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汁对《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的笔记(5)
白汁
读过 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
-
何为反传统性
在目前的历史时期,市场化准则几乎渗透于生活的所有方面。在当前这个后现代时期,传统的权威形式已经被简化成了这个商品化市场中的商品,它进一步地削弱了旧有的权威及其氛围。例如,就宗教事务而言,尽管在纪念杯、广告画和T恤衫等产品上印有教皇的形象,但在当前对于提升他的权威几乎起不了什么作用。又如,在英国,王室家庭、正当和政府也面临着类似的市场化过程,人们对于他们的仰慕之情也随之消退。其他的文化都遭遇着同样的商品化过程,其原有的权威及其传统的影响力也随之减弱。充斥市面的几乎全是些关于流行歌星、名流和体育明星等人的消息。一些人甚至宁愿去聆听流行歌星讨论关于如何吸毒,也不愿去理财政治家或主教的说教。
-
后福特主义与个人主义
福特主义结构和文化,虽然常常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和稳定性,但也有其令人生厌的特征,因为它更为强调集权性的中央计划、等级性的组织机构、僵化刻板的职业形式和泰勒主义的科学管理,而且,工作本身往往极端枯燥无味,生产过程的手工化对工人没有什么技术要求,他们只不过是标准化与规模化的生产流水线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然而,这种刻板乏味的、技术要求不高的职业,在后福特主义时期仍然可以见到。如前所说的,只有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才适合于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这些工作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和首创精神。而且,后福特主义的转型,在让人们获得个人自由和潜在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令人忧虑的负面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社会共同体随之消失;新的社会分化随之产生;协作性行为方式随之弱化;社会不平等日益突出;一个下层阶级业已出现;职业越来越无稳定性;新的剥削形式不可避免;对很多人来说,与他人之间的疏离感愈加强烈。
-
新技术、休闲与工作
乌尔利希·贝克(1992)认为,电视摧毁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对话,减少了人们的社会参与性。它改变了“人们交流、体验与生活的传统环境”。正如他所指出的:“每个人都处于孤立的状态,即使在家庭中也是如此;甚至当大家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也是无言以对。”他由此得出结论说:“我们将要变成了一群孤独的遁世者。”纵然,电视中的众多节目和画面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真实生活的替代品;“人们也可以相信他们安坐在电视机前便能获得各种不同的生活体验”(参见:Tester,1997)。
-
不确定性与社会生活的瓦解
社会生活的瓦解,促使人们去寻求宗教的庇护。由于身份的同一性使然,个人化也就容易蜕变为宗教化。——鲍曼(1996)
-
自愿原则所存在的问题
人与生俱来就有惰性,一旦人的行为方式变得习以为常,那么,想改变它就非常困难:
无视人类与生俱来的惰性,这是社会主义者所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具有奴隶的习性,往往是消极服从的,并固执于既定的行为路线。他们一旦获得了任何一种他们认为是可以忍受的生活状态,便能够满足于现状;他们不愿意改善既得的现状,宁可让他们的机能处于荒废状态,甚至丧失了用以抵御生活状态日渐恶化的能力。
白汁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117条 )
- 遗愿清单
- 1
- 幸福之路
- 2
- 屏幕上的受苦者
- 2
- 抓落叶
- 2
- 一人公司
- 2
- 刻意练习
- 2
-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
- 2
- 生命四元素
- 3
- 聪明人的个人成长
- 3
- 将熟悉变为陌生
