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对《纸短情长:中国笺纸里的艺术故事》的笔记(10)
-
浣花笺纸桃花色——唐代“薛涛笺” / 20
具礼,又称“前具礼”,是写信人在起首处对收信人表示尊敬之语。信中“应祯顿首奉书”便是具礼的一种。此外常见者还有“惶恐”“稽首”“端肃”等。 称谓、是对尺牍双方长幼亲疏关系的表示,如“契兄”“贤弟”“老友”“尊道丈”等。上牍中称吴宽为“匏庵谕德先生契兄”,表示他与吴宽为同辈。 题称,是对收信人表示尊敬的辞令,如“阁下”“座前”“足下”“左右下”“待史”等,意思是写信人比收信人地位低下,要通过对方的左右侍从,将信呈交给对方。信中“匏庵喻德先生契兄”后所跟“执事”既定执事,指左右待从之人,与“侍史”意相似。 前介,是本事之前的开场白,或表达问候、瞻仰或叙及时令,或为祈颂。信中“应祯久不闻问,驰仰何可言。归得所惠书,良以为慰”便是。李氏先叙旧,十分牵挂,后言妥收来信,甚是欣慰。 本事,是信的主要内容。信中,本事为“原晖遽尔长逝…”至“幸为致意”一段,主要说了三件事:其一,对吴宽弟弟原晖的过世表示哀悼,并请吴宽节哀。其二,交代自己近期将去湖广办差事,至冬方归。其三,请吴宽向世贤、玉汝诸位转达并致意。祝颂,是对收信人表示关切祝福之语,如“千万珍重”“伏惟纳福”等。上牍末“至祝至祝”也属于此类。 引自 浣花笺纸桃花色——唐代“薛涛笺” / 20 -
浣花笺纸桃花色——唐代“薛涛笺” / 20
曾作《薛涛制笺图》以示对薛涛的怀念。薛涛之名享誉海内外,张蓬舟著《薛涛诗笺》记载美国女画家、诗人苏珊·奥尔森钦慕薛涛的诗名与制笺,曾在1983年身着中国古代装束,模仿薛涛,在溪水边亲手染制红色小笺,被称为“当代的美国薛涛”。由此可见,薛涛笺一直备受推崇,时至今日在市场一直是被追捧的对象。 引自 浣花笺纸桃花色——唐代“薛涛笺” / 20 -
滑如春冰密如茧——李公麟《五马图》与澄心堂纸 / 31
一座便殿,原是先主李界的堂号。后主李煜即位后,爱其环境幽静,常在此吟诗、填词,后来成了他的书房和画堂。李煜一直对诗书画都有着自已的要求,在造纸方面也精益求精。《五代诗话》卷十《澄心堂纸》中讲到澄心堂纸的制法:“寒溪浸楮春夜月, 敲冰举勺割脂。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金曾不疑。”柔韧细腻、光滑吸墨的纸中珍品一澄心堂纸研制成功后,李煜即兴以堂名纸,日之“澄心堂纸”,并钦定为宫廷书画用纸,在纸上打上“澄心堂”三个字的印记,于宫内专设库房贮存。而澄心堂纸产量不高,价值不菲,只专供皇室使用,普通人很难见到。正如梅尧臣诗所云“李主用以藏秘府,外人取次不得窥”,更使澄心堂纸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南唐著名画家徐熙曾用澄心堂纸作画。画家董源善山水,亦工人物,创作《庐山图》《夏山林木图》和《溪山风雨图》等作品时,用的就是澄心堂纸,乃董源深受李后主的宠爱,经常出入皇宫,才有机会得到赐赠的缘故。 但是南唐灭亡后,一度名重一时的澄心堂纸,却开始失势。宋代统治者对其不够重视,导致大量纸张通过各种渠道散落民间。当文人墨客见到了钦慕已久的澄心堂纸时,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他们或礼赞题咏,或当作重礼馈赠挚友亲朋,致使澄心堂纸声名重振。梅尧臣是澄心堂纸酬赠活动中所获最丰的一位。据梅尧臣《韩玉汝遗澄心纸两轴,初得此物欧阳永叔,又得于宋次道,又得于君伯氏子华,今则四矣》诗题可知,至少在此诗写作的庆历七年(1047),梅尧臣也已获得了四次馈赠。分别为:第一次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所赠、第二次庆历六年(1046)北 宋大臣宋敏求赠送、第三次君伯氏子华所赠、第四次为庆历七年(1047)韩玉汝赠送。其实最早先是北宋御史大臣刘原父先得到宋仁宗的恩准赏给澄心堂纸100幅后,喜不自禁,始为礼赞:“六朝文物江南多,江南君臣玉树歌。臂笺弄翰春风里,凿冰析玉作宫纸。当时百金售一幅,澄心堂中千万轴。后人闻名宁复得,就令得之当不识。”