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lie Shaw对《武曌》的笔记(5)
Leslie Shaw
读过 武曌
-
116
好像某道历史选择题涉及这条知识。
《论语》中,孔子曾说过,父亲偷羊,儿子不应该报官,并且真正正直的儿子应该替父亲隐瞒,就像父亲应该为儿子隐瞒一样。这种孝顺居于忠诚之上的思想在《唐律疏议》中也有所申明,《唐律疏议》的发布时间是武曌当皇帝不久之前。其中第四十六条规定,除了谋大逆或类似的死罪外,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保护彼此并为彼此隐瞒。 引自 第八章 圣母崛起 -
120
在与她有关的众多吉兆中,最有意思的要数一个长在洛阳郊区的3英尺长的巨型萝ト。有人将萝ト献给了武曌,她立刻确定这就是一个吉物,然后命令她的御厨用这个巨大的萝ト准备一桌精美的宴席。可是不管是大还是小,萝ト都只是味道单调且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因此,厨师们非常惊恐,唯恐令他们这位反复无常的君主失望。他们彻夜未眠,将萝卜雕刻成纤细精致的花束,然后用鸡肉、鱼肉、猪肉、牛肉和蔬菜做了多道非常可口的肉汤。厨师们将萝卜花束浸在肉汤中,使它看起来像面条一样,然后配上各种肉类、海鲜和蔬菜。宴席开始后,一道菜接着一道菜,武曌在喝了二十多道萝卜花束做的汤后赞不绝口。这种形式演变成了后来的流水席,时至今日,洛阳“流水席”依然闻名遐迩。 引自 第八章 圣母崛起 2018年去洛阳博物馆开会,当地人就介绍过洛阳水席。当时没有吃过这水席是一大遗憾,其次就是游历龙门石窟时没有去拜谒白香山。
-
151
佛教在中国能够广为流传并且被大众接受,与佛教信仰的特性有很大关系一一它弥补了儒家思想的情感与逻辑缺失。儒家思想更注重伦理、群体和今世,而佛教注重心灵、个体和来世。与此同时,佛教通过各种图画、庙宇、宝塔、雕像和圣物展示了丰富的视觉文化,这些是儒家所没有的。天王、镇墓兽,以及凶猛的、长着长牙和鬃毛的阴间诸神保护着唐代达官显贵的陵墓。佛教元素已然体现在各种建筑、艺术、习俗和语言中,并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化。 引自 第八章 圣母崛起 -
160
确实,按照最简单、最功利的想法,大家可以把武曌提升佛教地位的行为看作一种运用排除法的结果:道教是与原来的李唐皇室联系在一起的,而家长制的儒家体制又极度厌恶女性统治者,因此可以让武曌获得所需的认可和合法性的就只剩佛教了。 引自 第八章 圣母崛起 -
武则天金简
然而,随着武曌愈发体虚衰弱,她开始越来越钟情于一直以除罪科仪和不老灵药炼制闻名的道教。公元690年代末,协助黄灵微发现魏夫人仙坛的非正统道教天师胡超的声名已传到洛阳。人们声称这个神秘的隐士是非常厉害的堪舆师,已经200多岁了,是一位能够发现地下珍宝的神人。 1982年,一名当地农民在嵩山山顶发现了一片刻字的金简,上面显示武曌曾委派胡超为其除罪: 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金简是“投龙”仪式的一部分,即依照仪式将刻字的青铜片或玉片投到山下,从而与道教仙家进行交流。这片金简祈祷的是上苍消除武曌的所有罪孽和过失。或许武曌在回顾自己的正式登顶时,并没有产生任何成就感,却因随后血腥残酷的曲折经历感到刺痛和懊悔。她现在年老体衰,脑中总是萦绕着一些想法,即她不久之后就会与那些被她的阴谋诡计和她手下的诬告害死的人见面,在阴间这类冤魂数量庞大。 引自 第十一章 周朝皇帝 河南博物院曾以“文明的血脉”展览出借福建博物院,有幸一睹,然释文似乎与本文略有出入。
Leslie Shaw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473条 )
- 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
- 2
- 训诂学
- 2
- 近五百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
- 6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
- 1
