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恒河对《秋水堂论金瓶梅》的笔记(5)

饮马恒河
饮马恒河 (随心所欲,不逾矩)

读过 秋水堂论金瓶梅

秋水堂论金瓶梅
  • 书名: 秋水堂论金瓶梅
  • 作者: 田晓菲
  • 页数: 552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 2019-3
  • 【田晓菲原版前言】
    我们的生活中,原不缺少西门庆、蔡太师、应伯爵、李瓶儿、庞春梅、潘金莲。他们鲜衣亮衫地活在中国的土地上,出没于香港与纽约的豪华酒店。我曾经亲眼见到过他们。
    引自 【田晓菲原版前言】
    2021-08-16 22:38:51 回应
  • 第六十一回 西门庆乘醉烧阴户,李瓶儿带病宴重阳
    人们也许会觉得,在西门庆与王六、潘六儿的两番极其不堪的放浪云雨之间,夹写他和心爱之人瓶儿的一段对话,格外暴露了这个人物的麻木无情。然而,我却以为这是作者对西门庆的罪描写得极为深刻,同时也是最对他感叹悲悯的地方。与其说西门庆麻木和无情,不如说他只是太自私,太软弱,不能抗拒享乐的诱感:因为自私,所以粗心和盲目,而他的盲目与粗心加速了他所爱之人的死亡。正是因 此,他的罪孽同时也就构成了对他的惩罚。
    引自 第六十一回 西门庆乘醉烧阴户,李瓶儿带病宴重阳
    2021-08-16 22:42:41 回应
  • 第六十五回 愿同穴一时丧礼盛 守孤灵夜半口脂香
    唉,《金瓶梅》的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能有胆力、有胸怀面对这样复杂的人间世,才能写出这样巨力的文字!这样的文字,又怎么允许以轻薄的、浅陋的、淫邪的、狭隘的、道貌岸然的、自以为是的眼光读它看它!有感情的人,往往流于感伤,极力地描写悼亡深情之后,断不许夹杂情色欲望;又或者那对世界充满讽刺的人,便只能看到一切都是假,一切都是破败,于是又会放手描写情色欲望,讥刺西门庆的庸俗、势利、浅薄。然而《金瓶梅》的作者,他深深知道这个世界不存在纯粹单一的东西:如果我们只看到西门庆对瓶儿眷恋,或者我们只看到他屈服于情欲的软弱,都是不了解西门庆这个人物,也辜负了作者的心。从官哥儿诞生而招如意儿为奶娘,西门庆见如意儿何止千百次,但从来没有动过心,从来没有一言调戏。惟有现在,瓶儿这里人去楼空,他虽有心为瓶儿守灵,但是他是这样一个软弱的自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向来不能为爱一个人而牺牲任何个人乐趣的,如何能够忍受这种孤独寂寞哪怕只有几天几夜?喝醉了,走进瓶儿屋里,“到夜间要茶吃,叫迎春不应,如意儿便来递茶,因见被拖下炕来,接过茶盏,用手扶被”。就是这么一点点对他的注意和关心便足以令西门庆心动。这种屈服,不让人觉得他可鄙,只觉得他是一个人,一个软弱的、完全被感情与情欲的旋风所支配操纵的人罢了。然而,《金瓶梅》中的人物,又有哪个不是如此?他们沉沦于欲望的苦海,被贪欲、嗔怒、嫉妒、痴情的巨浪所抛掷,明明就要沉溺于死亡的旋涡,却还在斤斤计较眼前的利害,既看不清楚自己的处境,也对其他的沉沦者毫无同情,只有相互嫉恨和猜疑。
    引自 第六十一回 西门庆乘醉烧阴户,李瓶儿带病宴重阳
    2021-08-16 22:52:02 回应
  • 第九十三回 王杏庵义恤贫儿,金道士娈淫少弟
    只因为《红楼梦》自始至终写得“温柔教厚”,从来都在人生最凄惨最丑恶的情景上遮一层轻纱,所以能够迎合大多数读者,尤其是小儿女的浪漫伤感口味,而《金瓶梅》却锐利清晰,于大千世界无所不包,无所不见,更把人生之鲜血淋漓、丑陋可怕之处一一揭示给人看,难怪多数人皆掩面而去。读《金瓶梅》,必须大智大勇,才能尽得此书之好处,又不至于走火人魔,否则便会如力量不够者欲使大兵器,反而伤了自己。然而正无怪《金瓶梅》不能如《红楼梦》般取悦众生。
    引自 第九十三回 王杏庵义恤贫儿,金道士娈淫少弟

    我欣赏《金瓶梅》但不喜欢它也正在此处:作者看这世界的眼光太冷,也将世人看得太低了。不是所有世人都沉浸在低级的世俗欲望中不可自拔,人心底处不是这样恶的,不只有嫉恨、欺骗、欺辱、伤害,也有怜悯、有爱护、有尊重、有底线。

    2021-08-16 23:00:18 1人喜欢 回应
  • 第一百回 韩爱姐路遇二捣鬼,普静师幻度孝哥儿
    旧日豪华事已空,银屏金屋梦魂中。黄芦晚日空残垒,碧草寒烟锁故宫。隧道鱼灯油欲尽,妆台鸾镜匣长封。凭谁话尽兴亡事,一衲闲云两袖风。 绣像本作者未曾有一时一刻是不睁着眼睛看现实的。于是在绣像本第一百回的卷首诗里,我们再次被提醒这部书是如何从豪华锦绣写到碧草寒烟。一篇七言律诗里,两个“事”字,两个“尽”字,两个“空”字,总括了《金瓶梅》的全部:我们中国的百姓,就在这豪华事已空”的大背景下,一代一代生死,一代一代歌哭。
    引自 第一百回 韩爱姐路遇二捣鬼,普静师幻度孝哥儿
    2021-08-16 23:03:43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