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汁对《随机漫步的傻瓜》的笔记(9)

随机漫步的傻瓜
  • 书名: 随机漫步的傻瓜
  • 作者: [美]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 副标题: 发现市场和人生中的隐藏机遇
  • 页数: 202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年: 2012-7
  • 前言 幸运的交易员

    我相信金融交易行业错把运气当做个人能力的表现,这样的习惯甚为普遍,也最为明显。不管幸或不幸,我身处这个行业中,它是我的专业,因此运气将成为本书的骨干。我最了解的是这一行;此外,要了解以上所说的种种差异,商业界是最好也最有趣的实验室。人类从事的种种活动中,以这里产生的混淆最多,结果也最险恶。比方说,我们常常抱持错误的印象,以为某套策略是绝佳的策略、某位创业者怀有独树一帜的“远见”,或者某位交易员是杰出的交易员,其实,他们过去的表现有99.9%可归因于运气,而且只和运气有关。请一位赚了不少钱的投资人谈他成功的原因,他会列举各种深入且令人信服的理由,但这些解说常常都是刻意编造的,称之为“吹牛皮充内行”亦无妨。

    2023-06-08 23:32:50 回应
  • 第一章 挣钱的随机性

    金融交易耗费心力,只知道卖力工作的人,会失去注意焦点,脑筋也会变得迟钝。此外,他们最后会淹没在随机性之中。塔利波相信工作伦理会使人只留意噪声,而忽略了有意义的信号。

    ……

    如果失败的代价过于沉重、难以承受,那么这件事成功的概率有多高根本无关紧要。比如说,在美国,在自家游泳池溺死的概率远远大于在恐怖袭击中死亡的概率,但民众对政府反恐政策的关注却远胜于游泳池,就是由于恐怖袭击的可能性虽然小,但出现恐怖袭击的后果却是民众不能承受的。

    ……

    幸运的傻瓜一点也不认为自己可能只是运气不错而已—依混为一谈定义,他们不知道自己属于这种人,他们的行为举止就像那些钱是他们该得的。一连串的成功给他们注入了不少血清素(serotonin,或者某种类似的物质),以至于自欺欺人,以为自己有能力击败市场—我们的内分泌系统并不知道自己的成功是不是得自运气。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姿态发现这一点:赚钱的交易员昂首阔步,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而且比赔钱的交易员更爱讲话。科学家发现,血清素这种神经传递物质似乎支配着我们大部分的行为。它会形成一种正面反馈,也就是良性循环,但如果随机产生的外部作用力出现了,则可能引发反向的运动,造成恶性循环。曾有研究显示,注入血清素的猴子,在猴群中的地位会升高,从而又使它们血液中的血清素增加,直到良性循环中断,恶性循环代之而起。在恶性循环中,失败会导致猴子的社会地位滑落,因此出现的行为,又使其社会地位进一步滑落。

    同样,一个人有了好表现,不管那是必然如此,还是幸运女神眷顾的结果,都会促使他的血清素增加,而这又导致所谓的领导统御能力提升,也就是说,这个人“步步高升”。举止行为上一些细微的变化,例如能够冷静自信地表达个人意见,会使一个人看起来权威可靠,好像他赚那么多钱是应该的。细数他表现优异的原因时,随机的因素很少被考虑进来,直到它再次兴起,奋力一击,引发恶性循环。

    ……

    我们知道塔利波有钱,但按周围环境的标准来说,不算“很有钱”。然而根据下一章将谈到的某种奇怪的结算方法,就他可能经历的各种人生的平均值而言,他是极为富有,因为他在操作生涯中几乎没冒什么风险,可能出现的灾厄少之又少。他之所以不像约翰那么成功,是因为他不会像约翰那样垮台。因此依照这种不寻常以及概率性的财富计算法,他绝对是相当富有的。我们也知道塔利波设法保护自己不受稀有事件的冲击,要是塔利波必须重新经历他的专业生涯几百万次,那么碰上坏运气的次数一定很少,但由于生性保守,运气很好的次数也会非常少。也就是说,他那稳定的生活会很像钟表修理匠。当然了,我们只谈他的专业生活,不谈他可能多彩多姿的私生活。

    我们也可以据此推论,牙医远比开着粉红色劳斯莱斯轿车进来的摇滚乐手、把印象派画作价格喊得天高的投机客,或者收藏私人飞机的企业家富有。我们在讨论一项行业时,必须考虑踏进那一行人士的平均值,而不是拿一个已经成功的人做样本。

    ……

    2023-06-09 21:41:35 回应
  • 第二章 奇特的结算方法 第三章 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历史

