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 (3)
-
结了婚的女人 P544
到底是婚姻的悲剧性还是年龄的悲剧性 婚姻的悲剧性并不在于它无法保障想女人许诺过的幸福(保障幸福这种事本来就不存在),而在于它摧残了她;它使她注定要过着周而复始的千篇一律的生活。如我们所见,女人头20年... -
第425页 第十三章 少女
如果她专心于学习、运动、职业训练,或某种社会政治活动,就不会整天想着男人,对自己的感情或对性冲突的关注,也会小得多。然后,在把自我实现为一个独立的个人方面,她仍会面临比年轻男人更多的困难。如我指明... (31回应) -
第325页 第十二章 女孩
如米什莱所公正指出的,小时候交给女人摆布是沉重压在女人身上的灾难之一。男孩子最初也是由母亲带大的,当她尊重他的男性意识,而他很快逃避了她的影响。与此相反,母亲却一心一意的希望女儿能够顺应女性世界 (1回应)
可操作的民主 (6) 更多
-
第177页 性格决定命运
当他决定丢下大好“钱”途去翻译这么一本天书的时候,除了老婆,民怨沸腾。你是学什么的,你有这方面的背景吗?那么多学法律的,那么多学社会科学的,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不做?那么多人,那么长时间,没有人觉... -
第192页 后记 面对 妥协 祝愿
年底我回北京,跟天鹏闲聊,说到我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不管与谁合作都会全力投入,而当合作遇到问题,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无济于事之后,我会选择转身离开而不是死缠烂打,把所有的积累都留下,自己去另打锣鼓重... -
第184页 乡村太极和降龙十八掌
民主议事规则背后有一种很重要的文化,就是程序正义,这又是我们的乡亲们认知之外的一中东西,我们一直生活在人治的空间里,很少考虑到程序、规则的问题。任何东西都有它自己的土壤,议事规则有议事规则的土壤,... -
第73页 预培训,议事规则进村第一仗
坚持规则,坚持用规则的思维方式来面对中国现实生活中不断破坏规则的事情,并且不断寻找折中的方法,是我的性格特征。我认为这是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性格特征,但很容易让人误会成不懂中国国情、不谙世事、不懂人... -
第30页 制衡无处不在
人为自己争取权力和利益是正当的,但当一群平等自由的人共处时,必须以不侵害别人的权力和利益为前提,群体共处,就必须有制衡,而这种平等议事的规则,就是一种逐利与制衡的结合。 …… 这种制衡无处不在,实现... -
第29页 平衡≠僵局
照我们的说法,民主决策,是“少数人服从多数”。老美不这么说,首先,他们没有“服从”这样强烈的字眼儿,民主是大家相处磨合,作为一个群体共同进退的游戏,不是谁让谁服从的简单决定;其次,就算是“服从”,...
美妙的新世界 (2)
-
第197页 第十六章
“因为我们的世界跟《奥塞罗》的世界不同。没有钢你就造不出汽车,没有社会的动荡你就造不出悲剧。现在的世界是稳定的;人民过着幸福的生活;要什么有什么,得不到的东西他们绝不会要。他们富裕,他们安全,他们... -
第13页 第一章
“而幸福与德行的诀窍,”主任像说格言一样道,“是爱好你非干不可的事。一切条件设置的目标都是:让人们喜欢他们无法逃避的社会命运。”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2)
-
第412页 中国人的现实感
中国人的成长,可以用父母枕垫,成人之后用社会关系做枕垫,老年则用子女做枕垫。生命转折之危机不能说没有,但没有像美国那般成为泛文化性的母题。然则,中国人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简而之,中国人的代价,是将原... -
第256页 自我压缩的人格
中国文化要求每一个人做到的,是一种不生不死的状态。一个人不能太爱憎分明,因为,自己爱的东西得不到,自己憎的东西排不开,都会引起极大的痛苦,因此,唯一的麻醉剂,就是处于感觉不冷不热的中间灰色地带,以...
乌合之众 (3)
-
第58页 群体心理
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 -
第53页 群体心理
群体一般只有很普通的品质,这一事实解释了它为何不能完成需要很高智力的工作。涉及普遍利益的决定,是由杰出人士组成的议会做出的,但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并不会比一群蠢人所采纳的决定更高明。实际上,他们通常只... -
第34页 作者前言
对历史事实最细致的观察,无一例外地向我证实,社会组织就像一切生命有机体一样复杂,我们还不具备强迫它们在突然之间发生深刻变革的智力。大自然有时采取一些激烈的手段,却从来不是以我们的方式,这说明对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