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生的故事 (2)

  • 巴比伦塔
    希拉鲁姆不禁心想,能够生活在这样的地方,这些都是什么人啊?他们是怎么保持理智,不堕入疯狂的?他们怎么习惯这一切?出生在这种固态“天空”下的孩子,看到下面的大地时会不会吓得尖叫起来? 也许人类本来就不...
  • 你一生的故事
    你之所以觉得费尔马定律古怪,原因在于它是从目的,以及达成目的的手段这个角度来描述光的。好像有谁向光下了一道圣旨:‘令尔等以最短或最长时间完成尔等使命。’ 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最快路径’这种说法就...

不受掌控 (11) 更多

  • 第八章 欲望的不受掌控,不受掌控的欲望 // 157
    所有这些事情中的欲望,都是想要让我们所欲望的东西可以和我们产生回应关系。 完全的不受掌控会让欲望变得没有意义,但完全的受掌控会令人感到乏味。这也就是说,一个成功的世界关系,在于可触动,而不是在于可掌...
  • 第七章 制度上*要的掌控:基本冲突的
    没有任何企业和机关单位可以承担这件事。最优化意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尽可能好的结果,并且要能保持对此过程的控制。 越是强迫要公平对待,越总是会造就新的、明显的不公不义,因为生活就是不受掌控的。我们...
  • 第六章 掌控或放手?生命历程在六个阶段上的
    当我们尝试保证事物能受到掌控时,也就同时剥夺了共鸣。 量化自我的目标就是对几乎所有的身体表现以量化的方式加以把握,以参数掌控血压、心跳、步数、血糖、热量的涉人与消耗、睡眠与休息的时长与质量、褪黑素与...
  • 五个命题 // 066
    祷告不是要对对方、某种特定的结果或事件进行操纵或掌控,而是想感受一种友善的回应,并且回应的内容不是预先就被决定好的。 共鸣带有一种赠予的性质,它可遇而不可求。
  • 五个命题 // 066
    命题五:共鸣,需要的是一个可触动,而不是受到(无节制的)掌控的世界。现代世界之所以是沉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可触动和可掌控被混淆了。
  • 第五章 物的可受掌控与经验的不受掌控:
    共鸣是一种双向的运动。单单我去汲取世界,是不够的;共鸣有个前提,即我也要让自己被呼唤着,我要被刺激着,外界的事物可以触及(erreichen)我。 如果一个人总是说我是对的、一定支持我,总是顺着我的意见、满...
  • 第四章 共鸣的世界 // 052
    共鸣关系的第三个特征是,主体之间与主体内部,以及他们所遭遇的世界都在发生变化。 化用只会停留在一种缺乏关系的关系中,触动、自我效能感与转变这三个环节的共同作用是必要的,而这种必要性清楚表明:一方面,...
  • 第三章 矛盾的反面:世界谜样般的退缩 // 034
    荒谬的事情,不是来自主体的态度,也不是来自世界的状态,而是来自两者之间的关系。加缪写道, 荒谬性,是由我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它既取决于人、也取决于世界。它(荒谬的事物)首先是两者之间唯一的纽带...
  • 第一章 侵占世界 // 015
    推动现代性的不是贪求更多,而是害怕越来越少。 我们也渴望开辟新的世界,这种渴望也驱使我们去习得新的能力与技能。除了像是高中等正式学历,为我们“开启”许多工作选项和继续升学(例如高校世界)的可能性,外...
  • 中译本前言
    主流的欧洲语言——德语、英语、法语或西班牙语——在语法上只有两种形式:主动式与被动式。我怀疑,就是因为这样,现代文化总是在寻求“主动支配的极大化”(进行掌控)与“极端被动的无力感”之间来回摆荡。
  • 译者导读:超越“内卷”困境的社会学思考 // 001
    人类有一种很特殊的生存模式:人会像植物那样先融入环境中,了解世界是什么样的,然后再以此调整白己立身处世的方式,像动物那样应对环境。” 以脱离自我的客观视角建立起自己立身处世的方式 我们在听音乐的当下...

何故为敌 (7) 更多

  • 三 赞美不纯正 / 153
    另外,说真话需要一个特定的权力背景。福柯说,说真话的人是“通过语句向暴君说真相的~说真话总与“说”有关,如果说者缺乏说的权利或地位,说话者总要冒着某种风险。 抵制每个暴君式行径总意味着,要反抗暴君式...
  • 三 赞美不纯正 / 153
    一个社会只有将自己理解为开放、多元、自由主义的,才不会对宗教信仰和无神论者的生活理念做规定,才能对他类信仰的个体和躯体实施保护,才能对美好生活、爱情及幸福的他类理解与习惯给予保护。 就个人而言,生活...
  • 纯正的 / 136
    “伊斯兰国”的恐怖暴力不是突然出现的。那些被操纵的傀儡,所有走上自杀袭击,或被教唆加入叙利亚、伊拉克战争的人,他们事先都经过了思想灌输;这些灌输使他们只能将他人视为敌人,并知道他们可以杀死敌人而不...
  • 自然的 / 112
    一个对希腊文学有足够了解的人,会慢慢将自己的思维同他人的联系起来。men世界是你出生的地方,de世界是你决定居住的地方。”
  • 同质性 / 097
    将一个现代国家设想为具单一文化与宗教的民族,显得尤其滑稽可笑,它既反历史,又不顾事实,只是如今它又被渴望,甚嚣尘上。
  • 仇恨与歧视(2):机构性的种族主义/ 067
    要为自己发声总需要克服恐惧感,不仅如此,还要克服羞耻感。因为每一次反驳、每一次提出异议都需要提及自己受到的贬低和伤害。
  • 前言 / 001
    事态之所以发展至此,是因为我们往往在震惊之下选择了沉默;是因为我们被恐吓吓倒了,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对待这些狂叫恐吓,因为我们感到无助,感到瘫软无力,因为我们在恐怖下丧失了语言能力。这也正是仇恨的...

