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对《林一厂日记(全二册)》的笔记(11)

学海无涯
学海无涯 (非杨非墨,不党不私)

读过 林一厂日记(全二册)

林一厂日记(全二册)
  • 书名: 林一厂日记(全二册)
  • 作者: 林一厂/李吉奎整理
  • 副标题: 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
  • 页数: 916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年: 2012-6
  • 第67页
    张主任委员[按:即张继]来言,与冯自由晤面,谈及史事,冯意:一、陈少白所述杨衢云事太偏,杨当时在港有一部分势力,故总理乃让伯理玺天德之名,即其后杨氏被杀,修史时似应从宽。[转68页]二、郑贯公与陈少白有意气,故陈少白所述郑事,尤不公道,修史时宜特注意郑事迹,宜加表扬。
    引自第67页

    冯自由的史识、史德,高于陈少白、邹鲁、罗香林等人。

    2012-08-27 21:25:23 回应
  • 第91页
    内附邓慕韩所撰《记尤列》、《罗香林著国父家世源流考正误》、《谢辑革命史话订正》史料三篇……邓极反对罗著,且有广府排客之语气,横溢纸上
    引自第91页

    林一厂梅县人,故有此语。罗香林学术造假在先,邓慕韩捍卫真相,即有一二过激之语,也属人之常情。黄宇和对此案已作终审判决矣。近读杨志文《对中山市翠亨村方言生成与消亡的调查分析》,甚有意思。翠亨村为一广府话语言孤岛,周围是客家村落。翠亨人与外村通婚,皆找更远处的广府人,不找客家人。

    2012-08-27 21:35:15 1回应
  • 第107页

    汪精卫演说大元帅北上入京之经过一篇,[转108页]……“十七日到上海,大元帅决定自己率领几位同志,绕道日本以赴天津,命馀人也行入京,并在津会面。”“馀人”二字原为“兄弟”,是汪未随往日本。 国民党党史篡改史料又一证据。汪的演说稿,“兄弟”改成“馀人”,欲抹杀汪在党史上的地位。

    2012-08-27 21:44:06 2回应
  • 第110页
    随嘱钟秘书调取邹[按:指邹鲁]著《少年的回顾》,……觉邹书自述少年事与余在潮州汕头所闻邱少白等所述,绝不相同。
    引自第110页

    邹鲁造假,连其乡人都无法容忍。

    2012-08-27 21:46:27 1回应
  • 第126页
    究竟罗氏所考确否,仍待复查。
    引自第126页

    林氏也怀疑罗香林“紫金说”有问题。

    2012-08-27 21:50:47 回应
  • 第134页
    会内接受顾颉刚等呈献蒋主席之九鼎全副,闻蒋主席不收此物,转送到会。
    引自第134页

    顾颉刚铸九鼎为蒋中正寿,实属可耻。此事也反衬出陈寅恪真有独立精神。陈氏备受推崇,非无因也。

    2012-08-27 21:56:05 1回应
  • 第149页
    下午在寓摘录罗香林所著《国父家世源流考》内国父家世源流图表。拟附录于《总理年谱长编初稿》内,此表与长编稿内之表不同,邓慕韩、孙镜、莫纪彭诸人大反对之。然余以为孙科、吴铁城二序,皆称许是书,孙为总理之子,吴为中山县人,岂其言皆不足信?
    引自第149页

    罗香林绑架孙科为其“紫金说”背书,用心之巧,无以复加。

    2012-08-27 22:00:33 回应
  • 第316页
    赏格,计开:孙文即孙逸仙,香山县人,花红银一千元。杨衢云,香山人,本籍福建,花红银一千元。
    引自第316页

    邹鲁《国民党史稿》竟将杨衢云赏格降为一百元,排在最末一等;林一厂审查过邹著,为何不加改正?邹鲁篡改史料,误导世人,可恶之极!

    2012-08-27 22:12:00 回应
  • 第421页
    续录《丘沧海先生之革命事略》如左:孙某所倡排满革命,名义甚正,然用会党防营以革命,亦不足恃。现今各地防营,无非湘淮旧勇,当台湾独立,台南北留用湘淮勇,不下四五万;台中义军,虽属新募,犹能死战,乃彼久练之兵,一与敌遇,土崩瓦解,真令人不胜愤懑。以后革命,其必先练十万学生军乎?
    引自第421页

    丘逢甲远见卓识,学生军成就了蒋中正。

    2012-08-27 22:19:15 回应
  • 第444页
    余意以后国人仍应有二件事须做者,(一)凡汪逆著作言论即在《民报》等之排满革命论文,均应一律禁止流传,党史中完全取消汪逆名字。此不惟洗涤历史污点,亦免使其遗留印象于后世国民之脑际;(二)汪尸是否葬在南京,虽不称戮尸之刑,亦必搜出深埋于十丈之下,免其血骨在地滋生草木,直接间接化气留毒传染于人。
    引自第444页
    2012-08-27 22:23:29 1人推荐 回应
<前页 1 2 后页>

学海无涯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66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