    现实主义者会遭到沉重的打击,概率怀疑论者的下场更糟。戴着概率的眼镜过日子很辛苦,因为会在各式各样的状况中,看到身边到处是不懂随机性的傻瓜,执著于自己认知中的假象。

    ……

    另类历史的观念显然不为直觉所接受,一切有趣的事情在那里产生。首先,我们的本性并不善于了解概率,本书将一再讨论这一点。在这里,我只指出,研究大脑运作的科学家相信,数学上的真理对我们的心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尤其在检验随机的结果时更是如此。大部分概率的结果完全违背直觉,我们会看到许多这类例子。新闻记者靠投合大众的一般认知为生,既然如此又何必跟他们计较?我想起每一次公开讨论市场问题,却被像威尔之流的人以更动听、更容易理解的论点羞辱,过了很久之后总是证明我是对的。我不否认,论点应该尽可能力求精简。但是复杂的观念没办法简化成新闻媒体喜欢的表达方式时,人们就以为提出那些观念的人本身也混淆不清。MBA知道事情应该力求清晰和简单,所以造成5分钟经理人抬头。这种观念或许适用于肥料工厂的经营计划,却不适合用来讨论概率问题,因此我这一行有不少MBA在金融市场中炸毁的故事,因为他们根据所学,把必要的几道步骤给省下了(MBA读者请不要生气。我本人也不幸拥有MBA学位)。

    请不要把正确性和可理解性混为一谈。一般认知较能接受可以马上解释清楚和“一言以蔽之”的事物,在许多领域中还将它当做是定律。我上法国公立小学时,学到了这句格言:

    容易理解的事情,也容易表达清楚,

    说起来不费吹灰之力。

    ……

    说来奇妙,能够生存下去的是最老的人,因为年纪越大,经历的稀有事件越多,而且有更大的抵抗力。

    能够生存下去的是最老的人,因为年纪越大,经历的稀有事件越多,而且有更大的抵抗力。

    我发现择偶过程也有类似的进化论观点,令我十分高兴。总的说来,若其他每样事情都一样的话,女性择偶时偏爱年纪比较大的健康男性,而不是比较年轻的健康男性,因为前者有证据显示基因比较好。银发发出的信号是生存能力比较强—由于已经走到银发阶段,所以比较有可能对抗生命中的变化无常。

    ……

    2023-06-09 21:45:23 回应
  • 第五章 最不适者适合生存吗?

    他们对某些东西怀有信念,且高估那种信念的精确性,如卡洛斯相信经济学,约翰相信统计学。他们从没想过,以前根据经济变量操作可以成功,或许只是巧合而已,或者可能更糟的是,因为经济学分析适用于过去的事件,反倒掩盖住它的随机成分。卡洛斯进入市场之际,碰巧它行得通,但他不曾在市场的行为与扎实的经济分析背道而驰时测试过它。有些时期,经济学会辜负了交易员,有些时候则对他们有帮助。

    ……

    2023-06-09 21:48:29 回应
  • 第七章 归纳法的问题

    关于归纳法的问题,波普尔有个很重要的答案。没有人像波普尔那样,对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方式有那么大的影响,但是仍有许多专业哲学家认为他太过天真。他表示,科学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么严肃,世界上只有两类理论:

    第一,经过检验并以适当的方法予以驳斥、已知为错误的理论,称之为已被证伪(falsified)。

    第二,尚未得知是否错误或者尚未遭否证,但将来有可能被证明为错误的理论。

    ……

    哈耶克主张采取资本主义,因为这种制度中价格能够传递信息,而其他的层级社会则会设法抑制这种信息。否证和开放社会这两个观念,都和我当交易员的日常工作中,处理随机性必须用到的严谨方法有关。这话听起来和直觉相违背。处理随机性时,开放的心胸显然是必要条件。波普尔相信任何乌托邦的理想都属封闭式的,因为它会阻塞本身的反驳能力。认为社会已有个很好的模式,不可能开放接受否证,这样的观念本身会形成极权主义。

    ……

    2023-06-09 21:51:29 回应
  • 打字机前的猴子

    一般推论上的一大问题是:靠资料做结论的人,往往比别人更快、更有信心地堕入这个陷阱中。我们拥有的资料越多,淹没在里面的可能性越高。略懂概率法则的人,往往根据以下的原则做决定:一个人如果没有做对一些事情,就极不可能持续有很好的表现,因此绩效记录变得十分重要。他们探究表现成功的可能规则,并且告诉自己,如果某人过去的表现优于他人,那么将来表现优于他人的概率也很高。但是一如以往,只懂少许概率知识比完全不懂概率的结局更惨。

