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lean对《悉达多》的笔记(2)
-
第99页 盖特露德(第五章)
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和一对白首偕老的夫妻大不相同。青年时期总是只想到自己,只为自己打算。一旦建立了家庭,便要操心其他东西。我也是过来人,你当然清楚。我很钟情于你妈妈,我们完全是为爱情而结婚的。但是这种情况只维持了一年或者两年,后来就中止了爱情,最后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两个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才好。恰好孩子们出世了,先是你的两个姐姐,我们为她们操心,她们却早早夭折了。为了孩子,我们相互间要求对方的东西少了,隔阂又消失了,后来爱情又恢复了,当然不是旧的,而是完全不同爱情。从此以后爱情稳固了,不需要修修补补,一直维持了三十多年。并非所有由爱情缔结成的婚姻都能够如此美满,甚至可以说是很少如此美满的。 引自 盖特露德(第五章) 随着年纪的成长对现实认知的不算加深,对于“父亲”的这段观点,确实是认同的。但是认同终究只是认同,对于自身的期盼谁能甘愿只是认同即可?即便最后会由另一种爱情来替代爱情至少还爱过,比起毫无爱情而缔结的婚姻,至少没有遗憾。
-
第363页 悉达多(渡船夫)
原本只是为了《悉达多》,然后图书馆的预借的此版本收录了黑塞的三个短篇,当然主题还是毫无疑问直奔最末篇。于是悉达多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飞地书局昏黄的灯光下陪我度过的,和着《乌兰巴托的夜》。在悉达多和卡玛拉人生的第二次相遇,他已不再是过去那个稚嫩的少年,她也退出的昔日的繁华,她成了一名虔诚的信徒,为了一个即将仙逝的陌生人,踏上了艰辛的朝圣之路,悉达多可能不明白这是为何,而在我看来,这是因为爱情。悉达多的爱情是建立在师友的平等关系之上,悉达多为了“学习”而接近卡玛拉,卡玛拉确实给予了他所想得到的东西,同样卡玛拉也在悉达多身上学会了思考和等待,找到了庇护。两个不懂得爱情的人最后都拥有了爱情,那不同于大都数人相处的吵闹,而是彼此灵魂的相交。卡玛拉生下了悉达多的孩子,最后追随着他曾经的信仰,爱一个人的最后学会了用他的方式来思考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