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规则模块化的力量 (6) 更多

  • 承认有限性
    我们对于如何处理我们观察到的那些极其复杂而又多变的事件感到不知所措。我们特别担心的是,我们试图理解的现象既不再受到工程设计的约束,也不再受到经济学的约束。众多有趣的问题和发展——互联网、黑客、开放...
  • 技术需要合同才能有效
    然而,尽管一开始BM就成功地敲定了许多订单,360系统的价值在1967年初基本上还未充分显现。为了使IBM赚到钱,至少要足以抵偿巨额的沉没投资(以1966年的美元价值计算估计在5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现在的200亿美元)...
  • 设计和生产的区分
    设计和生产的“领域”不是轻易能够区分的,因为在实践中设计和生产活动常常同时展开并由同一个人来操作,而且可能是在不确切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就开始了一个项目。特定介质的选择就可能提供表达制品的方式,并决定...
  • 计算机设计史上的分水岭
    360系统不仅为IBM创造了一个广泛的、兼容的产品族,而且为IBM打开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其中计算机模块能够沿着独立的轨道演进。通过分割,模块可以被进一步细分;通过替代,它们可以得到改进;通过扩展,新的模...
  • 设计和设计过程更为广阔的经济背景
    有着资本市场的经济可以为创造价值的企业提供巨大的直接回报,为人类合作创造经济价值提供巨大的激励。这些可见的回报转而使设计成为“一种力量”。用比喻来说,它们“拉着”设计向更高市场价值的方向演进。 个体...
  • 大量的option value
    1980年,企业簇群的市场价值超过了IBM的市场价值,此时计算机产业形成了新的产业秩序。SUN 公司和阿波罗计算机公司在工作站市场上展开的竞争,以及个人计算机和操作系统市场上所有错综复杂而又眼花缭乱的交锋,都...

硅谷密码:科技创新如何重塑美国 (12) 更多

  • 你我都是硅谷人
    硅谷不仅仅是个地名,它是一套工具,一个人脉网络,一种自启动的感知力。这是一个只可能在美国发生的关于辉煌成就与未竟事业的故事,塑造了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广泛政治和经济潮流使之成为可能。新一代探寻者、流浪...
  • 问题永远层出不穷
    将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源归咎于大型高科技企业,就像硅时代迎来黎明时大胆宣称计算机及其制造商将解决所有难题一样有问题。美国技术革命的故事并不是英雄与反派的简单二元对立,它混乱得多,也有趣得多。错综复杂的...
  • 信念与价值
    盖茨仍然秉持着几年前驱使他向自制计算机俱乐部写信的信念:计算机软件应当是独立的智力与商业产品,与硬件一样具有价值。IBM所代表并长期主导的计算机产业是一种全面性的业务,将硬件与软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
  • 东亚教育的优势
    还包括一条培养聪明的数学生和科学生的流水线,总有一天,他们会创造出新一代高科技产品。日本人和新加坡人全年上课,他们的课程要求严格,标准高得令人崩溃。美国则只有苦苦挣扎的学生、老旧的教学楼和资金短缺...
  • unbounding 带来的劳动群体变化
    劳动群体还在其他方面发生了变化。高科技行业的飞速发展及其对技术纯熟的工程师的渴求,恰好发生在各行各业的办公室终于都向女性敞开大门的时候。这意味着硅谷中的女性面孔比过去10年里曾经有过的都要多。 技术变...
  • unbounding 的影响远超想象
    史蒂夫·乔布斯,这个仅有高中学历的人的养子,的确是“美国梦”的产物,他也是“二战”后,尤其在北加州,对人才、场所与公司的巨额公共投资所能造就的成功例证。但如果政府在他的叙述中无所不在,就会作为威胁...
  • 软件免费的战争?
    这位年轻的创业者为此大为光火,将他的怒气发泄在日后将留名科技史的“盖茨来信”中。在信中,盖茨在科技世界引发了一场经久不息的战争。其中一方相信信息软件是具有专有权的数据,应当得到保护并需要付费,另一...
  • 布道者非凡的能力
    乔布斯是一名黑客,但与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并不同。他的优势来自他的坚韧,以及他向其他人解释计算机的革命性力量的非凡能力。正如里吉斯·麦肯纳后来评论的那样,“沃兹尼亚克很幸运,能够结识一位技术布道者”...
  • 中国不改变就不会造出芯片
    国家半导体公司的企业文化不仅是要员工经得起风浪,还有对僵化思想和等级制度的刻意否定,以及根据实际产出而非耀眼的学位和诺贝尔奖给出奖励。只要你有技术天分,出身和举止并不重要。这里可以容忍傲慢的混蛋,...
  • 战争的遗产
    一切都是从原子弹开始的。无论是对科学家还是对政治家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所未见的技术动员——及其最令人敬畏的不祥的核心项目“曼哈顿计划”——显示了美国对高科技及其从业者投入的大量政府资金能够取得...
  • 单一总是略显稚嫩
    这个后来以“硅谷”闻名的经济现象并不能归结于任何一个单一事件。机遇与环境,地缘政治与宏观经济学,天赋与领导力,还有追寻阳光的年轻人,这些因素混杂在一起掀起的完美风暴是硅谷的源头。大卫·摩根塔勒于194...
  • 伟大的布道者
    然后那个为时代命名的人出现了——罗纳德·里根,他是反对大政府的斗士、自由市场的捍卫者、他自己所谓的“创业者的10年”的旗手。在这位伟大的布道者看来,没有哪个地方或行业能比硅谷更有代表性地展现自由的美...

