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小白对《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的笔记(1)

麦小白
麦小白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读过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 书名: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 作者: ﹝美﹞威尔•施瓦尔贝
  • 副标题: 一位母亲•一个儿子和书的世界
  • 页数: 352
  •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出版年: 2013-8
  • 第1页

    1 读书跟行动并不冲突,阅读真正的反面,是死亡。 2 人如果一直被某种方式教育,就觉得自己可以胡作非为了。 3 你只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他的做不完也没有关系。 4 我们都害怕停下来,因为一停下来就会感觉不对劲。 5 虽然她热衷于对日常生活精确到分钟的安排,但也理解偶尔服从冲动的重要性,只要那个冲动能够导向一个正确的决定。 6 建议很棒,但有时却很糟糕。 7 三种足以改变命运的人生选择:一种是角色最终明白他们永远无法重头来过;第二种是角色原本以为还有退路,直到最后才发现已到尽头;第三种是角色认为自己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事后才发现,最初以为没办法改变的事其实本可以改变,可是却为时已晚。 8 人们对于命运承担了选择后的结果。 9 我们坐在那里时,母亲说她真的觉得一个人的生活纯属私人领域。她认为秘密在现实生活中解决不了什么,也没有什么值得好奇的。人们说得太多,而不是太少。她认为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私人生活保密,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不需要任何理由。如果对别人的过去刨根问底,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一些足够正直有趣的好人来做事了。 10 大家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不让自己陷入不快乐中。不快乐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是最糟糕的事情了。 11 从本质上说,治疗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是一种临终护理——延缓肿瘤扩散的速度,保障病人的生活质量。 12 有时人们态度不好是因为他们不快乐。你可以板着一张脸,行事无理,但仍然抱有仁慈心,也就是说,你做什么比你怎么做重要。 13 对于已经无可挽回的事情,再多的遗憾也没有用,应该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不要抱怨没有合适的工具,而应该更好地使用拥有的工具。我们是谁,我们在哪,是上帝的安排、上帝的旨意,它可能通过人类的过错来体现。至于拥有智慧的凡人,是直面自己的弱点,设法从中得益。 14 如今我们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利己的环境,而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孤独。 15 奥丽芙的观点是:人生建立在“大爆发”和“小爆发”上。大爆炸是指结婚、生子、亲密关系这些让你漂浮不定的私密事情,但这些大爆发中暗含危险,涌动着看不见的暗流。这也是为何同时需要小爆炸来平衡的原因:比如对你特别亲切的小店员,或是快餐店里记得你喝哪一种咖啡的服务员,总之,里头的玄机很多。

    2014-05-22 20:09:10 3人喜欢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