而后刘原父送给欧阳修10幅,欧阳修亦写诗《和刘原父澄心堂纸》附和:“君不见曼卿子美真奇才,久矣零落埋黄埃…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欧阳修觉得此纸非常珍贵,又从其中拿出两幅馈赠给梅尧臣。梅尧臣见到闻名已久的澄心堂纸时,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心情,欣然赋诗《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昨朝人自东郡来,古纸两轴缄藤开。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澄心堂中唯此物,静几铺写无尘埃。”“滑如春冰密如茧”之句被后世认为是对澄心堂纸最为准确传神的描写,一直沿用至今。第二次为宋敏求赠梅尧臣澄心堂纸百幅。宋敏求(1019一1079),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他官居要职,不但朝廷发布的文告往往由他起草,而且了解一些中央机构及其制度的源流。当时,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对外发布其所奉皇帝谕旨,他也比较熟悉,故能有机会进入内府。宋敏求通过高层得到了不少澄心堂纸。他又送给梅尧臣100张,梅尧臣惊喜若狂,作诗《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记述了此事。这首诗除了与上首相似的内容外,着重描述了澄心堂纸制作的不易:“寒溪浸楮春夜月,敲冰举匀割脂。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金曾不疑。” 引自 滑如春冰密如茧——李公麟《五马图》与澄心堂纸 / 31 -
滑如春冰密如茧——李公麟《五马图》与澄心堂纸 / 31
其中“寒溪浸楮”是讲所用的原料和备料方法,即在冬季寒溪水中浸泡楮皮;“春夜月”则是说明在夜晚月光下春捣浆料,人工打浆何其劳累;“敲冰举帘”是说明要用低温、清洁的水质和捞纸的工具为竹帘;“焙干坚滑若铺玉”是指湿纸被刷在火墙干燥,以及成纸的质量与白度都很好。第三次赠纸的君伯氏子华当为韩绛,唯此次馈赠并无诗文留传。据题中自述受赠顺序,时间应在1046年至1047年。第四次受赠源自韩缜,此次梅尧臣正如答谢诗中所言,“三得澄心纸,吾尝再有诗。粗能条本末,不复语兴衰。堪人右军迹,惭无幼妇辞。君家兄弟意,将此比乌丝”。言简意赅地感谢了韩氏兄弟的深情厚谊。 引自 滑如春冰密如茧——李公麟《五马图》与澄心堂纸 / 31 -
暗花疏影清可掬——宋代砑花笺 / 44
艺与审美也相同,可能为同一时期的作品。《致长官董侯尺,)全纸布满牡丹卷草纹饰,其间穿梭两只凤鸟。这幅尺,为元丰五年(1082)苏轼写给董钺。董钺,字毅夫,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官至夔州(今重庆境内)转运使,为官清约自检。元丰五年三月末,被蔡卞诬参,遭到免职,携全家归海口,途中到黄州探望好友苏轼。因而苏轼在信中谈到他们刚刚见面“近者经由获见为幸”,患难见真情。在选用信纸上,苏轼也是颇为用心。《致运句太博尺牍》用笔劲秀,线条流畅,应写于熙宁四年(1071),所用纸张为折枝梅花罗纹笺。信中感谢运句太博所赠香合“极妙佳”。香合为盛放香料的容器,也会有香味,以梅香寓意香合之用也是极具心思的笺纸选用。苏轼还曾在邵圣二年(1095)被贬惠州时收到香合作为的生日礼物。《致至孝廷平郭君尺牍》是苏轼写给正在守丧期间郭廷平的。此书札布满六角形龟甲纹,龟甲纹中间还有一只小乌龟。这种纹饰在传入日本后颇为流行,如服饰、铁器、武具、家徽上等,中间的小乌龟后来被简化为小花。但是这种纹饰在中国书写纸上非常少见。苏轼用这种龟甲砑花纹,是有一定深意。东汉就开始在墓志和棺椁上出现龟甲纹,以长寿著称的龟作为墓志的造型,以痛悼其短命祈求其永年。所以这封信札的纹饰本身就包含了丧葬的礼节。 引自 暗花疏影清可掬——宋代砑花笺 / 44 -
暗花疏影清可掬——宋代砑花笺 / 44
