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对《聊斋志异》的笔记(20)

爱吃
爱吃 (G͂)

读过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 书名: 聊斋志异
  • 作者: [清] 蒲松龄 撰
  • 页数: 559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年: 2009-1
  • 第4页 画壁

    画壁, 写朱生孝廉进入画壁中与垂髫散花女子约会. 约会时女子上髻(表示不再是少女), 等被僧人从画壁中唤出后见到画壁上散花女子发饰亦改. 我很感兴趣的是, 这是不是隐含着"时空旅行可以改变历史"的观点? 因为创作画壁时, 必然是观赏画壁之前. 朱生的经历可以视为一场时空旅行 (画壁可以参考为一道连接虫洞的大门). 当然古人没有太强的时空观. 常常将此类现象解释为幻, 说幻由心生. 这样的说法实际上是否定了普适物理定律的存在. 这个故事很类似一些西方科幻电影的场景, 主人公回到过去, 结果出现在了二战照片上云云. 古人未必认同这些推广, 但确实是种能解释通的理论. 哈哈.

    2012-07-23 13:18:51 1人喜欢 回应
  • 第48页 婴宁:我不惯与生人睡。

    王子服向秦婴宁展示自己珍藏的花, 然后两人有一段对话。

    婴宁:枯矣。何留之 子服:此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 婴宁:存之何意 子服:以示相爱不忘也。 自上元相遇, 凝思成疾, 自分化为异物, 不图得见颜色, 幸垂怜悯。 婴宁:此大细事。至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时, 园中花, 当唤老奴来, 折一巨捆负送之。 子服:妹子痴耶? 婴宁:何便是痴? 子服:我非爱花, 爱撚花之人耳。 婴宁:葭莩之情, 爱何待言。 子服:我所谓爱,非瓜葛之爱, 乃夫妻之爱。 婴宁:有以异乎? 子服:夜共枕席耳。 婴宁(寻思良久):我不惯与生人睡。
    引自 婴宁:我不惯与生人睡。

    笑翻了...

    2022-08-07 23:27:38 2人喜欢 1回应
  • 第65页 某公

    某公后背生有羊毛, 说是转生前冥间受审, 开始被判转生为羊, 鬼吏便取来羊皮覆盖上. 随即发现他生前救过一个人, 改判托生为人. 但羊皮已经粘在身上. 鬼吏用力撕去之后, 仍然留下来一些. 于是就成为身上的羊毛. 冥间的生物科技发达如斯... 不过留仙先生不知道基因物质的存在, 否则必然有新的生物科技出来.

    2012-07-25 07:51:28 回应
  • 第85页 狐联

    长山李司寇讲狐女姊妹给焦生出的一联:

    戊戌同体, 腹中止欠一点; 己巳连踪, 足下何不双挑.
    引自 狐联

    原是打笑焦生迂腐.

    2012-07-25 10:52:58 回应
  • 第109页 夜叉

    留仙先生写夜叉国, 云夜叉们皆彪悍粗莽. 交州商人徐某泛海飘落到夜叉国, 与母夜叉生子女三人. 后来回中国, 长子封狼居胥, 而母子女皆能征战, 见者莫不辟易. 最后留仙先生化作异史氏贫嘴说,

    夜叉夫人, 亦所罕闻, 然细思之而不罕也: 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
    引自 夜叉

    笑死~

    2012-07-26 11:04:22 回应
  • 第132页 雷曹

    乐云鹤因雷曹(司雷雨的官)感一饭之德, 邀请到云间游玩. 留仙先生在这里描写了他的懵初的天文观念:

    细视星嵌天上, 如老莲实之在蓬也, 打折如瓮, 次如瓿(bu), 小如盎盂. 以手撼之, 大者坚不可动, 小星动摇, 似可摘而下者, 遂摘其一, 藏袖中. 拨云下视, 则银海苍茫, 见城郭如豆. ... 归探袖中, 摘星仍在. 出置案上, 黯黝如石, 入夜, 则光明焕发, 照射四壁. ... 每有佳客, 出以照饮. 正视之, 则条条射目.
    引自 雷曹

    在这里做一个估计: 从城郭如豆可以估计出乐君所游之云的高度. 豆的大小不超过1cm, 而普通人明视距离为25cm. 此视角大致相当于乐君看城郭的视角. 假定古代城郭大小在100m - 1km之间 (济南城区大小约5km, 古代的城郭肯定小于此), 则可以求得云的高度在2,5000m - 25,000m之间. 这个数字略高于最高云层的高度 (10000m), 普通云层, 尤其是雷雨云才2000m. 为此我们取10000m, 相当与城郭大小250m. 合理假设摘的星星为1~3等星. 放在家里看时距离大约为1m. 由于星等与距离平方呈反比, 在乐家视星等减小8个星等为 -7 ~ -5. 这大致相当与普通情况下月亮的星等 (-2 ~-13, 满月时接近-13). 因此所谓光明焕发, 照射四壁, 可以照饮是合理的. 实际上放在家里感觉肯定会更亮些, 因为有墙壁等的反光.

