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生。对《感知·理知·自我认知》的笔记(34)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 书名: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 作者: 陈嘉映
  • 页数: 312
  •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 2022-1
  • 哲学之困难
    哲学不是数学、物理学那样的学科,它不能创造出一种专属自己的语言;如果真的造出一种专属哲学的语言来,哲学工作会变得很顺溜,但是我们所关心的哲学问题就会消失,因为这些问题本来就不是从专门术语生出来的。我这个说法需要更详细的论证,我在别的地方论证过,这里讲不了很多。做哲学主要要使用日常交际的语言,另外一方面一直要跟这个语言缠斗。从事哲学的人,我估计都经验到了这一点。
    引自 导 论
    2022-04-10 16:51:25 回应
  • 理知与感知相互促进
    这两种能力有时候互相促进,例如,了解乐理的人往往更能感知音乐的微妙内容。很多语族只有红、黄、绿三个颜色词,这些语族中人意识不到蓝色的存在,学会了有蓝色这个词的语言之后,他们才能很好地分辨蓝色。
    引自 导 论
    2022-04-10 16:53:03 1人喜欢 回应
  • 探究
    这是一种探究,看是一种探究(inquiry),看是主动的、探索性的。现今,人们喜欢讲信息(information),吸收信息,处理信息,这么讲,没有区分信息是落到你头上还是你主动去搜索信息。猴子东张西望,它是在主动探究,在主动获取信息。这个实验似乎给亚里士多德做了个脚注—— 我们喜欢看,我们喜欢探究
    引自 视觉的优先地位
    2022-04-10 16:55:17 回应
  • 知道
    我不能说我知道院子里有个影子。看到一个影子,当然这是一个确定的影子,但但这话就像啥也没说,因为影子本来就是个不确的东西,”知道院子里有个人”,这活清楚,没问题,但是如果你要说“我知道院子里有个影子,这话听者有点别扭。我们都知道,“知道”这个词除了种种其他的联系之外,它还有一个很程的联系,就是要跟确定的对象相联系,所以知道影子这个短语在语法上没有错,但听起来怪怪的。你看到郁振华,事情到此为止:你看到影子,是,你看到了影子,但影子还指向某个东西,指向一个人或者什么。用波兰尼的话说,一个是存在性的,一个是指称性的。”我们感觉到了那个东西”,那个东西不是一个什么,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者。感觉到的东西背后有一个它所意涵的东西。
    引自 看达乎事物本身
    2022-04-10 16:59:04 回应
  • 感觉内容
    你跑到美术馆,看抽象画,问他画的是什么东西,人家就笑话你老土了,笑不懂艺术。他不是要画出个什么东西,他恰恰是要去掉那东西,让你直接面对感觉内容。你像听到一些声音或者看一些影子那样去感觉,有感觉就对了。看出那是一样什么西就错了。
    引自 whatness和thatness
    2022-04-10 17:00:08 回应
  • 视觉提示
    不动的eidos才能是事物本身、事物的理念。什么是郁振华本身?你要把郁振华的所有属性都去掉,剩下来的物自体是他本身。你从来没有感知到郁振华本身,你每一次看见的,是郁振华坐着或者站着或者在走动,看见他在举手或者在写字,你从来没有看见过那个物自身(thing-in-itself)。本身是一件完全属于理知方面的事情,或者我也会说,完全属于语言上的事情。但是,我们普通人不能完全离开感知去了解一件事情,伟大的哲人需要在感知中给我们一点儿提示,就像教皇允许在教堂里供奉偶像似的。那么,视觉就是这个提示。
    引自 听觉
    2022-04-10 17:01:30 回应
  • 存在与实在
    摸到的石头是个有重量的存在,实实在在的存在。触觉从另外一个方向通达事物的存在,从它的实在性通达。你可以把前一种叫作存在,后一种叫作实在。我想象的是:有个东西重重地击了一下你的后背,你不知道它是什么,可能是块石头,也可能是狗熊的熊掌,你不确定那是什么,你没有那种确定性,但你有另一种确定性,你实实在在挨了一下的确定性。有人为了确认自己是不是做梦,他掐自己一把,这是个有意思的联系,他想建立的是什么联系呢?
    引自 存在与实在
    2022-04-10 17:02:55 回应
  • 看这个世界
    我们大致可以说,我们用眼睛看这个世界,你关心的是你看的对象,而不是用来看的眼睛。你甚至感觉不到你眼睛的存在。生物生出眼睛本来就是用来看世界的,不是用来看自己的。
    引自 眼睛不感知自身
    2022-04-10 17:03:46 回应
  • 感知自身
    你用手摸一块石头,手在你感知对象的同时也在感知自身,我是说,手感兼有视觉和触觉两者。在触觉这里,你没有办法脱离你自己的感知去感知世界。你摸到毛茸茸的东西,毛茸茸的是那个东西,也是你的感觉。
    引自 手确定对象时也在感知自身
    2022-04-10 18:12:22 回应
  • 物质性感觉
    还有一种,有人称之为物质感。我个人对这个特别感兴趣因为我有点缺失。有人对物质非常有感觉,这个木头的质地,这个面料的品质,摸着、看着很有感觉。吃货对好吃的特别有感觉,还有品酒、品咖啡、品茶。他们对世界的物质性有感觉。
    引自 不限于特定感官的感觉
    2022-04-10 18:13:12 回应
<前页 1 2 3 4 后页>

良生。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719条 )

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思考
1
最后的礼物
6
玻璃球游戏
17
如何阅读福柯
4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8
冬牧场
23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15
中国艺术精神
20
漫长的余生
5
米格尔街
4
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
28
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
15
山月记
23
铃木大拙中国哲学小讲
17
华氏451
9
一色一生
19
森林、冰河与鲸
3
在漫长的旅途中
13
张枣的诗
21
黑塞童话
5
奔马
1
徐冰
18
金阁寺
20
可能性的艺术
23
三岛由纪夫,或空的幻景
5
雅姆诗选
10
船在海上,马在山中
3
额尔古纳河右岸
1
中亚行纪
26
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
12
铁袈裟
11
本真不可见
2
草坪的复仇
5
流俗地
5
我偏爱读诗的荒谬
16
雷声与蝉鸣
1
紧急中的冥想:奥哈拉诗精选
2
古琴
14
这才是布考斯基
8
平原上的摩西
10
东方故事集
5
苦炼
17
清洁女工手册
15
不对称
7
如何抑止女性写作
3
乌镇剧院:并蒂
1
哲学的慰藉
13
落纸如云烟:中国书法的传奇之旅
6
佩恩先生
9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
9
末日松茸
10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上下)
6
荒野侦探
13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
2
如何让艺术懂你
3
剑桥艺术史:20世纪艺术
2
剑桥艺术史:17世纪艺术
1
奶酪与蛆虫
1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
5
马可瓦尔多
1
向伯利恒跋涉
1
梦之囚徒:颠倒黑白
1
活山
8
慈悲的滋味:丰子恺散文漫画精选集
2
艺术、神话与祭祀
6
观看之道
7
克拉拉与太阳
6
玫瑰的名字
3
你的夏天还好吗?
2
夜晚的潜水艇
1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10
陌生的经验
5
哲学·科学·常识
7
飞行家
3
三只忧伤的老虎
10
最好的告别
10
下沉年代
10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1
所有我亲爱的人
1
大河深处
1
恶之花
1
不简单的生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