台北故宫博物院还藏有黄庭坚一件书法作品《自书松风阁诗》。其中第一张砑印龙凤纹,第二张砑瓜瓞纹样,第三张砑花卉纹样,第四张砑瓜瓞纹样。除了精美的砑花纹,纸的底纹呈现出格子状的织品纹路,可称为罗纹(鱼子)砑花笺,是宋代制作等级相当高的纸张。由于格子纹路布满全纸,砑花图案部分也有,可见制作工序是先砑印花纹,再将全幅隐出罗纹来。这和前面提到苏易简介绍罗纹笺的制法完全一致。此外通过观察可以看到黄庭坚善于利用墨量和速度使笔墨在罗纹笺产生了特殊效果,字的末笔都有格状的织品纹理。 总的来看,文人的需求产生了砑花笺的不同性质和图案。而文人自行加工的砑花笺还是以直接砑光最为简易,若是要涂上特殊物质,就需要专业的技巧。可以推测那些花纹极不明显的笺纸 很可能出自文人之手。专业纸工所制作的砑花笺是以销售为目的,商品的卖点就是极其精美又显而易见的装饰纹样。而看不见或是难以识别的隐秘花纹很难吸引消费者,却符合宋代文人稍有些矫情的审美心态。 引自 暗花疏影清可掬——宋代砑花笺 / 44 -
暗花疏影清可掬——宋代砑花笺 / 44
级砑花雕版制作的精细程度。为何选用荔枝树这样的图案也是大有深意,此信为向长辈问安送礼,荔枝图案既有四季常青长寿的象征,又有多子多孙吉利的寓意。 南宋偏安一隅,时局不稳定,制作的笺纸相比宋代纸张来说也稍显粗糙。如南宋民族英雄陆秀夫《致羲山尺牍》所用笺纸砑花图案为野外放牧一正面、一侧面的两匹小马,有着向往安定生活的寓意。也体现出不安定的环境下,文人墨客对书写时的信纸 依然有一定要求。 可见宋代砑花笺纹饰繁复且精美,虽与世俗瓷器、家具、服饰所流行图案相似,却流露出不同的文人品位。信札的尺寸虽限制了图像的选用,但像折枝花卉、金铭鼎器的插花,让人联想起南宋的小品画,或许这些主题,都曾出现在宋代砑花笺纸中。试想这些隐逸的花笺在寄出时,对方打开信件的瞬间,通过来自四面八方的光线,看到了其上精美的砑花,读信的同时又有了美的享受,感受到写信人寄托的诸多情感。具有相同文化层次的人,不需要透过任何文字,就能轻易地感受到信上的图案信息。因而尺牍本身所能传递的书写想法其实是有限的,重新检视宋代文人墨客对于纸张的偏好、研究与加工技术等问题,将宋代砑花笺纸放回到它本身的使用与生产脉络中,我们才可以感同身受宋代独有的笺纸书写文化。 引自 暗花疏影清可掬——宋代砑花笺 / 44 -
匠心锦绣刻丹青——明代的《萝轩变古笺谱》 / 62
而在中国是如何发现的这部笺谱呢?1962年,浙江嘉兴市决定利用政府的力量,组织南湖书画社大量收集散落民间的古籍、文物加以保护。书画社的高可安和臧松年都参与了这次收集。1963年春,减松年在海盐高可安的陪同下,来到一个叫沈荡的小镇,从一农妇手里购得了这部《萝轩变古笺谱》。农妇肯定想不到,她手中用来夹鞋样子的破书竟然是一部国宝级的海内孤本。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30元成交。随后臧松年以40元(相当于机关干部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卖给了嘉兴古籍书店。嘉兴古籍书店想让专家鉴定一下这部古籍,就专程赴上海博物馆请当时的馆长徐森玉进行鉴定。徐森玉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目录学家、版本 学家和鉴定家。徐森玉见到这部来自乡间的《萝轩变古笺谱》,异常惊喜。从封面“清绮斋收藏”的图章来看,可知此笺谱为海盐大意书家张宗松、张宗情的旧藏,为海内孤本,是多年来古籍研究的稀世之宝。于是他和嘉定古籍书店多次磋商想要把此部笺谱人意上海博物馆。最后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石西民出面协调、以上海博物馆所意的16幅明清书画精品作为交换条件、徐森玉一口答应,此事方尘埃落定。由此,这部《萝轩变古笺谱》的作者之谜也就彻底解开,中国现存最早笺谱的年代也就随之改写。 吴发祥自云:“我辈无趋今而畔古,亦不必是古而非今。今所有余,雕琢期返于朴,古所不足,神明总存乎人。”体现了《萝轩变古笺谱》之“变古”的深意,为权衡古今之变,有所取舍,形成一种雕琢与古朴之间的风貌。我们从笺谱收录内容也可窥见一斑。笺谱上册共90面,除小引、目录外,有画诗20幅,筠篮12幅,飞白8幅,博物8幅,折赠12幅,琱玉12幅,斗草16幅,杂稿2幅;下册共88面,除目录外,有选石12幅,遗赠8幅,仙灵8幅,代步8幅,搜奇24幅,龙种9幅,择栖11幅,杂稿8幅。这些画笺多用白描线条,雕刻精致细腻,设色沉静古雅,诸如楼台亭阁、山川风云、花鸟禽虫、车马舆服、钟鼎剑佩,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版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画作多以象征的手法描写典故的内容,这也是晚明印制画笺的一个明显特点。我们 引自 匠心锦绣刻丹青——明代的《萝轩变古笺谱》 / 62 -
