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小熊对《人类的明天》的笔记(37)
-
引言
我们谈论的是巨大的社会变革……在人们甚至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时候,怎么劝服他们彻底改变生活模式呢?如果有其他办法,我宁愿不改变。我觉得很多人都这样想。但现实是,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应该改变。问题是:我们能否在系统崩溃之前改变?我们研究了那些古文明,其衰落大都与食物系统失调相关。 引自 引言 1 -
一、明天的食物
至少有四道障碍,让农业转型变得十分艰难。首先是经济之锁。农产品低廉的价格给消费者造成假象。……第二是社会技术之锁。所有交通、储藏和农业原材料加工的大型基础设施都是由大农商们设计出来为自己服务的。……第三道锁呢?文化之锁。我们已经习惯于依赖加工食品。人们下厨、在家吃饭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使得我们的饮食习惯完美契合了工业化农业的生产。这是一个很难逾越的障碍。……最后,第四个障碍是政治障碍。在我2008~2014年的任期中,我很惊讶地看到,政府推出的许多政策并不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这些政策被工业化农业的意愿所左右。 引自 一、明天的食物 -
一、明天的食物
我们完全有能力通过生态农业技术来养活全人类。但这里我要强调一点,生态农业并不是回到传统农业。它不是从高生产率系统和高石化投入系统到低生产率系统的转变。生态农业是未来的农业,是21世纪的农业。这样的农业,懂得人类急需高效使用以下资源:土地、水、生物量。同时,它也能够抵御化石能源价格的挥发性增加。 引自 一、明天的食物 -
一、明天的食物
至此,我们知道,养活100亿人是可能的,方法就是使生态系统再生,保持土壤和树木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改变农业模式、引导立法朝着鼓励生态农业和永续农业的方向改变,在西方重造百万就业机会。以及,大幅减少食肉。 引自 一、明天的食物 -
二、明天的能源
“负瓦特”就是在保持可接受的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不消耗,从而可以不生产的那部分能源。 引自 二、明天的能源 -
二、明天的能源
我们生产的能源有一半都被浪费了。问题是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些“负瓦特”有点儿像塑料海洋:我们看不见它们,然而它们却无处不在。比如,在城里开着载重1300~1500千克的车,运送一个体重为70千克的人,这样做,真的合理吗?地铁里每一台视频屏幕所消耗的电量为普通家庭的两倍,安装这些屏幕真的理智吗?然而,我们被告知总共有100万台这样的屏幕……几年前的一项计算指出,在欧洲范围内,有6~7个核反应堆仅仅用于供给运行中的电子仪器,其中有两个在法国。 引自 二、明天的能源 -
二、明天的能源
与其先思考工具(车辆),不如先想想需求:我真的需要出行吗?娱乐出行有哪些?被迫出行有哪些?然后再通过制定策略来回应这些需求。策略有很多,从公共交通到私车拼车。 引自 二、明天的能源 -
二、明天的能源
几年前,我做了一项计算:一个人每天用屏幕工作7小时、娱乐约4小时,那么他生命中将有20多年的时光是在这片薄薄的反光玻璃前度过的。再加上每晚睡8小时,他将有25年在睡觉中度过。也就是在45年里,他要么在屏幕前,要么就在床上。留给他做其他所有事情的时间不到40年:购物、洗衣、吸尘器清洁、做饭、乘坐交通工具、缴费、把车送修……那么还有多少时间用来幻想、在大自然里行走、读诗、感受风、欢爱、创造、体验不寻常的关系呢?我们注意力和精力的很大一部分,不正在从政治、教育和生态这些重要问题中转移,以便在多彩又娱乐的屏幕世界里自我安慰吗?我们不该有所思考吗? 引自 二、明天的能源 -
二、明天的能源
想让所有人有房可住,最理智、最省钱、最具持续性的办法,就是住在经过精心设计的城市里,而不是分散于乡村或郊区。 引自 二、明天的能源 -
二、明天的能源
我认为,关键在于细分。我们有必要建立自立自主的社区,居民在其中能找到他们需要的所有服务,能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教育和医疗,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在社区内出行只需要步行或骑自行车,社区内的暖气与水电消耗都更加合理,而不是独立供暖,还能共享所有设备(汽车、物件、家用电器等)。在这些社区,我们要重新引入大自然和农业,以及集会、交流和休息的空间。 引自 二、明天的能源
泰迪小熊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2746条 )
- 规则的悖论
- 22
- 秦谜(插图增订版)
- 12
- 漫长的战败
- 23
- 寻觅意义
- 58
- 索拉里斯星
- 1
- 置身事内
- 20
- 中华文明格局的起源
- 26
- 我的母亲做保洁
- 1
-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
- 2
- 三国前夜
- 4
- 制造消费者
- 35
- 可能性的艺术
- 23
- 苏东坡新传
- 13
- 东京八平米
- 5
- 华夏边缘
- 19
- 不原谅也没关系
- 12
- 天朝的崩溃
- 26
- 美国的分裂
- 15
- 癌症密码
- 59
- 筚路维艰
- 39
- 巨流河
- 1
