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对《夏山学校》的笔记(52)
-
第12页
原译序
他认为英国的现行教育制度过于偏重智育,而忽略了感情的发展。智力不发达不会引起精神病,心灵不正常则往往造成精神病。夏山的宗旨是学校依孩子的需要而设,教师们永远站在孩子一边,为孩子着想。他的理想世界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没有仇恨、战争与不快乐。在这个世界中人们喜爱他们的躯体,喜爱他们的生命,也喜爱别人的生命。 引自 第一章乐园一样的学校1 -
第14页
作者序
问题儿童就是“不快乐”的孩子。他在和自己作对,结果他便和这世界作对。 问题成人也是一样的。没有一个“快乐”的人会在开会时捣乱。或者宣扬战争或对黑人私刑。没有一个“快乐”的女人会对丈夫或孩子唠叨不休。没有一个“快乐”的人会去谋杀或偷窃,也没有一个“快乐”的@@@@00G老板会恐吓他的伙计。 所有世界上的罪恶、仇恨和战争,归根结底都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忧忧不乐”上去。这本书就是要分析“不快乐”的成因,以及提供家长们一些教育孩子们的方法,以便绝大部份的“不快乐”永远不会发生。 引自 第一章乐园一样的学校1 -
第18、21、22、24页
夏山的宗旨
所以我们决定办一个可以使儿童自由发展的学校。为了要如此做,我们不得不放弃所有管训、指导、约束,以及一切道德训练与一切宗教教育。有人说我们勇敢,其实这并不需要勇气。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坚定的信念:认为孩子天性是善良而不是邪恶的。四十年来我们这一信念从未动摇,而且已成了绝对的信仰。我的看法是:孩子生来是聪明和现实的,假如成年人不给他约束,他会尽他之可能地去发展。从理论上来说,在夏山凡有做学者的天份和志向者,就会成为学者;同时,适合做清道夫的就会发展成清道夫。但至今我们尚未教出一个清道夫来,我说这话并不含任何势利的意思,因为我情愿学校教出个快乐的清道夫,也不愿见它培养出一个神经不正常的学者来。 引自 夏山是个什么学校3 夏山也许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学校。这里没有逃学的学生,也很少有想家的学生。打架的很少,吵架虽难免,但极少有像我们小时候那种激烈的打斗发生,我不常听见学生哭,因为自由儿童比那些被压制的小孩怨气少得多。仇生仇,爱生爱。爱的意义就是赞成儿童的一切,这在任何学校都是极重要的。假如你责罚或大骂孩子。你便不可能和孩子站在一边。夏山的儿童知道成人是赞助他们的。 引自 夏山是个什么学校3 我再强调他们对成人没有惧怕心理的重要性。一个九岁的小孩会跑来告诉我说,他扔球打破了一面窗子,他告诉我,因为他知道不会引起我的动怒。他也许要赔偿那面窗子,但他不怕会被教训或被惩罚。 引自 夏山是个什么学校3 来夏山访问的客人最通常的问题是:难道孩子们不会反过来责备学校不教他们数学或音乐吗?我的答案是:这代年轻的贝多芬或爱因斯坦自己会出头的。 引自 夏山是个什么学校3 -
第30、31页
夏山一瞥
学校值得赞扬的是教职员同仁很少发脾气,孩子们也一样。他们实在可爱,假如一个小孩可以自由做自己爱做的事,他通常不会有怨气,因此也不会故意去惹大人生气。 我们有位女老师对批评非常敏感,女学生们就常开她玩笑。他们不会开任何其他教职员的玩笑,因为别人不会有反应。你只能嘲笑那些好面子的人。 夏山的孩子也和别的孩子一样表现侵略性吗?每个孩子都有一些进取傻劲儿以创天下。不自由的孩子表现过度侵略性是过度反抗别人对他们表示的恨。在夏山没有小孩觉得大人在恨他,因此他们的侵略心也就不大必要。 那种强悍的孩子永远是从一些没有了解和爱的家庭出来的。 我小时候曾在一家乡村小学读书,打得流鼻血是司空见惯的,至少一周有一次。强悍的打斗是由“恨”而来,充满了恨的孩子需要打斗。当孩子们生活于一个没有恨的环境中,他们就不会再表现“恨”了 引自 夏山的 13 在我教过的大多数学校里,教员办公室就像钩心斗角、仇恨和嫉妒的地狱一样。我们的教员办公室是个很快乐的地方。在这里见不到别个地方习见的仇恨。在自由气氛中,成人和孩童得到一样的快乐和合谐。有时一个新来的教职员对新环境和小孩们反应会一样,他也许会不刮胡子,早晨赖床,甚至犯校规。可幸的是他们跳出这些癖性所需的时间比小孩要短得多。 引自 夏山的 13 -
