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 (1)

  • 第十六章
    宋凡平在火车站被打死的那段看得太揪心了。为了兑现承诺,从监牢里逃出来打算坐火车去上海接妻子回家,结果却在临上火车前被红袖章们活活打死。也许在上海治病的妻子李兰没有写信要求他亲自去接,宋凡平就不会死...

中国有多特殊 (1)

  • 第119页 《革命之路》中的爱欲与政治
    “巴黎”永远是一个选项,无论在想象之中,还是在实践之中。如果拥抱“巴黎”的生活是不可存活的,那么没有“巴黎”的世界则是毫无生机而不可承受的。我们永远会处在“安顿”与“出走”的紧张之中。这不是因为我...

灵魂只能独行 (2)

  • 第六章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 第一章 灵魂的高贵有所敬畏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不论他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

长恨歌 (1)

  • 第295页 老克腊
    这一晚是国庆夜,有哪幢楼的平台上,放起礼花,孤零零的一朵,在湛黑的天空上缓缓舒开叶瓣,又缓缓凋零成细细的流星,渐渐消失,空中还留有一团浅白的影。许久,才融入黑夜。

思想国 (2)

  • 第255页
    按以赛亚·柏林的区分,自有分两种:一种是消极自由,另一种是积极自由。关于这一点,几天前我和和教授有过交流,何教授说消极自由是“不说”的自由,积极自由是“说不”的自由。这个归纳很好。进一步讲,无论是...
  • 第33页 巴黎墓地书
    有人将公墓比作“虚无的夜总会”,但是那些与巴黎结下不解之缘的人更愿意拿墓地与书相提并论。三百多年前,索梅兹便在他的《女雅士大辞典》(1660年版)里把书摊比作生者与死者相遇的公墓;波纳德同样把图书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