匠心锦绣刻丹青——明代的《萝轩变古笺谱》 / 62
2.筠篮 “筠篮”画笺一题均为精美的竹篮,筠的本意为坚韧的竹皮。12幅筠篮笺画所绘分别为:佛手、碧桃、牡丹、石榴、珊瑚、书卷、如意、桃子、梅花、山茶、兰竹、竹石、青松、灵芝、葫芦、萱花、月季、莲藕荷花。这些花果,均有美好的寓意,如兰竹象征清高,牡丹的富贵,桃子的长寿,石榴的多子,青松灵芝的康健,莲藕的多情,萱花的爱情。这些都是文人雅士所钟爱之物,在不同节日里也将这些时令的花果插入篮中作为瓶花以供。诚如古人所说:“生机乃绿叶结阴,花木扶疏。花情韵,叶高格,若集于一瓶之中,击节赞叹之余,令人心驰神往。”让人不禁联想起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有一幅南宋《花篮图》,以山茶为主花,搭配水仙、绿萼梅、瑞香和丁香,虽没有明显高低差别,却彼此穿插,错落有致。花篮虽小,却是极为丰富的作品,繁而不乱,多而有序。南宋的这种花篮插花形式一直延续到明代。“筠篮”笺画表现插花的主从和前后、高低各方位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可谓笺画是插花的二度空间呈现。 引自 匠心锦绣刻丹青——明代的《萝轩变古笺谱》 / 62 -
76
2。筠篮 “筠篮”画笺一题均为精美的竹篮,筠的本意为坚韧的竹皮。12幅筠篮笺画所绘分别为:佛手、碧桃、牡丹、石榴、珊瑚、书卷、如意、桃子、梅花、山茶、兰竹、竹石、青松、灵芝、葫芦、萱花、月季、莲藕荷花。这些花果,均有美好的寓意,如兰竹象征清高,牡丹的富贵,桃子的长寿,石榴的多子,青松灵芝的康健,莲藕的多情,萱花的爱情。这些都是文人雅士所钟爱之物,在不同节日里也将这些时令的花果插入篮中作为瓶花以供。诚如古人所说:“生机乃绿叶结阴,花木扶疏。花情韵,叶高格,若集于一瓶之中,击节赞叹之余,令人心驰神往。”让人不禁联想起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有一幅南宋《花篮图》,以山茶为主花,搭配水仙、绿萼梅、瑞香和丁香,虽没有明显高低差别,却彼此穿插,错落有致。花篮虽小,却是极为丰富的作品,繁而不乱,多而有序。南宋的这种花篮插花形式一直延续到明代。“筠篮”笺画表现插花的主从和前后、高低各方位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可谓笺画是插花的二度空间呈现。 引自 匠心锦绣刻丹青——明代的《萝轩变古笺谱》 / 62
麒麟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4093条 )
- 时间与温度
- 1
- 逆势投资者凯恩斯
- 9
- 巫蛊
- 5
- 笼中王国
- 9
- 夜
- 1
- 柏林
- 1
- 药品帝国
- 9
- 赵宋
- 4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
- 3
- 吃的中国史
- 5
- 古史中的神话
- 2
- 野人与野兽
- 4
- 大明最后的使臣
- 10
- 制作
- 5
- 还能做家人吗?
- 7
- 核爆余波
- 10
- 美是进化的奖励
- 14
- 黑夜的狂欢
- 7
- 渗透边界的秘密贸易
- 5
- 最美宋词
- 24
- 中国的十个名字
- 9
- 地中海四千年
- 6
- 宇宙生命起源
- 12
- 1914年一代
- 12
- 惹作
- 3
- 心分两路
- 9
- 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
- 14
- 忽然孩子不笑了
- 15
- 哲学从这里开始
- 12
- 跟着人类学家漫游
- 11
- 理想国
- 1
- 打开
- 9
- 第六号元素
- 9
- 极北森林
- 14
- 世界之中
- 8
- 诗经全译(精装刷金本)