    ……

    2023-06-09 21:52:48 回应
  • 第十章 生活中的非线性现象

    打字机上字母的排列方式,正是最不适任者胜出的实例。我们的打字键盘上字母的排列并没有采取最理想的顺序。目前的排列顺序会减慢打字的速度,而不是让我们打起字来更为容易,原因是当初的机械式打字机色带容易卡死,为了避免这种情形,所以有这样的字母排列顺序出现。后来文字处理走向计算机化,有人曾经设计几种键盘,以便加快打字速度,却终归徒劳无功,打字者已经习惯使用QWERTY的键盘打字,很难改变。就像一位演员扶摇直上成为大明星后,原先不认识他们的观众也会跟着欣赏称好。强迫发展过程理性化,反而成了多余、不必要、不可能办到的事。这称做路径依赖结果(path dependent outcome),阻碍了许多数学家建构模型的努力。

    信息时代促使人们的品位趋于一致,导致不公平现象更为尖锐—赢家几乎可掌控全部的顾客。软件制造商微软公司(Microsoft)和其喜怒无常的创办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正是邀天之幸大获成功的最佳写照。我们不能否认盖茨有很高的个人标准、工作伦理,而且智力高于一般人,但业内就数他最优秀吗?这一切都是他该得的吗?显然不是。大部分人选用他的软件,只是因为别人也都在使用他的软件,我就是这样。这纯粹属于循环效应(circular effect),经济学家称之为“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ies)。从来没人说那是最好的软件产品。比尔·盖茨的大部分竞争对手对于他的成功嫉羡不已,他能够赢得那么大一块饼,而其他许多人却必须为公司的生存努力,这件事叫人愤恨难平。

    ……

    2023-06-09 21:54:21 回应
  • 第十一章 我们是概率盲

    专业人士忘了以下的事实:一个人发表的意见中,估计值或预测值的重要性不如信赖水平。假设某个秋季早晨,你要出门旅行,打包行李之前必须先知道那里的天气状况。如果你预期温度是18摄氏度,加减5摄氏度(例如在亚利桑那州),那么你不会带厚重的雪衣和随身便携式电扇。如果你要到芝加哥去,别人告诉你,那里的温度虽然是18摄氏度,但可能变化达到20摄氏度,那么你怎么办?你必须冬天和夏天的衣服都带。准备衣服时,温度期望值是多少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高低温差。当你知道高低温相差40摄氏度,准备的衣物就大不相同。再进一步引申,如果你要前往的星球,预期温度也是18摄氏度左右,但加减200摄氏度,这时你要怎么准备衣物?

    读者应该看得出来,在市场中操作时,我认为市场会往哪里走的重要性,远不如我在某种信赖水平下允许的误差率。

    ……

    2023-06-09 21:56:42 回应
  • 第十三章 概率与怀疑论

    我们认为,科学家犯错的时候,他们会发展一套新科学,把从错误中学到的东西纳入。学者在金融市场操作炸毁后,我们以为他们会把这个信息纳入他们的理论中,并且勇敢地宣布自己错了,但已在真实的世界中学到某些东西。默顿和斯科尔斯却不做此图,反而指责市场中其他对手的行为,说他们像秃鹰般直扑他们,加快了他们垮台的速度。接受已发生的事是该勇敢面对的事,但这会毁掉他们整个学术生涯辛苦建立的观念。该公司所有主事者在讨论此事件时,都戴着科学的假面具,引述种种特别的因素,并且怪罪到稀有事件上。

    ……

    2023-06-09 21:57:30 回应

白汁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121条 )

