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河对《佛祖在一号线》的笔记(7)
-
第29页 自由
请容我说一句实话:政治意义上的自由——不受干涉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应该人手一份,可另外一种自我支配的自由,却非人人可以拥有。简单而言,很多人并无“不在乎”的能力。 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要把人分为各种莫名其妙的类别,而不是“在乎”和“不在乎”。
-
第32页 “独立思考”
我并不认为这个世界有“独立思考”这回事,除非这种“独立”指的只是立场,而不包括思维方式。我们总是使用一些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见识来琢磨事情——但每个人学到的想问题的方法却有好有坏。 一个人从亚当斯密哪里学到见识,而另一个人则是从他二大爷那里学到的 ... 我想,要是有人既学亚当斯密,也学他二大爷,并把两者作比较,他就一定会变成相对聪明的人。
-
第35页 体制、clack boys、白发渔樵
一个不够出色的社会与一个不够出色的BBS有共通之处,就是让人感到“懒得跟你们丫说话”。假设有这么一个体制,聪明人都不爱说话,蠢货们却滔滔不绝,我们就会说,啊,这里有一个体制问题。倘若这个体制更进一步,让聪明人学坏,让笨蛋们失去希望,那么它就是一个严重的体制问题。如果整个体制登峰造极,就会让聪明人得到邪恶的快乐,却总是忧心忡忡,寝食难安。当年隋炀帝就总是担心被人夺了性命,时常抚头自问:“好头颅,谁当砍之?”这颗头后来就果然被砍了去,这就是社会不能集纳智慧,只好集纳暴力。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这体制不坏”常常是违心之论,“体制不可改变”也往往是欺世之谈。 ...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可以眺望远方的世界,终于知道了机会均等、人权保障是好体制的基石。这个时代的困难也不再是晚清式的了,那时人们仿佛是在黑屋子里射箭,永远没有中靶的可能。现在我们看见靶就在那里,要是戴副眼镜,我们还能看见红心,它的名字就叫现代文明。如今的全部问题只是知易行难。何为行呢?何以行呢?其实没多么复杂,我看首先是当你感到有什么不妥之时就管他娘的,嚷嚷那么一句先。换言之,我们需要一些clack boys. 可是饶是时代进步了,这个国家仍然甚少这类孩子,多的是满怀感慨的家伙。何谓“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呢?我看就是人们度过了挫败的一生,发现平生所见皆是虚诞——在典型的中国式心灵中,我们会把衰老和智慧、消极与优美、爱好秩序与因循麻木混为一谈。当年送人打不过金人,就有一句自嘲的话“金人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如今我们比那时积极多了,凡是跟别人比着来,迪拜有高楼,我们上海也有;新加坡有大机场,我们北京也有;华盛顿有白宫,我们安徽也有。可是人家保护社会的报警者,有了宪法第一修正案,我们还是只有白发渔樵。 李海鹏这篇真的神来之笔,写得如此好,如此自然。
-
第35页 “乐观”
一个人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做实业的、商界的,各种在这个时代里做着实事的人,对现状都很乐观,而有些知识分子却总是不满意呢?”我可以给你一个复杂又肤浅的答案:经济界的首先对钱感兴趣,得到了钱满意度就提升,恰如权力爱好者得到权力就会觉得世界非常美丽;好的知识分子对金钱和权力都不敏感,却在意智识的发扬,倘若看到智识蒙尘,他们就会感到失望,我也可以给一个简明又深刻的答案,无论什么行业,满足感都来自于缺乏远见。西谚说,赞赏这句话的精准但原谅它的刻薄吧,狗是不能抬头的。
-
传统
传统的意义在于标记我们从何而来,但并不意味着预示我们向何而去。历史学家汤恩比在《历史研究》中说:“历史能够帮我们启迪智慧,理解人类,但它能预告未来吗?不能,它能对未来构成影响不等于预制未来。” 小时候我们看见一支空气枪就高兴,看到猪膝骨就郁闷,那么长大了之后,无论是有人对你说“年轻人,你要考虑中国国情呀”,还是又一次拿来什么泛黄的劳什子做矜贵之状,那么即便我们不直接嚷一句:“去你大爷的”!也该心里明白:这可是一阴招,这家伙若非太蠢,就是想干掉你心里的林妹妹,逼你去当和尚。 好的文明总是尊重小孩子的,而坏文明则往往压制天真。
-
第53页 平庸无奇
至少我会想,这个世界配不上一条狗。 ... 汉娜阿伦特说过残忍是与什么联系在一起的。她举了纳粹战犯艾克曼的例子,说在某些世界里更广泛地存在着一种“平庸无奇的恶”,有些作恶者之所以作恶,并不是因为它们本性邪恶或者施虐癖,或者他们有什么特殊之处,恰恰相反,他们之所以做出令人发指的恶行正是因为他们平庸无奇,脑袋空空如也。 我们常常误以为残忍的根源在于仇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平庸。
-
第90页 那么配合
饶是他这个男主角这样,前文说的那个女主角那样,观众还坐在电视机钱为他们欢喜为他们忧。我见过很多人,尤其是长辈们,下了班就像个芋头似的粘在电视机前被恶劣的电视剧深深吸引,间或失望的嘟哝一句:“这女的演的也不像呀!”我不知道怎么从心理机制上解释这个现象,只能通俗的说,我们人民配合度太高了。 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家活得粗糙,对生命里的每一分钟马马虎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没见识过好东西,无从比较,就更没所谓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