- 14
- 楚辞全译(精装刷金本)
- 10
- 天京之围
- 14
- 当代自由意志导论
- 11
- 全球史的九炷香
- 14
- 女士品茶
- 12
- 父辈之罪
- 18
- 第一次管人
- 5
- 平原
- 11
- 西方认识论史
- 3
- 无意义的意义
- 3
- 从一个细胞开始
- 14
- 梦游者
- 11
- 古罗马人生活图典
- 12
-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
- 1
- 混搭的承诺
- 12
- 罗马之变
- 13
- 何谓“性资本”
- 10
- 明年更年轻
- 11
- 多面的谷氨酸
- 19
- 希腊别传
- 16
- 古代中日关系史
- 12
- 无退休社会
- 10
- 人的消逝
- 26
- 自恋与服从
- 17
- 菌络万象
- 5
- 实锤
- 3
- 蔡澜说人生:世间事 贵痛快(新版)
- 6
- 再造乡土
- 14
- 秦汉史讲义
- 34
- 畅销的原理
- 8
- 诞生1949:共和国孕育的十个月
- 9
- 一个中年人决定出逃
- 10
- 笔记启蒙
- 16
- 心灵无界
- 2
- 失败
- 11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16
- 看不见的中东
- 19
- 鉴古雅集
- 13
- 平面国
- 5
- 站在历史的远处(十三邀Ⅱ)
- 13
- 吸金广告
- 7
- 如何做出一台戏
- 1
- 龙虫并雕斋琐语
- 15
- 罗马的崛起
- 14
- Orbital
- 2
- 帝国的开端
- 6
- 隐藏的潜能
- 1
- 地球简史
- 7
- 血与蜜之地
- 8
- 崖山
- 9
- 君士坦丁堡
- 22
- 空谈
- 19
- 叙事本能
- 28
- 王氏之死
- 2
- 次元的漂流
- 3
- 电梯里的古希腊
- 19
- 地平线
- 24
- 制造不平等
- 12
- 营销管理(第16版·精简版)
- 15
- 陌生的阿富汗
- 14
- 老派约会之必要
- 11
- 我们为什么相爱
- 19
- 持家的人
- 15
- 老子奥义
- 8
- 蛋先生的学术生存
- 8
- 涅槃
- 14
- 晋朝的死结
- 16
- 詹姆斯·卡梅隆
- 2
- 天下格局
- 18
- 哲学密码
- 4
- 在阿尔巴尼亚长大
- 5
- 海洋女王
- 10
- 十字架上的玉米神
- 1
- 马桶里的黄金
- 14
- 树的故事
- 1
- 江南困局
- 4
- 天生狂野
- 6
- 如果你敢说出去
- 16
- 鸟瞰古文明
- 1
- 技术封建主义
- 8
- 大脑进化简史
- 26
- 解闷儿
- 1
- 科幻电影教父:雷德利·斯科特的造梦之路
- 2
-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 6
- 天文终极之问
- 2
- 技术恐惧
- 1
- 垂向时间
- 18
- 蝴蝶之家
- 7
- 时间
- 12
- 病非如此
- 2
- 四海为家
- 6
- 被盯上的男孩
- 10
- 泥淖之歌
- 11
- 不止魔幻
- 23
- 香尘灭
- 23
- 美的历程
- 19
- 大萧条的孩子们
- 15
- 欺骗世界的医生
- 14
- 发现东亚
- 2
- 成瘾的深渊
- 19
- 萧关道
- 13
- 医院是座动物园
- 11
- 城堡、战役与炸弹
- 30
- 脸庞,锋芒
- 15
- 白洞
- 7
- 暗淡蓝点:探寻人类的太空家园(卡尔•萨根诞辰90周年纪念版)
- 7
- 王安石“强辩”考
- 16
- 思辨力35讲
- 28
- 生活艺术
- 16
- 电影,我略知一二
- 15
- 中产阶级与美国社会转型研究
- 15
- 我们从未中产过
- 11
- 世界尽头的疯人院
- 11
- 中世纪史诗与浪漫主义
- 1
- 万物起源
- 23
- 为什么你的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样
- 10
- 冥想
- 1
- 为火所困
- 8
- 蘑菇
- 19
- 纳粹猎人扬·塞恩
- 14
- 活着活着就老了
- 3
- 一蔸雨水一蔸禾
- 1
- 脱了臼的世纪
- 22
- 一如既往
- 14
- 是我的错吗?
