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二对《叫魂》的笔记(16)

萌二
萌二 (精神病人思路广,弱智儿童欢乐多)

读过 叫魂

叫魂
  • 书名: 叫魂
  • 作者: [美] 孔飞力
  • 副标题: 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 页数: 368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 2012-5
  • 第3页
    我们自己当代文化的许多方面,大概也可以被称之为预示性的惊颤,正战战兢兢地为我们所要创造的那个社会提供目前还难以解读的信息。归根结底,我们最大的激情,就在于将意义赋予生命——尽管这种意义有时是令人生畏的。
    引自第3页
    2012-04-28 10:07:33 回应
  • 第30页
    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肯定还是因此而引发大恐慌的可能性。如果坏人试图施行妖术,他们实际上便已在民众中触发了危险的恐惧感,因而必须受到严厉的惩罚。 若在某人的管辖范围内发生了公众动乱,那便是此人无能或无知的铁证。这比之未能完粮纳税更确定地会摧毁一个人的仕途生涯。
    引自第30页

    吐槽:看来维稳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官僚心态,尤其是在盛世之下暗流涌动的时候。

    2012-04-28 10:14:01 1回应
  • 第33页
    所谓“盛世”,是一种惯用的说法,常被人们当作德政的护符,用来装点官方文件。 整个社会竟然受到同样的危险,下层的民众与上层的权贵竟然受惑于同样的不测,这本身就暗示,社会上存在着一个有着紧密内在联系的文化网络。
    引自第33页
    2012-04-28 10:18:33 回应
  • 第40页
    在一个生活在二十世纪的西方人看来,不受约束的劳工市场,以及个人依赖他人程度和受奴役程度的下降,都是极富号召力的现象,并与“自由”与“进步”联系在一起。但它们对于一个生活于十八世纪的中国人的心态所发生的影响,却可能不尽相同。
    引自第40页

    吐槽:这种心态是需要被细致地理解的,在经济自由化、所谓资本主义萌芽的表面幻象之下,这些心态可能形成一种约束,制约着经济发展。

    2012-04-28 10:24:45 回应
  • 第41页
    在这个经济成长的时代,又有多少人根本找不到买主来购买他们的劳动力?这些人又该干些什么?
    引自第41页
    2012-04-28 10:26:36 回应
  • 第42页
    从一个十八世纪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商业的发展大概并不意味着他可以致富或他的生活会变得更安全,反而意味着在一个充满竞争并十分拥挤的社会中,他的生存空间更小了。
    引自第42页
    2012-04-28 10:32:24 回应
  • 第44页
    而白银供给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突出增长,以及在整个十八世纪八十年代的力量聚集,又使得当时的人口虽十分密集,却仍有可能出现繁荣。
    引自第44页

    吐槽:与之相对的就是嘉道危机中的货币紧缩了。

    2012-04-28 10:36:47 回应
  • 第46页
    叫魂危机恰恰发生在十八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货币供应的增长已开始缓解人口压力的前夕。在长江下游人口过于密集的地区,稻米的价格对普通平民百姓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在1768年,外部世界还只是刚刚开始在为中国人口的巨大增长支付账单。
    引自第46页

    吐槽:其实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当人口增长看上去已经超过极限的时候人口仍在持续增长,为什么马尔萨斯有时候会在一定程度失灵,导致人口增长将经济增长拖入深渊?

    2012-04-28 10:41:17 1回应
  • 第48页
    长期贫困,人口过多,基本商品缺乏。尽管女婴被溺杀的比例甚高,由于人们成婚的年龄极早(甚至达到了男子“三十即可为祖”的程度)人口增长仍在继续。
    引自第48页
    2012-04-28 10:43:25 回应
  • 第49页
    由旅行者汇集而成的人流,不能不对人们的意识发生影响。
    引自第49页
    2012-04-28 10:44:29 1人喜欢 回应
<前页 1 2 后页>

萌二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47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