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辰对《一盘大棋?中国新命运解析》的笔记(1)
小小辰 (carpe diem)
读过 一盘大棋?中国新命运解析
-
一些笔记
从境外势力所使用的手法看,试图让中国“自杀”的方法都是同一套路,即我在前面说过的,先制造一个真正的问题,然后在这种情况下,不顾管理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复杂性,故意提议错误的解决方案让情况变得更糟以削弱中国。这样做的目的是隐瞒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案,即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大力促进各民族和地区的平等。 引自 序言 透视当下,看清未来中国的迷局 批判性思维显得尤其重要。
任何经济体都是在其内外部诸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试图通过简单地从较发达经济体引进某些工厂或其他生产单位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是行不通的,这些被引进的工厂或其他生产单位根本达不到其在原经济体中的运行水平,这是因为其前后所处的总体生产环境是截然不同的。 引自 第5章:“一带一路”与“抱团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原因。完整的产业链对于劳动分工的增强,乃至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在分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各社会集团的关系时,以新政权奠基者的伟人气概,从最根本的意义上给出了这样一个著名定义: 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 后来,中国在实践中修正了上述观点,以适应本国借鉴1929年后苏联体制而建立起的经济模式。最初属于“人民”范畴的民族资产阶级从经济上被消灭了,但这并非毛泽东的本意,毛泽东在1949年并没有提出消灭民族资产阶级。 但在后来直到20世纪70年代,“左”倾错误日趋严重,民族资产阶级基本上被消灭了,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即农村小生产者,在人民公社体制内受到极大限制。为纠正这一错误,中国在1978年后通过家庭承包责任制恢复了本来意义上的农民阶级,同时允许私有经济成分存在,从而恢复了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政策措施纠正了“左”倾错误,但国有成分继续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体制保留下来。国家不再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但国家继续保持决定总体投资规模的能力。西方多数观察人士表示不想听中国说些什么,纡尊降贵地认为中国“转向资本主义”,但事实并非如此,从阶级观点而不是严格的经济制度意义上看,中国正在转向毛泽东最初对人民的定义,这不仅体现在中国目前的主导经济成分仍然是国有经济,即体现工人阶级领导地位的社会化大生产,还体现在中国在坚持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多种经济形式的并存。这并不是资本主义,恰恰是中国人所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引自 第18章:“个人企业家精神”救不了美国 对人民与经济体制的论述。
从量化角度看,中国经济的生产率不断增长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每年都会有所上升,而人民币币值的逐渐上调有助于中国以更低廉的人民币价格购买进口产品,因此,只要人民币汇率上调速度控制在出口商保持其竞争力的范围内,人民币汇率上调对中国就是有利的。因此,中国允许人民币逐渐升值,但升值速度必须在中国企业能够吸收的范围内;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年均升值在4%以下,其累计升值幅度远远低于1971年后最终形成的日元对美元300%的升值幅度。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大幅度提高人民币汇率的企图并没有取得成功。再者,中国也并没有像“亚洲四小龙”中的某些国家那样,依赖境外资本流入为本国固定资产投资提供资金,恰恰相反,中国始终保持收支盈余,这意味着中国的国内储蓄总额超过国内投资总额。 引自 第21章:那些曾被 “劝自杀”的国家 作者论述了为什么中国可以避免像西德,日本,或亚洲四小龙一样经济增长放缓。
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从其与日本、西德、“亚洲四小龙”和苏联打交道的经历中体会到,事实上下列政策可导致一个国家经济自杀: 1. 高估一个国家的币值可阻滞其经济发展,因此应持续对中国施加压力,促使人民币汇率过度升值。 2. 国定资产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二个最重要因素,因此可迫使中国降低固定资产投资,以阻滞其经济增长。 3. 一个国家的资产账户自由化可为从这个国家撤离巨额资金创造条件,就中国而言,这涉及数以千亿计甚至数以万亿计的资金。 4. 正如第15章所分析的那样,中国拥有体量庞大的国有企业,这是中国得以通过确定固定资产投资程度调控并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的根本原因,因此应像对待苏联那样,削弱甚或破坏中国的国有企业。 5. 四处宣称向中国投入巨额资金,无限夸大中国在快速经济发展中难免发生的问题,掩蔽中国的生活水准在世界上主要经济体中提高最快这一事实,散步可笑的谣言,将中国最伟大的经济成功说成一场经济灾难。这正是在中国的社会媒体上贬损本国成就的虚假信息不断出现的根源。 引自 第21章:那些曾被 “劝自杀”的国家 中国经济可能落入的陷阱。
小小辰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91条 )
- 这么睡,不会累
- 1
-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 1
- 给年青数学人的信 (修订版)
- 1
- 一个数学家的自画像
- 1
- 与孩子们共同生活
- 1
- 胃靠养,肠靠清2
- 1
- 胃靠养,肠靠清
- 1
- 优雅的守卫者
- 1
- 掌控习惯
- 1
- 顿悟时刻
- 1
- 半小时漫画青春期:生理篇
- 1
- 寂静的巴黎
- 1
- 王家卫访谈录
- 1
- 走出混沌——我与李天岩的数学情缘
- 1
- 心如直弦
- 1
- 深海有光
- 1
- 小习惯
- 1
- 托尔斯泰的胡子
- 1
- 我们在四维空间可以做什么
- 1
- 费曼的彩虹
- 1
- 卡尔维诺年代
- 1
- 物理之外的世界
- 1
- 中国人与日本人
- 1
- 亲爱的三毛
- 1
- 在病毒中生存
- 1
- 孩子,愿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
- 1
- 四个春天
- 1
- 科学休息
- 1
- 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 1
- 你的自信,所向披靡
- 1
- 高敏感高天赋
- 1
- 老爸评测
- 1
- 先知之後
- 1
- 战争的本质
- 1
- 成功者的游戏
- 1
- 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
- 1
- 放过自己,生活需要一点“忘却力”
- 1
- 浓缩睡眠法
- 1
- 别想太多啦
- 1
- 把时间当作朋友
- 1
- 学习之道(第2版)
- 1
- 天生疯狂
- 1
- 哪来的天才?
- 1
- 快意还乡
- 1
- 一人饮:做陶、饮茶和思考的日常
- 1
- 即答力
- 1
- 时间之书
- 1
-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 1
-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 1
- 岛上书店
- 1
- 人生整理术
- 1
- 把你交给时间
- 1
- 苦难英雄任正非
- 1
- 羊群的共识
- 1
- 亲爱的安吉维拉
- 1
- 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
- 1
- 读书年代
- 1
- 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
- 1
- 致命流感
- 1
- 父亲的力量
- 1
- 世间的陀螺
- 1
- 命运
- 1
- 神秘的印度
- 1
- 无压力社交
- 1
- 那些听过却从未搞明白的问题
- 1
- 萝西与苹果酒
- 1
- 十分钟冥想
- 1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番外篇)
- 1
- 佛兰德镜子
- 1
- 台北人
- 1
- 趣味生活简史
- 1
-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 1
- 顾准历史笔记
- 1
- 思考的艺术
- 1
- 刷盘子,还是读书?
- 1
- 别为小事抓狂
- 1
- 生活之路
- 11
- 生活教育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