- 16
- 微生物大历史
- 14
- 复辟
- 7
- 性与美
- 9
- 技术与德国
- 12
- 金钱、奇珍异品与造物术
- 10
-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 16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 3
- 唐人绝句精华
- 1
- 妖怪说
- 12
- 基辅罗斯
- 10
- 谎言与真相
- 7
- 博斯
- 7
- 女儿的身体冻结成冰
- 8
- 死去的那天是最值得活的
- 6
- 葡萄酒:一部微醺文化史
- 15
- 火焰世
- 3
- 黑铁时代
- 5
- 吉他匠人
- 9
- 奔腾不息
- 24
- 疯脑
- 18
-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10
- 狼性时代
- 9
- 明清与李朝时代
- 15
- 听不见的大自然
- 13
- 意外的旅程
- 5
- 共享现实
- 2
- 平等
- 2
- 采香者
- 15
- 离散与在场
- 11
- 红肉共和国
- 12
-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
- 10
- 原始富足
- 18
- 巨变与突围
- 23
- 拯救弗洛伊德
- 22
- 童话、博物学与维多利亚文化
- 3
- 中国山水画对谈录
- 7
- 生死手记
- 6
- 寸心如水月:李清照词
- 1
- 形理两全
- 4
- 被遗忘的倒霉蛋
- 19
- 焚身以火
- 7
- 东京札记
- 12
- 茅台传
- 7
- 文学之冬
- 9
- 饥饿
- 32
- 响堂
- 3
- 禁止抒情
- 10
- 伪币制造者
- 2
- 顾随品读古诗词
- 7
- 俄国来信(全四册)
- 12
- 如我如鲸
- 9
- 至此一年
- 20
- 吃着吃着就老了
- 11
- 纷纷水火
- 1
- 艺术终结者
- 1
- 永生的海拉
- 7
- 永生的海拉
- 1
- 波峰与波谷
- 1
- 空间简史
- 6
- 爱伦·坡传
- 15
- 一食一课:美食背后的文史盛宴(精装)
- 26
- 少年照护者
- 4
- 看不见的陪伴
- 18
- 超越百岁
- 20
- 东京贫困女子
- 1
- 知觉的世界
- 1
- 伦敦
- 15
- 科学的诞生
- 4
- 达尔文的世纪
- 4
- 现代小说化读
- 15
- 伊丽莎白·马什的磨难
- 28
- 多谈谈问题
- 1
- 别离歌
- 2
- 移动的圣城
- 17
- 钱从哪里来5
- 4
- 走出唯一真理观
- 1
- 死亡日志
- 8
- 文明的轨迹
- 1
- 映像中国
- 1
- 一人公司
- 10
- 宋高宗时代的大人物
- 4
-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
- 2
- 远山如黛
- 2
- 罗马与耶路撒冷
- 7
- 人类之前的野兽
- 3
- 龙头蛇尾
- 10
- 欧洲无聊日记
- 10
- 走出我房间
- 15
- 世说俗谈
- 4
-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五卷)
- 1
- 燕东园左邻右舍
- 12
- 基辛格传
- 6
- 消失中的食物
- 2
- 愚蠢的核弹
- 9
- 幸存者们
- 10
- 大清官——晚清名臣彭玉麟
- 2
- 诗的九重门
- 4
- 罗马的敌人
- 10
- 君士坦丁堡
- 9
- 孤独社会
- 3
- 当父亲把我忘记
- 9
- 脏活
- 11
- 神经的逻辑
- 8
- 白松与铁轨
- 6
- 启迪
- 1
- 边缘女人
- 6
- 本雅明电台
- 3
- 百年锐于千载
- 4
- 文明
- 4
- 犬之岛
- 1
- 美国的内战与重建
- 1
- 欧洲与人类
- 7
- 古埃及
- 1
- 山中之门
- 5
- 我的真文字
- 27
- 妄想的悖论
- 2
- 新北京人
- 1
- 小孩共和国
- 3
- 原子与灰烬
- 10
- 两美元过一天
- 4
- 时间
- 5
-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
- 15
- 当我们重返世界
- 6
- 豹子为什么斑点多
- 1
- 儒法道
- 6
- 世界的金字塔
- 5
- 门阀
- 2
- 从菜市场到会议桌
- 7
- 狂人时代
- 5
- 汉娜·阿伦特
- 13
- 裸泳
- 4
- 一个拣鲨鱼牙齿的男人
- 1
- 上海的细节
- 7
- 士人走向民间
- 5
- 苏格拉底
- 4
- 远海
- 7
- 不情愿的照护
- 2
- 成为雍正
- 2
- 奇迹之书Ⅱ
- 10
- 薄如晨曦
- 12
- 宋太祖
- 2
- 流氓、极道与国家主义者
- 2
- 中国哲学小史
- 2
- 图镌梨枣
- 8
