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无权 (3)

  • 68 奴隶与三角贸易
    在三角贸易中,英国、法国和殖民地时期的美洲提供出口货物和船只,非洲提供活人商品,种植园提供殖民地所需的原料。运奴船首先从英国起锚,满载工业品,用这些工业品在非洲海岸交换黑人,先赚得一份利润。接着把...
  • 163 旧殖民制度的思想基础
    旧殖民制度建立的思想基础是,英国若不垄断殖民地的市场,它的商品就无法销售。垄断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由殖民地来垄断宗主国的国内市场,这也是建立在同样的思想基础上。换句话说,旧殖民制度完全否定贸易能自...
  • 44 利物浦的发展与奴隶贸易史
    奴隶贸易的发展史,大体上也是利物浦的发展史。利物浦的第一艘运奴船于1709年开往非洲。这是一艘30吨位的中等运输船,它的出航是利物浦发展的开端。及至18世纪末,利物浦显然已成为欧洲最大的贩奴港口。这一发展...

吉他匠人 (3)

  • 162 文化原真性的矛盾
    文化的原真性,以及人们通过何种实践可以主张这种原真性,这些在手工匠人用来制作吉他和构建匠人身份所使用的方法中都颇具争议。推广“完完全全由手工制作”的一把吉他,就是保证匠人们使用的工具能最大限度地增...
  • 14 制琴事业的核心
    制琴事业的核心就是生命度的概念,凭借这一概念,制琴师与物理现象的互动就有可能超越人类理性的限制,不是通过控制或支配,而是通过有趣的探究和经验性知识的运用。在适应木材的过程中,振动音板所发出的不可预...
  • 8 造吉他的矛盾心理
    手工劳动所能带来的满足感和危险性。吉佩托也许是为自己干活,但日子过得很穷。虽然与工业革命脱节,但他有一身手艺,可以把一块顽木变成一个拥有特殊力量的物品。就像当地的巫师一样,吉他匠人也通过与非人物质...

会通与建设 (4)

  • 143 贺麟“新心学”的核心
    贺麟“新心学”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即吸收西洋文化的精华以充实、发展自身,求得文化上的独立与自主,并在“儒家思想的新开展”里达到新与旧、今与古、中与西的交融、汇合。在中国哲学史上,贺麟起到...
  • 83 中华民族通过翻译引入“新知”的两大宗
    就中华民族而言,通过翻译而引入的外来“新知”,主要有两大一是汉魏以降的佛教,二是明清以降的西学。前一项业已告段落,而后一项则仍在进行之中。晚清以来,中国之引人西学,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局限性、功利性...
  • 22 贺麟提出“新儒家”一词
    1941年8月,代表贺麟“新儒学”思想的重要文章《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发表于《思想与时代》第1期(1941年8月1日)。在《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一文中,贺麟提出了“新儒家”一词,为以后“现代新儒家”“当代新儒家...
  • 6 刘述先之新儒家“三代四群说”
    关于现代新儒家的传承谱系,刘述先(1934-2016)提出了一个“三代四群” (Four Groups in Three Generations)的架构。第一代第一群: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第二群: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第...

古人的日常礼仪 (1)

  • 15-16 从《礼运》篇看古礼的生成
    从《礼运》中的说法来看,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 其一,礼与私有观念的出现有关。如果人类社会没有形成私有观念,以及派生出来的种种奸诈之谋和争夺工具,就没有必要借助礼来协调人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其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