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等待刀尖已经太久 (1)
-
啊~满月和棕熊的皮毛~
一轮满月和棕熊的皮毛 一轮满月和棕熊的皮毛, 小铃铛轻盈的舞蹈… 最为轻率的时刻!——在我 是最为深邃的时刻。 扑面来风使我更加聪明, 雪花让我的眼神更为悲悯。 修道院在山冈上闪亮, 由于冰雪——而显得神...

少年 (3)
-
隐藏的思想
有时我心里发紧地想象着,一旦我把我的思想告诉某人,我心里将会忽然感到空虚的,以致我会和大家一样,也许会放弃我的思想;因此,我爱护它,把它隐藏起来,一想到我会瞎说一通就浑身发抖。现在在杰尔加切夫家里... -
思想的改变
我对自己有坚定的信心,我决不会向他们暴露我的思想,也不会告诉他们什么;可是他们自己(也就是说,又是他们或者像他们那样的人)都会告诉我什么的,因此我自己就会对我的思想失去信心甚至会对他们绝口不提我的... -
写述与内心的差距
这就是我应当说明的我当时的思想、欢乐以及我的许多感受。不过我还要补充一下,此刻写在这里的显得浅薄些:实际上我的内心更深沉、更羞惭。也许我的内心现在比我所说的、所做的要羞惭得多,但愿如此! 也许我坐下...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12) 更多
-
课堂上的一千零一夜~
国家为了犯罪青少年的改造教育,找来了八十个老师,每个班级上课时,都有一名武装哨兵在场。莉迪娅不了解情况,拒绝武装哨兵在场,她想和她的学生们单独在一起。人们警告她,但是她坚持自己的想法。当她第一次在... -
钻牛角尖
文学研讨课上探讨的主题不言而喻。大家要用长达三四个小时来讨论普希金和果戈里到底是小地主还是大地主。学生们必须数出格里博也多夫在喜剧《聪明误》里使用了多少连接词,因为据说从连接词的数量可以推断出格里... -
大学考试
莉迪娅最大的障碍是数学。她向来对数学一窍不通。高于二加二的算术题她就不会了。但是她太走运。当她站在讲台前,毫无头绪地看着教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好的考题时,突然教授被外面的人叫了出去。另一个考生,一个... -
姑母真好呜呜呜
毕业之后,莉迪娅接连几周在劳动局排队找工作,但是因为出身没有任何机会。新社会没有一个地方想要她这样的人,到处都把她当作一个没有生存权的刑事犯罪分子。大半年里,她靠给人上私人补习课度日,每次课以一顿... -
集中所有的教育 唉
她十二岁了,可从来没上过学。玛蒂尔达还是一如既往地坚信,新国家只是一个噩梦,他们下一刻就会从噩梦中醒来。而且,当时还没有义务教育,玛蒂尔达坚定地让莉迪娅远离苏联的学校,自己教。她教授的科目包括数学... -
期待革命
冬天,莉迪娅最喜欢坐马拉雪橇,比坐汽车还喜欢。外面飞雪时,她恨不得每天裹着皮草爬上雪橇,在飘舞的雪花中飞氏,听马挽具上的小铃铛叮当作响。当她有一次鼓足勇气请求外祖母让她多坐一次马拉雪橇时,外祖母居... -
小女巫~
每天早晨,母亲都试图把莉迪娅一头乱蓬蓬的黑发理出头绪。她用各种各样的头梳和毛刷,试图把不服帖的儿童毛发弄顺。“你就是我们的小女巫。”她开着玩笑,却并没有意识到,女儿对她的话有多较真。莉迪娅从童话书... -
列夫·托洛茨基
后来我母亲也在庭院里玩耍,那里能听到隔壁箍桶作坊的声响。作坊在一面由深色柏树掩映的墙后,属于邻居犹太家庭勃朗施坦的宅地,当时还没人能够预料到,这个家庭里走出了一位后来被称作列夫·托洛茨基的人,他的... -
哥哥
伊戈尔总是焦虑地等我的电话,如果我间隔三四天没打,他就会担心。而我也担心他,时常担心他那条细细的生命线会不偏不倚地在我刚找到他的这个当口,突然断掉。在我们通话间隔的几天中,我会挂念他,而我感觉到,... -
啧,斯大林的一个切片
判决前,莉迪娅在马里乌波尔、敖德萨和顿涅茨克监狱的待审拘留所度过了半年,一半时间都被关在地下室中。将近三百页的审讯记录,按照康斯坦丁的话来说,简直是一出滑稽剧。被告的口供是伪造的,被操控的,是通过... -
大侦探~
康斯坦丁甚至还挖掘出,是一个名叫胡贝图斯·冯·博宁的德国战斗机驾驶员、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击落了他叔叔的伊留申战斗机。博宁曾是“二战”期间德国最好的歼击机飞行员之一,后来在一场空中战役中阵亡。我... -
应该
姓名是有魔力的。母亲的姐姐和哥哥突然变成了鲜活的人:莉迪娅和谢尔盖。一切是那么理所当然,他们就应该叫这个名字而不是其他名字,让我惊讶的是,我自己怎么没想到。莉迪娅和谢尔盖,这两个名字好似母亲名字的...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 (24) 更多
-
夜
理解一个人的生命是没有尽头的。需要厚重的大部头作为“权威”传记的观念只是市场的错觉。传记作家无法避免带着主观偏见去筛选、排列事实;而属于这部传记的“偏见”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命核心是一场日新月... -
这不就是林德尔的写作状态嘛!