中年觉醒 (6) 更多

  • 机会只有一次
    老渔夫坐在岩石上休息,他点了一支烟,谈起了哲学。“孩子,潮落时你只可能犯一个错误。”他说。 “什么错误?”我问道。 “没有将钓竿抛入水中。 和后退一步出拳是一个道理~
  • 正视能力衰退
    1)我感到我的能力在下降 (2)我身边的人开始察觉,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敏锐 (3)其他人得到了我曾经得到过的那些社会声望和职业成就 (4)我不得不减少工作量,从那些我曾经轻松完成的日常工作中退出 (5)我再也...
  • 承认自己不再年轻
    对生命的周期以及余生的时日,我们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误以为自己还可以活很久。这种态度不利于改变现状,它消解了跳上第二条曲线上的紧迫性。 吃多了会难受,还会发胖。。。。。。大脑和身体的同步没有那么的明...
  • 自由的窄廊
    摆脱世间痛苦的方法并不是摒弃世俗之乐,而是从对这些事物的执念中解放出来。极端禁欲的苦行主义和放纵恣意的感性主义都是羁绊,都令人不得安生,唯有“中道”才是获得解放与通往自由之道。就在顿悟的那一刻,释...
  • 轻装上阵
    如果想要幸福,你就得坦诚地说出来:我真诚地渴望幸福,愿意成为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平凡之人,不再物化自己。你必须谦卑——骄傲的反面——地表示自己愿意轻装上阵。 在意他人的评价,说明还是没有醒悟。
  • 人有成长曲线
    真相是,几乎所有从事高技能型职业的人,在30多岁到50多岁之间的某个时间点,都会开始步入职业下行通道。抱歉,我知道这么说很多人不爱听。更糟糕的是,一个人在事业巅峰期所取得的成就越高,在下行期的表现往往... (1回应)

全球化的悖论 (1)

  • 总是有前见
    贸易还没开始,他们在贸易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就开始了,他们要投资在运输、物流、通信、信任、法律、秩序及合同之上。我们的“探险商人”要承担政府职能,否则,贸易就无法进行。 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构筑了所有~

资本主义的本质 (3)

  • 摸鱼的缘由
    契约的局限和对非正式规范的依赖在组织理论中被广为接受。结果,雇员在与雇主发生纠纷的时候可以运用的一个最具破坏性的工具,是“合法的消极怠工”(working to rule),与其迂腐地遵守契约,乏味地逐字逐句检查...
  • 出租劳动力
    在我们的社会,劳动是一种少有的不能完全合法买卖的生产要素。劳动只能出租,工资率实际上就是租金。 ——保罗·A·萨缪尔森 细思极恐~
  • 发现资本主义
    各章之间有相互联系的和逻辑上的顺序:要理解资本主义,我们需要理解资本;要理解资本,需要理解货币;要理解货币,需要理解交换;要理解交换,需要理解财产;要理解财产,需要理解法律。 发现开源也是同样的道理...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84 85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