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对《新政革命与日本》的笔记(5)

新政革命与日本
  • 书名: 新政革命与日本
  • 作者: (美)任达
  • 副标题: 中国,1898-1912
  • 页数: 234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 2010-7-1
  • 第61页 中国学生及其入读的日本学校
    中国的落后和衰弱,使每个学生都非常痛苦,激发了混合着耻辱、民族自尊和危机感的意识。“对中国主权和尊严实际的和想象的损害”,都使学生们情感激荡,以至神经过敏。
    引自 中国学生及其入读的日本学校
    2013-04-04 15:41:34 回应
  • 第88页 在中国的日本教习和顾问
    松本龟次郎在其回忆录中,列举了京师法政学堂的中国教习,其中包括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和范源濂,他们都在日本接受教育并在日后成为国家领导人物。这些人为新近从日本回国的学生开辟了道路,……并最终取代日籍教习。
    引自 在中国的日本教习和顾问
    2013-04-05 09:04:23 回应
  • 第132页 第三编 新政体制革命:新的领袖,新的管理
    事实证明,中国晚清的体制革命与思想革命是不可分的。如果不是日本人以汉字惯用语翻译西方著作,从而得以直接用于中文,使思想能骤然突破;如果没有中国在日留学生的思想觉醒;如果没有为中国政府服务的日本教习和顾问及时地支持,中国的新政体制改革就不能发生。事后看来,体制革命和思想革命明显地差不多是同步前进的,两者同时互相依赖又互相支持。
    引自 第三编 新政体制革命:新的领袖,新的管理
    2013-04-05 21:36:42 回应
  • 第184页 中国的法律、司法和宪政改革:日本的蓝图和顾问
    罗伯特·梅恩伯格……列举了对立宪运动的各种惯常的解释。……这些解释都受“着眼于反对清政府”的观点支配,接着他提出了相反的意向,应“着眼于清政府”研究立宪运动,只要这样做,“事实便表现出不同的见解,从这样有利的角度看,不符事实的非难便站不住脚,拖延迟误的谴责也就毫无根据”。
    引自 中国的法律、司法和宪政改革:日本的蓝图和顾问
    2013-04-05 21:18:53 回应
  • 第200页 附录

    谕语→论语

    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文法者,庸人藉为藏身之固,而胥吏恃为牟利之符。公私以文牍相往来,而毫无实际,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磨。误国家者在一私字,祸天下者在一例字。
    引自 附录
    2013-04-05 21:35:00 回应

齊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6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