- 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艺术
- 2
- 大转型之前
- 9
- 大汉帝国全史
- 4
- 梁启超
- 4
- 荒原狼
- 2
- 从莫卧儿帝国到英属印度
- 9
- 中世纪
- 6
- 1494
- 7
- 贸易与殖民
- 2
- 在黄昏起飞
- 16
- 乱世人心
- 1
- 入关
- 7
- 中国人的茶事
- 1
- 迷宫
- 2
- 香水之书
- 2
- 西方哲学史讲演录
- 1
- 老子传
- 1
- 我们何以不同
- 1
- 中国艺术精神
- 2
- 历史的逻辑
- 1
- 后工作时代
- 1
- 开颅
- 1
- 记忆的重量
- 13
- 人生的智慧
- 1
- 东汉的崩溃
- 7
- 殷商六百年
- 1
- 我们的日子
- 2
- 未完成的启蒙
- 7
- 叶圣陶的语文课
- 10
- 第七位囚禁者
- 2
- 意识的河流
- 1
- 捕杀
- 2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 4
- 旧制度下的俄国
- 8
- 与克尔凯郭尔一起守护激情
- 10
- 东京往事
- 9
- 与亚里士多德一起投入行动
- 19
- 纠缠的树
- 12
- 地狱的熔炉
- 2
- 宇宙创世记
- 8
- 佐藤可士和的对谈笔记
- 17
- 白洋淀纪事
- 2
- 中国城市大角逐
- 5
- 于是一片光明
- 5
- 秋之星:写给中国人的星空指南(插图注释版)
- 4
- 中国绘画
- 5
- 血、汗、泪
- 12
- 说园(典藏版)
- 1
- 与伊壁鸠鲁一起学习看见
- 4
- 西高地行记
- 7
- 软技能
- 10
- 与斯宾诺莎一起获得自由
- 12
- 丰子恺聊印象派
- 8
- 玛雅史
- 2
- 芯片战争
- 7
- 嘉靖
- 1
- 从前一杯甜酒:沈从文情书集
- 6
- 奇迹之书
- 4
- 熊廷弼之死
- 4
- 看见孩子
- 15
- 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
- 4
- 龙与狮的对话
- 14
- 春秋车战
- 3
- 隐蔽的宇宙
- 6
- 谁住进了养老院
- 4
- 神物的终结
- 2
- 幕后之人
- 15
- 西方文学史十二讲
- 8
- 好焦虑
- 1
- 小雷因寺
- 3
- 欢迎来到物理学的世界
- 14
- 流光:沈从文散文选
- 3
- 菌中毒
- 7
- 角斗场的《图兰朵》
- 5
- 事件
- 1
- 钻石广场
- 3
- 马可·奥勒留
- 1
- 屠海
- 6
- 隐秘的涂鸦
- 1
- “无”的故事
- 1
- 基因彩票
- 2
- 何以华夏
- 3
- 清晨鱼市与深夜书桌
- 3
- 我为书狂
- 1
- 凯尔特神话全书
- 6
- 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艺术
- 2
- 敏感与自我
- 18
- 钢琴教师
- 4
- 楼兰尼雅
- 1
- 一激到底
- 1
- 两个世界
- 10
-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防御
- 11
- 撕裂的公平
- 3
- 意大利与中国
- 9
- 特洛伊:神话、城市、符号
- 4
- 藏书的艺术
- 2
- 我们为什么爱喝酒
- 1
- 古希腊思想通识课:修昔底德篇
- 13
- 教育的浪费
- 10
- 自我决定的孤独
- 7
- 西南联大哲学课
- 8
- 永生剧场
- 8
- 自行车:一部文化史
- 6
- 反资本世界简史
- 9
- 此情可待
- 1
- 探寻罗马人
- 3
- 当世界史的指针逆转之时
- 17
- 古希腊人
- 9
- 探寻希腊人
- 1
- 焦土故事
- 11
- 与猪同游生灵世界
- 1
- 克苏鲁神话:远古文明的史诗
- 1
- 盐镇
- 1
- 来者是谁
- 3
- 埃及众神
- 1
- 脑子不会好好睡
- 2
- 寻找林木森书店
- 1
- 大汉400年
- 3
- 无国之谍
- 11
- 大清宪法案
- 1
- 五感之谜
- 2
- 尤里卡时刻
- 2
- 跨文化传播:赫拉克勒斯神话品析
- 3
- 断头螺丝
- 8
- 导演课
- 8
- 书籍与文明
- 1
- 内衣觉醒记
- 1
- 欧洲简史
- 3
- 未来叙事
- 7
- 呼啸山庄
- 4
- 再造祖先图像
- 1
- 视角:鸟瞰与虫眼
- 1
- 红与黑
- 3
- 希腊神话的完整世界
- 1
- 婚姻的考验
- 2
- 黑白之城
- 1
- 战斗细胞
- 3
- 斯多葛式智慧
- 3
- 宿墨与量子男孩
- 3
- 进步知识分子的死与生
- 14
- 从大都到上都
- 19
- 天赋驱动
- 4
- 如何坐稳导演椅
- 5
- 小说鉴赏
- 3
- 胡桃中的世界
- 3
- 文学七日谈
- 4
- 漫游者
- 1
- 春秋:争霸300年
- 6
- 权力与人
- 3
- 法国知识分子的终结?
