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传 (3)

  • 第365页
    苏轼谪居岭海,挚友至交,慕名之人纷纷来信来人问候,要求随行,可歌可叹。 最怜巢谷,73岁高龄,闻苏氏兄弟又遭不幸,以瘦瘠多病之躯,徒步出川赴岭外,半途遭土贼,旅途劳顿,一病不起,客死异乡,终了未能见上...
  • 第107页
    一 嘉祐春秋拔头筹,千字万卷无日休。 如今宦游十八载,当日荣华早作秋。 此生难处凌云志,唯与野老话麦畴。 超然台上超然乐,退归自有我子由。 二 人生原如此,壮志随水流。 事本无巨细,当解眼前愁。 尧舜终在...
  • 第346页
    古人处世追慕前人,遇事总有前人可与之戚戚。子瞻谪琼州,有邹衍庄周之言在先,故能宠辱不惊,安然处之。今人自绝古人路,不复有前人可与之戚戚。上古之原始人,无前人可追慕,有神灵可与之戚戚。今人自毁前人路...

苏轼集 (1)

  • 第7页
    最不喜“作者若无如此遭遇,我等怎见如此诗篇”的话,好像作诗写文是目的,人生际遇不过手段。看诗文不解背后人生不能领略其精妙。或则玩耍文字,求奇诗妙文而不识人生苦乐,沉湎小趣味苦恼;或则有自虐倾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