- 三国演义的世界
- 2
- 游戏娱乐
- 2
- 中国史纲
- 2
- 汉语汉字答问
- 3
- 文字问题(修订本)
- 14
- 中国文献学
- 3
- 文字学概要(修订本)
- 4
- 古籍整理讲义
- 3
- 古代汉语常识二十讲
- 1
- 古汉语词汇讲话
- 5
- 中国历史上的纪年
- 3
- 蟋蟀葫芦和夜明珠
- 1
- 文献学讲义
- 1
- 中国历史研究法
- 2
- 16个福州家族的百年家史
- 1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43
- 古汉语词汇纲要
- 5
- 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 1
- 左手里的秘密
- 1
- 中国人的名字别号
- 5
- 旧时风物
- 2
- 福建史纲
- 2
- 古代职官漫话
- 16
- 中国的文化与思想
- 17
- 古文献学四讲
- 9
- 岁时令节
- 1
- 爱的五种语言
- 2
- 在语词的密林里
- 7
- 语文杂记
- 5
- 神仙鬼怪
- 1
- 饮料食品
- 2
- 古人称谓漫谈
- 20
- 训诂简论
- 9
- 神鬼狐妖的世界
- 1
- 音韵史话
- 2
- 成为小说家
- 1
- 逝者的面具
- 1
- 书于竹帛
- 5
- 美术、神话与祭祀
- 5
- 立体的历史
- 6
- 大清帝国
- 2
-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 2
- 中共福建地方史
- 1
- 三家村札记
- 1
- 语文闲谈
- 14
- 语文闲谈
- 5
- 燕山夜话
- 1
- 汉字与古代人生风俗
- 6
- 《说文解字》与汉字学
- 2
- 图说汉字的历史
- 6
- 看得见的中国史 全14卷
- 1
- 汉字汉语与中国文化
- 9
- 楚亡
- 1
- 秦崩
- 6
- 中国史前文化
- 2
- 西汉孤魂
- 3
- 汉字的文化史
- 3
- 古文字学简论
- 1
- 单词的历史
- 2
- 黄泉下的美术
- 1
- 语文应用漫谈
- 3
- 扪虱谈鬼录
- 1
- 汉字文化漫笔
- 1
- 汉字史话
- 1
- 汉字古今谈
- 2
- 文坛三忆
- 2
- 国学常识
- 1
- 文明与野蛮
- 5
- 永乐帝
- 1
- 西太后
- 1
- 聊斋志异(全四册)
- 31
- 雍正帝
- 1
- 佛教十五题
- 4
- 皇上走了
- 17
- 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 1
- 国史十六讲
- 11
- 清俗纪闻
- 1
- 语文常谈
- 2
- 语言与社会生活
- 5
- 蛇与塔
- 5
- 逸言殊语
- 1
- 金翼
- 4
- 天公不语对枯棋
- 4
- 海上丝路与文化交流
- 2
- 吾国
- 2
- 日本边境论
- 13
- 看图识字
- 2
- 裸面
- 1
- 城市九章
- 2
- 民国衣冠
- 1
- 三口棺材
- 4
- 汉字书法之美
- 2
- 超长篇机器猫哆啦A梦22
- 1
- 我不是杀人犯
- 1
- 剑桥倚天屠龙史
- 1
-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
- 1
- 易中天中华史: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 1
- 历史与文化
- 1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
- 1
-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
- 1
- 大话方言
- 1
- 汉字王国
- 1
- 文字的魅力
- 8
- 观察中国
- 1
-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 2
- 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 3
- 我者与他者
- 7
- 中国大历史
- 1
- 人类之网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