- 6
- 爱的艺术
- 3
- 她身之欲
- 3
-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
- 4
- 反脆弱
- 5
- 观念的力量
- 2
- 认知觉醒
- 2
- 规则的悖论
- 2
- 万物的古怪秩序
- 5
- 跨越不可能
- 4
- 单读12
- 1
- 群体性孤独
- 3
- 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
- 2
- 我是漫画家
- 2
- 自我决定的孤独
- 3
- 无穷的开始
- 8
- 幕后之人
- 4
- 纳瓦尔宝典
- 2
- 单数社会
- 6
- 自卑与超越
- 10
- 未来学大会
- 3
- 金融炼金术
- 6
-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 5
- 失控的熱情
- 5
- 随机漫步的傻瓜
- 9
- 非对称风险
- 9
- 多谈谈问题
- 5
- 製造快樂公民
- 6
- 无国之谍
- 1
- 文化就是身体(修订版)
- 6
- 失控的努力文化
- 12
- 成长的边界
- 8
- 精力管理
- 1
- 黑客与画家
- 11
- 始于极限
- 8
- 世界咖啡学
- 7
- 消失的真实
- 3
- 微小的总和
- 7
- 馆中窥事
- 2
- 太多值得思考的事物
- 6
- 留住一切親愛的
- 5
- 置身事内
- 7
- 纸媒突变中造梦
- 4
- 毫无意义的工作
- 4
- 我包罗万象
- 1
- 平面国
- 6
- 当感受涌现时
- 7
- 人生学校:理想的工作
- 9
- 文明及其不满
- 5
- 成為西蒙波娃
- 6
- 与神对话3
- 7
- 与神对话2
- 7
- 与神对话
- 12
-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
- 16
- 制造消费者
- 7
- 人生十二法则2
- 10
- 人生十二法则
- 8
- 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
- 4
- 美国不平等的起源
- 9
- 密码朋克
- 3
-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 7
-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
- 2
- 权力精英
- 5
-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 1
- 天真的人类学家
- 2
- 爱欲之死
- 3
- 礼物的流动
- 3
- 美国的反智传统
- 5
- 掌控习惯
- 10
- 饱食穷民
- 6
- 唯一的希望
- 4
- 私人生活的变革
- 2
- 在群中
- 2
- 精英的傲慢
- 5
- 独异性社会
- 5
- 全球“猎身”
- 1
- 噪声
- 7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 7
- 拆掉思维里的墙(白金升级版)
- 2
- 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
- 4
- 跨越边界的社区(修订版)
- 5
- 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
- 7
- 把自己作为方法
- 3
- 見樹又見林
- 1
- 第二座山
- 5
- 为爱成婚
- 3
- 如何「無所事事」
- 3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 5
-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 2
- 液態現代性
- 6
- 不安之书
- 5
-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 6
- 食物
- 1
- 寂寞的誕生
- 4
- 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
- 1
- 时间的秩序
- 2
- 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SEXUALITY, L
- 2
- 社会学之思(第二版)
- 7
- 穿透
- 4
- 亞斯伯格的孩子們
- 1
- 倦怠社会
- 3
- 如果沒有上帝,想做什麼都可以?
- 1
-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III 我能夠認識並主宰自己嗎?