    2012-07-27 06:17:17 回应
  • 第101页 黄九郎 (本文探讨成人内容, 心灵澄澈者勿入)

    蒲松龄在黄九郎中判同性之性爱说道:

    男女居室,为夫妇之大伦;燥湿互通,乃阴阳之正窍。迎风待月,尚有荡检之讥;断袖分桃,难免掩鼻之丑。人必力士,鸟道乃敢生开;洞非桃源,渔篙宁许误人?今某从下流而忘返,舍正路而不由。云雨未兴,辄尔上下其手;阴阳反背,居然表里为奸。华池置无用之乡,谬说老僧入定;蛮洞乃不毛之地,遂使眇帅称戈。系赤兔于辕门,如将射戟;探大弓于国库,直欲斩关。或是监内黄鳣,访知交于昨夜;分明王家朱李,索钻报于来生。彼黑松林戎马顿来,固相安矣;设黄龙府潮水忽至,何以御之?宜断其钻刺之恨,兼塞其送迎之路。
    引自 黄九郎 (本文探讨成人内容, 心灵澄澈者勿入)

    据说明代娈童成风. 道德家们当然极力批判这种畸形的性爱. 不过道德家们的答笞多集中于同性性爱上. 蒲松龄这篇判词便是如此. 古人写性爱往往用词隐晦, 影射比喻居多. 判词认为, 同性性爱不妥之处在于 0. 不符合孟子的凛然大义 (做爱不是为了寻欢, 而是为了大伦?). 1. 不够润滑 (good point), 2. 与阴交感受不同 (that's the fun, baby.) 3. 前戏与异性不同 (it depends), 4. 不能生育后代 5. 不洁净. 现在看来伦理(无论东西方)才是主要问题. 不过可以预见以后同性婚姻会得到社会宽容. [注]: 燥湿, 阴阳当然是借喻男女性器. 短袖分桃是最常见形容同性恋的典故; 鸟道, 桃源洞, 借喻肛门, 阴道; 云雨, 做爱, 楚辞里的典故; 上下其手, 左传里的典故, 借指反复无常, 这里反而作实了这个典故, 借喻前戏; 华池, 蛮洞, 又是借喻阴道肛门; 老僧, 眇帅, 借喻阴茎; 赤兔大弓两句, 借喻做爱之开始; 监内黄鳣, 梦下体出黄鳣的典故, 借喻同性做爱; 王家朱李, 王家的红色李子, 为防止人获得种子, 钻掉其核, 比喻不能生育后代; 黑松林, 黄龙府潮水, 应是指阴毛和排泄物;

    2012-07-27 07:35:53 回应
  • 第139页 黑兽

    留仙先生说, "獮最畏狨", 所谓"贪吏似獮". 獮古语称秋天打猎, 却查不到是今天的那种动物. 仅有一处说獮即猕, 猕猴. 而狨释义为金线狨, 应当不是金丝猴因为金丝猴几乎都是素食. 可能是山魈或狒狒一类或者卷尾猴之属的猿类动物, 即今天称为狨的动物.

    2012-07-27 08:13:58 回应
  • 第145页 罗刹海市: 世情如鬼

    罗刹海市写青年商人马骥泛海漂落到罗刹国. 其民审美与中国相反: 以丑为美, 以美为丑. 马骥扮丑角婆娑歌舞讨得国王欢心. 不久在朝中受到排挤, 经乡民介绍下海至贸易中心的海中市, 机缘巧合来到龙宫并与龙女结婚生子. 马骥最后思乡情怯, 与龙女分开回家. 经历颇为曲折. 最后蒲松龄评论道:

    花面逢迎, 世情如鬼. 嗜痂之癖, 举世一辙. '小惭小好, 大惭大好', 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 其不骇而走者, 盖几希矣. 彼陵阳痴子, 将抱连城玉向何处哭? 呜呼! 显荣富贵, 当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引自 罗刹海市: 世情如鬼

    这段话立意自然是批评社会现实. 但看了几处翻译, 都翻的过于空洞, 过分强调了聊斋一书的批判性. 实际上, 这段文字的理解可实可虚. 直译如下, (在罗刹国)为求富贵, 马生不得不涂花脸来逢迎其国民, 这里的世俗人情真像鬼域一样冷淡啊! (文中交代过, 罗刹国重相貌不重文章) 想来世上的各种怪癖真是如出一辙. '小的曲意奉承得小利, 大的曲意奉承得大利', 假如马生公然以真面目游都市, 罗刹国人不惊骇而走的, 没有几个. 如此以来, 像陵阳的卞和这样的人, 将到哪里抱着连城玉哭呢? 呜呼! 想荣华富贵, 还不如(像马生一样)在海市蜃楼中求取! [注]: 花面: 形容戏子, 也有说法是假面孔. 嗜痂之癖: 典故来自南朝宋刘邕, 喜嗜痂, 谓之味如鲍鱼. 菽園雜記载, 古人嗜味之偏, 僻谬极矣. 南朝宋刘邕喜嗜痂, 明初泐季潭喜糞中芝麻, 趙輝食女人陰津月水。南京內官秦力強喜食胎衣。南京國子祭酒劉俊喜食蚯蚓. 小惭大惭, 语出自唐代韩愈与冯宿论文书, 意为形容曲意奉承. 陵阳痴子: 指卞和, 封陵阳侯.

    2012-07-27 11:44:19 回应
  • 促织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引自 促织

    今天看来, 对权力集中或缺乏有效监督的国家仍然有讽刺意义.

    2012-08-08 06:47:24 回应
1人推荐
<前页 1 2 后页>

爱吃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21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