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洲对《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的笔记(9)
杜若洲 (要成为自己,要找到平静。)
读过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
-
就像一道光
跟她分别之后,没有人再像她一样,像一道光劈开我的旧世界。又像一条我必须跨过的河,涉水而过之后,河对岸只剩我一个人。
某种程度上,她帮助塑造了一个崭新的我。
之后我浑浑噩噩,一路漫无目的,边走边丢,走到了今天。
孤独吗?当然是。交再多朋友也是孤独。
-
为了告别的聚会
与其令我惊讶,不如说令我平静:最终我们都仅仅变成了普普通通的人。
职业的理想早就丧失了,命运却还没有展示太大威力。再等十年,我们可能才看得清楚命运的轮廓。现在我们言笑晏晏,意识到自己是被很多无奈和平庸所包围的一代,却表现出一种集体性的不焦虑。
我们拥抱、微笑,彼此什么都不谈论,不谈论这十年各自经历过怎么样幸福、快乐或者失落、痛苦的时刻。我们不倾吐心事。我们举了举杯,但没有人醉,没有人哭,也没有感慨。所有想象中“毕业十年聚会”会出现的时刻,都没有出现。
-
还在读古龙的那些年
古龙的世界总是广阔到了极端的程度:大漠、海洋、水底、天边……而现实中的远方却总是太像一个骗局。如果你走得足够远,大概也还是会发现,那里其实什么都没有。
仔细想想,古龙小说里面的任务,没有人获得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几乎都是边缘化的;他们的道德意识,没有一个是标准的;他们都很聪明,却都倾向于做最愚蠢的事情;他们的情感强烈得让人脸红。
在他们眼里,生命终究只是一场虚空。
就像古龙小说里所有那些酒鬼一样,我们越喝眼睛越亮。此时我们的年龄已经是刚认识时候的两倍,各自经历的故事不必一一倾诉。有些东西改变了,有些东西却像水渍一样遗留在碗底。
我们都是读古龙长大的人,我们正迎着虚空而上。
-
局外人
其实,葬礼时为生者而举行。它用复杂的形式、强加的疲惫,让你抵抗死亡忽然降临带来的打击。它让亲属号哭几日,耗费掉所有的眼泪和伤心,之后得以尽快恢复正常生活,而不使悲伤过分满眼。葬礼时生者对自己的安慰。
死者不是突然离开的。在葬礼上痛哭只是一个开始,人们在以后生活的某个偶然场景里会再次响起他们,然后这种想起会越来越少乃至最终不见。死者是慢慢地,慢慢地转过身去,最终消失在记忆里的。
-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
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这个问题,我也经常问自己。好像从某一刻开始,现实往前坍缩成了这个无可避免的结局。
-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
黑暗或许无处不在,但至少不会再吓到我们了。每个人都会有不得不面对的黑暗时刻,只是我们的工作恰恰就是“让它显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渐渐得以克服了惶惑和不安。之后,一切都在周围暗下去,只剩下我们自己轻轻的脚步声。
-
她的心事尽归大海
我们都是不怎么快乐的,这一点让人惊奇:我根本不认识什么快乐的人。我们只是用不快乐互相滋养着。我们的友谊因为缺乏真正快乐的成分而显得非常严肃和深沉。
从陶立夏身上,我能看到一个人是如何不断锤炼自己的才华,又如何在跟周围人良好的互动中完整地保持了自己的神秘、沉默和孤独。我们偶尔聊天,谈论一些并不重要的话题。她从不诉说心事,她的心事尽归大海……从这一点来说,她就是岛屿本身。
-
世界终于给予了回应
我的眼泪涌上来:少年向世界发出呼唤,世界终于给予了温柔回应。
只要你不曾投降,没有绝望,你会变得宽广,世界会渐渐露出缝隙。
天光降临,长夜不再漫漫。有人爱你,对你微笑。
-
文艺工作者村上春树
有时候我默想凌晨4点的村上春树,在一片安然静谧的薄薄黑暗中,喝着热乎乎的咖啡,写下一行行的文字。黎明将要到来,新的一天要开始,并且又会很快过去。拼命地写吧,就像是跟时间对抗,并以这种对抗的方式,获得某种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