她留给后世传记作家的遗产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仍须着眼于她在传记写作上的创新,以此来平衡二十世纪对她的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的强调。她最激动人心的想法一超越二十世纪末所谓的“传记黄金时代”,也超越现... -
阅读与审查
弗吉尼亚·伍尔夫乐观地认为,只要给予适当鼓励,普通读者就能找回他们自己。她和约翰逊博士站在同一阵营,约翰逊也乐于“与普通读者保持一致:因为他们没有受到文学偏见的影响,他们的常识…必须最终决定一切的... -
一桶杂碎
不过,荣誉学位却引发了她尖刻的评论: 1935年4月9日 圣殿的帘幕——我不记得它属于学府还是教堂,是学术的还是宗教的——将被掀开,作为一个特例,她获准进入。不过,我们的文明又是怎样的呢?两千年来,我们做... -
记忆抵达艺术的途径
她说:“我把那个[斯蒂芬家族的]世界嵌人了由我自身的性情所造就的另一个世界里。”她毫不羞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无情地抛弃了父母身上那些对自己的成长不利的习惯,并一直——通过莉莉——筛选记忆,寻找能够定... -
书评吉尼亚~
比起同时代那些影响更大或更教条的评论家来说,弗吉尼亚·伍尔夫可能无法当即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她的文学批评或许更经得住时间考验,因为她不带偏见地阅读,着意做出有趣的评论。不过,尽管她的语调无比轻快,却... -
创作的状态
伦纳德说,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写作时会平衡自己的三种状态,并且,她每天的计划都包含这三种状态。下午茶之前的长时间的散步中,她在一种云游的沉思状态里,专心致志地构思自己的作品。在霍尔本和查令十字街,或... -
第十章 反历史
1926年2月8日,她清楚地说出了自己的目标:“六十岁的时候,我要坐下来,写写我的人生。”她的日记将会作为“那部杰作”的“原材料”。1919年4月20日,当她重读一开始积累的素材时,她看到面前隐约出现了“某种形... -
女人想要的是什么
大多数女人都曾听过男人问她们,女人到底想要什么。这是个不易回答的问题,通常来说还是个反问句,它的语气暗示着:女人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我还从未听过任何一个女人说,她想要的是男人认为她想要的东西:身... -
爱的合同
我,最快乐的山魈,非常军见、本性单纯,(又名弗吉尼亚·伍尔夫)发誓,在6月16日、17日和18日,我将: 1.午饭后躺在垫子上休息半个小时 2.吃足量的食物,和我不是一个人时一样多 3.每晚10点25分之前躺上床并立... -
站着写作~这个理由好可爱哇
1904年10月标志着一段新生活的开始。二十二岁的弗吉尼亚·斯蒂芬再也不用隔着狭窄的街道,看着对面的老雷德格雷夫太太洗她的脖子了。她朝窗外望去,树木仿佛从戈登广场中心喷涌而出。更重要的是,她现在拥有了一... -
节奏 音乐性
还有简·奥斯丁和霍桑的作品。弗吉尼亚小时候就听惯了英语的天然节奏。作为职业作家,她明白在写作中“获得某种节奏”的重要性。“如果我能把明天早晨的节奏调整好一 在适当的时候跳过我的句子一一我会写个不停;... -
不假装 尽量少
克拉彭教派的传统显示出对教育的持续关注,而斯蒂芬家,对教育的涵义持有最先进的看法。弗吉尼亚这样总结她父亲的教育理念: 去阅读你喜欢的东西,只因为你喜欢它,永远不要假装质赏自己不欣赏的东西一 这是他在... -
