剥夺公民的记忆。 十字军东征的历史记录的案例,历史教育的记忆和非反思的传统记忆相对立,历史作品金够了一种历史研究的准则,参与了建构一种政治身份,以及塑造某种文化的记忆。 非正式的口述史,是社群记忆的特征。闲聊是一个村子非正式地为自己建构起一段绵延的社区史,每一个人描绘和被描绘,不间断。理解一个从属群体文化的存在时,要仪式到这是一种其成员的生活史有不同节奏的文化,节奏的模式并不通过个人干预支配制度的运行来产生。是有非线性的,循环的市江岸。被访谈者的生活不是简历,而是一个循环系列。

    社会记忆的渗透性VS对其较少关注的研究,三种记忆申述种类: 个人记忆申述:那些把个人生活史作为对象的记忆行为。我在遥观自我,双重性:3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 认知记忆申述:涉及对记忆的利用,记得词义诗句、城市布局等。无需拥有任何有关知识背景或情节的信息,并不要求记忆是过去的某事,只要遇到、经历或者听说过即可。 第三种在于我们有再现某种操演的能力:如何读写,如何骑车。留下了一种习惯的所有痕迹。哲学家称之为“习惯---记忆”。

    “” 再现某种操演的能力:习惯留下的痕迹;越是铭记,越是“淡忘”

    • 柏格森:区分习惯和回忆记忆(后者才是记忆本身)
    • 罗素:区分习惯记忆(经验获致)和真实记忆(某种特殊种类的信仰,及“过去事件的意象指涉过去事件”)
    • 常被忽视
    • 空间似乎被现代约定主义(conventionalism,后面似乎又译作传统主义了)占据:认为社会空间是由约定俗成支配的;排除了单独研究习惯的可能性
    • 奥克肖特:区分规范行为(对道德标准的反思应用)和习惯行为(感情和行为的习惯),边界在于对规则的有意识引用
    • 温奇持异议:认为标准不在于能否系统阐述,而在于所作所为是否能有意义地明辨是非;习惯行为并不代表对规范的无意识,故而是虚假分类
    • 萨林斯:通过将结构语言学运用于服装系统,和温奇殊途同归
      • 索绪尔:区分语言language和言语speech,排除交际的物理特征;另辟出“实行方面”,代码逻辑
      • 服装系统类语言结构:scheme,一种句法、生成语法、语义对立;衣服是文本特质textual quality的具体组合;观念被嵌入视觉
      • 以上是基于观察者而非穿戴者立场
      • 穿戴者视角:衣服是符号,起约束作用;服装系统象征并造成了行为范畴的存在,并使之习惯化(但习惯概念本身遭到含蓄的忽略)“引用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889163/

    三种记忆类型中,个人和认知的记忆详尽研究,习惯——记忆被忽略。 个人记忆:精神分析专家从心理分析,专注个人生活史的过程。把过去带入现在的两种对照方式的差别:潜意识显露acting out和记忆。acting out有强迫性重复,佛洛依德看来潜意识通过移情transferece来记忆。他把移情描述为用来抑制病人的强迫性重复并把它转变为记忆动机的主要工具。 认知记忆:实验心理学认为核心是编码概念,研究普遍心理机能。记忆是一个建构问题,是“图式schema ,代码化。可以语义代码、口头代码、视觉代码。

    习惯--记忆,不是通过学习规范和规则来学习的,,如掌握语言或举止,只有当我们忘记他们是规范,才能把握。习惯行为与规范行为之间的分界线,取决于是否有意识地应用了规则。

    作者看来,社会习惯在本质上是合规操演。

    “ Halbwachs哈布瓦赫:承认社会记忆的重要性,并认为个人通过社会群体身份(尤其是亲属、宗教、阶级归属)得以获取、定位和回溯记忆

    • 群体给个人提供了在其中定位记忆的框架,个人通过一种映射在群体提供的心理空间里定位,这些心理空间总是从具体社会群体占据的物质空间获得支持并回溯到那里
    • 认为个人和社会保存和重现记忆两个问题密不可分
    • 但他的问题在于,并未解释集体记忆如何代代相传

    个人如何保存和重现记忆?社会如何保存和重现记忆?

    研究i的社会构成,就是研究使共同记忆成为可能的传授行为。作者把纪念仪式和身体实践作为两种传授行为。有关过去的意象和有关过去的记忆知识,是铜鼓操演来传达和维持的。

    2018-11-03 17:18:46 2人喜欢 回应
  • 身体实践

    记忆如何在身体中积淀或积累? 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

    第一,体化实践incorporating:一个传达人sender以他们自己现在的身体举动传达信息,只有亲身在场,才能传达。对文化特有姿势的记忆是一个体化实践的例子,姿势对于共有记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权力和登记)对于权威的编排choreography 通过身体来表达。在文化意义上说,特定的姿势操演为我们提供了身体的助记方法mnenomics. 第二,刻写实践inscribing:记录.字母系统作为刻写实践的例子。这是一种把人生的时间属性系统地转化成书写符号的空间属性并因此而存在的实践。 案例1:用刻写传递的任何记述,被不可改变地固定下来,其撰写过程就此截止。拼音文字促进了两个过程,产生了文化创新:省力化和怀疑主义。省力化:用视觉记录取代听觉记录,字母使社会摆脱了韵律记忆的束缚。写一手好字是身体教养的一部分,规训性控制。EX: 小孩子鞋子,一种微型体操。 案例2:电影制度。电影的刻写实践使观众的体化实践成为可能,观众的体化实践也使电影的刻写实践成为可能。电影的刻写实践,是指不同于戏剧的特征:演员与观众的不同时在场。电影的被体化是一种视觉习惯,即在其中又不在其中。许多刻写实践包含体化因素。

