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娃迎迎对《剧本》的笔记(6)
-
第78页
『一个负责任的剧作家应该能够指着剧本的任何一个章节回答下面这个问题:冲突在哪里?』
-
第72页
『每一部电影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画面都必须体现情感的悸动不安。』
-
第71页
『优秀的影片提醒我们,看到的不是角色与我们的不同之处,而是角色与我们相通的东西。那就是电影的力量。它提供给所有观众——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自己个人的经验。换言之,它使得观众不仅是观察者,同时也是参与者。』
这个观点在crag(切尔诺贝利的编剧)与主持人的对谈里也表达出来过。『我不在乎事实是什么。告诉我它和我有什么关系。』
-
第55页
『"那又怎样"测试』所有情节背后的意义
-
第29页
剧本的整体性
-
Chapter 7 故事:情节装配 笔记
·开端 P96 『在任何一部剧本的开端,都有一些明显的任务需要解决。』 P100 『所有电影都需要一个主角和他/她的明确需求,还要在满足这些需求的道路上设置重重障碍。这些角色、需求、障碍还有基调,必须在影片的开端时就被确定。这样开局才能使编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P100 设定『定时锁』 P101 表述-『披露已经存在,但观众尚不明了的信息』 ·中间 P106 可预见性 P107 巧合-『一个好作家可以在故事里安排一个很明显的巧合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每部剧本里只能有一个巧合。』 P109 大低潮 ·结尾 P111 『结尾的目的就在于解决和平衡开端和中间展现的矛盾和情节。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却必须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 P115 『一个编写巧妙的好剧本不愿意停下来,它拼命想继续前进』 P116 『电影应该在何时结束?正确答案是「太早」。对影片而言的「太早」就是完全正确的时间点……开端和结尾的原则是:晚开始,早结束。』 引自 Chapter 7 故事:情节装配
福娃迎迎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70条 )
- 文化研究简史
- 4
- 绿房子
- 1
- 贝多芬是1/16黑人
- 1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下)
- 1
- 自在京都
- 3
- 都柏林人
- 1
- Cracking the PM Interview
- 1
- 消费社会
- 2
-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
- 2
- Python核心编程(第二版)
- 1
- 现代API
- 4
-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 8
- Web API的设计与开发
- 1
- 系统化思维导论
- 3
- 大数据系统构建
- 3
- 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
- 2
- 架构真经
- 4
- 恰如其分的自尊
- 2
- 新编韩国史
- 1
- 建筑,思维的符号
- 2
- 项目管理新思维
- 5
- Growth Hacking - A How To Guide On Becoming A Growth Hacker
- 2
- 八十年代文化意识
- 3
- 货币崛起
- 1
- 臉之書
- 2
- 日本的起起落落
- 1
- 平行宇宙
- 2
- 生命之树
- 6
- 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
- 1
-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 1
- 流量的秘密
- 1
- 刹那
- 1
- 布道之道
- 1
- 亚当·斯密在北京
- 1
- 世界经济千年史
- 4
-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 3
-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
- 1
-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 1
- 引爆点
- 3
-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 1
- 决战第三屏
- 10
- 娱乐至死 童年的消逝
- 4
- 深入浅出统计学
- 2
- 天真的人类学家
- 4
- 深入浅出数据分析
- 2
- 不存在的骑士
- 4
- 尝试集
- 1
- 浅薄
- 6
- 个性化
- 1
- 寻羌
- 2
- 标准化调查访问
- 4
- 别样的色彩
- 4
- 爆发
- 3
- 微笑吧,缅甸
- 2
- 关于来洛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故事
- 3
- 鱼丽之宴
- 1
- 认知盈余
- 3
- 我已出发
- 7
-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 2
- 以箭为翅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