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恻对《欲望之石》的笔记(1)

欲望之石
  • 书名: 欲望之石
  • 作者: [美] 汤姆·佐尔纳
  • 副标题: 权力、谎言与爱情交织的钻石梦
  • 页数: 376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年: 2016-10-1
  • 第352页
    有些观光客总是不经意地要求其他人为他们在大峡谷、多佛壁、富士山或地球上其他奇景前照相,但他们却永远也不可能真正欣赏这些奇景的深度或圆满。对于这些观光客,我一直存在着高度的兴趣。他们只会逗留一下,时间绝不会久到足以了解这些 地方。他们不会用手去轻抚这些地方的石头、不会睡在这些地方的岩穴之中,也不会看着太阳在这些地方的大石块上制造出阴影。 然而他们仍然想拥有这些地方、想让自己的影像盖在这些奇景之上,哪怕只在这些地方停留一秒钟。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人类肤浅的程度简直就像落在石块上的雨滴,来得快,去得也快。尽管如此,人类却仍渴望留下证据,证明自己曾在短暂的刹那与某种比自己更大的东西在一起。到此一游,有些度假照片上这么说。我和这儿有了联系。或许听起来荒谬,但我认为这个现象是人类在面对雄伟庄严事物时,完全自然的反应一一想要与美好共存并合而为一的冲动,几乎可以说是性的冲动。我们想要让美罩住自己、想要融入美、想要让美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想要把美当成圣体吃下肚子。我们想要紧紧抓住,因为我们相信,美可以成就内在的圆满。 特立独行的经济学家托斯丹·凡勃伦( Thorstein Veblen)注意到“成功”两个字在现代的概念中,很容易就成为骗人的字眼。因为现代人眼中的成功往往是获得财富,而非做出对集体人类较有贡献的事情。社会的取向是朝着大众对肤浅物品的喜爱而定,凡勃伦这么说。肤浅的物品愈荒唐可笑愈受欢迎。
    引自第352页
    2020-05-02 00:37:22 2人喜欢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