- 13
- 朝贡、战争与贸易
- 1
- 大崛起
- 7
- 魔物的诞生
- 2
- 基督教与创世同龄
- 3
- 叶嘉莹说诗词之美
- 1
- 久别重逢
- 2
- 情商这门课,只能父母教
- 3
- 疼(精编版)
- 1
- 文学的意思
- 6
- 和平戛然而止
- 1
- 我们为什么爱音乐
- 2
- 亚当夏娃浮沉录
- 1
- 意志与超越
- 4
- 不可错过的云冈
- 5
-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 5
- 赵匡胤时间(上)
- 4
- 散文中的北京
- 2
- 到达过的远方
- 2
- 把我的心染棕
- 4
- 自在人生
- 10
- 清醒
- 14
- 可能性的艺术
- 1
- 形势比人强:观念的力量
- 2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2
- 1
- 生命的立场
- 26
- 学会放手
- 2
- 生活之盐
- 4
- 生活与忆念
- 6
- 发现东极
- 4
- 枷锁与银器
- 18
- 给善恶一个答案
- 8
- 波托西
- 9
- 南京博物院
- 1
- 陕西历史博物馆
- 1
- 鸟瞰古文明
- 6
- 现代电影艺术
- 5
- 鱼不存在
- 6
- 岁运并临
- 7
- 货币文化史Ⅳ
- 4
- 货币文化史Ⅲ
- 8
- 货币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 1
- 巟诞·荒诞
- 3
- 画外有清音
- 4
- 未来的冲击
- 4
- 五号屠场
- 1
- 博物大发现:我的1000位昆虫朋友(全5册)
- 2
- 空海∶蓝色经济的未来
- 7
- 动物园的内幕
- 1
- 如何读解电影(插图第4版)
- 4
- 流行病的生与死
- 2
- 自卑与超越
- 3
- 商业场景
- 2
- 有效交际
- 1
- 血清素
- 1
- 缺席的城市
- 2
- 据几曾看
- 3
- 霍普
- 1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 1
- 掌控对话
- 7
- 5小时吃透小红书
- 1
- 植田正治小传记
- 1
- 随椋鸟飞行
- 5
- 量子营销
- 2
- 荒野守望:野生世界观察笔记
- 2
- 作个闲人
- 1
- 爸爸不会哭
- 1
- 月塘的长歌
- 4
-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
- 5
- 从农业1.0到农业4.0
- 1
- 老实人
- 5
- 给坏情绪一个好理由
- 1
- 如何预防下一次大流行
- 1
- 莎士比亚笔下的N种死亡方式
- 2
- 静谧与光明:路易斯·康的建筑精神
- 2
- 电影的理论
- 1
- 克鲁伦河
- 5
- 兴亡
- 4
- 完美治愈
- 1
- 冯友兰哲思录(哲学大师写给大众的人生智慧书)
- 1
- 长得好看能当饭吃吗
- 1
- 大科学
- 3
- 神圣的存在
- 2
- 牛顿手稿漂流史
- 3
- 夏月帝国
- 1
- 抑郁帝国
- 1
- 乐园之丘
- 1
- 谈美说画:吴冠中散文精选集
- 4
- 繁荣的进程
- 1
- 科学的七大支柱
- 2
- 父母的羁绊
- 2
- 亢奋战
- 1
- 云上之国
- 2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 2
- 黑森林与白玫瑰
- 1
- 一万天的奇迹
- 1
- 学习的本质
- 1
- 白嘴鸦,谁为你哭泣
- 3
- 林中四季
- 3
- 被掩盖的原罪
- 1
- 万物静默如谜
- 1
- 西海固笔记
- 5
- 团体咨询与心理治疗
- 2
- 终身成长
- 2
- 书鱼知小
- 1
- 茶叶战争
- 3
- 死梦者之歌与阴郁的抄写员
- 3
- 强迫症的历史
- 1
- 魏晋风流
- 2
- 恶魔幻影志
- 3
- 这才是美军
- 3
- 编剧
- 2
- 重新认识经济学
- 1
- 你有几个自己
- 1
- 元素公仔 化学与生活(漫画版)
- 1
- 全民基本收入
- 2
- 当如云雀高唱
- 5
- 人鸟与共
- 9
- 维京时代
- 3
- 生命的学问
- 8
- 衔尾蛇之圆
- 3
- 自知
- 2
- 厌女
- 1
- 学术与政治
- 1
- 消失的另一半
- 1
- 生生之门
- 7
- 海中白象
- 8
- 夜间的战斗
- 1
- 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
- 4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丁圣元注疏版)
- 2
- 大地仍躲在棉被下越冬
- 4
- 萨哈林旅行记
- 1
- 人单合一:量子管理之道
- 3
- 耻
- 1
- 混沌
- 3
- 在冬天感谢夏天
- 1
- 目标法则
- 1
- 动物去哪里
- 1
- 社会生物学
- 2
- 根部之血
- 1
- 玛雅三千年
- 2
- 技术与文明
- 1
- 宜家传
- 1
- 春琴抄
- 1
-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旅程
- 3
- 米拉日巴大师集(上中下)
- 1
- 法律博物馆
- 3
- 什么才是真正的恐怖
- 1
- 商贸与文明
- 1
- 从出生到独立
- 1
- 查理一世
- 2
- 东大教授世界文学讲义1
- 2
- 鹤见俊辅传
- 1
- 变异:日本二千年
- 4
- 众神降临之前
- 1
- 路边野餐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