屡见屡鲜
4
遗愿清单
1
幸福之路
2
屏幕上的受苦者
2
抓落叶
2
一人公司
2
刻意练习
2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
2
生命四元素
3
聪明人的个人成长
3
将熟悉变为陌生
6
爱的艺术
3
她身之欲
3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
4
反脆弱
5
观念的力量
2
认知觉醒
2
规则的悖论
2
万物的古怪秩序
5
跨越不可能
4
单读12
1
群体性孤独
3
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
2
我是漫画家
2
自我决定的孤独
3
无穷的开始
8
幕后之人
4
纳瓦尔宝典
2
单数社会
6
自卑与超越
10
未来学大会
3
金融炼金术
6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5
失控的熱情
5
非对称风险
9
多谈谈问题
5
製造快樂公民
6
无国之谍
1
文化就是身体(修订版)
6
失控的努力文化
12
成长的边界
8
精力管理
1
黑客与画家
11
始于极限
8
世界咖啡学
7
消失的真实
3
微小的总和
7
馆中窥事
2
太多值得思考的事物
6
留住一切親愛的
5
置身事内
7
纸媒突变中造梦
4
毫无意义的工作
4
我包罗万象
1
平面国
6
当感受涌现时
7
人生学校:理想的工作
9
文明及其不满
5
成為西蒙波娃
6
与神对话3
7
与神对话2
7
与神对话
12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
16
制造消费者
7
人生十二法则2
10
人生十二法则
8
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
4
美国不平等的起源
9
密码朋克
3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7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
2
权力精英
5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1
天真的人类学家
2
爱欲之死
3
礼物的流动
3
美国的反智传统
5
掌控习惯
10
饱食穷民
6
唯一的希望
4
私人生活的变革
2
在群中
2
精英的傲慢
5
独异性社会
5
全球“猎身”
1
噪声
7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7
拆掉思维里的墙(白金升级版)
2
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
4
跨越边界的社区(修订版)
5
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
7
把自己作为方法
3
見樹又見林
1
第二座山
5
为爱成婚
3
如何「無所事事」
3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5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2
液態現代性
6
不安之书
5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6
食物
1
寂寞的誕生
4
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
1
时间的秩序
2
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SEXUALITY, L
2
社会学之思(第二版)
7
穿透
4
亞斯伯格的孩子們
1
倦怠社会
3
如果沒有上帝,想做什麼都可以?
1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III 我能夠認識並主宰自己嗎?
1
雷蒙·阿隆回忆录
1
觀光人類學
2
个人印象
1
Hokusai Manga
1
在傻子和英雄之间
5
浪漫主义的根源
1
生活在碎片之中
2
伯林传
4
专家之死
1
西方美学史
2
有闲阶级论
2
旧制度与大革命
4
盧卡奇的哲學思想
4
内在经验
4
中国文化史导论
1
平常的恶
2
流动的现代性
12
打开
3
身份的焦虑
2
20世纪简史
2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1
学问的冒险
1
被禁锢的头脑
1
美国生活中的同化
1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1
自由民主的生平与时代
3
公共人的衰落
3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2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3
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
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
看见
3
北野武的小酒馆
1
社会契约论
1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3
社会学的邀请
1
马克斯·韦伯艺术随笔
3
知识的错觉
5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3
我在底层的生活
1
认识与兴趣
1
无缘社会
1
欢迎光临社会学(第11版)
5
非理性的人
1
沉默的螺旋
1
本托的素描簿
2
人生有何意义
2
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12
中国问题
1
优秀的绵羊
7
娱乐至死
3
论自由
5
1984
4
现代性与大屠杀
2
爱这个世界
4
人的境况
5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1
文凭社会
1
现代性的后果
6
自杀论
6
怀旧的乌托邦
14
社会学的想象力
1
与社会学同游
3
通往奴役之路
6
单身女性的时代
1
自由宪章
13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
群氓的时代
16
疯癫与文明
11
乡土中国
6
创意产业经济学
3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5
单向度的人
9
梁晓声说
2
以平等之名
4
沉默的大多数
6
自我与本我
8
人类简史
4
吾国与吾民
2
沉默
4
逃避自由
6
伦理学 知性改进论
1
伦理学
6
杜尚访谈录
1
景观社会
7
文化和价值
2
悲剧的诞生
13
色彩列传:黑色
3
文化产业
6
尼采与形而上学
12
当我的忧愁诞生时
7
现代艺术150年
2
启蒙辩证法
3
有闲阶级论
1
天才的编辑
2
刀锋
2
存在与时间
5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1
说吧,记忆
1
维特根斯坦传
3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2
悲伤与理智
2
给青年诗人的信
2
乐之本事
2
人生的枷锁
1
杀死一只知更鸟
1
流浪者之歌
1
來自深淵的吶喊: 王爾德獄中書
4
面纱
2
毛姆传
3
繁花
1
活着
1
我城
1
方丈记 徒然草
7
不在
1
留住一切親愛的
2
过于喧嚣的孤独
5
我們在此相遇
6
幸运的吉姆
1
达利自传
3
爱默生散文选
6
无关岁月
4
狱中记
9
爱默生家的恶客
6
我纷纷的情欲
3
道连·葛雷的画像
13
马尔特手记
12
万物静默如谜
4
琼美卡随想录
6
不妥
8
我們從未不認識
5
温莎墓园日记
3
素履之往
7
即兴判断
11
鱼丽之宴
4
孤独六讲
11
艺术家画像
4
西班牙三棵树
2
年轻时,我的生命有如一朵花
18
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10
终结的感觉
3
无知
3
人情.世故
2
百年孤独
2
文学回忆录
4
快乐王子
1
只是孩子
2
焚舟纪
1
质数的孤独
2
随性而至
2
木麻黄树
1
我的名字叫红
1
纯真博物馆
2
芒果街上的小屋
2
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2
5
世界和其他地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