- 谣言
- 33
- 暮色将尽
- 3
- 观念的水位
- 1
- 我在上海开出租
- 2
- 生活艺术
- 18
- 深时之旅
- 15
- 法律的悖论
- 26
- 幻象
- 22
-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 34
- 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
- 3
-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 14
- Simply Said
- 15
- 战斗细胞
- 13
- 中世纪之美
- 26
- 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 27
- 美国陷阱
- 2
- 成法
- 5
- 微习惯
- 14
- 赶时间的人
- 6
- 翦商
- 8
- 创始人
- 1
- 时间
- 2
- 解忧杂货店
- 2
- 何以中国
- 4
- 我在北京送快递
- 8
- 思考,快与慢
- 41
- The Ecosystem Economy
- 74
- 三星堆之惑
- 5
- 杀死一只知更鸟
- 3
- 孔子大历史
- 24
- 萨德侯爵夫人
- 2
- 法治的细节
- 47
- 南京大屠杀
- 13
- 最温柔的教养
- 31
- 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
- 42
- 走出中东
- 19
- 中东死生门
- 16
- 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
- 25
- 静静的顿河
- 2
- 优秀的绵羊
- 50
- 厌女
- 23
- 注定一战
- 5
- 围城
- 14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 18
- 文学的读法
- 26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15
- 刷新
- 16
- 世界秩序
- 31
- 月亮和六便士
- 9
- 悉达多
- 3
- 嵇康传
- 10
- 金阁寺
- 3
- 终身成长
- 8
- 巴黎圣母院
- 7
- 系统之美
- 98
- 论不服从
- 30
- 思考的技术
- 16
- 美丽新世界
- 1
- 女性与权力
- 1
- 秦汉魏晋史探微
- 4
- 民主的逻辑
- 32
-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 3
- 漫长的余生
- 5
- 论中国
- 22
- 贫穷的本质(修订版)
- 7
- 人生十论
- 31
- 教养与文明
- 7
- 人类简史
- 28
- 灵魂的事
- 29
- 被讨厌的勇气
- 33
- 理性乐观派
- 25
- 穷查理宝典
- 25
- 公众舆论
- 8
- 如何阅读一本书
- 76
- 东晋门阀政治
- 31
- 民粹主义
- 5
-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第3版)
- 24
- 三体Ⅱ
- 12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 6
- 学会提问(原书第11版)
- 10
- 群山回唱
- 10
- 言论的边界
- 25
- 追风筝的人
- 15
- 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新知文库28)
- 40
- 灿烂千阳
- 13
- 古兰经
- 25
-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 20
- 雨
- 8
- 小径分岔的花园
- 1
- 寂寞的游戏
- 20
- 自由的基因
- 20
- 理由
- 6
- 白夜行
- 2
- 毛姆读书随笔
- 21
-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 13
- 定位
- 35
- 印度:受伤的文明
- 15
- 幽暗国度
- 20
-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 23
- 白鹿原
- 6
- 希望2·1958-1967六日战争
- 2
- 源泉
- 65
- 陆犯焉识
- 54
- 病者生存:疾病如何延续人类寿命
- 24
- 希腊神话和传说
- 3
- 边城
- 8
- 穆斯林的葬礼
- 5
- 秘境
- 6
- 钓愚
- 10
-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 29
- 霍乱时期的爱情
- 30
- 百年孤独
- 15
- 三体Ⅲ
- 5
- 三体
- 8
- 激情的政治
- 21
- 我们只是讲道理
- 2
- 无缘社会
- 2
- 繁花
- 7
- 皮囊
- 6
- 大河湾
- 10
- 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
- 13
- 世说新语译注
- 4
- 学会提问
- 2
- 阿特拉斯耸耸肩
- 12
- 诱惑者日记
- 4
- 七屋
- 9
- 流动的盛宴
- 15
- 心灵的焦灼
- 35
- 变形的陶醉
- 38
- 活着
- 11
- 鲁拜集
- 3
- 少年维特的烦恼
- 8
- 平如美棠
- 6
- 哈扎尔辞典
- 4
- 鼠疫
- 8
- 人生的意义
- 1
- 凯尔特的薄暮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