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星对《有所不为的反叛者》的笔记(2)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 书名: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 作者: 罗新
  • 副标题: 批判、怀疑与想象力
  • 页数: 28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 2019-5
  • 阅读怪思

    最近在看罗新《有所不为的反叛者》一书,其中他在《匈奴:故事还是历史》一文中提到,他在蒙古国考察时,穿越了古时所称的“大漠”,跨越难度之大更显是一道阻隔南北漠的“天堑”,罗新认为大漠对于当地当时人来说,虽然跨越难度大,但并不能阻止他们南北通行以求生存,这是他们在这艰苦环境中长期生活的本领。反而,这是他们防卫南方定居社会远征军的天然屏障,因为对于南方的中原帝国来说,这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需要耗费无数的人力物力才能让大军穿越并保持战斗力,古往今来越者寥寥。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我想,农业社会真的没有外向性吗,农业帝国真的没有扩张性吗?不见得吧?我们常说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保持相当的稳定性是由于四周环境的封闭性,得以让外来势力难以入侵,但相反是不是也保护了外部文明不受这一强大帝国和文明的侵袭?我们经常会做的一个假设就是当亚历山大东征的军队遇上刚刚统一的秦帝国,谁会更胜一筹?也显示出如果没有西部大漠高山的阻隔,中华文明是否会对中亚乃至更远的地区实行远征?当然或许会有人认为,如果不是这样的环境孕育,孕育不出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求“仁”与“和”,不会主动对外发动战争。但我们也都知道,这样的环境还孕育出了诸如法家、兵家等等,而且我国历代王朝基本践行的都是外儒内法,文明的核心是不是还可以认为存在着“争”的因素?试想哪个王朝君主不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功绩?

    2024-02-08 20:54:08 1人喜欢 3回应
  • “西有敦煌,东有朝阳”

    确实我们经常在阅读史料时常常会被西部北部的巨量叙述给吸引,尤其是西部文化史料的出土与发现让对西部历史的研究也更便利,有更多史料可以挖掘。但辽西地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塑造也是不容忽视的。历朝历代对该地区的防御与进攻也有很多记载。

    2024-01-27 02:03:16 回应

唐星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3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