第33、34、35页
夏山教育和一般教育的比较
我相信生命的意义在追求幸福,在寻找兴趣。教育是人生的预备工作。我们这文化不算成功。我们的教育、政治和经济都领着我们走上战争的道路。我们的医药没有能完全征服疾病。我们的宗教没有消除高利贷和抢劫。我们鼓吹的慈善主义依然同意野蛮的打猎。时代的进步只是机械的进步──无线电、电视和喷气机的进步。今日的世界,战争威胁日增,因为人类的社会良知还是极为原始。 假如我们喜欢发问的话,我们可以问问下列难答的问题。为什么人类好像比其他动物有更多的病?为什么人类在战争中互相残杀而其他动物却不?为什么癌症日日增加?为什么有那么多自杀案子?那么多疯狂的色情罪案?为什么有反犹太主义?为什么恨黑人、私杀黑人?为什么有恨与憎?为什么性是猥亵和低级趣味?为什么私生子是社会的耻辱?为什么当世界早已失去爱和慈悲后,宗教还继续存在?为什么?……一千个关于我们这虚浮文明社会的为什么! 我问这些问题,因为我的职业是教师──和小孩打交道的职业。我问这些问题,因为老师们经常问的关于学校课程的问题常是无关紧要的,我要问,讨论法文和古代史有什么好处?它们的价值和人生重要的基本问题──追求幸福──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我们的教育中有多少是真有价值的?真能让孩子表现他们自己的?劳作大都是在一个专家监督下依样画葫芦。即使蒙特梭里制度(现代新教育以游戏为教育的方法)来说吧,那种方式只是使孩子从做中学习,它并无创造性。 在家里,孩子永远居于被动地位。每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一个没有长大的成人,会自告奋勇去教汤姆怎样去玩他的电动火车。当摇篮里婴孩想看墙上的东西时,一定会有人抱他起来。有谁觉得每次我们教小汤姆怎样玩他的玩具时,我们便是在剥削他的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发现的快乐和征服困难的快乐──呢?我们让孩子相信他们不行,必需依赖大人帮助。 引自 夏山教育和一般教育的比较23 当我在师范学院或大学里对学生们讲课时。我常常对这些满腹无用知识的青年男女的幼稚感到惊讶,他们知道得很多,辩论学对答如流,古文出口成章。但他们对人生的看法都幼稚如婴儿。他们只被教给怎样去“了解”,但未学到怎样去“感觉”。这些学生们很友善、和气和热心,但是却缺乏情感因素,和使思想屈于情感的能力。我介绍他们一个他们陌生的感情的世界。一般教科书很少提及人性、爱、自由或者自由意志。这种教育制度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它只会教人继续使知识与感情分离的发展。 引自 夏山教育和一般教育的比较23 我并不是不重视读书。但读书应该放在游戏之后。学校也不应该以游戏方式来使读书更诱人。 引自 夏山教育和一般教育的比较23 古克(Caldwell Cook)写了一本书,叫做《游戏方式》,他提到他怎样以游戏的方式来教授英文。那本书极有趣而且琳琅满目,但是总觉得那只不过是一种新的鼓吹学习至上的方式而已,古克认为学习是如此重要,因此不惜在学习的苦乐上加以糖衣。他认为除非小孩学得到东西,否则他就在浪费时间,这种看法是道符咒──一个困住成千盲目教师与督学的符咒。五十年前教育的口号是“从工作中学习”,今日的口号是“从游戏中学习”。游戏因此成为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要去达到什么好目的,我实在不知道。 引自 夏山教育和一般教育的比较23 -
第37、40页
夏山的毕业生
父母对未来的恐惧,对孩子的健康常常是非常糟糕的预断。这种恐惧不时表现在父母愿望中,他们期望孩子比他们知道得更多。这样的父母不让小威利去读他自己喜欢读的,他们怕如果不加督促,他就会一事无成。他们也等不及让孩子照自己的速度发展生长。他们常问:“假如我的儿子十二岁还不认得字,他一生还有什么指望呢?假如他十八岁考不取大学,他除了去做小工以外还有什么事好做?”我却已学会如何等待和观察一个没有进步,或进步很少的小孩,我从不怀疑如果他不被摧残的话,他将会有成功的一天。 当然一些势利眼会说:“哼!你说做司机是成功!”我个人对成功的认定是:能快乐的工作和积极地生活。依这定义而论,绝大多数夏山的学生都生活得很成功。 