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u♪~对《听声 耳畔苏州· 昆曲》的笔记(4)

Gru♪~
Gru♪~ (Understandable?)

读过 听声 耳畔苏州· 昆曲

听声 耳畔苏州· 昆曲
  • 书名: 听声 耳畔苏州· 昆曲
  • 作者: 韩光浩
  •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 出版年: 2014-12-5
  • 115

    “但天下皇上毕竟是一家,“家风”就是程朱之道”

    2020-07-01 17:28:25 回应
  • p. 68
    一天、沈璟拿他十分喜欢的徐渭的几句话和朋友做探过、“凡语人要紧处、不可着一毫脂粉,越俗越家常、越警醒、此才是好水准,不杂一毫糖衣,真本色”。沈璟侃侃而谈、他喜欢宋元南戏的语言,正因为它带有较浓的民间生活气息、通俗浅近,质补古拙。 好友王骥德也心有戚戚:“我也赞同。白乐天作诗,必定先读给老妇人听。作曲、也要叫老妇人理解,能叫众人听得懂,这就是本色。 戏曲家徐复祚也持一样的看法:“好的语言要使田农和工女听了能够欢喜得跳起来,或者害怕得要命。如果只是秀自己的文采,这和乱掉书袋子有什么不同呢 其实沈璟的道理很简单:昆曲要让观众喜欢,就得向观众学语言。那些满是典故,充满假大空的华辞丽藻不是昆曲的原本之意呀。沈璟的博大就在于这里,他早于时代认识到了要通过剧本努力说真话,老百姓喜欢的是实实在在的贴心词汇,而不是成串的“高级形容词”。
    引自 新标准:魏良辅改革昆山腔
    2020-07-01 17:32:50 回应
  • 118

    “戏班子的社会地位也提高不少,很多社会上的优秀人才纷纷聚集而来”

    2020-07-01 17:50:32 回应
  • 海外知音
    1992年4月,“日本昆剧之友社”在京都大学正式成立,由前东京大学中文科主任教授伊藤漱平任顾问京都大学副教授赤松纪彦任社长,石井望任秘书长,办有社报《昆剧之友》。其社长赤松纪彦早在1984年就留学中国南京大学,秘书长石井望时在中国苏州大学昆曲班留学。1993年,石井望归国接任社长,社址迁至东京都。1996年由山田淳子接任社长,社址迁横滨。建社初期在中国的留学生、进修生已大多回国从事在日本的昆曲活动,期望中国的昆曲艺术能绵延在一衣带水的邻邦。
    引自 引子
    2020-07-06 17:46:24 回应

Gru♪~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536条 )

工作舎物語 眠りたくなかった時代
1
焼肉の文化史
1
随园食单
1
移动的桃花源
3
ブックデザイナー鈴木一誌の生活と意見
1
篆刻学
1
文字組デザイン講座: 雑誌・書籍・ポスターにおける巧みな文字の使い方をリアルな指定紙から解説
2
性别是流动的吗?
1
纸神
2
男性的衰落
10
敦煌
4
浪食记
4
远乡的手,以及手作
6
我的生活散步
2
回来
18
梦厂杂著
2
梦厂杂著
1
中日茶文化交流史
8
茶の世界史 改版
5
儚い羊たちの祝宴
1
东言西语
4
10公分
1
中国字体设计人
12
欲望的演化
1
器物的足迹
9
木之匙
4
神の値段
11
中国紫砂
3
书籍设计基础
13
东京蠹余录
7
茶味的初相(精装典藏本)
1
古衣之美
3
美与生活
4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
24
性別に違和感がある子どもたち
1
听声 耳畔苏州 评弹
3
中国名砚--歙砚
1
How Much Is Enough
3
発情装置 新版
8
分裂病と他者
2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4
浮世絵とパトロン
1
子不语(上下)
14
亀のひみつ
4
アジア学のすすめ〈第3巻〉アジア歴史・思想論
1
馮小青
6
旧制度与大革命
29
旧制度与大革命
1
拖延心理学
20
悲惨世界(四)
43
TOEFL词汇
1
自由之路
29
日本汉诗论稿
13
栈云峡雨稿
1
男人问题
8
卡拉马佐夫兄弟
66
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
2
抱朴子内篇校释
2
中国印象记 满韩漫游
5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
3
十日谈
7
喜剧六种
7
欲望的辩证法
2
蒙田随笔全集(全三卷)
17
金阁寺
10
罗生门
2
乌合之众
3
文明论概略
2
蔡澜品女人
8
周作人论日本
11
百年孤独
5
宇宙墓碑
1
人性1(M卷)
7
围城
3
地铁
4
社会契约论
1