禁欲主义
己坐在角落里看书。她承认,对于过多女性美的炫耀,她感到很尴尬,甚至是“羞耻”。“我继承了某种相反的本能,”她说,那是一种斯巴达式的禁欲主义。“我只好把我的祖父詹姆斯(·斯蒂芬爵士)拿来说事了,有一... -
沉默和公共的声音
她总是担心,在沉默的孤独状态中孕育出来的个人思想放在公共话语的舞台上是否会显得可笑。“试想一个人醒来后发现自己是个骗子?”在《到灯塔去》出版后不久,她在日记里写下。“这就是我的疯病的一部分一一那种... -
审视内心
对弗吉尼亚来说,人或物都有可能呈现出邪恶的一面或非凡的美。她的写作总是追随内心的反应:审视和退缩,或是审视和焕发。在塞普蒂默斯·史密斯这个虚构人物身上,她展示了被疯癫放大的此类反应,因而创造出一种... -
斯黛拉
弗吉尼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四次重述了斯黛拉的故事:1897年的日记、1907年至1908年的《回忆录》、1939年6月至7月的《往事札记》,还有《到灯塔去》这部虚构小说。在《到灯塔去》的“岁月流逝”部分,大女儿普鲁·... -
死亡的毁灭能力
在《往事札记》里,弗吉尼亚强调了死亡不体面的一面:它带来痛苦、暴躁、情绪失控。朱莉娅的死立即引发一种虚幻的阴郁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真实的痛苦几乎是受欢迎的。“我们对忧伤的感觉已经麻木了,提及死者... -
破蛹的时刻
1897年的日记和1940年《往事札记》中的一个回忆片段提供了她的困境的一些细节。该片段表明,她私下里和艾略特一样觉得自己正从蝶蛹中爬出来,不过,艾略特将这个过程想象为种自我完善一一破茧而出的是一个真实、... -
批判分析
据凡妮莎回忆,当她们还住在儿童室时,总在洗澡前光着身子蹦来蹦去:“她突然问我,在父亲和母亲中,我更喜欢哪一个。”凡妮莎毫不犹豫地回答:“母亲。”而弗吉尼亚解释了她为什么总体上更喜欢父亲一些。“我认... -
吉尼亚父亲之形象~
弗吉尼亚的才智得到了激励,与此同时,她还沐浴在家人的爱护中。这份爱在莱斯利·斯蒂芬的信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亲一亲我的宝贝那明亮的小眼睛”,他在一封给朱莉娅的信中这样结尾。1883年,当弗吉尼亚快两岁时... -
《海浪》第三阶段
第三个漫长的人生阶段属于行动与成就。弗吉尼亚·伍尔夫谱写生命的成熟尝试、她如何放弃了体面的肯辛顿而去布鲁姆斯伯里寻找新的自由、她与伦纳德·伍尔夫不同寻常的婚姻,以及她在全新阶段的实验与努力,都将在... -
《到灯塔去》第一阶段
我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童年的场景——那些地点、人物和维多利亚时期的传统——也是她某几部小说的主题。她说:“书籍就像…一棵树上到处结出的果子,而树根深深扎进我们最初的生... -
《远航》第二阶段
她漫长的学徒期、精神世界的孤独、反复发作的疾病以及她的自我教育,都将作为一个年轻女子艰难走向觉醒的历程,在《远航》中得以呈现。

远航 (1)
-
达洛维夫人的形象已经固定
一种强烈的欲望驱使她告诉达洛维太太她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说过的事情一一在此之前她自己也不曾意识到的事情。 “我很孤独,”她说,“我想要——”她不知道她想要什么,所以无法完成这句话;但是她的嘴唇在抖动。 ...
>
你好的读书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