引自 夏山的孩子们29 不过,我常说,一代自由儿童不能证明什么。甚至一些在夏山的孩子对不上课也有一种罪恶感。生活在一个考试是将来唯一出路的世界上,他们免不了有此感觉,更糟的是常有些好管闲事的亲戚会说:“啊哟!十一岁了,字还认不得几个。”因此孩子们会茫然觉得整个外面世界是反游戏而重工作的。 一般来说,自由教育对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几乎百验百应,但对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则需要充分的时间,才能将他们从填鸭式教育中解放出来。 引自 夏山的孩子们29 -
第45、46、50页
个别谈话
在夏山,是爱在治疗一切,是同情和自由在治疗一切。我们四十五个孩子中,只有一小部份有“个别谈话”,我愈来愈相信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有治疗之功,假如可能的话,我会让孩子们练习更多手艺、戏剧和舞蹈。 引自 一对一的个别谈话34 如今,我不给予正式治疗。当你把出生,手淫,家庭内如何造成仇恨与嫉妒的情况都向一般普通孩子一样打发清楚以后,就差不多了,要治疗一个精神病态的孩子,是要让他情感得到发泄,如果向他讲了一大堆心理分析理论和告诉他有某种癖性,是治不好他的。 引自 一对一的个别谈话34 “个别谈话”实际上就是改造教育,目的在解除所有由道德和恐惧造成的怪癖。 一个像夏山这样自由的学校可以没有“个别谈话”,那不过是用来加速我们的自由教育而已,一如盛夏前先来一下春季清理一样。 引自 一对一的个别谈话34 -
第55、56、58页
自治
儿童的正义感永远使我佩服。他们的行政能力很强,自治在教育上实在有无穷的价值。 引自 自我管理的孩子——学校大会44 我相信在夏山我们已经证明自治是行得通的。说实话,如果一个学校没有自治,就不能算是一个前进的学技,而最多可称它是个妥协学校而已。只有当小孩有完全的自由来管理他们的团体生活时,他们才有真正的自由。一有上司,他们就没有真正的自由。而且用怀柔手段的上司比严厉的上司来得更糟。有勇气的孩子可以反抗严厉的上司。但是用怀柔的上司却使小孩懦弱而不知所措。 引自 自我管理的孩子——学校大会44 我不相信有任何一种教育方式可以取代夏山的民主制度。也许这种民主制度比 政治上的民主制度公平得多。因为孩子对别人相当宽大,且不自私自利。最重要的,这是一个更真实的民主,所有规条都在一个公开大会上决定,而操纵选举代表,这问题又不存在。 自由儿童开朗的人生观才使得自治变得这么重要。他们定的规则毫不虚浮,且都与生命重要的事有关,镇上的法规不得不和一个不大自由的文明妥协。“城里”──外面世界──浪费它宝贵的精力去担忧许多不重要的事,好像你穿得整不整齐和说“见大头鬼”一类的咒语和生命有关系似的。夏山因为能逃出那些无价值的世俗东西,所以能有一个超越我们时代的团体精神。 引自 自我管理的孩子——学校大会44 -
第61页
工作
我现在写的小孩,不是我们大人所想的,而是他们真正的样子,他们的团体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一直要到十八岁或者更后才会产生。孩子们只对眼前的事物感兴趣,将来对他们而言是太虚无飘渺了。 我从未见过一个懒的小孩,懒的小孩不是没有兴趣,就是健康不良。一个健康的孩子是闲不下来的,他一天到晚非得做些什么。有一次我知道一个很健康的小孩被认为是个懒家伙,数字引不起他的兴趣,但逼着他念学校的课程,当然,因为他不愿念数学,所以数学老师才会觉得他懒。 引自 没必要让孩子工作57 -
第64页
游戏
现代文明的罪恶,可以说是不给孩子足够的游戏。换句话说,在未变成大人以前,每个小孩都已被训练成大人了。 引自 游戏至上60 恐惧是成人反对孩童游戏的根本原因。不知多少次我听到这样焦虑的问答:“要是我的孩子整天玩,他能学到什么呢?他怎能通过考试呢?”很少人能相信我的答案:“假如你的孩子玩够了,他会在两年内用功读书,通过大学考试,在平常情形下他也许要花上六七年的功夫。”但我还要加一句,那就是:“假如他真想通过考试的话。”他也许想要做个跳芭蕾舞的舞蹈家,或者无线电工程师,他也可能想去做服装设计家或者儿童护士。 成年人因担心孩子的前途而剥夺他们玩的权利。当然还是一个隐约的道德观念隐在不许游戏的后面作祟,暗示做小孩子不怎么好,也在警告青年人:“不要做小孩。” 引自 游戏至上60
