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炜对《诗里特别有禅》的笔记(21)

诗里特别有禅
  • 书名: 诗里特别有禅
  • 作者: 骆玉明
  • 页数: 216
  •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 2013-5-27
  • 第10页 第一章 鸟鸣山更幽

    你听到了声音,然后听到了幽静。 禅宗的空,我理解是老子说的道,哲学里永恒真理,物理学中光的波粒二相性。它是无法直接看到,观察到,体会到的,但它又是可以体验的,办法就是通过曲折的,间接的方法去体会,去感知。我们从鸟鸣,蝉噪中体会到了幽静;从王维的鹿柴中描写的光和声音的似有若无体会到无时不在的流动和变化;从蛙跃古池的俳句中看到永恒与当下的瞬间同时呈现。 禅意是一个新的境界,新的世界。

    2014-08-19 08:33:54 回应
  • 第20页 拈花微笑

    禅宗不立文字,不通过经典来传播。对于一个理科男,非常难以理解。不过书中引用了大量公案,诗歌,包括本书也是通过文字在解释禅。我理解这一章的意思应该是指语言文字在传达思想上是有局限的,无法百分百准确传达。这就是

    道可道,非常道
    引自 拈花微笑

    的意思。 从诗词入手,通过艺术的角度来传达一种精深玄妙的思想-禅宗,让我对艺术的力量有了新的认识。

    2014-08-19 18:39:10 回应
  • 第35页 何处惹尘埃

    禅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2014-08-20 18:26:53 回应
  • 第29页 何处惹尘埃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2014-08-21 07:33:02 回应
  • 第42页 满船空载明月归

    人心是被欲望驱使的,俗世中人眼中世界也因为心中的欲望而变形。心情好时看谁都顺眼,心情不好时看谁都别扭。与之相对的是德诚禅师,王维这些有道高人,世外隐者。放下了俗世的一些欲望,满船空臷明月归。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里又不要以理科生的非黑即白的态度来看欲望。人若欲望全灭,也就了无生趣了。关键是个合适的度。所谓俗人与高士之别,也在俗人欲望无度,被欲望驱使,一波才动万波随,陷入了因果循环的洪流中无力自拔。 以前对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理解不深,只是一个很好看的画面。从禅宗的角度,看到的又深了一层。渡口码头车站机场是人来人往的地方,最能代表人在俗世中奔波劳碌的状态。野渡无人一下子让我从那个停不下来的奔波中跳出来,体验到一种清静自在的生活状态。

    2014-08-21 07:37:52 回应
  • 第59页 坐看云起时

    佛理说世上一切都在随时变化中,如果执着于一个固定目标就是偏执了。随着因果变化,原来的对变成了错,因为形成对的因果条件变了。回看互联网历史上的各种兴衰更替,很好地印证了这个道理。 作为一个基层管理者,一个理工男,我平时工作方式大致如下。首先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制定一个计划,辅以各种流程,规范。一步一步执行计划,并不断对照目标,检查进度,做出调整。我总是希望一切都在计划和掌控之内。在有些情况下,这就是执。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原来退步是向前。这种事情我也经历过了。在刚刚结束的这个项目中,我们采用了真正敏捷的方式来管理。之所以说真正敏捷,是我们放弃了很多以前的习惯作法,没有像过去一样挂羊头卖狗肉,号称敏捷而实际上走过去的老路。我们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多困难,进度远远落后于计划。我从每日具体项目工作中退出,把嘴闭上。放手让团队自己去计划,执行,总结,改进。真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原来希望通过敏捷方式管理提高生产力,结果是我们团队每个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了,但项目的目标并没有超额完成。换句话说,原来目标是提高生产力的生产数量,结果是生产数量并没有大的变化而产品质量有极大改进。

    2014-08-22 07:57:18 回应
  • 第68页 春在枝头已十分

    禅宗心外无佛,强调的是向内的自省。开悟是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我,不管悟道的过程多么曲折,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明白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知道如何让我与环境,与世界和谐共存。 这一章主要强调的还是悟道的最终目的是认识自己,向内学习。与其他宗教和学说把真理看做高于普通人的神圣存在,向外求索的学习路径不一样。

    2014-08-25 07:34:47 回应
  • 第75页 只许佳人独自知

    学禅是为了开悟,但佛法不能直接从文字,语言中解读,要听弦外之音。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小姐说什么并不重要,解风情的檀郎知道她是要通过说话要檀郎注意她,体会她的情意。 这和艺术的体验也是一个道理。刚看到豆瓣上拐子流星锤的一篇论雅俗共赏的文章。里面提到,多数人只不过欣赏了俗的那一部分,而没有体会到雅的部分。只注意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而没注意是怎样讲这个故事的。小姐说,小玉给我倒杯水,小玉,花怎么谢了。如果檀郎真以为她要喝水,就是一个不解风情的蠢货了。

    2014-08-27 18:46:48 回应
  • 第81页 只许佳人独自知

    开悟最大的障碍还是对情的依恋。徐渭写下玉禅师翠乡一梦,让我对此人刮目相看。过去认为他不过是个像梵高一样的不得志画家,原来是一位大家。 情是人本能的欲,色是其中最大的,最深的欲望。我们摆脱不了它,却要超越它才能开悟。正是眀月和尚说的。

    俺法门像什么?像荷叶上露水珠儿,又要沾着,又要不沾着;又像荷叶下淤泥藕节,又不要龌龊,又要些龌龊。
    引自 只许佳人独自知
    2014-08-28 07:12:38 回应
  • 第88页 我今不是渠

    我和影子的关系就像真我和我的表象-我们平时自认为的那个我 的关系。影子受光线的影响,时长时短,我的肉身也是受外界条件影响的,并非真我。 安徒生写过一篇童话就叫影子,讲一个人被自己的影子陶醉,最近和影子交换了位置,成为影子的附属。当时读不懂,现在想来他也是影射被自己的影子-官位,名望拖累,而失去自我的人。

    2014-08-28 18:25:08 回应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