- 1
- 雷蒙·阿隆回忆录
- 1
- 觀光人類學
- 2
- 个人印象
- 1
- Hokusai Manga
- 1
- 在傻子和英雄之间
- 5
- 浪漫主义的根源
- 1
- 生活在碎片之中
- 2
- 伯林传
- 4
- 专家之死
- 1
- 西方美学史
- 2
- 有闲阶级论
- 2
- 旧制度与大革命
- 4
- 盧卡奇的哲學思想
- 4
- 内在经验
- 4
- 中国文化史导论
- 1
- 平常的恶
- 2
- 流动的现代性
- 12
- 打开
- 3
- 身份的焦虑
- 2
- 20世纪简史
- 2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 1
- 学问的冒险
- 1
- 被禁锢的头脑
- 1
- 美国生活中的同化
- 1
-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 1
- 自由民主的生平与时代
- 3
- 公共人的衰落
- 3
-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 2
-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 3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1
- 看见
- 3
- 北野武的小酒馆
- 1
- 社会契约论
- 1
-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 3
- 社会学的邀请
- 1
- 马克斯·韦伯艺术随笔
- 3
- 知识的错觉
- 5
-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 3
- 我在底层的生活
- 1
- 认识与兴趣
- 1
- 无缘社会
- 1
- 欢迎光临社会学(第11版)
- 5
- 非理性的人
- 1
- 沉默的螺旋
- 1
- 本托的素描簿
- 2
- 人生有何意义
- 2
- 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 12
- 中国问题
- 1
- 优秀的绵羊
- 7
- 娱乐至死
- 3
- 论自由
- 5
- 1984
- 4
- 现代性与大屠杀
- 2
- 爱这个世界
- 4
- 人的境况
- 5
-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 1
- 文凭社会
- 1
- 现代性的后果
- 6
- 自杀论
- 6
- 怀旧的乌托邦
- 14
- 社会学的想象力
- 1
- 与社会学同游
- 3
- 通往奴役之路
- 6
- 单身女性的时代
- 1
- 自由宪章
- 13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2
- 群氓的时代
- 16
- 疯癫与文明
- 11
- 乡土中国
- 6
- 创意产业经济学
- 3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 5
- 单向度的人
- 9
- 梁晓声说
- 2
- 以平等之名
- 4
- 沉默的大多数
- 6
- 自我与本我
- 8
- 人类简史
- 4
- 吾国与吾民
- 2
- 沉默
- 4
- 逃避自由
- 6
- 伦理学 知性改进论
- 1
- 伦理学
- 6
- 杜尚访谈录
- 1
- 景观社会
- 7
- 文化和价值
- 2
- 悲剧的诞生
- 13
- 色彩列传:黑色
- 3
- 文化产业
- 6
- 尼采与形而上学
- 12
- 当我的忧愁诞生时
- 7
- 现代艺术150年
- 2
- 启蒙辩证法
- 3
- 有闲阶级论
- 1
- 天才的编辑
- 2
- 刀锋
- 2
- 存在与时间
- 5
-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 1
- 说吧,记忆
- 1
- 维特根斯坦传
- 3
-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 2
- 悲伤与理智
- 2
- 给青年诗人的信
- 2
- 乐之本事
- 2
- 人生的枷锁
- 1
- 杀死一只知更鸟
- 1
- 流浪者之歌
- 1
- 來自深淵的吶喊: 王爾德獄中書
- 4
- 面纱
- 2
- 毛姆传
- 3
- 繁花
- 1
- 活着
- 1
- 我城
- 1
- 方丈记 徒然草
- 7
- 不在
- 1
- 留住一切親愛的
- 2
- 过于喧嚣的孤独
- 5
- 我們在此相遇
- 6
- 幸运的吉姆
- 1
- 达利自传
- 3
- 爱默生散文选
- 6
- 无关岁月
- 4
- 狱中记
- 9
- 爱默生家的恶客
- 6
- 我纷纷的情欲
- 3
- 道连·葛雷的画像
- 13
- 马尔特手记
- 12
- 万物静默如谜
- 4
- 琼美卡随想录
- 6
- 不妥
- 8
- 我們從未不認識
- 5
- 温莎墓园日记
- 3
- 素履之往
- 7
- 即兴判断
- 11
- 鱼丽之宴
- 4
- 孤独六讲
- 11
- 艺术家画像
- 4
- 西班牙三棵树
- 2
- 年轻时,我的生命有如一朵花
- 18
- 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 10
- 终结的感觉
- 3
- 无知
- 3
- 人情.世故
- 2
- 百年孤独
- 2
- 文学回忆录
- 4
- 快乐王子
- 1
- 只是孩子
- 2
- 焚舟纪
- 1
- 质数的孤独
- 2
- 随性而至
- 2
- 木麻黄树
- 1
- 我的名字叫红
- 1
- 纯真博物馆
- 2
- 芒果街上的小屋
- 2
- 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2
- 5
- 世界和其他地方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