叶子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041条 )
- 万历十五年(增订本)
- 4
- 走出非洲
- 15
- 打工女孩
- 10
- 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
- 1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10
- 理想国
- 7
- 素食者
- 4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 7
- 儿童注意力训练全书
- 4
- 成为波伏瓦
- 82
-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
- 19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 26
-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 60
- 梵高手稿
- 8
-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 30
- 小说的艺术
- 24
- 第二性Ⅱ
- 60
- The Sun Also Rises
- 9
- 第二性Ⅰ
- 69
- 夏洛的网
- 8
- 厌女
- 73
- 现代性的性别
- 24
- 女性主义有什么用?
- 32
- 性别麻烦
- 39
- 佐贺的超级阿嬷
- 3
- 好不愤怒
- 35
- 阁楼上的疯女人
- 32
- 作家猫的写作教室
- 1
- 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
- 2
-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
- 3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 6
- 唐诗之路
- 20
- 父母效能训练
- 9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 2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 33
- 次第花开
- 9
- 绿山墙的安妮
- 7
- 了不起的我
- 20
- 教出乐观的孩子
- 9
- Playful Parenting
- 8
- 150 screen free activities for kids
- 4
- WEDLOCKED: A Story of Forced Marriage
- 3
- 西方哲学史(上卷)
- 1
- 信息拜物教
- 1
- 传播与社会
- 9
- 性别与传播
- 5
- 当代中国农民的维权抗争
- 7
- 新闻界
- 1
- Unruly Practices
- 9
- Development as Freedom
- 1
- Why Voice Matters
- 1
- Issues in History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 22
- Life of Pi
- 2
- The Book Thief
- 3
- The Kite Runner
- 4
-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Foreign Area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 18
- Themes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Diplomacy
- 38
- 美国与中国
- 9
- 人间鲁迅(上、下)
- 11
- 日耳曼学术谱系中的汉学
- 2
- 美国走着瞧
- 3
-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 1
- 距离寂寞还有几米
- 5
- 柔软的城市
- 1
- 逝水
- 2
- 最好的女子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