    区分身体实践的方法:身体的仪式、身体的属性和身体的技术之间区分。 首先,身体的技术。比如:不同文化群体的手势,如意大利人的所指手势referential gesture,拟声手语gestural onomatopoeia和象征手势gestural embles/.对于来自手语库的动作进行恰当操演即取决于群体成员的习惯记忆,也无声地让他们回忆起对这个社群的忠诚。 其次,身体属性。例如,餐桌规矩。身体属性中,礼仪规范和宫廷规范被复制和记忆。宫廷规范是宫廷社会特权的社会控制。礼仪规范是作为文明人造诣的自我克制。布迪厄认为,这种刻意的考究把关注与焦点从内容和功用转移到形式和方式,试图以此否定吃喝与消耗的活生生的物质现实。 第三,身体的仪式。法国宫廷生活中的特权仪式,进朝亮相的仪式是对血统制度的见证。仪式性特权是一种身体的记忆术,提醒人们注意等级制。宫廷空间里的活动既是一个文化的象征形式,也是以各记忆系统。

    作为文化特有种类的身体实践,需要把认知记忆和习惯记忆结合起来。操演包括在全体全套活动中的动作,不仅让操演者回忆起该群体认为重要的分类系统,也要求产生习惯记忆。在操演当中,明确的分类和行为准则,被视为自然,以至于被记忆成习惯。恰恰对操演对象的习以为常,群体成员共同记忆的认知内容才具有说服力 和认知力。
    引自 身体实践

    身体实践如何被体化?实践的习惯特质。自然的自在,和勉强的自在。 能够识别recognize和能够体化incorporate间的不同:习性的表现。

    体化实践的习惯的性质: 习惯不仅仅是技能,还有感情意向。 习惯不只是癖性disposition, 癖性表示某种潜伏或潜在的东西,习惯habit表达了运作和不断被进行的活动的意思,练习和反复动作强化效果的事实。 习惯也不只是一种符号sign.以习惯活动为重要内容的体现性embodied experience经验,被纳入扩张主张cognitive imerialism的范围。

    个体实践和刻写实践都可以是解释活动的对象,追溯到sch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建立普通阐释学的建议。然而阐释学把刻写当成优先研究的对象。刻写从而文本,是享有被解释特权的对象,因为解释活动本身成为反思对象,而不是一个特定脉络下的直接操作。 文本具有相对的文化自治,能够超越过去经验之遗绪的有限性和短暂性;法学和神学尤其如此,本质上都属于阐释程序,依赖书面解释。 体化实践总是被忽视的故事:现代自然科学奖身体物质化,身体实践就此消失;人文科学Geisteswissenschaften和语言转向linguistic turn与其说反对,不如说是加强了物质现实机械化;可能是由于体化实践自身的确定性特征:掌握意味着意识的退场,是一个极为有效的记忆系统,需要记住的则需要刻写。

    体化实践提供了一个极为有效的记忆系统。刻写下来这个事实,就证明了一种被记住的意愿。我们通常把刻写当做传递社会记忆的特许形式,社会刻写体系society's systems of inscription的传播和周密化,有可能让它的记忆能力得到有说明意义的发展。然而不能低估记忆的重要性和被体化对象的持久性。体化实践的特别记忆效果,依赖于两个区别性特征:他们的存在方式和他们的获得方式。 存在方式:不会独立于操演之外“客观地”存在;获得方式:不需要明确反省的操演;某种程度的保险性,避免话语实践中必然存在的积累性质疑过程。每个群体都对身体自动化bodily automatisms 委以最急需保持的价值和范畴。这种社会结构中的惯性,至今未得到恰当解释。

    • 社会人类学者:在纪念仪式方面没有提出观点,因为对集体身份的历时成分不感兴趣
    • 格外关注历时性的历史学者:习惯性地坚持历史虚构观,以至于把仪式看成对多变的社会和政治脉络的有意回应,但无法解释在纪念仪式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对仪式的“阅读”流于表面
    • 社会学者和社会理论家:;当代约定主义conventionalism为代表的自我理解的主导模式,导致忽视作为对象范畴的人体,人体只被看做语义(或类似语言结构的意义)的载体 引自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889163/

    身体作为社会和政治意义的载体受到关注。经常被讨论的是身体的象征体系或对身体的态度或关于身体的话语。在身体作为知识对象或者话语对象的意义上,被看做是由社会构成的,但是没有看到,在身体实在具体实践和行为中被文化构成的这个意义上,它也是由社会构成的。构成constitution和建构construction两词的二义性被忽略了。然而身体的社会构成有双重含义。操演,尤其是习惯操演,对于表达和保持记忆的重要性,就是强调这种二义性,就是强调第二项词义的重要性。

    2018-11-04 18:20:39 2人推荐 4人喜欢 回应

Reine A.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8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