和语言漫步的日记 (12) 更多

  • 四月七日
    只依赖于用母语获得的信息是危险的。我想,学外语的理由之一正在于此。如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许多的日本人将美国的报纸和日本的报纸比照着来读,战争会更早地结束,难道不是吗?我的意思不是说美国报纸上...
  • 三月十六日
    维泽就贫民窟德语里频繁使用的“so”发表了一些见解,我读了之后,发觉自已也比平时更频繁地使用起这个词来。平常下意识地压抑自己,现在试着一用,发现这样讲话更容易。确认听者有没有跟上自己说的话,在抛出自...
  • 三月十二日
    巴黎见到的事情在伊斯坦布尔讲述,伊斯坦布尔的体验接下来又会拿到卢森堡叙说吧。但是,又与用相同的理念在全世界开连锁店这种意义上的“全球化”有所不同。像我这样的小蜜蜂有许许多多,从这个花朵飞到那个花朵...
  • 三月五日
    即使“Sie”变成了“du”,第一人称单数的“ich(我)”仍是“ich”。这是为什么呢,我就此写了一首诗。无论和什么人说话,都称自己为“ih”,这真是不可思议的现象。人与人的关系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影响到双方,但是...
  • 三月二日
    学外语,不光是为了能实际使用。如果没学过外语,就难以从外界远跳母语,也很难就语言进行思考。就好像别人让你不用镜子看自己的眼睛一样。
  • 二月二十六日
    发给我的美国入境卡碰巧是荷兰语版的,所以我一边琢跨它的意思,一边从中得到乐趣。因为和德语类似,所以不那么难,而且稍微有些偏差这点还挺刺激的。与姓相对的名在德语里是“Vorname”,所以我想荷兰语的“Voor...
  • 二月十九日
    “睡懒觉”用德语说,是表示睡觉的动词“schlafen”加一前缀“ver”,变成“verschlafen”。这个前缀很有意思。加在表示“写”的动词前面,则成了“verschreiben(写错)”。加在表示“读”的动词前面,则成为“sic...
  • 二月上
    因为语言不是为了让你紧紧倚靠的墙壁,而是为了让你发现,你以为是墙壁的东西,其实是雾气。
  • 一月下
    德语的“ denken(想)”这个动词,不一定需要宾语,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如果是日语,就会演变成,“你在做什么?”“我在想。”“想什么?”这样的对话了吧。如果是“考え事をしている(在思考问题)”,那么“考え事(思考...
  • 一月下
    还有件小事情,但我现在仍时不时地回想起来,那就是在该剧的开头,迟到的火车终于到站时,陆伯兴说了一句,“ Слава Богу”。翻译成英语是“ thank God”,德语则是“Gott sei Dank",大致意思是“啊,...
  • 一月下
    “年轻人说话混乱,特别是移民的德语更要命,”有人如此抱怨,可是,这些人是真的在观察语言本身吗,还是把自己的大脑让位给了“最近的年轻人如何如何”这种思维模式了呢?例如,在表示场所的专有名词之前不加介...
  • 一月上
    颜料、纸、画笔这类东西不单单是作为工具对艺术做出贡献,而是一边反抗,不甘心听凭艺术家摆布,一边和艺术家共同创造出艺术史,这样来思考的话,结论就是,如果我们不很好地引进电脑作为“物”的顽固性、笨拙性...

语言学的邀请 (6) 更多

  • 第十六章 走向内心和外界的秩序
    许多人十分重视经验,所以对于那些“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生出敬仰之情。他们想:“我不愿意果坐着看书我要出去做些事情出来。我要旅行,我要得到经验。”但当他们真的走出去后,他们所得到的...
  • 第十三章 二元价值观点与多元价值观点
    在当今的文明生活中,二元价值观点可能仍是一种启动工具,因为它有传达感情的力量,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把我们载到目的地的转向工具却是多元价值观点或无穷多元价值观点。
  • 第十章 我们是怎样得到知识的
    我们可以将这一定义延伸到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上,就像“长度”概念有赖具体测量操作,我们常挂嘴边的“民主”概念也有赖具体测量民主实践,如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这样再遇上有人说“不要再...
  • 第七章 控制社会的语言
    因此,有了语言这一工具,我们就能影响未来的事件,并可以对它们拥有相当大的控制力量。作家写文章,教士传道,雇主、父母和老师们的责骂,宣传员发表消息,政治家演说,都是为了这个缘故。虽然他们的动机可能会...
  • 第四章 前后文
    可是在目前的情形下,我们却都有种倾向,只要遇到一个听起来像是很熟的字,就认为自己已经懂了,其实却并没有真正了解。这样我们就容易乱猜别人的话,硬在里面找寻并不存在的意思,浪费力气,批评人家“故弄玄虚...
  • 第三章 报告用的语言
    若是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感觉出事实与判断、事实与推论之间的不同,那么面对有些人出于自私目的故意煽动起来的一阵阵狂热的舆论,我们也能变得比较镇定一些。有些人能够巧妙地运用偏倚的报告方法,使我们几乎没有...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2 1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